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它们的遗照     
<正>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有关物种等级的划分标准,所谓"灭绝动物"包括以下四类:一是全部灭绝,即当今世界上任何地方都没有该物种的成员存在;二是野外灭绝,指某物种的个体仅被笼养或在人的控制下存活,即只有人工饲养而野外没有;三是局部灭绝,即在某一地区灭绝而在其他地区还有该物种存在的现象;四是亚种灭绝,指某物种因分布个体大小不同而取名不同的一个种的灭绝。  相似文献   

2.
徐新明 《海洋世界》2007,(12):60-65
歌斯达黎加热带雨林中彻底灭绝的青蛙,昭示着这个全球公认的“动物乐园”如今已发生根本性的异变。温暖化的恐怖阴影已经笼罩全球。从100万年前起就栖息在这片热带雨林中的丑蛙等在近20年内也差不多已消逝殆尽。[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很难想象大象的亲戚会生活在海中,海牛目在海洋哺乳动物中是相当特殊的一群,所属物种均为植食性,以海草与其他水生植物为食。现存共有四种海牛目动物,分为两个科:海牛科的3种海牛,与儒艮科的儒艮。儒艮科的另一物种大海牛曾存活至近代,但已在18世纪时被猎捕至灭绝。  相似文献   

4.
现将青岛海豚表演馆3年的实践经验总结如下:1共同玩耍开始的时候,动物对训养员是陌生的,要克服这种戒心,必须“共同玩耍”。训养员一方面引导动物尽快熟悉周围环境;一方面在不断寻找动物易于接受的方式,与动物加强联系,对动物产生影响。一种“玩耍”方式是相互的,如:捉米藏、玩飞碟和相互追逐(特别是海狮);另一种玩耍方式是“爱抚”,如:训养员停留在闸门或池子之间,让动物用吻部推压训养员的脚。共同玩耍是接触动物和训练动物的初级阶段。因此,必须在轻松的气氛中进行,没有任何指令性学习的行为发生。玩耍的目的在于通过…  相似文献   

5.
以狭鳕为食物的北海狮已被美国国家海洋渔业处(NMFS)列为频于灭绝的海洋动物。这种动物的再生能力低下,种群在减少。 北海狮的体重在450公斤以上,它们常常在沿岸群栖、晒太阳、休息、生育和捕食。据  相似文献   

6.
《海洋世界》2008,(8):6-6
一项最新研究显示,0.93亿年前的海底火山活动引发了海洋生命大量灭绝,并在海底掩埋了一层厚厚的有机物质。美国艾伯特大学科学家们认为,海下火山喷发和物种灭绝期间,大量的海底营养物质被释放出来,供给和促进了植物和动物的生长。此外,当有机生物死亡后,它们分解并落在海底,导致氧气损耗,形成了全球海洋缺氧现象。缺氧事件在二氧化碳增多和气候非常温暖的时期是非常罕见的。  相似文献   

7.
在地球生物圈的历史中,与主要改造时期有关的是大规模的生物灭绝,在短时间内(数千或数万年)很多曾繁荣过的动物和植物群体消失了,最著明的灭绝事件发生在大约6500万年前的中生代和新生代交接期。恐龙类就是那时消失的。但更严重的危机发生在2.5亿年前,在古生代二叠纪和中生代三叠纪之间的交接期,这是我们星球上最大的一次灭绝。仅在海洋中就消失了90%的动物种,55%的属,28%的科,20个目,2个纲和2个亚纲。陆上动物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在晚二叠世似兽齿的鳞甲目非常繁荣,其他较原始的爬虫类亦曾广泛分布。这些古生代的大部分四足类都在古生代和中生代的交接期死亡。在中生代陆地上,取代似兽齿状爬虫类的是初龙亚纲,其中包括恐龙类。  相似文献   

8.
正鲎,这种珍稀的海洋动物和它们的名字一样少见。鲎是现存最古老的节肢动物,它的祖先出现在地质历史时期古生代的泥盆纪,远在原始鱼类刚刚问世、恐龙尚未崛起时,它们就已经在海洋里有了一个繁盛的家族。经过4亿多年的沧桑变迁,与它们同时代的动物或者进化,或者灭绝,只有鲎从问  相似文献   

9.
鹦鹉螺的进化始于距今2.5亿年前的古生代,它和它的亲缘菊石曾共同占据着古代海洋。然而,经过激烈的物种生存竞争,那些具有漂亮螺旋形外壳的软体动物——菊石,已经遭到了灾难性的灭绝。现在,人们只能从化石上见到它们。但鹦鹉螺却历经沧桑变化,顽强地生存下来,作为“活化石”仍残存于现代的海洋中。为什么鹦鹉螺具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在激烈的物种竞争中不被淘汰?海洋生物学家对栖息在巴布亚新几内亚沿海的鹦鹉螺的研究中惊奇地发现,这种海洋动物能够在  相似文献   

10.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地球科学系M.E.Patzkowsky等根据层序地层学分析资料证实.北美在中至晚奥陶世时出现了一次重大的生物灭绝和迁移事件.这一事件具有动物组合、碳酸盐岩岩性、硅质碎屑输入和磷酸盐化作用协同变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主编手记     
屠强 《海洋世界》2005,(11):F0002-F0002
灭绝,是一个灰色的词汇,听上去让人的精神感觉受挫。可是灭绝,却作为一种事实,每天都在我们所处的大自然中平平常常地发生着。说起来似乎有点耸人听闻,因为这里所谓的灭绝,的确发生在人们很少直接接触到的地方。有谁能够确切地知道,就在那片林中,就在那片海里,我们曾经喜爱过的,或者我们压根儿还不认识的某一个物种,“悲戚地”离开了地球这个原本和谐安宁的环境,留下一具可以回归到土地里面的肉体,化作人们记忆中的一个符号。  相似文献   

