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大通湖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品质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湖南省大通湖所产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的成蟹,按商业品级和雌、雄,测定了其各部分含量和各项营养成分。该湖所产河蟹符合正宗中华绒螯蟹青背、白肚、金爪、黄毛的大闸蟹形态特征。肌肉、肝脏及性腺三大可食部分共占体重的38.13%,壳、鳃、胃及心脏四大非可食部分共占体重的51.56%,另有10.31%为血淋巴和组织液;3个指标分别比阳澄湖大闸蟹36.72%、53.26%、10.02%相差1.41、1.70、0.29个百分点。大通湖一级、二级商品蟹可食部分各高出阳澄湖5.29%和2.43%,营养成分中蛋白质含量高于阳澄湖6.83%和3.60%,9项微量元素总和与阳澄湖相当,17种氨基酸总和比阳澄湖高6.78%和4.20%,鲜味氨基酸比阳澄湖高10.69%和4.94%。但以上各种指标雌、雄蟹之间均存在差异,且微量元素和氨基酸组成方面雄蟹优于雌蟹。  相似文献   

2.
在以鱼粉、豆粕、玉米粉和麦麸为主要原料配制而成的每kg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VE0、100、200、400、600mg配制成五种试验饲料,对均重为(37.52±2.19)g的中华绒螯蟹进行为期60天的饲养试验,以酚氧化酶(PO)、抗菌力(Ua)、溶菌酶活性(UL)等指标为依据,探讨VE对中华绒螯蟹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结果表明,VE对中华绒螯蟹各组织、器官中PO、Ua、UL等活性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影响(P<0.05或P<0.01),在适宜范围内,随着VE添加量的增加,PO、Ua和UL活性显著增强,从而增强中华绒螯蟹的非特异性免疫力。综上所述,VE作为免疫刺激剂能有效地增强中华绒螯蟹的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增强中华绒螯蟹免疫功能的VE适宜添加量为200—400mg/kg饲料。  相似文献   

3.
本实验通过投喂不同饵料后,研究不同育成规格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雄蟹肝胰腺、性腺和肌肉等可食部分含量、营养成分及脂类组成的变化。肌肉营养成分测定表明:育成规格对粗脂肪、甘油三酯和磷脂含量有一定影响(P0.05或P0.05);饵料对水分、粗蛋白、游离脂肪酸、胆固醇和磷脂含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肝胰腺营养成分测定表明:育成规格对粗脂肪、胆固醇和磷脂含量有一定影响(P0.05或P0.05);饵料对水分、粗蛋白、甘油三酯和游离脂肪酸的含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性腺营养成分测定表明:育成规格对粗脂肪、粗蛋白、游离脂肪酸、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含量有一定影响(P0.05或P0.05);饵料对水分、粗蛋白和磷脂含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杂鱼组三种规格粗脂肪和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高于配合饲料组(P0.05)。总体试验结果表明:育成规格以及饵料对中华绒螯蟹雄蟹可食部分含量和营养成分含量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4.
中华绒螯蟹大水体高产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绒螯蟹(Eriocheur Sinensis)俗称河蟹、毛蟹,为高等甲壳动物。中华绒螯蟹适应性强,价值高,风味独特,营养丰富,是一种极好的增养殖对象,也是水产品中出口创汇的主要品种之一。中华绒螯蟹的营养成分中蛋白质为14%,脂肪为5.9%,碳水化合物为7%,每100g蟹肉中维生素含量高达5960个国际单位,热量5.6×105J。近年来,我国河蟹养殖发展较快,苗种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故人工育苗的产量急需提高。中华绒螯蟹育苗共分六期(Z1,Z2,Z3,Z4,Z5及大眼幼体),1998年,河蟹大水体人工育苗在注重高科技的前提下,使Z1变态Z2的成活率达到80%以上,Z1到Z4的成活率达到66.7%,Z1到M(大眼幼体)的成活率达到31.4%,单位水体出苗量8.94×104只/m3,出池的大眼幼体单位数量为7.84×104只/500g。  相似文献   

