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泡石[Mg_8Si_(12)O_(30)(OH)_4(OH_2)_4·8H_2O]是一种富镁的纤维状粘土矿物,具挠性,耐酸碱,吸附性强,是地热钻井和石油深海钻井所用泥浆的优质原料,在陶瓷工业和铸造工业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都有着广泛的用途。我国鄂、皖、湘、赣及浙、豫、川、内蒙等省区均先后发现了海泡石矿物,其中属于沉积型海泡石粘土矿床者,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本  相似文献   

2.
海泡石族矿物包括海泡石、凹凸棒石和坡缕缟石,是一组具链式层状结构的富镁硅酸盐粘土矿物。海泡石(Sepiolite)发现于1789年,原名是“Meerschaum”,指一种色白质轻的致密土状硅酸镁矿物,它可浮在水面,即德文“海的泡沫”意思,1847年正式叫海泡石。海泡石的典型化学式为Mg_8Si_(12)O_(30)(OH)_4(OH_2)_4·8H_2O其中化学组成变化较大,普遍存在Al对Si和A1、Fe、Ni对Mg的类质同象置换,结果形成不同类型的海泡石:  相似文献   

3.
前言     
海泡石(Meerschaum)这一名词由德国人威尔纳于1789年提出,这是由于海泡石的色浅质轻,能浮于海水之上,形似海的泡沫而命名。海泡石的化学分子式为Mg_8〔Si_(12)O_(30)〕(OH)_4·8H_2O,其中有四个为结晶水(OH_2),其余为沸石水及结构水(OH),属S单斜晶系或斜方晶系。通常呈光滑致密的块状体,也有呈纤维状者。在电子显微镜下可见其由细小的纤维杂乱堆积而成。颜色  相似文献   

4.
贵州西部坡缕石产出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坡缕石又称坡缕缟石,取名于苏联乌拉尔的坡缕高斯克(Tsavtchenkov 1862),是海泡石族属于富镁的纤维状硅酸盐粘土矿物的一种,其理想分子式为:(Mg_5)[Si_8]O_(20)(OH)_2(OH_2)_4·4H_2O。 该矿产出形式有沉积型;热液型;裂隙—表生型及残积—表生型。前者产出的坡缕石往往与海泡石一起,沉积形成较大的具工业意义的矿床,有人将此种成因的结晶细小或成土壤的坡缕石称之为凹凸棒石;后三者产出的坡缕石为纤维状及树皮状矿物集合体呈脉状及团块状,分布范围不大,工业价值较小。  相似文献   

5.
海泡石简介     
随着大西北的开发,本区工农业亦将有迅猛的增长,对一些新矿物原料的开发也必将日益迫切,海泡石在石油钻进、畜牧业及纺织、塘瓷、化工等多种现代工业中是一种有用的矿物原料。现据有关资料对海泡石作一综合介绍,以期在西北地区几个大型陆相盆地或海相沉积地质及其他相应的地质环境中找到海泡石矿床。 (一) 海泡石的性状海泡石成分为Mg_8[Si_(12)O_(30)](OH)_4·12H_2O,水分子中有4个结晶水,其余为沸石水,单斜晶系或斜方晶系。一般呈致密的土状块体,白色—浅灰色,不透明,硬度2—2.5,比重  相似文献   

6.
海泡石用途广泛。在我国境内已有 13个省 (区 )发现这一矿产。赣、湘、苏、陕等地海泡石占全国已知海泡石储量的 80 %以上。海泡石矿床多产于地台沉积坳陷带边缘 ,成矿时代主要为二叠纪和第三纪 ,矿床分为沉积型 (陆相沉积、海相沉积、火山沉积 )和热液型两大类  相似文献   

7.
海泡面是一种富含镁的粘土矿物,在自然界中分布不广,很少形成单独的大量堆积,在文献中常作为罕见的粘土矿物面加以鉴定、描述.在电微照片上海泡石为毛发状、针状、纤维状晶体组成的集合体,常呈束出现.化学分子式为:Si_(12)Mg_9 O_(30)(OH)_6(OH_2)_4·6H_2O.  相似文献   

