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周尚意  张晶 《地理科学》2015,35(11):1357-1363
以地方性理论为切入点,提出历史事件为地方性的来源。在洞庭碧螺春原产地苏州吴中区东山镇和金庭镇(原西山镇)进行访谈调查,了解地方性在洞庭碧螺春生产销售方面的作用。运用级差地租理论和垄断市场理论说明了当地通过占据历史事件发生地的“地方性”而获得了级差地租和垄断利润。研究结论为:① 历史事件和传说具有空间不可移动性,可以成为形成级差地租的因素。② 历史传说赋予地理标识产品的质量无法通过理化手段测量,因此会出现原产地之外的茶叶假冒当地茶叶销售获利。派生的建议是当地政府需要加强对地理标识产品的宣传及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2.
城镇化是当今世界最引人注目的社会、经济和地理现象之一。地方性是地方本身所具有的自然特质和文化特征,在城镇化发展中面临着变异消亡的压力和转型发展的机遇。面对不同背景和发展阶段,中国和德国的城镇化建设和地方性保护研究具有独特性、共同性和互补性。基于此,本次会议以"城镇化和地方性:凸显场地特质的可持续规划设计策略"为主题,在地理、规划、景观、建筑、旅游、历史等学科领域范围内,探讨中德双方在不同的城镇化发展阶段所关注的人地关系矛盾及其解决措施和相关经验。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背景,通过中德学者的交流和沟通,旨在丰富城镇化与地方性的研究视角、研究素材和研究技术,为中德两国乃至世界城市的发展提供有借鉴意义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研讨会为中德两国学者在"城镇化和地方性"研究领域的合作带来了一个良好的开端,47位参会专家共形成了13个合作研究小组,并有两对中德高校签订合作协议,未来将在"城镇化与地方性"这个主题下展开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马守知 《地理教学》2013,(13):63-64
正地名是地方历史的活化石,是一部关于历史地理的人文百科全书,它反映了该地的自然风光、资源物产、文化习俗、社会生活等方面历史与现实的异同;记录了一个地方的民间故事和传说,承载着当地厚重的文化和鲜明的地域特征;地名的由来与变迁,又常能折射出一  相似文献   

4.
洞庭红柑桔     
江苏省吴县市的洞庭东、西二山,紧靠浩瀚的太湖,是著名的游览胜地。素以盛产各种水果,特别是桔子、枇杷、杨梅,闻名海内外。洞庭山区是我国著名的柑桔产区之一,柑桔种植面积8200亩,历史上最高年产为41.1万担,占江苏省柑桔总产量的90%左右。 洞庭红柑桔,皮薄味甜,籽少汁多,果形整齐,又因其色泽金红,故称“洞庭红”。据《唐书·地理志》记载:洞庭红柑桔早在唐代就列为贡品,故又称“贡桔”,且又有“桔非洞庭不甘”之说。可见洞庭栽培柑桔的历史至少已有1000多年了。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时空表达与建模理论的5个发展阶段:基于静态数据模型扩展、面向对象表达、基于对象变化(事件序列)、时空集成和以过程为核心的时空数据模型;阐述了时空数据模型在时空动态语义、地理时空认知表达和地球信息科学解决的基本问题方面的研究现状,并指出由于现有时空数据模型主要以地理实体存在状态的"对象视图"或"事件视图"(而不是演变特性的"过程视图")作为表达载体,割裂了其内在联系,无法实现复杂地理实体的时空语义描述和动态过程分析。最后,提出以地理实体演变为核心的时空语义描述方法和融入地理对象、变化机制、对象变化的时空动态表达将是时空表达与建模理论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陈霄  陈婉欣 《热带地理》2018,38(5):717-725
以大型购物中心的地方性为研究对象,以宁波市天一广场为案例地,在游客地方感的概念框架下,采用观察法、访谈法等数据获取方法,运用定性与定量等分析方法,探讨了欧美游客对中国城市购物中心地方性的感知。结果:验证了中国城市购物中心同样是国际游客的主要旅游目的地之一;中国购物中心不能简单地被认为是无地方性的;游客购物的过程中,不仅体验中国的购物中心,而且感受了中国快速发展的城市本身;地方历史是地方性的重要形成机制,而全球化作为特定时间的产物通过参与当地历史成为了地方性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地方性与传承:宜兴紫砂文化的地理品牌与变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钱丽芸  朱竑 《地理科学》2011,(10):1166-1171
全球化背景下,随着人文地理学对空间的认识不断加深,本土标志性地方品牌的地理学研究显得十分必要。以中国宜兴为案例研究地,从地理品牌的构建来考察宜兴地区特有的紫砂文化生产活动,揭示地理因素在赋予地方品牌深层意义的机制中发挥的作用。通过紫砂文化地理核心的变迁分析,探析地理品牌动态化的传承中如何增加历史文化价值,揭示地方性特点...  相似文献   