5.
鲍鹰  刘军  林少军 《海洋科学》1999,23(1):55-58
用实验生态学的方法对培养中华绒螯蟹离体胚胎的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温度不仅直接影响胚胎的发育速度,而且通过影响水中真菌的繁殖间接但明显地影响胚胎的存活率。光照对胚胎发育的影响不明显,用0.05 ̄0.1mg/L的孔雀石绿、2 ̄8mg/L的亚甲基蓝,20 ̄50mg/L的福尔马林或3 ̄5ml/L的制霉茵素都能有效地抑制水中真菌的生长,在无真菌感染的情况下,能有效地在4 ̄8℃保存离体河蟹胚胎60d,孵  相似文献   

6.
氨氮胁迫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 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实验室条件下构建不同氨氮浓度环境和养殖时间的组间差异,研究氨氮胁迫对中华绒螯蟹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华绒螯蟹在NH 4-N3.0mg/L10天或1.0mg/L20天时,其血淋巴血细胞密度极显著地低于对照组(P<0.01)。NH4 -N2.0mg/L和3.0mg/L无论10天或20天,血细胞吞噬百分率均分别为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地低于对照组。NH4 -N3.0mg/L10天或2.0mg/L20天,血细胞吞噬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NH4 -N1.0mg/L和2.0mg/L分别20天时,血清溶菌酶(LSZ)活力分别为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地低于对照组。NH4 -N1.0—5.0mg/L10天时,血清酚氧化酶(PO)活力均极显著(P<0.01)下降;但NH4 -N1.0—4.0mg/L20天时,血清PO活力水平均比10天时有所上升。NH4 -N3.0—4.0mg/L10天或1.0—2.0mg/L20天,以及5.0mg/L10天或3.0—5.0mg/L20天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分别为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地低于对照组。上述结果表明,随着氨氮胁迫浓度的增加和胁迫时间的延长,会引起中华绒螯蟹血细胞数量、血细胞吞噬能力、溶菌酶活力、酚氧化酶活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等的逐渐下降,使机体非特异性免疫防御系统遭到损伤,同时机体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下降,机体细胞和组织受到伤害甚至出现死亡。  相似文献   

7.
中华绒螯蟹仔蟹维生素E营养需求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酪蛋白、明胶,糊精和去维生素E的鱼油为原料,配制成等氨等能的半纯化基础饲料,每100g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VE0,10,20,40,60,80mg制成试验饲料,对淡化5d的河蟹大眼幼体和后继仔蟹进行了为期25 d的饲养试验,探讨了VE对大眼幼体和仔蟹生长,存活、蜕皮的影响和适宜需求量,结果表明,每100g饲料中分别添20mgt 40mgVE时,Ⅲ期仔蟹的增重率,存活率和蜕皮频率均较高,分别为436.065,51.17%和2.54和487.61%,61.50%和2.58,而VE缺乏组,同期仔蟹的增重率。存活率和蜕皮频率最低,仅分别是264.94%、26.17%和2.21,但是当每100g饲料中VE的添加量提高到80mg时,仔蟹的上述三项指标,不但没有随之升高,反而明显下降,并与VE缺乏的对照组相接近,表明VE添加过量,也会抑制仔蟹的正常生长,存活和蜕皮。VE对仔蟹的正常生长发育,存活和蜕皮是必需的其适宜添加量为每100g饲料中添加20-40mg.  相似文献   

