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09年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议提出要积极推动地质资料服务机制,推进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和产业化。作为地质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物地质资料,其信息服务的集群化产业化正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2.
论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的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地质资料信息是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十分重要的基础资源,立足于适应当代信息服务发展的新趋势与建设服务型政府,推进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是国土资源部门积极主动服务于社会公众的重要体现,是构建保障和促进国土资源科学发展新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与产业化建设是推动地质工作更好的服务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内蒙古自治区作为我国二十一世纪重要的矿产资源基地,地质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形成了一大批极有开发利用价值的地质成果。实现这些地质成果资料的合理开发利用,意义深远。本文通过全区地质资料现状分析,提出构建全区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建设的构想,并就地质资料公益性信息产品研发等有关资料的信息服务方式方法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正>近日,国土资源部发布《关于提供公益性地质资料信息服务产品(2014年)的公告》,向社会提供包括全国重要地质钻孔数据库、整装勘查区文献专题数据库等在内的一批公益性地质资料信息服务产品。本次向社会公众提供的全国重要地质钻孔数据库,包含95万个钻孔的基础信息、5万个钻孔的全方位信息。社会公众可登陆中国实物地质资料信息网(http://www.cgsi.cn)查询,或凭有效  相似文献   

5.
针对地质资料借阅量大、数据格式复杂、过程繁琐等地质资料借阅服务工作中的问题,开发研制了移动端地质资料借阅服务系统。该系统提供馆藏地质资料根据条件和位置查询,在移动端实现了借阅资料的全过程,实现资料接收、借出等信息的动态显示等关键功能。本文介绍了该系统的整体框架,分析了系统功能,阐述了大图像数据的处理、内外网业务统一整合等关键技术。系统的实现满足了用户通过手机移动设备进行地质资料借阅的基本需求,提高了地质资料借阅服务效率。  相似文献   

6.
孙玉梅 《西部资源》2012,(6):182-183
地质资料是国家的基础而重要的信息资源,随着信息化进程的飞速发展和全国地质找矿突破工作的大力开展,应促进地质资料管理工作的改进,地质资料管理工作应该以此为契机,通过坚持打牢基础、改革创新、做好服务的原则,最大限度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地质资料的需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7.
《西部资源》2012,(1):13
全国地质资料馆长会不久前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会议谋划了"十二五"及2012年的地质资料管理工作。会议提出,要抓好、用好机遇,推进地质资料管理服务工作。会议上对三个优秀单位、四个先进单位进行了表彰,其中内蒙古国土资源信息  相似文献   

8.
公益性地质调查从事的是国家基础性、战略性地质和矿产勘查工作,目的是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地质基础信息资料。本文旨在简述我国公益性地质调查成果社会化服务的现状基础上,剖析解决这些问题的难点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建议。一、地质调查成果社会化服务现状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地质调查成果的社会化服务工作,成立了由全国地质资料馆、六大区分馆、各省地质资料馆等组成的服务体系。2000年6月,我国国土资源部发布第9号公告《关于发布公益性地质资料范围的公告》,扩大了提供社会公开利用的公益性地质资料范围,其中包括:比例尺小于1:5万(含1…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国家实物地质资料馆、省级地质资料馆藏机构和油气等地质资料委托保管单位的实物地质资料馆藏资源保管情况,以及就实物地质资料开展的社会化服务现状进行总结,分析了我国实物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进我国实物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的几方面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建设全区地质信息大数据中心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多年来,形成了海量的地质、物探、化探、遥感等基础地质数据和矿产勘查资料。但在地质数据集成应用、信息化建设等方面较为滞后,多数成果资料仅停留在纸介质的存档、查阅、复印、扫描等基本馆藏管理水平,尚未从数据的集成、公共信息化服务产品研发等现代信息化建设方面考虑,导致地质成果资料开发应用水平低、服务功能难以发挥。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地质资料需求的广度和深度日益扩大,地质资料信息民用化服务被推向了一个历史新高度。绘制一幅民用化的地质综合性图件,对地质资料的数据化产品的开发和利用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工作。了解国内外关于地质资料再开发的研究现状,总结民用化环境资源图的研究方法,通过成果展示,探讨该图件的应用范围及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2.
晋北沙漠化地区风沙环境信息服务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3S”技术的发展为大范围风沙环境特征分析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障。传统的遥感影像处理软件和GIS软件无法满足植被盖度、土壤风蚀量和地表对大气释尘量等风沙环境信息的计算、评估和空间可视化需求。本文以晋北沙漠化地区遥感数据为基础信息,结合研究区地质、地理、气象和水文等多源信息资料,基于空间数据引擎技术和数据库技术,以C#语言、ENVI/IDL和ArcGIS Engine为混合开发平台,设计开发了晋北沙漠化地区风沙环境信息服务系统,详细阐述了该系统设计的目标和技术路线及该系统的体系结构和功能,形成了基于“3S”技术的典型区域风沙环境信息服务平台的设计思路和方法。该系统可为防治晋北地区土地沙漠化,减轻风沙危害,改善和减缓沙区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的局面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3.
地质资料开发利用被国家列为新时期地质工作六大任务之一,地质资料承载着巨大的经济社会价值,是地质资源信息宝库,通过综合研究,集成新的复合型地质资料,开展有用信息筛选提取,进行多元信息叠加研究,探索地质资料二次开发途径,为实现地质找矿新突破提供信息支撑。  相似文献   