12.
《海洋世界》2010,(10):8-8
最近有不少关于重新发现已经“灭绝”的生物物种的报道,此类消息令人欢喜也令人忧。 长期被认作是已经灭绝的生物重见天日,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所具有的科学价值似乎还没有明确的说法。但是,在庆幸人类暂时又多了一位朋友之余,也不得不让人担忧其能否继续在今天严重的气候和环境问题面前,保持正常的种族延续。或者,极其稀缺的数量只是这些生物走向末路的先兆。  相似文献   

13.
如果说地球上还有另一类神秘的智慧动物——海底人,许多人会认为纯属无稽之谈,然而种种迹象表明,海底也许真的有“人类”存在。1958年,美国国家海洋学会的罗坦博士使用水下摄相机,在大西洋4000多米深的海底,拍摄到了一些类似人类的足迹。1963年,美国潜艇在波多黎各东海演习时发现了一个“怪物”:它既不是鱼,也不是兽,而是一条带螺旋桨的“水底船”,时速可达280千米,是人类现代科技所望尘莫及的。当时美国海军分头派出了驱逐舰和潜艇追踪了4个小时,最终“怪物”消失得  相似文献   

14.
晚弗拉斯期缺氧事件──弗拉斯一法门阶动物危机的原因?M.M.Joachimski等弗拉斯一法门期(晚泥盆世)动物灭绝事件是显生宙五次主要生物事件中的一次。在此事件中,大约有21%的海洋生物科和50%的生物属消亡。低纬度热带生物礁生态系和浅水海洋动物所...  相似文献   

15.
全球变暖在科学家们的眼中,已是不争的事实。不少研究成果表明,这种气候条件变化正在推动自然界动物灭绝的进程--这并非危言耸听。但是,最近的研究却表明,在极地气候逐渐变暖的条件下,极地熊的种群数量却保持着上升的态势。  相似文献   

16.
前寒武纪—寒武纪边界处的海洋缺氧事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前寒武纪—寒武纪 ( PC— C)边界处两个明显不同演化阶段的地层主要根据以下几点事区别 :1可视后生动物组合的变化 ;2化石埋藏条件的变化 ;3痕迹化石组合的变化 ;4寒武纪最早期海洋沉积物中生物扰动强度的增加。生物的这种不连续性归因于生物大量灭绝以及软体生物化石埋藏窗的关闭。有不少迹象表明埃迪卡拉动物群不断减少和有骨骼的无脊椎动物群的出现之间发生了地层超覆 ,这些迹象包括在寒武纪沉积物中发现了埃迪犬拉动物群 ,弄清了寒武纪大爆炸之前没有出现生物大量灭绝事件。另一方面 ,有人认为富营养的底层缺氧水团向上贯穿运动导致生…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类驯化动物技术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军队非常重视利用动物去完成部队所不易完成的各种作战任务。随之而来,世界各国军队中出现了各种“动物兵”。它们一旦代替人去执行任务,不容易被敌方发觉,使敌方防不胜防。美、英等西方发达国家都把“动物兵”的研究开发,列为高科技武器的重要军事项目。海湾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装备了大量的高科技武器,但是仍然使用了大量的“动物兵”,利用  相似文献   

18.
K-T边界可以提供极有价值的生物灭绝事件的证据,但是关于生物消失的强度、速度和选择性仍然存在争论,这些争论的焦点一般是化石记录的准确性以及取样的偏差和再造作用的影响。有证据说明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化石群分布区的选择性,并且这个事件好像对于食物链中依赖初级生产力的生物优先淘汰。食物链中以碎屑为食的动物以及耐饥饿的种群最有可能生存下来。在初级生产者中,陆地植物和海洋钙质超微浮游生物都遭到了灭绝,但硅藻属和沟鞭藻类浮游植物却有很高的生存比例,这可能是底栖和非浮游生物的包囊或孢子休眠期所致。  相似文献   

19.
渡渡鸟     
<正>毛里求斯岛上过去鸟类很多,后来大多遭到了灭绝的命运,很多种类连标本都没有留下来,人们只是从残留的遗骨和航海者的记述中才知道一些它们生活的情况,渡渡鸟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种。渡渡鸟又称毛里求斯渡渡鸟、愚鸠、孤鸽,是仅产于印度洋毛里求斯岛上一种不会飞的鸟,生活在陆地,它站着1米高,以水果为食。这种鸟在被人类发现后仅仅200年的时间里,便由于人类的捕杀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彻底绝灭,堪称是除恐龙之外最著名的已灭绝动物之一。  相似文献   

20.
1995年年底,大洋钻探计划调查船JoidesResolution号驶离美国迈阿密,赴加勒比海进行了两个月调查,取得了有关古灾难性事件的新证据。 此次调查的一个重要收获是,收集到6500万年前陨石撞击事件的证据。这一事件导致恐龙和许多其他生物灭绝,在全球范围产生了重要影响。它引起一个地质时代(白垩纪)的结束和另一个地质时代(第三纪)的开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