8.
1980年在河北曲阳县某碱性伟晶岩中发现一种含Y、Ce、Ca、Al为主的硼硅酸盐矿物。经光性及其它物性的测定、化学分析、X射线单晶及粉晶分析、红外光谱分析确定是在我国首次发现的硼硅钇钙石(hellandite)、空间群为P2/a,晶胞参数a=18.827×10~(-10)m;b=4.694;c=10.257;β=111.7°;单位晶胞分子式:(Ca,Y,RE)_(12)(Al,Fe~(3+))_2(OH)_4[Si_8(B,Be)_8O_(40)(OH)_4]。  相似文献   

9.
四川昌北稀土矿床中的硅钛铈矿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杨光明  潘兆橹 《矿物学报》1991,11(2):109-114
1986年笔者在四川昌北稀土矿床中发现一种结晶完好的硅钛铈矿。矿物物理性质与我国白云鄂博产出者相似。矿物组分中富铌。晶体化学式为(Ce,La,Nd…Ca)_4Fe~(2+)(FeTiNb)_2Ti_2O_8[Si_2O_7]_2。经四圆单晶衍射和电子衍射测得晶胞参数相同,α=13.385(2),b=5.742(1),c=10.059(2),β=100.60(0.01)°,空间群C 2/m。对矿物晶体定向带轴进行了高分辨晶格象观测。  相似文献   

10.
徐珏 Moh  GH 《地质论评》1993,39(3):231-235
作者通过T1—In-S三元系实验研究,在300℃等温面上发现4个三元固溶体相和2个三元相。4个三元固溶体相的成分变化范围分别是:(Ⅰ)T1_(2C)InS_(16)-T1_(40)In_3S_(33);(Ⅱ)T1_4InS_5—T1_4InS_4;(Ⅲ)T1_8In_2S_7—T1_(15)In_3S_(11)和(Ⅳ)T1_2In_2S_5。2个三元相的成分分别是T1_3InS_3和T1_2In_2S_3。这些相之间的关系清楚地示于T1-In-S相图中。此外,在600℃时合成了三元相T1In_2S_3,并对前人的实验研究进行了补充和修正。  相似文献   

11.
中国海泡石的产状和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概述了中国海泡石的产状和分布。可以识别出五种主要的海泡石类型,它们是:(1)白云岩及其共生岩石中的脉状海泡石;(2)基性或超基性岩及其他富镁岩石中的海泡石细脉或集合体;(3)分散于上新世沉积物的坡缕石中的粒状海泡石;(4)早二叠世海泡石粘土矿床;(5)来源于类型4的风化改造海泡石。最后,提出某些成因见解。  相似文献   

12.
四川新康风化淋滤型海泡石的热相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四川新康风化淋滤型海泡石为研究对象,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对海泡石的热相变过程及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四川新康风化淋滤型海泡石的相变过程与沉积型、热液型海泡石相变过程明显不同,其相变过程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800℃以下保持海泡石相;800℃以上海泡石相转化为斜顽辉石相。  相似文献   

13.
羟硅铍铈矿系1976年在我国吉林省某地大型稀有稀土矿床中发现的新矿物。经多次X射线分析表明,它与硅硼钙石为似型矿物,晶体结构基本相同,其化学成分却与国内外同类矿物有较大差异,经计算该矿物分子式为: 简化后为(Ce,Y)_2Be_2Si_2O_8(OH)_2称为羟硅铍铈矿。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给出了控制水中铀形式分市的 PH 和配位体浓度参数,对天然水中铀存在形式进行模拟电算,并总结了其分布规律。同时,还指出:在常温常压的氧化条件下,PH>8的天然水中铀通常以UO_2(CO_3)_4~(4-)为主;在50.03~0.5毫克/升时。铀应以 UO_2(HPO_4)_2~(2-)为主;在 PH<5的酸性水中铀依次受 F~-、SO_4~(-2)和∑PO_4浓度的控制,当上述离子小于零态值时,水中铀形式主要是 UO_2~(2 )。  相似文献   