8.
中华绒螯蟹幼体中肠的超微结构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于1986,1987两年的3—6月,在浙江平湖水产试验场和华东师大培育池,采集中华绒螯蟹,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其五期溞状幼体和一期大眼幼体。结果表明,Z_1和Z_2中肠上皮细胞呈椭圆形,Z_3以后逐渐转呈柱状;细胞游离面密生微绒毛,毛的基部具微纤丝。早期幼体阶段的中肠上皮细胞中,还另有囊状细胞和有分泌颗粒的细胞;上皮细胞中具线粒体、高尔基复合体、内质网、溶酶体等其它胞器。根据这些细胞的结构,可见中肠具营养物质的吸收和渗透调节的功能。除上皮细胞外,肠壁还有基膜、纵肌层和环肌层。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中华绒螯蟹亲蟹的选择,促产以及亲蟹培育,幼体培育,环境控制,饵料投喂及病害防治等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中华绒螯蟹卵巢发育周期的组织学细胞学观察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8  
于1989-1990年,用组织切片技术,结合外观特征,在光镜水平对浙北地区的中华绒螯蟹卵巢发育周期进行组织学、细胞学观察,并对从卵原细胞增殖到卵母细胞生长、卵子成熟及卵巢退化、重新发生等进行系统观察研究。研究表明,中华绒螯蟹可以观察到第一次成熟分裂中期相为成熟卵的标志,并以此标志将卵子发生分成四期、卵巢发育分成VII期。结果还表明,中华绒螯蟹雌蟹的成熟时间因所处的地理纬度不同而有所差异,浙北地区雌蟹促产怀卵的最佳时间是3月份并延至4月上旬;卵子必须借助海水及交配活动刺激才能达到成熟;因故无法产卵或一直生活在淡水中的成熟雌蟹其整个卵巢即退化,退化卵巢亦能重新发生,新生卵子的形态、发育时序与首次等待青春期蜕壳的蟹一致;孵后母蟹不仅能继续蜕壳生长,其卵巢也能重新发生,新生卵子的形态、发育时序如前一致;但在卵巢结构上彼此又有明显的区别。  相似文献   

11.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sinensis)是我国重要的渔业捕捞和水产养殖对象,但野生中华绒螯蟹溯河洄游过程中的摄食生态尚不明确。本论文以长江野生中华绒螯蟹为研究对象,沿其洄游路线设置3个采样区域,采集不同发育时期的幼体及其潜在的食物来源等样品。通过对比分析幼体及食源样品的碳、氮稳定同位素特征,对中华绒螯蟹溯河洄游期的食物组成及变化进行探讨。结果发现,从大眼幼体到幼蟹,碳稳定同位素(δ~(13)C)呈现逐渐变轻的趋势,氮稳定同位素(δ~(15)N)呈现逐渐变重的趋势。表明中华绒螯蟹从大眼幼体到幼蟹的发育过程中,随着幼体不断向上游江段回溯,食物中陆源物质的比例逐渐增大,食物来源由浮游性食物向底栖性食物转变,且营养级逐渐增高。综合分析证明,在生境多样化、食物来源复杂的河流生态系统中,δ~(13)C值呈现的是食物来源的区域性和特异性,可以识别中华绒螯蟹洄游过程中的食源变化。δ~(15)N值虽受到区域氮源以及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影响,仍能体现幼体发育过程中营养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肠道和肝胰腺是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重要的消化器官,本文运用组织学技术测量了中肠和后肠长度,并对肠道长与体长进行相关性分析。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对5-HT和5-HT受体2进行组织定位和计数。结果表明:(1)中华绒螯蟹的肠道长与体长接近,两者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后肠长度约为中肠的2倍;(2)5-HT和5-HT受体2在中肠和后肠中的组织定位和数量相似,均分布于黏膜上皮细胞间和肌层与外膜交界处,亦见于后肠的固有膜和黏膜下层与肌层交界处,在肠球外膜中也有大量分布;(3)5-HT和5-HT受体2阳性物质在肝胰腺的四种细胞的胞核中均有分布,在F细胞的胞质中也有分布。5-HT和5-HT受体2在中华绒螯蟹肠道和肝胰腺组织中的分布规律一致,表明中华绒螯蟹消化道5-HT发挥生理功能可能与5-HT受体2有关。此外,5-HT和5-HT受体2在后肠近肌细胞分布的特点可能与肠道收缩有关。后肠在中华绒螯蟹消化生理中的作用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3.
采用膜片钳技术解析了中华绒螯蟹血淋巴细胞表达的大电导钙激活钾通道(BKca),研究了中华绒螯蟹BKca对血淋巴细胞吞噬和杀菌作用的影响,并探讨了其机制.结果表明,当Ca2+浓度在0.3-3.0μmol/L范围时,中华绒螯蟹血淋巴细胞表达的钙激活钾通道的开放表现出明显的钙依赖活性;培养液中游离Ca2+的添加显著增强了血淋巴细胞的杀菌能力和呼吸爆发活性,但对其吞噬率和吞噬指数的影响不显著;在6mmol/L[Ca2+]浓度条件下,加入不同浓度的Kca阻断剂四乙胺(Tetraethylammonium,TEA)后,血淋巴细胞的杀菌能力和呼吸爆发活性均显著降低,但其吞噬率和吞噬指数并未受到影响.这提示钙激活钾通道可能通过间接调节细胞内的钙离子浓度而在血淋巴细胞杀菌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采用RT-PCR和RACE方法克隆了中华绒螯蟹延伸因子EF-2全长cDNA,序列分析表明EF-2全长2752bp,编码846个氨基酸。经BLASTX分析表明,EF-2核苷酸序列与镶边拟蠢蟹EF-2序列的同源性最高,其相似性为88%;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甲壳动物EF-2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都在90%以上。聚类分析显示,中华绒螯蟹EF-2的氨基酸序列与镶边拟蠢蟹EF-2聚为一支,并与其它甲壳动物聚为一体。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EF-2在正常成熟中华绒螯蟹肌肉中表达量最高,精巢、肝胰腺中有少量表达,心脏、卵巢、胃、肠、鳃中有微量表达。检测了不同发育状态的幼蟹、早熟蟹和正常成熟蟹EF-2在肝胰腺、鳃以及肌肉中的相对表达情况;同时也检测了在不同pH处理下幼蟹EF-2在肝胰腺和鳃中随时间变化的相对表达情况,结果显示pH胁迫对幼蟹EF-2表达有一定的诱导效果。  相似文献   

