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7 毫秒
1.
胡明城 《测绘科学》2000,25(4):54-58
首先分析了 GPS观测的主要误差源。其次 ,叙述了空基 (星载 ) GPS的科学应用 ,其中 TOPEX和 Micro L abe任务都是成功的范例。关于 GPS对于气象学的应用 (GPS/MET)方面 ,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地基 GPS/MET和空基(星载 ) GPS/MET的最新进展 ,二者处于 GPS的最新进展的前沿。  相似文献   

2.
讨论了GPS/BD组合定位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自编了GPS/BD组合定位程序,利用实测GPS/BD观测数据分析了当前北斗导航定位系统可用性及GPS/BD组合前后的定位精度。试验结果表明,北斗已经能够提供区域的实时导航定位服务。GPS/BD组合定位在GPS观测卫星数较多时对GPS定位精度改善不明显,在GPS观测卫星数较少时可以显著提高定位精度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GPS技术在各行业已得到了广泛应用,GPS定位技术的发展已日益成熟,GPS定位技术为城市控制网的测量提供了简便可靠的方法。文章阐述了GPS用于城市控制网的测量方法,结合在开封市D级GPS控制网测量实践,研究了D级GPS控制网布设的方案设计、测量实施及数据处理,通过在开封市的实践证明,采用GPS测量方法建立城市控制网可以满足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4.
随着GPS技术的不断发展,GPS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测绘学科,然而GPS所采用的高程系统与我国规定的高程系统不同,GPS大地高在测量工作中的应用受到很大限制。如何把GPS大地高转换成正常高是测绘科研人员一直研究的问题,GPS高程拟合是一种比较简单、实用的转换方法。本文对于GPS拟合的原理、几种拟合方法进行了介绍,并对不同的GPS高程拟合方法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进行了实例分析。GPS高程拟合可以满足普通工程测量对高程精度的要求,通过GPS高程拟合可以把GPS大地高转换成正常高,大量减少了水准测量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较少了工作成本。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GPS/GLONASS定位系统发展状况,在分析GPS单点定位数学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GPS/GLONASS组合系统伪距单点定位的数学模型,编程实现了GPS/GLONASS组合系统伪距单点定位程序。分别比较GPS单系统、GLONASS单系统与GPS/GLONASS组合系统单天6 h伪距单点定位精度,结果表明,组合系统单点定位精度优于GPS单系统与GLONASS单系统结果。  相似文献   

6.
应用GPS技术,在四川中东部地区进行了C级GPS网的布设。结合GPS网的布设及数据处理方法,介绍了GPS技术应用于C级GPS网施测中的作业方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7.
GPS现代化和GPS信号重构技术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GPS现代化计划和GPS信号重构技术的进展。GPS信号重构的目的是确保在某些特定区域的美军能够正常使用GPS而不受影响,而在同一区域与美军对立的一方既不能使用民用GPS信号,也不能使用GPS的军码,至于在该特定区域以外的民间GPS用户,则依然能够正常使用GPS;此外还重点介绍了由美国大地测量局(NGS)主持运行的GPS陆基增强系统(CORS)。  相似文献   

8.
《GPS定位技术及应用》课程教学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GPS定位技术发展与教学现状,提出了GPS定位技术的内容体系,阐述了GPS定位技术课程教学体系和改进GPS课程教学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高灵敏度GPS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介绍了高灵敏度GPS(High—Sensitivity GPS)技术的研究进展及高灵敏度GPS技术的应用前景和研究意义。分析了GPS信号在室内、森林、城市等一般GPS接收机无法应用环境的特性,综述了高灵敏度GPS关键技术的基本原理。高灵敏度GPS技术的核心就是室内环境微弱GPS信号的捕获技术,重点介绍了捕获室内环境弱GPS信号的基本方法,总结了各种捕获算法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基于BDS/GPS联合定位的时空基准统一,详细介绍了BDS/GPS定位的数学模型。在伪距双差和载波相位相对定位两种算法的基础上,利用自编的BDS/GPS定位程序处理了实测的BDS/GPS短基线数据。最后对比和分析了在BDS、GPS、BDS/GPS三种模式下的定位精度水平。本文的分析为BDS/GPS的定位提供了参考,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胡明城 《测绘科学》2002,27(4):64-66
5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的最新进展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nterferometry或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缩写为INSAR)是利用由一甚短基线(几m到大约1km)获得的两个相位相干的雷达影像,将两影像配合起来,以产生干涉条纹,已知基线长和姿态,便可得出地形三维信息的技术.影像可由同一合成孔径雷达(SAR)两次在目标上空通过(复通过)获得,既可由同一平台上两根分开的天线获得,也可由在串翼式飞机上工作的两独立的雷达获得.  相似文献   

