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几种荒漠植物干旱休眠机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阿拉善荒漠区天然生长的荒漠植物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骆驼蓬(Peganum harmala)、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霸王(Zygophyllum xanthoxylon)、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珍珠(Salsolapasserina )、油蒿(Artemisia ordosica)叶片的相对含水量、脯氨酸、甜菜碱、海藻糖以及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含量在不同生长季节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ABA可促进脯氨酸、甜菜碱的积累;脯氨酸在9月累积较多,甜菜碱在7月大量累积,海藻糖在5月和9月积累较多,脱落酸在9月累积较多。脱落酸和脯氨酸对植物休眠可能存在着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意大利是我国入境旅游市场在南欧地区的重要客源国。本文以官方资料和大数据统计为基础,对意大利旅华客源市场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1)在年际变化方面,意大利旅华客源市场自1980年以来历经波动增长和稳步发展两个主要阶段。(2)在人口统计学特征方面,意大利游客以男性、青年以及商务型居多。(3)在年内季节性变化方面,旺季主要为3—5月、7—11月,平季为1月、6月,淡季为2月、12月。(4)在游客在华空间分布方面,意大利游客到访最多的区域是上海、浙江、北京、陕西、广东、云南等省份。(5)在航空旅客行为偏好方面,入境航空旅客主要通过零售旅行社预定,多选择经济舱,在华停留时间较长。(6)在人均总消费及构成方面,游客消费能力强劲,多以长途交通、住宿、餐饮、景区游览等基本消费为主。最后从中意文化和旅游年、商务旅游市场、游客便利化水平、入境旅游产业链等方面提出市场恢复对策,以期为后疫情时代我国入境旅游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3.
张煜 《西部资源》2012,(5):12-13
今年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院(以下简称"地调院")党委、9个党支部和全院党员紧紧围绕"为党旗增辉、为国土添彩"和"立足地质找矿突破,强化技术支撑服务"的主题,在做好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地质调查和科研工作的同时,实现了"找矿突破走在前、项目质量管理走在前、服务支撑走在前"等"八个走在前"。  相似文献   

4.
《西部资源》2011,(1):1-1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常常在静夜的孤灯下展开规划图不知疲倦的思考、记录、奋笔疾书;他们也经常出现在丛山峻岭和人迹罕至的沙漠、戈壁,采撷矿石,研究地层同、构造。在缺少食物,异常艰苦的野外,风餐露宿,往往一住就是半年……他们就是  相似文献   

5.
水工环所的工作是个专业性、技术性比较强的工作。多年来,该团队形成了比学习、比技术、比吃苦耐劳、比成绩的良好工作风气。其中,在找水方面所创造的成绩在全国也有较高知名度。水工环所党支部的党员,不论是在常规的工作中,还是在突发事件中,都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真正起到了先锋模范作用。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院水工环所成立于2000年,现有工程技术人员30人,其中党员10人。水工环所主要是承担中国地质调查局和自治区政府下达的基础性、战略性、公益性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项目。十几年来,在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院  相似文献   

6.
利用CALIPSO(Cloud-Aerosol Lidar Infrared Pathfinder Satellite Observations)卫星观测资料,结合气溶胶模式模拟,分析了2011年4月28—30日发生的强度较大的一次沙尘远距离输送过程中气溶胶的时空分布特征及输送特性。结果表明,此次沙尘过程有两个源区,分别为中国南疆盆地和蒙古国中南部,并在沙尘输送过程中交汇于内蒙古西南部和甘肃地区;源区一(南疆盆地)沙尘主要分布高度在1 km以下,退偏振比平均在0.35左右,色比值平均在0.6左右,且沙尘在输送过程中被抬升到自由对流层,并先后影响内蒙古西南部、甘肃、宁夏等地区,输送到内蒙古、甘肃地区时沙尘主要分布在2.5~3 km高度,退偏振比主要分布在0.3~0.5,色比值主要分布在0.5~0.9。源区二(蒙古国中南部)沙尘先后影响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甘肃、山西北部、内蒙古中东部地区、河北北部、北京天津和东北地区西部部分地区,沙尘输送到中国内蒙古东部、北京、河北等地区时主要分布在1~4 km高度,退偏振比值主要集中在0.3~0.5,色比值主要在0.7~1.2。  相似文献   

7.
近日,全区国土资源执法监管共同责任机制现场会在赤峰召开。呼和浩特、鄂尔多斯、满洲里、赤峰4市在全区率先建立起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上下联动、有效合作"的国土资源执法监管共同责任机制,这将促进国土资源的长效管理。内蒙古国土资源厅党组成员、纪检组长敖拉在会上指出,随着自治区工业化、城镇化、农牧业产业化加速推进,国土资源开发利用和有效管理已成为  相似文献   

