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盐度对双齿围沙蚕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优化双齿围沙蚕养殖条件,促进沙蚕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作者探讨了不同盐度下(8、16、24、32、40、45)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耗氧率和排氨率的情况。结果表明:盐度对双齿围沙蚕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均有显著性影响(P0.05)。在盐度为8~32时,耗氧率随着盐度的升高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在盐度为24时耗氧率最低(0.22 mg/(g·h)±0.01 mg/(g·h));在盐度为32时耗氧率达到最大值(0.37 mg/(g·h)±0.05 mg/(g·h))。在盐度为8~40条件下,沙蚕的排氨率随着盐度的升高呈先降低后上升的趋势;在盐度为24时,双齿围沙蚕的排氨率最低(0.10μmol/(g·h)±0.02μmol/(g·h));当盐度为40时排氨率达到最大值(0.94μmol/(g·h)±0.11μmol/(g·h))。盐度为8~40时,沙蚕的O︰N比值随着盐度的上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盐度24和32时,沙蚕的O︰N比值分别为130.84和126.47,且变化较小,当盐度40时,O︰N比值急剧下降到13.3,然后再度上升。综合上述结果,双齿围沙蚕生活的最适盐度为24~32。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栖息于厦门杏林海区的双齿围沙蚕的繁殖习性等。结果表明,其繁殖期出现在每年2~5月,3月末至4月初为繁殖高峰期;雌雄性比为1∶1.7;卵径为186~214μm;胚胎发育经担轮幼虫、膜内疣足幼虫、疣足幼虫和刚节幼虫而达稚虫。幼虫和幼体的体节(X_1)与体长(Y_1)的回归方程为Y_1=139.77X_1-24.62;幼虫的生长特性为Y_2=323.40X_2~(0.35);幼虫和幼体的实验表明,亚心形扁藻是较好的饵料;疣足幼虫对海水的适宜比重为1.010~1.025;幼虫的生长速度随着投饵密度的增加而加快;在幼虫培养期间应铺以泥沙底质为佳。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福建近海天然与养殖的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进行基本成分、氨基酸、脂肪酸、矿物元素以及沙蚕毒素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论是天然或是养殖的,双齿围沙蚕均富含粗蛋白质(60%,干基)和氨基酸(TAA∶54.27%~56.80%);必需氨基酸(EAA/TAA约37%,EAA/NEAA≥0.58)基本符合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理想蛋白模式;呈味氨基酸所占的比例(FAA/TAA约45%)也较高.其油脂含量为9.9%~12.5%,且脂肪酸中富含n-3 PUFAs.双齿围沙蚕体所含的必需矿物元素种类齐全,Fe、Zn、I、Se等含量丰富;而有毒元素(Pb、Hg、Cd、总As与无机砷)的含量却较其它海洋水产动物低.沙蚕毒素的分析结果表明,新鲜的双齿围沙蚕均含有沙蚕毒素(1.68~2.42 mg/kg),而经80℃以上烘干或煮熟后的NTX为未检出.因此,不论是天然的还是养殖的双齿围沙蚕均属于高蛋白质,且富含n-3 PUFAs和微量必需.  相似文献   

4.
双齿围沙蚕的人工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2003年5月1日~6月25日在玉环县东方海洋生物有限公司育苗厂80 m2的水泥池中育出平均体长2.34 cm的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Grube)幼体13.16kg,并对双齿围沙蚕疣足幼虫进行了不同生态条件的单因子试验。结果表明,适宜的温度为24~26℃;盐度的适合范围为15.0~34.8,最适21.6;饵料以球等鞭金藻和混合藻(角毛藻 扁藻 微绿球藻)为佳,球等鞭金藻的密度以20×104个/mL组效果最佳;4刚疣足幼体起投细砂效果明显优于其它组。  相似文献   

5.
投放双齿围沙蚕养殖中国明对虾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养殖中国对虾的围隔内投放不同密度(0kg·m-2,0.4kg·m-2,0.8kg·m-2,1.2kg·m-2)双齿围沙蚕,定时监测水体总氨氮(TAN)、亚硝氮、透明度、DO等指标。实验结束时计量养殖效果。结果表明:总体上,投放沙蚕的处理组对虾产量高于末投放沙蚕的对照组,饵料系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0.4kg·m-2沙蚕处理组对虾产量最高[(165.4±8.7)g/m2],水质最佳。随着沙蚕密度增大,国格内TAN、亚硝氮、pH均上升且不稳定,这可能是致使对虾成活率下降的一个原因。投放沙蚕对透明度也有影响。依据实验结果认为,双齿围沙蚕促进了沉积物无机氮向水体释放,进而加速浮游植物的繁殖速率。沙蚕密度过人,可引起对虾成活率下降,建议沙蚕密度控制为0.2~0.6kg·m-2。  相似文献   

