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霞 《地理教学》2012,(23):25-27
从信息来源角度看,用于教学的案例可分为课本案例、热点案例、生活案例、乡土案例等类型,其中课本案例是日常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但由于课本材料具有滞后性特点,加上每年变动较小,使用课本案例教学就显得很陈旧,缺乏新意。这就要求教师加强阅读,关注时事,更新数据,重新整合,创设新的情境。不过,需要强调的是,数据更新并不是随意摘取新的材料,而是必须遵照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基本要求才行。  相似文献   

2.
叶艳 《地理教学》2011,(18):17-18
一、教学课题 法国(六年级第一学期“自主学习”篇章)。 二、活动背景 本节课选自六年级第一学期“自主学习、认识国家”篇章。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学习国家地理的基本方法。本课的活动设计注重指导学生掌握学习国家地理的方法和途径。通过阅读地图等环节获取法国国家地理的相关信息,然后由学生回顾所学知识,整理散乱的信息,并构建国家地理的基本框架。本节课在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上,突出读图分析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阅读“图”,分析“图”和运用“图”,  相似文献   

3.
德国教育总目标指向学科能力。本文分析德国8年级地理的“南亚和东南亚地震”教学案例,该案例在内容上融合了区域地理和系统地理知识,补充了大量进阶性材料,并能够结合学情特点细化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德国学科能力导向下的教学目标。基于相关分析,本文得出四点教学启示,即:转化学生学习目标,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明确情境能力要求,显化素养培育路径;融合“主题+区域”教学,凸显地理学科本质;着眼行动意识培养,提升行动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4.
史小燕 《地理教学》2019,(14):40-41
地理综合思维能力的养成是培养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升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能力?本文通过教学案例,从“思维导图”填空,到“思维导图”重构,到“思维导图”延伸,再到“思维导图”的运用,使学生对“思维导图”的学习不断地深入,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地理综合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5.
凌锋 《地理教学》2009,(9):10-11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参与心理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创设有吸收力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参与心理,从而唤起学生思维,激发学习的内驱力,使学生真正“进入”学习活动之中,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一般而言,好的问题情境通常有以下要求:①问题要有价值。问题对达成目标有贡献、有必要,不能由“满堂灌”变为“满堂问”;②问题要有角度。问题能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如设计知识陷阱、设置知识墙等,要克服“填鸭式”的随口问;③问题要有难度。问题的难度应控制在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即“跳一跳能摘桃”,满足学生的成功感。④问题要有量度。问题要接问题、套问题,形成梯级问题链,引导学生思维不断深入发展。如在学习“城市化”时,设计以下问题链:2008年太仓市城市人口所占比重是多少?  相似文献   

6.
付振国 《地理教学》2019,(13):58-60,48
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养成,需要教师在课堂中的引领;而在教学中能将自然、人文的真实情境转化成教学问题,让学生在新的情境中激发思考和想象,才更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本文以非洲津巴布韦的作物“烟草”作为命题情境,从素材选取、命题立意、图形绘制和设问角度等几个方面作案例的分析、探究,提升新理念下教师的教学素养。  相似文献   

7.
在高中地理课堂开展地理、历史跨学科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在地理学习中融入“时间感”,帮助学生摆脱解决真实情境问题时面临的知识、思维方法欠缺的困境。本文梳理了高中地理教科书中关于南海诸岛、钓鱼岛及其周边岛屿的史料陈述,以“领土主权的时空证据”作为主题,设计了三个情境的教学案例,即《更路簿》的形成与价值、菲律宾南海仲裁案以及钓鱼岛“保钓运动”,探讨高中地理主题式跨学科教学的内涵、路径与策略。  相似文献   

8.
本课内容主要由我国年平均气温分布特点、冬夏气温分布特点两部分组成。年平均气温分布特点部分由读图要求、“我国六城市气温的差异”图表、“中国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与文字教材组成。冬夏气温分布特点部分由读图要求、“中国一月、七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漠河、广州冬至日和夏至日的太阳高度、昼长时间”阅读材料与文字教材组成。所以,本课教学方法主要通过指导学生读图,分析我国气温分布的特点.并联系已学过的纬度、地势、季风等因素对我国气温的影响,分析其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9.
俞海萍 《地理教学》2013,(23):37-38
一、教学设计背景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鲁纳认为要依靠学生自身的力量去学习,其在真正意义上提出了发现教学。“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这节内容文本知识相对简洁,学生通过自我阅读就能获得浅表的认知,  相似文献   

10.
一、创设情境,案例导入【案例呈现】多媒体播放甘肃舟曲泥石流景观图和下发资料。材料一:2010年8月7日夜22点左右,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发生特大泥石流。舟曲5公里长、500米宽区域被夷为平地。泥石流致使1248人,遇难,496人失踪,受伤住院66人,累计门诊1498人,解救1243人。  相似文献   