8.
聚落格局是乡村地理学研究的基础,也是人地地域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目前地理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科学分析、揭示、刻画少数民族等脆弱地区的聚落格局,对合理、高效推进该区域新型城镇化道路建设,实现民族团结和繁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而目前,对于少数民族、尤其是多民族共生区的聚落格局研究还不足。论文以中国西南少数民族聚居的哈尼梯田区为例,从聚落分布的空间位置特征、民族格局特征、区位环境特征及其主控因子等方面,刻画了哈尼梯田区哈尼、彝、壮、汉、苗、瑶、傣等7个民族的聚落格局特征。结果表明:① 在空间位置上,哈尼梯田区68%的聚落分布在区内西中部,主要以哈尼、彝、壮为主。② 在民族格局上,形成了以哈尼—彝混居的大格局,以壮、汉、苗、瑶、傣混居的小格局。③ 在区位环境上,7个民族在海拔、坡度、气温、降水量、与河流距离、聚落规模、耕地面积、与行政中心距离和粮食单产等区位环境特征上具有显著差异。④ 在主控因子上,壮、苗、瑶聚落分布的主控因子为经济、行政、旅游中心距离,贡献率分别为86.4%和75.3%、92.8%;彝族聚落布局的主控因子为气温(贡献率为52.0%);汉、哈尼、傣聚落布局的主控因子为降水量,贡献率分别为98.7%、52.2%、97.0%。⑤ 整体而言,哈尼梯田区聚落格局在垂直向上,形成了多民族共生的立体格局,在水平向上形成了多民族互嵌格局。研究可为少数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聚落格局优化、精准扶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9.
放飞鸭绿江     
赵亮 《中国地名》2010,(4):30-33
鸭绿江古称马訾水,发源于长白山南麓,流经吉林、辽宁东南部地区,在辽宁宽甸与浑江汇合.在丹东大东沟入黄海,全长795千米。流经丹东地区、通化集安地区、白山市八道江区、临江市、长自县,在我国的流域面积32466平方千米。提起鸭绿江的名称由来,江水为何千年流淌,碧绿清澈,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  相似文献   

10.
贾文雄  张禹舜  李宗省 《地理科学》2014,34(8):1002-1009
利用1960~2009年的日降水量资料,选用13项极端降水指数,采用线性趋势、10年趋势滑动、Mann-kendall等方法,对祁连山及河西走廊地区极端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极端降水日数呈增多趋势,极端降水强度呈减小趋势,极端降水总量呈增加趋势,连续干旱日数、连续湿润日数呈减少趋势,一日最大降水量、五日最大降水量呈增大趋势;极端降水变化存在一定区域差异,走廊平原中西部的降水明显增加,降水变率在减小,走廊平原中部极端降水的日数在增多,降水极值在增大,走廊平原祁连山东部的降水在增加,降水极值在增大,但连续极端降水的总量在减少,祁连山中部的降水在明显增加,降水的极端性在明显增大,对气候变暖的响应最敏感;不同极端降水指数分别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70年代中期、80年代初期、80年代中后期、90年代中期发生了突变,这些突变点与东亚季风、南亚季风、西风环流等大尺度环流系统强弱变化的时间点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1.
史珊珊 《地理教学》2014,(17):29-30
正所谓探究就是探索研究。在教育层面上,探究是学生在学习情境中通过观察、阅读,发现问题,搜集数据,形成解释,获得答案并进行交流的学习活动,其一般步骤包括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实验方案、收集事实与证据、检验假设及表达交流。开展探究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建构科学知识体系,在学习和体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一、地理课堂教学中实施探究活动在地理课堂中实施探究活动,应给学生充足的时  相似文献   

12.
<正>地方性生物地球化学砷中毒是一种较常见的地方病,在俄罗斯、美国、加拿大、德国、日本、新西兰、巴西、智利等许多国家均有发生。在中国,50年代、70年代和80年代分别在台湾、内蒙古赤峰和新疆奎屯发现了砷中毒,在90年代于内蒙古河套和山西大同等地区又发现了砷中毒。  相似文献   

13.
水形地名,在自然地理实体水系地名中比较常见,尤其在南方更为多见。在湖南省株洲市,它主要是指地表系统中,以江、河、水、溪、港、潭、泊等类型命名的地名。2002年,株洲市所辖137个乡(镇)中,有23个乡(镇)7种类型以水形地名命名。  相似文献   

14.
罗定 《地理教学》2010,(13):32-34
一、在作业和试卷与学生进行交流的源起 在一次期中考试以后,我在检查评讲过的学生试卷时,发现一名学生在试卷的末尾写了这样一段话:“老师,在你眼里3、5分没有多大关系,可是你要知道高中地理和语文、数学和英语学科一样,是要计入总分的,对于我们学生来说,也许在班级可能相差几名,在年级排名有可能相差几十名!好多同学嘴上不说,心底里怨你呢!”  相似文献   

