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欧洲中期预报中心(ECMWF),经过多年研究,于1979年8月1日开始业务预报试验。并于1980年7月31日开始向预报中心的成员国正式每天发布业务预报一次,使用12Z的资料,从2230Z开始计算,4个小时即可出图。  相似文献   

2.
日本气象厅业务上用的数值天气预报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六层细网格有限区(亚洲)原始方程摸式(6L—FLM)。1973年10月1日投入业务,每天用00及12时(GMT—以下同)的资料作24小时预报。一是四层北半球原始方程模式,1975年1月27日投入业务,每天用00时的资料作24小时预报,用12时的资料作48小时预报。1976年12月1日起每周作两次72及96小时预报(每星期日、星期三)  相似文献   

3.
一、引论自1975年11月1日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召开了成员国代表会议以来,刚好五年过去了,于1979年8月1日开始做业务预报,当时每周做5天预报,现增加到每天做预报。借此机会回顾我们业务预报的一些情况。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用的是全球资料,每天收集、译码、质量检验和贮存大约30,000份各类的气象报告,这些全球资料是用来分析1000毫巴到10毫巴之间15个层次的等压面图的。方案是循环的,是在每一个主要标准时间执行分析,并且在每个分析时间的三小时内使用这些资料。分析的变量有位势高度和南风、东风分量。应用流体静力学关系把观测到的温度换算成厚度,也分析湿度场。  相似文献   

4.
第一章为做延伸预报所用数值预报模式的现状 1.1 现在的业务模式为做延伸预报现在使用的模式主要有:做96小时预报的北半球4层模式(4L-NHM)和将它的结果延伸,做192小时预报的辐散正压模式(DB模式)。用这两种模式做8天的预报,每周两次,用星期日和星期三12时(格林威治标准时间,下同)的资料,做为值班业务预报进行计算,根据4层北半球模式作500毫巴的72、96小时  相似文献   

5.
现在在 NOAA 国家天气局业务基础上制作许多天气要素的统计预报,最成功和最广泛使用的预报是由所谓模式输出统计(MOS)方法制作的。MOS 预报主要应用于天气尺度,时效为每天两次高空观测(00时和12时)以后12至60小时。对于更长的时效,国家天气局使用的主要工具是一种结合统计和数值(动力)预报的所谓完全预报的较老方法。经典统计方法仍然是对于中尺度系统和时效小于12小时预报的主要工具。本文使用比较验证图表,讨论了这三种统计预报方法的使用和精确度,总结了每种方法的现状和最近的发展。指出 MOS 方法是怎样逐渐开始应用于过去主要是采用其他两种统计方法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对于延伸的和长期预报,很可能 MOS 未来将能够用于业务数值天气预报模式工作和归档的任何时段。对于短时预报,MOS 可能将与经典的统计方法结合,并应用中尺度数值模式的预报结果作出任何时间的地方更新的预报。这样,到本世纪末,MOS 很可能成为所有天气自动指导预报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日本每天播发的08时数值预报传真图和当天08时实况(700hpa、地面图)图,在一定范围内读取格点值,根据天气学的基本原理和以往预报实践的经验,将格点值利用一定的数学表达式组合成预报因子,用多级逐步判别的方法建立了一套预报未来12小时(当天20时~第二天08时)、24小时(第二天08时~20时)、36小时(第二天20时~第三天08时)、48小  相似文献   

7.
(译者加) 本文主要分析了苏联第11个五年计划期间数值天气预报方面的成就,并讨论了第12个五年计划的发展前景。文章指出最近几年苏联数值天气业务预报进步显著,运用新模式的区域预报,24小时气压场预报成功率比第10个五年计划期间提高了10—15%;24—72小时的半球预报提高9—14%。进一步提高短、中期业务预报精度和延长预报时效已列入第12个五年计划之中,改进5—7天的气象要素预报,建立新一代全球流体动力学的基本模式是本五年计划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8.
《气象》1985,11(3):44-44
日本气象厅现在每天发布2—3次降水概率预报,效果较好,受到用户的欢迎。今后的发展动向是: 1.增加预报发布次数:现在降水概率预报每天发布2—3次,计划今后每6小时发布一次。 2.增加预报时段:现在降水概率预报仅预报当天9—15时、15—21时及第二天9—21时的降水概率。拟再增加其他时段的概率预报。 3.增加不同类型降水概率的预报:现在的降水概率是指6小时或12小时时段内1毫米以上降水的概率。但是,很多用户需要10毫米、20毫米以上等不同降水等级的概率。现行的降水概率是“地点概率”,但像大雨这类现象,“地点概率”难以应用,不如使用“地区概率”更合适。  相似文献   

9.
欧洲中期预报中心的全球原始方程15层模式,格距1.875°,每天计算输出未来10天逐日预报产品,精度较高,质量稳定。从1982年4月下旬,我们开始接收欧洲中期预报中心的数值预报产品,并在夏季汛期预报业务中试用。为了便于台站应用,我们将在试用中遇到的问题、检验的结果,作些介绍。  相似文献   

10.
以广州区域气象中心的实时资料库和大气所的细网格降水数值预报模式为基础,在VAX6220机上建立了珠江三角洲中尺度准业务降水数值预报系统,并从1990年5月20日至6月10日进行了连续22天的试验,对结果的分析表明,系统能稳定及时地提供12小时和24小时的预报产品,对短期降水预报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六五期间,在江苏省气象局和地方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有力支持下,经全局同志团结协作,奋发努力,苏州市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的现状 1.完成了中期地方MOS试验研究任务 从1983年起,经过3年的努力,达到了中期地方MOS试验研究课题的预期目标,开始走上客观定量预报的新路子。 (1)开创了中期3—7天逐日业务预报服务项目。以日本中期数值预报模式产品为主,结合使用欧洲中心中期模式产品,北京气象中心B模式产品(72小时预报),制作中  相似文献   