6.
通过亲蚕强化营养促熟培育和精心挑选亲蚕,集中同步产卵,缩短双齿围沙蚕人工育苗的时间,提高受精卵的质量;按照♀:♂=3:1配比产卵,孵化密度为1500~1800万粒/m~3,孵化率达80%以上。本试验经60 d培育,在1200 m~2的培育面积中育出5~6 cm沙蚕幼体2812万尾,单位面积出苗量为2.34万尾/m~2,底栖后至出池成活率为50%,平均产量约1250 kg/亩。  相似文献   

7.
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亲体为2010 年半人工育苗的苗种, 人工培育至异沙蚕体后进行集中催产、人工授精, 受精卵经过消毒后, 孵化至囊胚期, 收集入水泥池进行中间培育, 经3 d 孵化至3 刚节幼体再次收集, 放入土池进行幼虫培育。卵子受精后, 定期(早期每隔1 h, 囊胚期后每隔3 h)取受精卵, 置于OLYMPUS-CX31 显微镜进行活体观察并进行拍照。结果表明, 在双齿围沙蚕的胚胎发育过程中, 出现了与已有结论不符的特殊现象, 例如油球与胚胎发育的关系, 胚胎的高温孵化。而且,在孵化期, 一种寄生纤毛虫导致沙蚕胚胎及出膜3 刚节疣足幼体的大量死亡, 其病害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Perinereis aibuhitensis(Grube, 1878) lives in marine sediments of estuary or shoal areas, where substrate has some crucial environmental factors affecting its burrowing and distribution. In order to provide basic data for the habitat selection and suitability evaluations of the artificial aquaculture of P. aibuhitensis, this paper conducted a quantified analysis of its burrowing ability and explored its behavioral preferences in different substrates,including mud(75 μm), fine sand(125–250 μm), medium sand(250–500 μm), coarse sand(500–2 000 μm), gravel(2 000–4 000 μm) and ceramsite(4 000–8 000 μm). The research results revealed that substrate grain size significantly affected the burrowing time, burrowing rate, burrowing depth and distribution rate(P0.01).Moreover, P. aibuhitensis demonstrated preferential selections relating to substrate grain sizes, had higher burrowing ability in ceramsite, mud and fine sand compared with other substrates. The strongest burrowing ability and the highest distribution rate were observed in ceramsite. The study indicated that P. aibuhitensis was sensitive to substrate grain size, which also had an impact on its burrowing process and population distribution.In the natural sea, substrates mainly composed of mud and fine sand are fit for aquaculture and stock enhancement. Based on behavioral preferences and ecological rehabilitation function of P. aibuhitensis, this paper proposes a symbiotic system of marine animals and halophytes, and constructs an ecosystem model of"Marine fish-Halophytes-Perinereis aibuhitensis" with P. aibuhitensis as the link.  相似文献   

9.
天津厚蟹对盐度和温度的耐受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敬明 《海洋学报》2014,36(2):93-98
研究了天津厚蟹Helice tientsinensis对盐度和温度的耐受性。天津厚蟹对盐度的耐受能力极强,在温度9~34℃盐度为0的淡水介质中均能存活96 h以上;在10℃、20℃及30℃的高渗介质中暴露96 h后,天津厚蟹全部存活的盐度分别是65、56和50,全部死亡的盐度分别为83、74和68。天津厚蟹对低温的耐受力较强,在0、30和50盐度水平下,耐受低温的能力差别较大,能耐受96 h的最低温度分别是9℃、2℃和6℃。天津厚蟹对高温也有较强的耐受能力,在0、30和50盐度水平下,分别在34℃、36℃和35℃下能耐受96 h;盐度50温度38℃时,在开始的24 h内无死亡,但48 h后死亡率急剧上升,同样规律也出现在30和0溶液中,前者温度是39℃,后者为35℃。研究结果还表明盐度和温度的交互效应显著,二者的交互作用对天津厚蟹的存活亦有显著性影响(P<0.05),温度升高(从10℃到20℃再到30℃)致使其耐盐能力显著下降,而盐度的剧烈变化(从30到50或从30到0)也致使其耐温能力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0.
陈强  黎中宝  高瞻 《海洋与湖沼》2020,51(2):395-404
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Cd2+-Cu2+单一及复合胁迫3d、6d、9d对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消化酶活性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沙蚕的各项不同指标对Cd2+、Cu2+胁迫的响应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复合胁迫中Cd2+-Cu2+对沙蚕各指标的影响存在交互效应。沙蚕3种消化酶活性大小为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Cd2+、Cu2+单一胁迫能激发沙蚕淀粉酶活性,激发作用强于复合胁迫。Cd2+、Cu2+单一胁迫实验前期低浓度组蛋白酶被抑制,高浓度组被诱导,复合胁迫实验前期Cd2+-Cu2+对蛋白酶活性的影响存在协同作用。Cd2+、Cu2+胁迫对沙蚕脂肪酶活性整体表现出抑制作用。Cd2+、Cu2+  相似文献   