15.
甲壳动物的卵巢发育及卵黄发生受到体内各种内分泌激素的调控。本文研究了两组不同饲料—脂类营养平衡组(A组,含有磷脂和HUFA)和不平衡组(B组,缺乏磷脂和HUFA)对中华绒螯蟹卵巢发育及卵黄发生的激素调控,运用放射免疫法和放射化学法分别测定了处于不同卵黄发生期的中华绒螯蟹的肝胰腺、卵巢、血淋巴中孕酮(PG)、雌二醇(E2)的含量及中华绒螯蟹大颚器(MO)合成与分泌甲基法尼酯(MF)的速率。结果表明:1)中华绒螯蟹体内三种组织(肝胰腺、卵巢和血淋巴)中均存在PG和E2,PG可能为E2的前体;2)早熟蟹的MO合成MF速率远远大于正常发育的幼蟹,MF的大量合成与分泌是促使早熟蟹产生的主要内分泌因素;3)B组饲料(含猪油)喂养的河蟹其MO合成MF的速率均高于A组饲料(含鱼油),且B组饲料的早熟蟹转化PG速度比B组饲料的早熟蟹快;4)PG和E2的脂类结合部位能结合外源性卵黄蛋白原(Vg),通过血淋巴的运输被卵泡细胞胞吞,最终与卵母细胞内的内源性Vg结合,共同形成卵黄体;5)多不饱和脂肪酸(如EPA和DHA)可能会抑制类固醇激素的产生。研究表明,MF是中华绒螯蟹的促性腺激素,具有促使PG合成和E2转化的作用,它们共同诱导河蟹卵巢发育及卵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我国中华绒螯蟹(以下简称河蟹)养殖主要集中在长江、黄河和辽河流域,经过多年的人工养殖、跨流域引种和增殖放流等活动可能会对其遗传特性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本研究利用29个微卫星标记对3个水系的野生和养殖群体进行了遗传特征分析。结果表明:(1)6个群体均表现出较高的遗传杂合度水平(Ho=0.702—0.744),香农信息指数(I)显示6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依次为:长江野生长江养殖黄河野生辽河养殖黄河养殖辽河野生。(2)分子方差分析(AMOVA)结果显示,来源于种群内个体间和个体内部的变异分别为14.02%和85.88%,群体间的遗传分化处于较低水平(FST0.05);(3)瓶颈效应和遗传结构分析显示,所有群体近期均经历过有效种群的降低,且6种群内个体的遗传组成混杂。综上所述,三水系野生和养殖群体均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长江和黄河野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略高于养殖群体;三水系河蟹野生群体的遗传分化与地理距离具有一定的相关性,长江养殖群体、黄河野生及养殖群体间的遗传分化较小可能与其跨流域引种及养殖群体逃逸造成其种质混杂有关。  相似文献   