12.
胡明城 《测绘科学》2001,26(1):38-43
3 动态 GPS定位自从利用 GPS载波相位观测的机载动态定位于 1 985年第一次得到证实之后 ,可靠的 GPS解支持航空摄影测量、遥感活动和地球物理测量的能力显著改进了。这些改进来源于若干因素的综合 :第一 ,运动 GPS接收机可以跟踪 8颗或更多颗卫星 ;第二 ,可以得到精密星历供后处理之用 ;第三 ,提出了一些算法 ,它们能以少量的相位和伪距观测量在运动中初置相位偏差。这些因素综合起来 ,产生了精确到厘米级的动态定位能力。这就是动态 GPS定位技术。它可以把距离延伸到约 1 0 0 km。采用 KARS( Kine-matic And Rapid Static)程序…  相似文献   

13.
基于IGS超级跟踪站的近实时GPS气象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内许多城市开始将CORS综合应用网服务于气象部门,为给地基GPS气象研究人员提供一个真实的研究环境,本文基于IGS超级跟踪站网络搭建了一个近实时GPS气象系统,并结合实测数据验证了该系统的有效性。基于该平台可以系统地研究GPS遥感水汽、层析水汽三维分布、数值天气预报同化GPS水汽以及利用电离层分布进行空间天气预报等理论。  相似文献   

14.
国内外GPS气象学的若干研究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PS气象学是一门新的交叉学科。本文介绍了GPS气象学基本原理、特点和分类,以及国内外GPS气象学的研究和应用方面的若干进展。  相似文献   

15.
胡明城 《测绘科学》2002,27(1):59-60,7
4 卫星雷达测高的最新进展4.1 从GEOS-3到SEASAT-1卫星雷达测高是从卫星上安置的雷达测高仪垂直向海面发射电脉冲,并被海面垂直反射至卫星.由电脉冲在测高仪和海面之间往返的时间,即可推算卫星对于瞬时海面的高度ha.由于电波束发散成为圆锥状,ha实际上是以εha(ε是波束圆锥的开角)为半径的一个圆形波迹范围内的平均高度.若ε=1°,ha=500-1000km,则此半径约为10km.在上节所述的激光测高中,地面光迹的直径为70m.因此,激光测高的分辨率远远好于雷达测高.为了把雷达测高结果换算为卫星至大地水准面的距离,需要加入一系列改正.测高卫星的位置可由该星的精密轨道求得,由此可算出该卫星至所选定的平均地球椭球面的距离h(即大地高),于是大地水准面高N=h-ha.  相似文献   

16.
空间大地测量的最新进展(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胡明城 《测绘科学》2002,27(3):57-59
4.6由卫星测高所得的全球平均海面和全球大洋环流 第一个全球平均海面是J·G·Marsh等人根据GEOS-3和SEASAT数据推算的,以IAG 1980年参考椭球为基准面,称为MSS(Mean Sea Surface的缩写词)?012.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伴随导航定位技术与无线电掩星技术的结合,一种崭新的遥感地球大气的方法-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Meteoroloby(GPS/NET)应运而生,该方法可以有效地探测大气温、压、湿等气象参数。本文在介绍利用GPS-LEO掩星技术探测地球大气的原理,以及反演大气参数的方法、步骤的基础上,给出了模拟掩星数据反演出的温度廓线、密度廓线及部分GPS/NET实验数据的初步反演结果。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利用掩星技术反演出的温度廓线与大气实际情况相符,并且与ECMWF、NCEP的结果吻合较好。在干空气假设条件下,近地面大气的反演结果与实际情况还存在一定误差,有待深入研究解决。  相似文献   

18.
地基GPS气象学的关键技术是在于通过垂直方向上GPS信号的湿分量延迟值来确定大气可降水量-PWV,而这两个物理量间进行转换时需要用到一个关键性的参数——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本文首先讨论了估算加权平均温度的几种方法,然后利用成都地区2005年全年的大气探空数据,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适合成都地区的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模型,精度为±2.21K。最后将该公式应用到成都地区PWV的计算中,得到了非常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Since the proof-of-concept GPS/Meteorology (GPS/MET) experiment successfully demonstrated active limb sounding of the Earth’s neutral atmosphere and ionosphere via GPS radio occultation (RO) from low Earth orbit, the developments of electron density (n e) retrieval techniques and powerful processing systems have made a significant progress in recent years. In this study, the researches of n e profiling from space-based GPS RO observations are briefly reviewed. Applying to the Formosat-3/Constellation Observing System for Meteorology, Ionosphere and Climate (FS3/COSMIC) data, we also present a compensatory Abel inversion technique including the effects of large-scale horizontal gradients and/or inhomogeneous ionospheric n e obtained from an improved near real-time phenomenological model of the TaiWan Ionospheric Model. The results were evaluated by the ionosonde foF2 and foE data and showed improvements of rms foF2 difference from 29.2 to 16.5% in relative percentage and rms foE difference from 54.2 to 32.7% over the standard Abel invers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