8.
研学旅行不仅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而且是学科地方性课程资源挖掘的重要延伸方向。本研究基于“四层一体”理论,以贵州安顺屯堡聚落九溪村为例,从自然层、生计层、组织层和文化层四个方面对其进行地方性研学课程资源开发。以传统聚落为例,通过建构地理整体性框架,深入探究人地系统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为地理教师的研学设计提供发展新空间。  相似文献   

9.
地理教科书既是一种由编写者创造的文化产品,又是地理课程的具体化并成为教学的基本依据。地理课程在中国中小学课程设置中具有悠久的历史,"中国百年中小学地理教科书的变迁研究"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百年教科书整理与研究》的子课题,该项研究对地理教育继往开来有重大意义。为了配合这项具有历史意义的研究工作,本刊特开设"地理教科书百年变迁研究"专栏,刊登相关研究文章,希望广大读者和作者予以关注与支持,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10.
管婧婧  程诗韵  董雪旺 《热带地理》2022,42(10):1690-1700
基于地方性知识和主客互动理论,以世界自然遗产地江郎山的当地居民为研究对象,构建了遗产地居民的地方性知识、主客互动及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模型,以回答拥有地方性知识能否促进当地居民获得幸福感及如何促进幸福感获取的问题。研究表明,知识越丰富的旅游地居民越容易获得生活、工作、心理与人际等方面的幸福感,强调了地方性知识对遗产地旅游发展的重要性,且证明了主客互动能够在地方性知识与幸福感之间搭建桥梁,发挥中介的作用。文章在理论上探讨了地方性知识在居民幸福感形成中的作用,且从主客互动的视角解释了地方性知识提升居民幸福感的机理;实践上,强调培养地方性知识和提高主客互动质量在提升遗产地居民幸福感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张步天 《地理研究》1993,12(2):114-115
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主办,湖南省地理学会、湖南省历史学会承办,湖南师范大学地理系历史系、湖南益阳师范专科学校历史系参办的中国历史地理暨楚越洞庭文化(围际)学术讨论会于1993年4月20日—26日在湖南省长沙市举行。到会专家学者达108人,他们来自北京、上海、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22个省、市、自治区以及日本、泰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相似文献   

12.
周妮 《中国地名》2014,(8):75-76
地名是人类盖在大地上的图章,它的历史同语言一样古老。它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是时代的标志,是各种地理实体、行政区域和居民点的标识,承载着丰厚的文化内涵,折射出历史、地理、宗教、语言、社会、经济等各种世相百态。它具有"活化石"的功能,是人类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陈正祥认为,地名作为代表一个地方的符号,其来源和演变除了受天然环境的影响外,也常为文化的接触所左右。现今的地名应视为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它能反映当地的地理环境,并赋有文化层指标作用,部是非常明显的事实。因此,研究一地地名及其文化内涵有助于我们了解这一地区的历史、文化、民族、生活、经济等各个方面的信息。地名文化学的研究即通过地名的研究来阐述民族文化的内容和特性,即通过一地地名研究,获取与当地生活、民族、信仰、历史等相关的文化。本文以“长生”地名为切入点,引入“长生”文化效应,剖析“长生”作为地名命名真正地文化内涵,并认为重庆市彭水县长生镇作为“长生”文化的代表性地名,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与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地理标志保护的研究和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经济发展中,地理标志作为一种区别商品来源并能标识该商品特定品质的标志,其标识功能与经济效益之间存在极为紧密的关联性.中国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农业大国,具有悠远的农耕文明,地理标志资源丰富,加强对地理标志的保护,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长远利益.从加强地理标志保护具有的现实意义出发,对地理标志保护模式进行经济学分析,并根据我国目前地理标志保护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提高我国地理标志资源保护的效率.  相似文献   