11.
杨洋 《地理教学》2022,(8):40-42
跨学科案例分析是上海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新增设的试题,但因没有配套教材、教师跨学科专业知识较缺乏等原因,教师进行跨学科案例分析教学设计时选材较困难。本文利用初中地理教材中的相关内容,补充视频与文献资料,创设贯穿式情境“三江平原的丹顶鹤”,引导学生运用地理和生命科学知识解决真实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跨学科案例分析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王燕 《地理教学》2007,(5):16-17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能否有效,一个很大的决定因素就是教师在教学中能否向学生提供一个适宜的、好的案例。现行的湘教版教材为教师有效地开展案例教学,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典型案例。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地理教师必须明确:面对教材提供的典型案例,教师不能完全奉行“拿来主义”,教师有必要联系学生实际、教学实际,“创造性地开发、利用教材”,即对教材提供的案例进行加工、再创造,从而真正发挥案例在缩短教学情景与实际生活情境的差距、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提高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等方面的教学功能,有效地提升案例教学的效益。本文以湘教版“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一节为例,对如何有效地加工教材中的地理案例,谈一些策略:  相似文献   

13.
王颖  苏小兵 《地理教学》2019,(14):20-23
“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学”是新一轮地理课程改革所提倡的课堂教学模式。本文通过创设“教育机构线下广告投放点选址”的真实问题情境,让学生在经历从广告投放点选址的方案策划、方案修改、方案实施等过程,实现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建构学科知识和促进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文章从“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讨论和质询执行计划”等八个环节,初略描述课堂教学过程,为一线教师提供一个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学设计案例。  相似文献   

14.
地理情境梯度是学生认知进阶发展的“脚踏点”,为探寻学生的认知过程、评估学生的认知水平提供了载体。本文从深度教学的视角,说明设置梯度式地理情境的必要性;从地理情境的参量构成和地理核心素养,构建地理情境梯度的层级标准。本文以“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为例,设定“区域情境促认知”“问题情境促探究”“综合情境促反思”三个相互关联的梯度情境,促使教师深度教学和学生深度学习的落地。  相似文献   

15.
杨帆  王燕津 《地理教学》2023,(19):52-55
根据地理考试评价体系,新高考改革后的地理试题多以真实情境下的实际问题为载体,考查要求也更加注重对学生关键能力与地理核心素养的考查。PBL-CBL联合教学法基于真实案例分析,以问题为导向,能够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构建知识框架。本文将PBL-CBL联合教学法应用于“大气”专题的复习,以极端高温为例,通过提出问题、创设情境、问题探究、案例研讨和评价反思等环节设计专题课程,旨在触发学生的深入学习,提高高考备考效率。  相似文献   

16.
潘玉贞 《地理教学》2010,(18):10-12
高中地理“二元五步”案例教学法是对传统案例教学法的延伸。“二元”是指学生透过案例掌握与提升地理原理知识,以解决新问题为基本特征的知识迁移能力的双层教学目标;“五步”是指案例教学过程的五个基本环节。高中地理“二元五步”案例教学法就是由首例、典例等多个地理案例作为学习高中地理知识原理的引导材料,通过“首例呈现一问题引导一分析讨论一问题结论一回归核心知识结论”等五个案例教学环节,  相似文献   

17.
王波儿  何美珑 《地理教学》2009,(10):19-20,30
一、教材分析 上海新课程初中教材在“农业及其地区差异”这一章的“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一节的主要内容包括:①各具特点的四大农业区,②北方早地农业区与南方水田农业区,③西北干旱农业区与青藏高原农业区。教材中通过配置四大农业区的景观图以及“茶叶生长的气候条件”、“饮食与地理”、“辨证地看待我国西北地区的气候条件”的阅读材料,要求学生结合图表说一说我国北方和南方农业生产的主要差异,并讨论我国北方与南方农业生产差异在自然条件方面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唐塘颖  钱海林 《地理教学》2023,(1):54-56+64
阅读是学生增长知识、发展能力的有效手段,也是寻求信息、理解文本和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学生常表现出由不善阅读引发的不善思考、不善提问、不善作答等问题。本文以人教版必修《地理1》第五章第二节“土壤”为例,通过带着问题阅读、多形式文本转换、构建思维工具等方式引导学生与图文材料阅读对话,以期探索一条提高学生地理阅读能力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9.
古丹萍  邹金伟 《地理教学》2023,(8):25-27+24
乡土资源是重要的地理教学资源,本文以“海洋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为例,以深圳沙井“千年蚝乡”乡土资源为素材,以开发海洋资源为背景,以“生蚝”养殖地变迁为主线,探索基于乡土资源的初中地理情境化案例设计。这样的情境化教学设计有助于学生克服学习内容的抽象性,有利于学习内容的强化和迁移,并且是渗透家国情怀教育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20.
案例教学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将教学内容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有助于提高学生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区域认知是地理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之一,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是地理教学的一个重大任务。本文在新课标的指导下,以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为导向,从探究案例教学对培养学生区域认知能力的作用出发,分析案例教学在中学地理课堂中的有效运用,并以“雾霾天气及其防治”一课为例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