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黄土区滑坡研究中地形因子的选取与适宜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土高原是中国生态较为脆弱的地区,也是滑坡发育的地层之一。黄土滑坡发育是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和承灾体等多种因素联合作用的结果,其中作为重要孕灾环境因素的地形因子的选取是黄土滑坡风险研究的基础。本文选取黄土滑坡灾害多发的甘谷县作为研究区,综合利用敏感性指数、确定性系数和相关系数方法进行地形因子在滑坡灾害研究中的适宜性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基于确定性系数法、敏感性分析模型和相关系数法,最终筛选出适宜于本区域滑坡灾害评价的地形因子为:坡度、坡度变率、坡形和地表粗糙度;确定性系数法、敏感性分析模型都基于分析单一因子与滑坡之间的关系进行致灾因子选取,忽视地形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实验结果表明,研究区稳定性较差的区域与已发生滑坡灾害分布数量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并深入分析了滑坡与地形因子分级范围的关系,发现地形因子分级范围对地质灾害风险研究具有重要的影响,是导致部分区域的差异性主要原因之一。实地调查发现,河网切割密度及人类工程活动也对研究区危险性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是重要的地形因素。  相似文献   

2.
自然灾害发生具有突发性、随机性和链式效应,而且自然灾害拥有庞大的概念体系和灾害事件之间异常复杂的时空关系,由于缺乏对灾害知识的统一描述表达机制,导致灾害领域知识难以实现共享和重用,因此,构建灾害链的统一描述模型并实现灾害知识的共享与重用是当前亟须解决的一个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灾害链领域本体的构建方法,在对比现有方法基础之上,定义了灾害链相关概念、属性,以及概念之间的关系,采用网络本体语言OWL对灾害链领域本体进行建模,并实现了灾害链领域本体的可视化,为灾害知识的共享与重用提供了有效支撑。最后,以暴雨-洪涝灾害链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航天遥感获取遥感影像为灾后灾害评估提供资料和数据分析 重大突发性火害爆发的时候,一般伴有通讯终止、交通瘫痪、受灾地区基础设施遭受重大破坏等紧急情况,往往让救灾部门无法及时获取准确的地形资料,从而不能对灾害进行一个整体的、精确的评估.  相似文献   

4.
滑坡作为水库库区主要地质灾害类型之一,其风险研究一直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水库滑坡涌浪的产生使滑坡灾害的影响范围由滑坡源本身扩散到上下游数千米,极大地扩大了滑坡风险的承灾体类型与数量以及灾害损失程度。因涉及交叉学科领域,滑坡涌浪风险评估是滑坡风险灾害链评价的难点与前沿课题。本文综合了前人近几十年来的研究成果,首先从危险性、易损性以及风险3个方面出发,对国内外的滑坡涌浪风险研究现状和常用的研究方法进行了概述,并对重点代表性研究成果进行了述评分析,针对滑坡涌浪风险研究方面的新进展进行了介绍,包括考虑实际河道地形复杂性的试验研究、聚焦于滑坡-水体相互作用机制的多种数值模拟方法耦合研究,以及基于多种承灾体类型的易损性评价体系等。然后对近年来三峡库区发生过的多起滑坡涌浪风险管控实例的过程与后果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最后基于多年的研究经验提出了滑坡涌浪灾害链风险研究的新方向和新思路,即涌浪风险应与滑坡风险评价体系相互融合,并沿着定量化、规范化、精细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
全球气候变化加剧了海洋环境灾害的影响力与破坏力,实时灾情信息获取与分析成为灾害应急处置中的关键环节。与具有延迟性的传统对地观测网络相比,基于互联网的众包地理信息以其实时性在受灾情况评估与灾害应急处置中得到广泛重视。为获取互联网文本中隐含的海洋环境灾害信息,探究灾害对人群行为活动的影响,本文着重关注海洋环境灾害发展的时空过程特性,从灾害链的角度分析灾害发生发展过程中所涉及的诸多要素,在收集整理海洋环境灾害相关知识的基础之上,采用五元组(概念、关系、属性、规则和实例)进行本体的逻辑结构表达,构建了用于信息抽取的海洋环境灾害链本体,其包含描述海洋环境灾害知识体系的海洋环境灾害本体、受到海洋环境灾害作用的地理对象本体以及在灾害发生、发展、结束的时空过程中产生的相应的人类应急处置本体。最后,本文以台风灾害为例,通过台风灾害链知识建模,实现互联网灾害信息抽取与时空变化过程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海洋环境灾害链的互联网文本信息抽取可以获取隐藏在互联网文本中的灾害描述信息,能够分析灾害的发展变化过程及其对人群行为活动的影响,为灾害防治与应急救援提供一定科学支持。  相似文献   