11.
对多齿围沙蚕(Perinereis nuntia Savigny)亲体的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多齿围沙蚕的适宜培养温度为16~32℃,盐度为25~32.培养时以粉末饵料为佳,16~32℃摄食活泼,摄食时间为15~20min,16℃以下摄食量减少,12℃以下基本不摄食.在19~20℃、保持潮湿条件下,可存活28 d.异沙蚕体形成与温度有关,特别是在经历了一定的低温期(2~4℃)后,再提高温度至18~25℃,可以有效地促进异沙蚕体形成.在人工养殖情况下,异沙蚕体的形成及群浮并未出现半月相型规律,成熟后只要有微弱的光照,任何时间加水覆盖水槽均可见到异沙蚕体群浮.  相似文献   

12.
采用组织学方法,较系统地观察研究了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主要器官的组织学特点。首次以组织学的形式表现出多毛类刚毛的细微结构——中空的短管状结构,以及腹腔内主要器官组织学特性、位置关系及其可能的生理功能。结果表明:双齿围沙蚕疣足拥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网并着生刚毛;循环系统发达,由背腹大血管、环体节血管网和毛细血管网共同构成一个发达的循环系统,这与其体节断裂存活、再生的进化机制相适应;肌肉组织分为三种不同类型——环肌、纵肌和斜肌,在三者协调配合下,疣足、各体节及整个虫体的运动功能得以完善;消化道由前向后的组织学变化,主要体现为肌肉类型的变化以及肠道褶皱的逐渐丰富,显示了形态与功能的高度适应性。本研究结果为更加系统掌握双齿围沙蚕的生物学特征奠定了基础,并为其人工繁育、指示环境污染物情况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强壮箭虫对温度、盐度的耐受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强壮箭虫对突变温度、突变盐度和渐变温度、渐变盐度的耐受性.结果表明:水温由15℃突变到1℃时,存活率为75%;水温由15℃突变为30℃时,存活率仅为5%.求得24h急性半致死温度上限为27.2℃.水温从20℃逐渐上升至25、30、35℃,存活率分别为85 %、10 %、0 %;水温从20℃逐渐下降至15、10、5℃,其存活率分别为 100 %、95 %和80 %.盐度从31突变为20、40,箭虫的存活率均为100%,随着盐度突变幅度的增大,强壮箭虫的存活率呈降低趋势.求得24h急性半致死盐度上限为45,24h急性半致死盐度下限为13.3.盐度逐渐从31上升到46、 52,其存活率由90%下降到0%;盐度逐渐从31降到13、6,其存活率由95%下降到0%.求得间隔12h半致死渐变盐度上限为48.7,半致死渐变盐度下限为9.3.根据实验结果,强壮箭虫应属喜冷广温种和近岸广盐种.  相似文献   

14.
通过生态学及组织学方法对人工养殖条件下多齿围沙蚕(Perinereis nuntia Savigny)亲体培育条件及繁殖生物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多齿围沙蚕雌雄异体,非成熟季节外观上无法辨别雌雄,性成熟时,雌(异沙蚕体)灰绿色,雄(异沙蚕体)红白色.生殖细胞起源于体腔膜上皮,不久就释放到体腔中,在体腔内卵原细胞和精原细胞http://ebook/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index.htm分裂增殖形成卵原细胞群和精原细胞群,体腔中充满了外形不规则或近圆形的滋养细胞,细胞内可见嗜伊红颗粒,滋养细胞之间可见发达的微血管.卵原细胞群不断增殖发育,至初级卵母细胞后游离至体腔中继续发育为次级卵母细胞和成熟卵子;精原细胞群形成精子合胞体(syncytium),各级精母细胞在合胞体内发育,直至形成成熟精子时才分散游离.水温18℃以上,多齿围沙蚕的生长体经培育才可能形成异沙蚕体.特别是在经历了一定的低温期后,再提高温度可以有效的促进异沙蚕体形成.胚胎发育的适宜温度为18~25℃;适宜盐度为25~32.胚胎发育过程经历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担轮幼虫期、后担轮幼虫期、膜内游毛幼虫期等阶段,在水温25℃、盐度30条件下,从受精至孵出3刚节幼虫约需65 h.3刚节游毛幼虫至10刚节幼体约需28 d.  相似文献   

