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城苏州是著名的江南水乡,城内水港交错,街衢纵横。晚唐诗人杜荀鹤有诗云:“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故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在苏州众多的街巷之中,有一条山塘街,它从闹市阊门通向名胜虎丘,苏州人有句俗语叫“七里山塘到虎丘”。就是这条山塘街,被称誉为“姑苏第一名街”。其原因,我想大概有几条:一是山塘街是一条有一千一百多年历史的  相似文献   

2.
古城苏州是著名的江南水乡,城内水港交错,街衙纵横。晚唐诗人杜苟鹤有诗云:“君到姑苏见,人家尽忱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在苏州众多的街巷之中,山塘街被称誉为“姑苏第一名街”。山塘街始建于唐代宝历年间,公元825年自居易奉命到苏州任刺史。上任不久,他坐轿子到虎丘去,看到附近的河道淤塞,水路不通。回衙后,立即找来有关官吏商量,决定在虎丘山环山开河筑路,并着手开凿一条山塘河。它东起阊门渡僧桥附近,西至虎丘望山桥,长约7里,故  相似文献   

3.
电影“三笑”所表现的明代苏州才子唐伯虎为追求大学士华鸿山府里的婢女秋香,不惜卖身华府几经周折喜结良缘的趣闻轶事不仅至今仍为人们津津乐道,甚至传说中的“三笑”发生地,也被人们找到了落脚点。 一、虎丘。距苏州城外西北七里;凤景优美,茂林深篡,古径幽深,古人以“塔从林外出,山向寺中藏”, “红日隐檐底,青山藏寺中”赞之,曾被列为“五山十刹之一”。据说明代弘治年间,无锡东亨华太夫人游览杭州归来,路经虎丘上山进香。唐伯虎在山门邂逅婢女秋香,慕其秀色动人,尾随而至观音殿,待夫人虔诚膜拜离去后,秋香焚香时,他与…  相似文献   

4.
《中国地名》2011,(10):31-31
世界闻名的虎丘塔在苏州市西北7公里处,高高耸立于景色幽雅的虎丘山巅,是苏州现存的最古老的一座塔。由于风格与同一时期建的杭州雷峰塔相似,被誉为江南二古塔。  相似文献   

5.
城市湿地公园是践行“节约型园林、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公园城市”理念的重要载体。以苏州市虎丘湿地公园为例,系统梳理了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理念:生态优先的规划理念,分期建设、休养生息的建设理念,保护与利用相结合的管理理念。开展虎丘湿地公园和虎丘风景区一体化区域设计和圈层渐进开发建设模式,采用低干扰的多样化生境营造、低成本维护的植物景观设计等技术,以期为城市湿地公园的生态规划和建设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崇祯末年,陈圆圆与冒襄相会于苏州,经过虎丘之游与夜舟观剧,两人互生情愫,但陈圆圆被掳之后,情意更笃。冒将陈比作群花之最贵者兰,陈将冒认作为无出其右的可托之人,惜因历史的风云变换,一对佳人终未能成眷属,为后人怅惘。  相似文献   

7.
苏州城     
你的美果真与众不同那山那水都富有个性好漂亮的江南画屏一派巧夺天工的完美造型我是从太阳烫金的名片上领略了你的神圣沿着大运河流淌的神韵我采掬苏东坡豪爽的诗兴一种风景一种意境一种感觉一种象征这古典的园林艺术苏州代表了宋元明清虎丘山举起八角宝塔拙政园突出自然水景沧浪亭富有山林野趣狮子林怪石神态不同在留园我留住兴奋的脚步也留住了一片萌动的恋情我把永远地爱献给你吗苏州乐方的威尼斯城苏州城  相似文献   

8.
游唐寅园     
秋天在南方还是有点湿热,不同于北方已经叶落纷纷,凉意袭人。那样的季节里挥着汗雨,独自走在姑苏城的街头巷尾,有一种异样的感觉。不说别的,单是“吴越春秋”一类的车站名,就足以惹人思绪缭绕,体味着江山如画风景宛在古典情怀,如一碗水酒于时空错杂的记忆倒光中漾出几缕牵想的涟漪”确实,苏州可看的景点几乎遍地都是,拙政园、虎丘山、寒山寺、沧浪亭……明山秀水、亭台楼阁之间,氤氲着南国佳丽的风情流韵,营造出她特有的观赏性、人文价值和审美格调。不过,我无心及此,翻开地图,让眼睛为之一亮的地方是唐寅园。唐寅,字伯虎,…  相似文献   

9.
《中国地名》2011,(11):38-38
如今的苏州周边,“胥山”林立,可正宗的苏州“胥山”却没了。在目前全国地名同质化、去文化化趋势明显的情况下,如何保护苏州的“吴文化地名”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走变更地名的相关行政程序,把我们自己曾经丢掉的文化重新再找回来或许是惟一的正解。  相似文献   

10.
人类文明与湿地在数千年历史中共同发展、协同演进,创造了丰富的湿地文化。目前既有的湿地文化框架,偏重于狭义的“文化”,为了更完整地展现湿地作为生态系统对文化的形塑作用,有必要在广义的“文化”范畴内讨论湿地对人类的影响。苏州湿地是国际公认的深受人类影响的湿地典型代表之一,苏州湿地文化的研究框架有待于在思维逻辑和层次感上进一步拓展。文中尝试引入环境史研究视角,通过基于环境史视角的苏州湿地文化路径探索,建立适用于广义湿地文化的新研究框架,为苏州湿地文化的深入梳理以及围绕苏州湿地文化的学术研究、写作提供新的参照坐标。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地名更改可谓此起彼伏:江苏宿迁千年骆马湖,因谐音“落马”犯忌被改成“马上湖”;苏州千年古镇西山镇因字面易联想到“日落西山”改名金庭镇;  相似文献   