15.
过去对硫化矿床氧化带的次生富集矿物及钒类矿物研究较多,对砷酸盐矿物研究较少,尤其对氧化铜矿石和褐铁矿石中的砷赋存状态研究更少。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们在住北矽卡岩锡矿床氧化带中共发现16种砷酸盐矿物,其中一种定名为德保石(待审批的新矿物);一种是有疑义的矿物——硅砷铜石(?);其余为:光线石[Cu_3(AsO_4)(OH)_3]、橄榄铜矿[Cu_2(AsO_4)(OH)]、墨绿砷铜石[Cu_5(AsO_4)_2(OH)_4H_2O]、羟砷铜石[Cu_5(AsO_4)_2(OH)_4H_2O]、砷钙铜石[CaCu(AsO_4)  相似文献   

16.
论西南地区部分金、铜矿床中黝铜矿族矿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黝铜矿族矿物在成分标型研究方面的新进展.其一般化学式为:(Cu,Ag)_(10)(Cu、Fe、Zn、Hg、Pb、Cd)_2(As、Sb、 Bi、Te、Sn)_4(S、Se)_(13)。黝铜矿的具体命名是:凡金属元素的原子数大于0.5者,都应按原子数由0.5到大的顺序参加命名.文中列举了西南地区诸多金矿和铜矿中的富锑黝铜矿(偏岩子)、富铁黝铜矿(耳泽)、富砷黝铜矿(邛莫)、富铋黝铜矿(姚安)、富锡黝铜矿(李伍)等成分分析资料和化学式计算及命名的实际资料。  相似文献   

17.
海泡石应用于调湿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寻找合适的湿度调节材料,本文对海泡石及海泡石复合样品进行了吸湿能力和放湿能力测试。与坡缕石比较,10g200目海泡石样品可以将10L密闭容器的湿度从70%降至4%,吸湿能力强于同样条件下的坡缕石。海泡石(10g)的吸、放湿能力经过3次吸、放湿实验后有所减弱,最后一次吸湿量达0.4g,放湿量达0.15g。实验还发现,30g海泡石和白水泥复合样品可以使10L容器内部的湿度稳定在40%~50%,因此,海泡石可以用作室内湿度调节的建筑材料。  相似文献   

18.
长岛石(nagashimalite)是黝铜矿的钯置换体,理想的化学分子式为Ba_4(V(a ),Ti)_4〔(O,OH)_2 |C1|Si_8B_2O_27〕。在上列分子式中最后部分的〔Si_8B_2O_27〕,表示该矿物属于硼硅酸盐矿物。硅硼酸盐矿物中我们最熟悉的硅硼钙石(datolite)和赛黄晶(danburite)长岛石为过去未经发现过的新型的此类矿物。这一结论已在Matsubara(1980)《结晶构造分析》及意大利的Mazzi和Rossi(1980) 《纤硅钡铁矿的结晶构造分析》等资料中得到肯定。  相似文献   

19.
訾言勤  罗从军 《岩矿测试》1992,11(3):284-284
作者发现;在NH_4Cl-NH_3·H_2O介质中,有活化剂邻菲啰啉存在时,Cu(Ⅱ)对(NH_4)_2S_2O_8氧化氨基黑10B有显著的催化褪色作用。基于此,建立了催化光度测定痕量Cu的新方法。方法用于环境水、高纯铝、超基性岩等试样中痕量Cu的测定,结果与原值(或标准值)符合。 1 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20.
海泡石改性及吸附Zn2+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属离子型无机抗菌剂具有安全性好、抗菌广谱、时效长和耐热等许多优良性能,在许多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价值。金属离子型无机抗菌剂由金属抗菌离子和无机载体材料组成,其抗菌性能与载体材料对抗菌金属离子的吸附量有关。本文初步研究了对海泡石进行酸改性及用海泡石载抗菌锌离子(Zn2+)的两种工艺方式对海泡石结构及载Zn2+量的影响。通过原子吸收发射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能谱电子显微镜及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等技术的分析表明,用体积浓度为5%的HCL,在70℃温度下对海泡石进行酸处理,在提高海泡石纯度,分散海泡石纤维束、使海泡石结构中孔隙扩大,进而达到更多载入Zn2+目的等方面都是十分必要和有效的方法;采用干湿循环方式将Zn2+载于海泡石能提高海泡石的载Zn2+量,但干湿循环方式操作更复杂,能耗更大,应视具体情况酌情选择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