15.
本实验在室内控制条件下,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钝缀锦蛤(Tapes dorsatus)稚贝对温度和盐度的耐受性.在温度耐受性方面:(1)稚贝在低温端温度为4℃、6℃、8℃、10℃时保持90%~100%存活的时间分别为0?d、2?d、3?d、7?d;在高温端温度为33℃、34℃、35℃、36℃时保持90%~100%存活...  相似文献   

16.
以多齿围沙蚕Perinereis nuntia(Savigny,1818)幼体为材料,研究染色体组型,2n=28,NF=56,其中中部着丝点(m)染色体4对;亚中部着丝点(sm)染色体10对。  相似文献   

17.
双齿围沙蚕对潮汐更替的行为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潮汐更替对潮间带生物的生理和行为影响显著,底内动物可以通过行为过程建立适宜的微环境适应潮间带环境变化。本实验运用行为学观测装置研究了双齿围沙蚕对潮汐更替的行为响应特征。实验设置3个温度梯度(15℃、20℃和25℃)和4个时间段(T1: 退潮前、T2: 退潮后、T3: 涨潮30 min内和T4: 涨潮30 min后),每个处理组设6个重复。结果显示,在同一时间段内,随着温度的升高,双齿围沙蚕的径向起伏频率、径向起伏泵水速率、轴向爬行速度和头尾对调次数呈增大的趋势,头尾对调一次的时间逐渐缩短。同一温度下,双齿围沙蚕在T3时间段内的径向起伏频率、轴向爬行速度、径向起伏泵水速率、径向起伏泵水效率、轴向爬行时间和头尾对调次数均高于其他时间段,头尾对调一次的时间均有短于其他时间段的趋势;T1和T4时间段内的所有运动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20℃时,双齿围沙蚕在T3时间段比T1时间段的径向起伏频率和泵水速率的增幅均高于15℃和25℃时。同一时间段内,双齿围沙蚕径向起伏时间的最大值和轴向爬行时间的最小值均出现在20℃。15℃和20℃时,双齿围沙蚕在T1和T3时间段内的轴向爬行速度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是在25℃时,T3时间段内双齿围沙蚕的轴向爬行速度显著高于T1时间段(p<0.05)。结果表明,双齿围沙蚕的运动强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强,在水温为20℃时,其在沉积物中的运动状态较佳。退潮后双齿围沙蚕轴向爬行运动较为缓慢;刚涨潮时,双齿围沙蚕的运动强度显著增加;涨潮30 min后,双齿围沙蚕的运动逐渐恢复到与退潮前相近的状态。双齿围沙蚕可以通过一系列运动行为应对潮汐更替产生的不利条件。  相似文献   

18.
沙蚕的营养分析与功能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对2种双齿围沙蚕和国产鱼粉进行了营养组成分析。结果表明,2种双齿围沙蚕在营养构成上差别不大,只是在脂肪和灰分以及钙、铁上有差别;与国产鱼粉相比,在所测定的各种营养指标上,2种双齿围沙蚕的营养性超过国产鱼粉:其中呈味氨基酸超过高达5%左右,各种微量元素也相差较大。沙蚕的营养性、诱食性以及适口性均超过国产鱼粉。  相似文献   

19.
通过设置15℃、20℃、25℃、30℃4个干露温度梯度,检测不同发育阶段三疣梭子蟹幼体的露空时间、死亡率、含水量、失水率及体重消耗率等指标,分析干露温度、发育阶段与幼体死亡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各发育阶段的幼体死亡率均随干露时间的增加而升高(P<0.05);不同温度条件下,Ⅰ期幼蟹(CⅠ)的含水量、失水率和体重消耗率均高于Ⅱ期幼蟹(CⅡ)(P<0.05);CⅡ20℃时的露空时间最长,为11h,半致死时间为7—8h;30℃时最短,为2h;CⅠ15℃时的露空时间最短,为0.5h;20℃时最长,为4h。相同温度下,幼体各发育阶段的耐干露能力为CⅡ>CⅠ>ZⅣ>ZⅢ=M。结果说明,温度≤15℃不利于幼体的存活,温度≥25℃干露耐受性降低。因此,20℃更有利于幼体获得长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20.
通过野外观察和室内实验研究青岛潮间带多齿围沙蚕的群浮,发现野外多齿围沙蚕每年6月初到9月底群浮,海水的表层水温从17.5℃到24.5℃,高峰期从7月中旬到8月中旬,水温范围20.7℃到23.5℃,而室内多齿围沙蚕在13℃就出现群浮。随着温度的升高,群浮的异沙蚕体数也增加。多齿围沙蚕在新月和满月之间出现群浮,受潮汐和日照的共同制约,表现出半月相型群浮周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