17.
采用单因子实验设计方法,进行了水体汞(Hg^2+)在不同暴露时间对中华绒螯蟹血淋巴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和过氧化氢酶(CAT)活力以及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较低浓度Hg^2+(0.01和0.05mg/L)处理组中华绒螯蟹血淋巴SOD、GPX、CAT活力在...  相似文献   

18.
以长江水系大规格中华绒螯蟹野生群体和养殖群体为选育基础群,以降低一龄性早熟率、提前或延后二龄成熟期和提高成蟹规格为主要选育目标,进行中华绒螯蟹良种培育,综合比较野生和养殖群体选育子一代(野选G1,养选G1)的养殖性能和性腺发育情况,结果显示:(1)扣蟹养殖阶段,野选和养选G1的早熟率分别比对照组降低36.89%和15.25%,养选G1早熟率略高于野选G1(P0.05);野选G1在9—11月平均体重略低于养选G1和对照组,且8—9月野选G1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低于对照组;野选和养选G1的正常扣蟹产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两选育群体G1早熟蟹的产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成蟹养殖阶段,野选G1的生殖蜕壳时间和性腺发育略晚于对照组,养选G1的生殖蜕壳时间和性腺发育略早于对照组;(3)三群体中华绒螯蟹在成蟹养殖阶段的早期(3—6月)生长速度接近,6—8月野选G1雄体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明显低于其它两组,8—9月则明显高于其它两群体雄体;野选G1雌体的生长速度仅在6—7月明显低于其它两组,7—9月则反之;(4)野选G1的平均产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两选育群体最终成蟹平均规格均高于对照组,仅野选G1雌体成蟹体重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无论雌体还是雄体,野选和养选G1成蟹平均体重均比对照组大10%以上;两选育群体雄体和雌体的大规格成蟹(雄蟹≥175g,雌蟹≥125g)比例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野选G1具有一龄扣蟹早熟率低、二龄成蟹规格大和性腺成熟时间略有推迟等特点,养选G1具有扣蟹养殖阶段饲料系数低、性腺发育时间提前和成蟹规格大等特点,两群体G1均具有进一步选育的潜力。  相似文献   

19.
以中华绒螯蟹为材料,将水体温度从14℃骤然升到28℃,然后在升温后9h内测定中华绒螯蟹肝胰腺中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和丙二醛(MDA)的含量以及血细胞的吞噬能力,比较温度变化对这些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肝胰腺中CAT和SOD的活性在温度升高后马上出现显著降低,在6h后开始趋于稳定;MDA的含量在升温后随时间的延长逐步增加;血细胞的吞噬力和吞噬指数在温度升高后有所增加并于3h时达到最高,然后逐渐下降到温度升高前的水平。该结果表明,温度的骤然升高会影响机体的生理功能和机体的免疫防御能力,导致自由基代谢的紊乱,这可能是诱导病害发生的环境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