12.
以苏州湿地自然教育近10年的探索实践为例,总结了苏州自然科普“阵地+队伍+课程”的经验与成效,指出目前存在人员专业度、稳定性和行业认可度等问题,并提出自然科普专业课程、“双轨制”人才培养模式和校本教材3方面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湿地自然科普发展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九月团脐十月尖,持螯饮酒菊花天。”每当丹桂飘香,金风送爽,此时正值蟹肥菊黄的时机。民谚有云:“西风响,蟹脚痒”;“金风起,秋蟹肥”。故而成为食蟹的大好时机。 蟹,又称螃蟹,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我国传统的出口商品。我国又是淡水蟹的重要产地,从东北的辽宁至沿海的闽粤,凡是通海的江河、湖泊、稻田均遍布螃蟹的足迹。但江南一带以苏州阳澄湖所产之“清水大闸蟹”名誉最著,被国内外美食家视为水产珍品。早在唐代就列为汞品。章大炎的妻子汤国梨有诗句曰:“不是阳澄湖蟹好,此生何必住苏州”。 阳澄湖位于苏州境内昆山。吴…  相似文献   

14.
在设计人教版的问题研究课“城市的气温为什么比郊区高”这节课时,为了体现地理课堂教学的地方特色,笔者重新设计了“问题研究”的问题,把这节课的课题变成“苏州城为什么越来越热?”。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先展示了苏州政区图、苏州市区年均气温分布图和苏州市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在长江三角洲的苏、锡、常三个城市中,只有苏州一个城市有柑橘树大量分布,其它两个城市都没有,为什么?”  相似文献   

15.
郝玉华 《中国地名》2014,(12):68-68
苏州是我围的历史文化名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被誉为“人间天堂”,素来以山水秀丽、园林典雅而闻名天下,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称,又因其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古城特色,而有“东方威尼斯”美誉。  相似文献   

16.
苏州城东南葑门外的“大林东荡”,位于江南水乡,土质松软肥沃,湖水清澄,水源充足,长流不息,水位经常保持在1.5米以上,此地盛产莲藕称“雪藕”,其质白似雪,细嫩甜糯,可谓藕之上品,是驰名全国的苏州名特土产之一。苏州大荡雪藕的栽培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唐代诗人白居易离始苏赴洛阳上任时,对“大荡雪藕”依恋不舍,曾将苏州雪藕带到洛阳种植。鲜雪藕,除含淀粉、蛋白质、天门冬素、维C外,还含有焦性儿茶酚、鞣素类化学物质,以及过氧化物酶等多种成份。其味甘、寒,生食可清热解暑、凉血散瘀,治热病烦渴、吐血、衄血、热淋…  相似文献   

17.
苏州虎丘区的浒墅关镇是姑苏城郊首屈一指的大镇,因为地处城郊,近十几年来它在行政上先属吴县,后属郊区,再后来属虎丘区,同时又属苏州高新园区的辖域,隶属关系几经变更。但浒墅关的奇特之处却决不在此,在读音上,这个“浒”字是念成“许”的,可以说是国内同类地名读音中极为罕见的。  相似文献   

18.
增强陆地生态系统碳汇功能是减缓全球变暖和大气CO2浓度升高的有效方法,也是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苏州是中国典型的水网地区,孕育了丰富多样的湿地类型。文中就苏州湿地碳汇计量展开研究,总结了国内外湿地碳汇计量方法学,按照适用范围将湿地碳汇核算标准分为3大类。根据苏州湿地特点选择了合适的湿地碳汇计量方法,并对苏州湿地碳汇效益进行了初步评估。结果表明:2020年苏州湿地碳汇效益为6.3亿元,较2011年增长10.3倍,近10年呈逐年增加趋势,苏州湿地碳汇效益增加,苏州市湿地碳汇治理效果显著。建议进一步细化湿地碳库的科学计量,开展生态碳汇产品价值转化工作,助力苏州湿地碳汇的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19.
滚滚长江东逝水,奔流而下入东海。在长江的入海处,湖泊星列,清流潆洄,形成了秀丽的江南平原。苏州这座历经两千五百多年历史的古城,便坐落在这片青山绿水间。自古以来,苏州就被人们誉为鱼米之乡,人间天堂。苏州也因其园林之美,山水之胜吸引了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到此修心养性,吟诗作词。苏州的名字也不断出现在文人的作品中。综合历史的变革,苏州有很多的别称:姑苏、吴、吴县、东吴、平江、吴中等等。苏州一名及其别称都有着非同寻常的来历。据文献记载,约在商代末期,有泰伯、仲雍为避让君位而“奔荆蛮”一事。相传周太王有三子:长子泰伯、次…  相似文献   

20.
什锦豆腐     
在历代众多的豆腐美肴中,最为引人感兴趣的,莫过于富有传奇色彩的苏州历史名菜“什锦豆腐”。多少年来,它以独特的风味,赢得了国内外美食家的赞叹。苏州“什锦豆腐”,始于清初。康熙皇帝第一次(即康熙二十三年(1684)九月)南巡至江南来到苏州,品尝到苏州名厨张东王官首制的豆腐菜肴。他取用优质大豆制成的嫩豆腐,加以鸡肉末、熟火腿末,香蕈末、蘑菇末、瓜子仁末、松子仁末、再加以浓鸡汤烩煮而成。康熙皇尝后感到豆腐绝嫩、口味极鲜,非常满意。认为此菜有二大特点:一是取用豆腐、香蕈、鸡肉等物为原料,可使人延年益寿;二是豆腐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