6.
经过多年的研究,我国已经初步建立极端冰雪灾害条件下地质灾害应急抢险决策支持系统,并完善了地质灾害应急监测抢险指挥车集成系统,这些成果已应用于湖北省及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极端冰雪气候与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研究”的课题负责人介绍,课题围绕极端冰雪灾害条件下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与决策、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研究、  相似文献   

7.
山洪灾害是湖南省发生最频繁、损失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本文根据湖南省山洪灾害发生的实际情况,从湖南的自然地理、气象以及人类活动诸方面分析了该省山洪灾害高发的原因及主要致灾因素,指出了山洪灾害与湖区洪灾的不同特征,并提出了加强预测预报、规范人为活动和如何防灾避灾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根据贵州省近8年的雷电灾害统计资料和30年的雷暴日观测统计资料,从灾害易损性的角度出发,以雷暴日数、雷电灾害频度、经济易损模数、生命易损模数作为评价指标。对贵州省各设区市的雷灾易损性进行了综合分析,初步形成贵州省雷灾易损性区划。结果表明,某一地区雷击灾害的发生及其造成的损失情况既与该地所处的雷电环境特征有关,也与该地人口密度、经济发展状况有关。  相似文献   

9.
根据贵州省近8年的雷电灾害统计资料和30年的雷暴日观测统计资料,从灾害易损性的角度出发,以雷暴日数、雷电灾害频度、经济易损模数、生命易损模数作为评价指标。对贵州省各设区市的雷灾易损性进行了综合分析,初步形成贵州省雷灾易损性区划。结果表明,某一地区雷击灾害的发生及其造成的损失情况既与该地所处的雷电环境特征有关,也与该地人口密度、经济发展状况有关。  相似文献   

10.
在明确农业气象灾害的孕灾环境、致灾因子、承灾体和抗灾能力及灾情评估等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贵州重大农业气象灾害的防御策略,并有针对性的对不同的致灾因子提出不同的防御对策措施,可为实现农业高产、优质、高效和持续发展的目标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我国煤矿防治水技术取得重大进展,主要体现在水害致灾地质要素综合探查技术与装备、水害致灾地质条件综合改造治理技术与装备、突水灾害快速抢险救援技术与装备三个方面。这是在近日召开的安全科技"四个一批"项目成果交流推广现场会上有关专家透露的。据了解,我国煤矿水害防治存在探查技术方法不足以做到精确定位、多手段综合配套探查应用不够、探查工作的持续性和信息的累积性分析不够等问题突出。为此,科研人员积极攻关:在物探、化探和钻探与水文试验方面,已有一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计算机、3S及相关技术的发展为灾害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特别是地理信息系统,正被以各种方式应用于灾害管理的各个阶段.地理信息系统作为基础支撑框架和信息共享平台,不但提供了获取、集成、分析、存储和显示空间数据的工具,而且成为其他各类信息汇聚、融合的基础.本文针对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抗震救灾过程中对窄问数据及信息集成的需求,给出了能够支持应急响应、灾害评估和灾后重建工作的汶川抗震救灾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相似文献   

13.
灾害管理决策支持系统之发展建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灾害管理包括减灾、整备、应变及复原四个阶段,灾害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建置的主要目的,是整合不同领域的研究成果,透过防救灾体系及防救灾信息系统之建立,提供不同阶段灾害管理所需的信息分析及决策支持功能,以期将天然灾害所造成的生命及财产损失降到最低。本文提出灾害管理决策系统的架构规划,针对不同阶段的灾害管理特性及地区防灾工作实际需求,设置许多相关子系统与之配合,部分子系统已逐次完成。本系统目前朝向发展因特网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提供多点远程操作与集中管理功能,以达到灾害实时决策支持之目的。然考虑灾害发生时可能发生停电及网络不通的状况,因此,部分系统仍具有单机操作之功能。  相似文献   