14.
韩加强  周尚意 《地理教学》2019,(6):22-25,39
乡土地理资源在地理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价值。为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地方性的四个层次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依据,构建了乡土地理资源的深度开发与教学实施的策略。该策略梳理了乡土地理资源的类型及开发措施,形成了乡土地理资源深度加工的方法,构建了利用乡土地理资源进行课堂教学的基本流程,开展了丰富的乡土地理资源的开发和教学活动。实践证明,该策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地理原理,有利于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正初一时,学生学习鸦片战争之前的中国古代史。到初二时,学生开始学习中国地理。所有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有一定的地点和时间,都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中发生的。历史事件往往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国历史和中国地理之间,自然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轰轰烈烈的重大历史活动中,隐含着许多地理知识的应用,隐含着许多有趣的地理问题和谜团。将初一历史课本素材在初二和高中的地理教学中巧妙应用,进行实例探究  相似文献   

16.
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主办,湖南省地理学会、湖南省历史学会承办,湖南师范大学地理系、历史系,湖南益阳师范专科学校历史系参办的中国历史地理暨楚越洞庭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1993年4月20日-26日在湖南省长沙市召开。到会专家学者达108人,他们来自北京、上海、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22个省、市、自治区以及日本、泰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我国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教授、日本国历史地理学元老米仓二郎教授等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17.
秦超 《地理教学》2019,(3):46-48
乡土地理在中学地理教材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Landsat遥感数据产品具有时间跨度广、更新周期短、分辨率较高的特点,可为乡土地理教学提供大量的资源。本文通过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手段对西安市植被覆盖度进行提取,以期为乡土地理教学、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以及乡土地理相关理论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跨地方饮食品牌重塑的理论模型与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国军  孙树芝 《地理学报》2016,71(2):338-1589
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构建了基于原产地形象,在地消费文化,品牌知名度,感知质量,品牌忠诚度,购买意愿等6个概念的理论模型,以广州哈根达斯为例,探讨文化地理因素如何作用于哈根达斯在中国的跨地方品牌重塑.研究发现:① 哈根达斯借助品牌重塑已在中国广泛确立其高档冰激凌品牌定位,实现了品牌升级,价格成为品牌升级的表征;② 原产地形象,在地消费文化均显著正向影响品牌知名度及感知质量,进一步对品牌忠诚度及购买意愿产生积极影响;③ 哈根达斯的品牌知名度对品牌忠诚度的影响不显著,感知质量对购买意愿的影响不显著;④ 不同于购买频率低的消费者,购买频率高的消费者的感知质量不再受原产地形象和在地消费文化的影响.本研究有助于推进跨地方饮食文化生产理论的发展,也是对品牌重塑理论的补充,将促进饮食地理领域的国际对话.  相似文献   

19.
《地理教学》2010,(6):F0003-F0003
我公司创建于1992年,坐落在文化古域苏州,文化底蕴深厚,交通便利,是一家集专业研发、生产、销售、安装、技术培训、售后服务等于一体的民营科技企业。产品主要涵盖地理、历史、天文、生物等学科,以及古代科技复原和大型科普展示。  相似文献   

20.
地名素有"凝固的自传"之说,一地之名往往是对当地文化的历史积淀,饱含着地域历史掌故,呼应着周围的地理特征,一个地名未尝不是一部史诗。如此,地名文化即是由以语言文字表征的符号出发,内蕴一地的历史、人文、地理及其风土人情,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延续,亦指引着先进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