15.
陈奕彤  高晓 《极地研究》2022,(3):329-339
无人机系统在南极地区已经被用于支持科学研究、后勤保障、旅游和新闻报道等活动,并且其应用场景与地理范围呈扩大趋势。相较于有人驾驶的航空器,在南极地区使用无人机具有成本低、灵活度高等优势,但也存在安全和环境风险。以美国、新西兰、德国、波兰、西班牙、澳大利亚和英国为主的南极条约协商国依靠本国在南极的无人机实践和规制经验,推动了南极治理机制下有关无人机的规制进程。无人机系统在南极的应用和法律规制进程仍处于动态发展的阶段,我国应立足国内、国际两个层面,一方面完善管理机制、建立无人机在南极应用的适航管理体系、鼓励相关产业发展;同时也要立足于本国的实践和规制情况,积极参与乃至引领当前规制南极无人机活动的国际造法进程,提高我国在南极治理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6.
《西部资源》2012,(6):37-37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从事农业、畜牧业、手工业生产中,陆续发现和使用了石、陶、木、骨器。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又逐渐认识到自然界中存在金属铜块,于是开始采集和使用它。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国人就已经会使用火攻法"采集矿石。位于广州市郊区西南樵山的新石器时代制石工场遗址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古代采矿遗址。在遗址的矿坑内  相似文献   

17.
川渝地区气候与物候的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川渝地区44个气象台站的气象资料和2个物候观测站的物候资料分析了该地区的气候与物候变化特征:最近10 a年均温度比前30多a高0.68℃,年均降水量基本无变化。低温主要分布在川西高原,低温天数、低温积温绝对值都在减少。日均最高温度在高原南部、西南山地减少,其它地区都增加;日均最低温度都在增暖。降水在四川盆地下降,在重庆西部、川西高原增加。降水日数在高原西部增加,其它地区都下降。春始期仁寿略微推迟,北碚微弱提前;秋始期都推迟。展叶期的杏树、刺槐、水杉、紫荆、梧桐推迟,紫藤、毛桃提前。落叶期仁寿刺槐提前,北碚的植物全部推迟。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航运服务业网络格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列辉  张楠翌  朱艳 《地理科学》2020,40(10):1663-1670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发展航运服务业对于巩固与提升中国在全球航运网络中的地位具有重要意义。构建103家跨国公司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海丝之路)”沿线1 054个城市的分布数据库,分析7种航运服务业在“海丝之路”沿线的网络特征。研究表明:① “海丝之路”沿线航运服务业网络的层级分布特征明显,处于第一层级的均为亚洲城市,说明亚洲航运服务业在航运服务业网络中地位重要。② 在“海丝之路”这一层面,伦敦、香港、新加坡等城市和地区构成大的联系三角,在中国层面,上海、香港、北京构成小的联系三角。③ 高端航运服务业主要分布在欧洲城市,亚洲城市在中端航运服务业方面占据重要地位,在低端航运服务业方面,非洲城市在仓储服务业表现突出,亚洲和欧洲城市则在船舶修造业实力雄厚。④ 高端航运服务业往往受城市的历史、文化、语言、法律、制度影响较大,对地方的根植性较强,倾向于首都等内陆城市,而中低端航运服务业主要依托于货物运输,受自然条件和区位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往往随货物运输转移而转移,倾向于分布在港口城市。  相似文献   

19.
平顶山矿区丘陵坡地土壤重金属分布及污染特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楚纯洁  周金风 《地理研究》2014,33(7):1383-1392
对平顶山矿区周边丘陵坡地土壤进行采样,分析了Cu、Zn、Cr、Ni、Pb 在不同海拔与矿区下风向不同距离处的分布特征及污染水平。结果表明:① 矿区丘陵坡地土壤存在不同程度的重金属累积,以Ni、Cr、Cu累积较重。② 五种元素均在矿区、坡底附近及近坡顶含量较高,而在矿区下风向以50 m内含量最高,之后呈递减趋势。③ Cu、Cr、Pb 随坡度减小而含量增大,Zn、Ni 在坡度5°~15°时含量最大;土地利用对坡面土壤重金属的分布不产生明显影响,林地、草地、坡耕地之间重金属含量也无显著差别。④ 五种元素均在矿区附近产生污染,矿区以下存在Cu、Ni、Pb污染,而矿区以上只有Ni 出现轻度污染;矿区下风向Cu、Ni 污染且迁移距离较远,Cr、Pb 仅在100 m内出现轻度污染,Zn 尚未达到污染水平。⑤ Ni、Cu、Pb 以人为活动源为主,Cr 和Zn以自然源为主。  相似文献   

20.
全球化背景下的日本移民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日本外务省的移民统计数据为基础,对1990年代以来日本海外移民在世界和中国的分布及其结构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日本移民的数量变化、人口结构、迁移类型、迁移方式、地区分布及其变化趋势,并考察了其在中国的分布及构成特点。日本移民主要流向北美、亚洲太平洋地区,尤以洛杉矶、纽约、上海、曼谷等城市分布最为集中。在中国的日本移民近年增长迅速,主要分布在上海、北京、香港、广州、深圳等大城市,并以男性移民为主。本文分析了这些日本移民的分布动向,并对今后中国大城市的移民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