14.
黄土地区重大工程建设引发的崩塌、滑坡、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往往与黄土蠕变特性密切相关。从黄土蠕变研究阶段、研究方法、本构模型和蠕变引发的工程灾害等方面进行梳理,归纳总结了黄土蠕变研究的现状,探讨了黄土蠕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研究的趋势。具体来说,(1)在系统梳理国内外研究文献基础上,将黄土蠕变研究分为3个阶段,分别为黄土基本性质研究阶段、黄土工程灾害研究阶段和黄土重大工程研究阶段;(2)从黄土蠕变研究方法出发,分析讨论了黄土蠕变研究中采用的各类方法以及影响黄土蠕变的各类要素,尤其是含水量、干密度以及荷载对黄土蠕变特性的影响;(3)总结了黄土蠕变本构模型的研究特点,评述了包括元件理论本构模型、经验本构模型及半经验半理论本构模型等3类模型的优缺点;(4)对黄土地区常见的边坡、路(地)基、隧道等工程类型的蠕变破坏特征进行了梳理;(5)建立考虑多因素影响的黄土蠕变本构模型、系统研究黄土蠕变微结构的动态演化和微观本构模型及动荷载作用下的蠕变特征,是未来黄土蠕变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基于格网的洪水灾害危险性评价分析——以巴基斯坦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洪水灾害已成为给当今人类带来严重损失的自然灾害之一,因此,灾害风险评价是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前提与条件。本文从致灾因子和孕灾环境两方面进行分析,综合考虑降水(累计降雨量和最大降雨量)、河流(河网密度)、地形(高程值和坡度值)、土地利用和植被(NDVI)共5种相关因子,以1km格网数据为基础,运用AHP(层次分析法)对巴基斯坦洪水灾害进行了危险性评价。结果表明:巴基斯坦洪水灾害危险性受降雨和地形的影响较大,其危险程度东南部大于西北部,并由东南部向西北部逐渐递减。  相似文献   

16.
刘维 《国土资源》2013,(11):46-47
《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指导中心业务发展规划(2013-2020)》近日出台。根据《规划》,到2020年,地灾应急技术指导中心将建成具有较强国际影响的地质灾害应急防灾减灾科学技术中心。成立于2011年6月的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指导中心,可谓"生于忧患"。2010年,我国遭遇了舟曲泥石流、关岭滑坡等一系列重大地质灾害,损失惨重。由此,事关灾区群众生死安危的地灾应急工作,被提到了一个新高生于忧患,我国地灾应急现状难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17.
正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4年项目申报评审工作于近日结束。9个领域91个项目、6个重大科学研究计划40个项目以及青年科学家专题32个项目立项。其中,瞄准能源、资源、全球变化等领域的17项地学项目获立项。能源领域获批3个项目,为《中国陆相致密油(页岩油)形成机理与富集规律》、《中国东部古近系陆相页岩油富集机理与分布规律》、《超临界二氧化碳强化页岩气高效开发  相似文献   

18.
以甘肃省永靖县黑方台地区实地调查为基础,通过野外勘察黄土崩塌变形破坏特征及总结地质现象,并结合数据统计分析进行研究,得出黑方台地区崩塌地质灾害的分布特点,并且发现凸型和阶梯型坡面更容易发生崩塌灾害。崩塌发育因素可分为2方面,一方面是自然因素,包括地形地貌,地层构造和水文地质条件;另一方面是人为因素,主要是人类工程活动。天然条件下,斜坡在自重或其他因素作用下,后缘黄土垂直节理或裂隙受拉张作用力开始破裂,并向深部扩展,随着水流下渗,逐渐形成贯通面,潜在崩塌体中心外移,最终形成崩塌。黑方台地区崩塌灾害按崩塌物质成分分为黄土崩塌和基岩崩塌2类,按崩塌发生的主控因素分为自然型崩塌、人为型崩塌和人为—自然复合型崩塌3类,而大量的节理裂隙发育是发生崩塌灾害的内在因素。通过野外调查,根据动力形成机制分析,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影响下,将黑方台地区崩塌形成方式分为4种,并阐述其发育机制。  相似文献   

19.
东西南北     
正河北//特大洪水灾后重建近日,记者从河北省国土资源厅了解到,目前河北厅以保障灾后重建项目建设用地、开展水毁耕地复垦和加强地质灾害防治为重点,全力组织开展"7·19"特大洪水灾害灾后重建工作。山西//504家矿企享缓缴资源价款日前,山西省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工业稳定运行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20.
正"雅砻江流域河谷区第四纪地质环境调查与灾害效应研究"项目近日顺利通过结题验收,获得优秀级别。项目组对雅砻江流域河谷区晚新生代沉积地层的岩性特征进行了识别,首次建立了雅砻江流域河流阶地序列,深入研究了川西第四纪黄土记录的古环境特征,开展了流域内古地震堰塞湖沉积物时空分布规律研究,并初步探讨了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