14.
《西部资源》2014,(6):43-43
<正>近日,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信息院地质档案馆与档案局对新中国成立前地质资料进行修复再利用。因年代久远,地质档案馆馆藏的新中国成立前地质资料大部分存在破损严重、印刷字体模糊、纸张变脆等问题,不具备对社会直接提供利用的条件,而该馆对于老旧纸质资料的修复工作经验、技术能力都存在不足,因此一直未完成修复工作。内蒙古自治区档案局有多年从事老旧资料修复工作经验,国土资源信息院特邀请自治区档案局专家进行技术指导,组织双方专家对大量新中国成立前后及日伪时期的历史地质资料保存情况进行评估,并  相似文献   

15.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建设发展中出现越来越多的地质环境问题,需要城市地质调查工作解决。从呼和浩特市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建设、新区开发、重大工程建设、地下空间开发、城市土地利用规划、防灾减灾、生态环境保护及"智慧呼和浩特"等方面,分析呼和浩特城市发展对地质调查工作的需求。呼和浩特城市地质工作重点应以保障生态环境安全为主要战略目标,重点工作应安排在调查各类资源和保障城市地质安全这两大方面,同时建设地质安全信息服务系统。  相似文献   

16.
地质资料是地质工作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地质工作服务社会的主要载体,也是档案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阐述了如何将库存的地质资料进行开发利用,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及当前形势。  相似文献   

17.
地质云“盘活”大数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日,由中地数码集团自主研发的云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平台MapGIS 10正式对外发布,地理信息云服务应用也有望随后落地。地矿行业多年来所积累的资料信息,是名副其实的"大数据",面对海量数据,如何根据社会需求提取最有价值的信息,成为大数据时代地矿系统的聚焦点。"地质工作呼唤大数据时代。"中国地质调查局副  相似文献   

18.
王凤华 《西部资源》2013,(2):147-147,183
本文在充分利用遥感数据波段多、信息丰富的特点,对区内进行遥感找矿五要素解译和羟基、铁染异常信息的提取,分析了遥感要五要素、异常信息特征和与已知矿产的关系,同时结合收集的地质、矿产、物探、化探等资料,总结化马湾式金矿遥感找矿规律,圈定了1处成矿最佳地段。为金矿资源的定量预测工作提供重要资料,为寻找化马式金矿提供了方法支撑,缩小了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19.
实物地质资料是国家投入巨资进行地质勘查和地质科研所取得的重要信息资源,是地质工作取得的最客观的成果。实物地质资料在地质找矿、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国土空间开发、优化城镇布局、地质环境保护等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对内蒙古实物地质资料工作现状和前景进行梳理分析、比较,一斑全豹。  相似文献   

20.
经过多年的努力,内蒙古地质档案管理服务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重要成果,在大数据时代下,内蒙古自治区结合自身实际,开展地质档案精细化管理服务信息化建设,打破传统管理模式,地质档案按照文件级进行信息化管理服务,满足新一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地质档案管理服务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