12.
自1975年9月16日起我们制作三层业务数值预报,每天根据08时(北京时,下同)高空资料作一次直到72小时的700毫巴、500毫巴、300毫巴的环流形势预报。用的是DJS-6电子计算机,该机平均运算速度5万次(浮点)—7万次(定点),内存容量3万2千个48位二进制单元。 上述业务数值预报,在每天14:05时由控制台打字机打入电传命令后,调度程序即行控制自高空气象电报纸带输入至数值预报图输出的自动化过程。14:10时二盘纸带输  相似文献   

13.
1.引言利用数值模式制作业务天气预报的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计算机执行模式程序所需要的时间,特别是墙上时钟时间。只能在限定的墙上时钟时间内完成预报作业,才有业务预报的实用意义。近年来,ECMWF(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的经验表明:作3~10天的中期天气预报,需要一个全球预报模式,利用高分辨率模式和更复  相似文献   

14.
李红平 《气象》1986,12(8):36-38
随着计算机科学的不断进步和人工智能领域的飞速发展,基于知识的推理系统(俗称专家系统)开始走向实用阶段,并且已在各个领域中显示出越来越强的生命力。本篇着重从计算机科学角度具体介绍一个气象专家系统模型——WES,其中基本系统已于1985年开始投入试用,目前正在与12个省、区协作推广。 一、气象科学的主要特点 1.信息量大,因素复杂。预报人员每天要都收集与天气有关的大量资料,包括天气形势图、卫星云图、指标站数据、雷达信号、数值预报结果等,还要经常分析近期一段时间甚至历史上的个例。而且这些资料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 2.时间概念强。从采集数据到发出预报结果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对数据和结果的有效时间要求很严。另外,从预报角度来看,专家做出一种预报不仅要看当前的数据,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观察以前的数据,确定天气系统的理化趋势,即预报结果是时间的函数。 3.专家知识的不完备性和资料的不完整性。知识的不完备性指人类对天气环境的认识是相当不足  相似文献   

15.
1 24小时预报的不足 我们在预报业务中发现,天气系统侵入测站的时间较难把握,受地形影响推迟3~6小时是常事,一次暴雨天气过程开始于预报日20时前,延续至预报日次日的情况较为多见。明明是下了一场暴雨,分断统计的结果,两天都够不成重大降水,直接影响评分质量。2 过程降水有利于预报经验的积累 预报业务规定,凡是重大天气出现后,均要进行个例档案分析,目的是今后作预报时相似寻找历史资料,提高预报质量。由于分断统计的结果,尽管暴雨的出现已经给工  相似文献   

16.
现行的业务预报系统: 该计划开始时,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正在制作大量的全球大气和海洋预报。在40公里网格海浪模式耦合的91层大气模式的25公里网格上,提前10天每天两次对大气和海浪进行确定性预报,此外,用一个28公里网格海浪模式在欧洲水域制作5天的海浪预报。  相似文献   

17.
湖州市气象局于八四年底抽调四位同志组成精干的MOS业务化试验专门班子,经过一年多艰苦努力,建立了全年的分月预报模式。他们从八五年三月份起边试验、边应用、边改进,技术方法于八五年九一十月基本定型,即以MOS数据资料库、IBM—PC应用软件和甚高频通信网为基础,建立了半自动化业务流程。在全都数值预报产品传真资料收完之后的半小时内,完成数据读数、键入、计算和结果打印,于每天北京时十六时前交付业务值班使  相似文献   

18.
1前言吉林省气象台短时预报科每天对用户及短期科发布三次预报,分别发布0小时一3小时,3小时一9小时降水及灾害性天气预报(见表1)。自1997年实施新的短时预报评分办法,3小时和6小时降水量等级标准分别按24小时雨量标准计算.本文采用1997年一1998年两年的4月一6月份预报评分及有关资料,用计算机处理了2万多个基本数据,对距雷达站200km范围12个观测站的短时降雨天气预报的得分进行距平处理,结合气温、水域等地理因素对短时预报的得分分布特征及其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表1短时预报的发面时间及对应的具体时间段2预报得分分布…  相似文献   

19.
一种逐时气温预报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2006~2010年陕西10地市逐小时的气温和逐日的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平均总云量、降水量资料,通过线性回归方法建立了一种基于日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预报以及临近气温实况资料的逐时气温预报模型,并对2011年每天的逐时气温预报进行检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晴天、多云和阴雨天的预报能力依次减弱,其中晴天和多云天02~18时的预报效果好于19时至次日01时的,而阴雨天01~10时的预报效果好于其它预报时段的;当日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预报较为准确时,西安站各预报时刻的准确率均在60%以上,其中14~17时的准确率较高,晴天的达到100%,多云天的在96%~99%之间,阴雨天的准确率偏低一些,特别是11~17时较晴天和多云天偏低了12%~27%;该方法可以将24 h日最高(低)气温预报细化到逐时气温预报,同时考虑了气温日变化的地域差异、季节特征、以及在晴天、多云和阴雨天的不同表现,具有一定的业务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前言短时预报业务系统是为西安市短时预报研制的,同时也兼顾了关中整个地区.我们研制本系统的基本思想是在短期预报的背景上做出独立的短时(0—12小时)预报.短期预报主要是以20点资料为依据,短时预报则是用当天08点资料.即08点资料,必须在上午11点(夏令时)计算完并做出未来0—12小时的预报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