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二色桌片参酶解液主要营养成分及抗癌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海参纲动物--二色桌片参Mensamaris intercedens(Lampart)及其酶解液主要营养成分的测定表明,二色桌片参干品蛋白含量达85.98%,55g海参干粉经酶解成100mL后还原糖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分别为535mg/LT6924mg/L,维生素A为939.3μg/L,维生素3.0mg/L。该海参酶解液可抑制体外培养的癌细胞生长,并有一定的逆转癌细胞恶性表型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海洋世界》2009,(6):7-7
有10%的癌症患者的癌细胞会扩散至脑部并发展成脑部肿瘤。一个一直困扰着学术界的问题是:癌细胞是如何通过血脑屏障的?血脑屏障是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一种细胞结构,它可以限制化学物质和微观物体(如细菌)通过血管进入神经组织,大部分细胞都被血脑屏障阻挡在外,无法进入脑部。最近,美国纪念斯隆-凯瑟琳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癌细胞具有进入大脑的“单程票”。  相似文献   

3.
甲壳质、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免疫与抗癌活性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肖航 《海洋科学》1999,23(3):30-32
自1811年Bracomno发现甲壳质以来,人们对它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及开发利用。其研究和利用已涉及到工业、农业、医学、环境保护、国防、食品、日用化工等众多领域,尤其是在医药方面的应用,引起极大关注。据报道,甲壳质、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具有辅助免疫、抑制癌细胞及肿瘤生长等作用,因此,这类物质不仅可以作为健康人防癌、提高免疫力的保健品,还可以在临床上治疗早期癌症,并对中晚期癌症病人的放化疗起到保护作用,从而有效提高疗效、减少痛苦、延长病人的生命。1 甲壳质、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免疫活性及机理1.1 免…  相似文献   

4.
食用水产品中的鱼类有防治癌症的作用,这一说法是有依据的。现已得知鱼类及其制品具有不同程度防治癌症的作用。鱼类有抗癌作用美国生物学家对鲨鱼进行了几十年的调查研究后,发现鲨鱼很少患癌症,由此推测鲨鱼对癌是否有天然的免疫力。有人还将一些病源菌和癌细胞接种于鲨鱼体内,也不能使其患病和致癌。这些发现说明鲨鱼体内确实含有特殊成分,更引起人们研  相似文献   

5.
全世界海洋蕴藏着各种各样的物质。这些物质很可能成为21世纪人类食物和重要的药物来源。过去,海洋生物医学研究已经获得了许多有关人体生理研究的知识。例如,19世纪80年代,梅契尼柯发现海胆的胚胎细胞有吞噬作用;本世纪初,兰德斯坦纳利用龙虾发现了抗原—抗体的定量沉淀反应;生理学家贝斯特采用鳐鱼从事胰脏生理研究;此外有人利用牡蛎鳃的纤毛上皮研究纤毛运动;利用乌贼的神经阐明神经系统的功能;利用海豹和其他的海洋动物从事呼吸生理学研究,以及利用电鳗研究乙酰胆硷的酶促水解……,这些都是海洋生物医学研究的突出例子。从60年代起,先进国家就开始积极开展海洋  相似文献   

6.
《海洋世界》2009,(7):8-8
·人类聪明的大脑和患癌率之间是否存在联系?这是美国佐治亚理工大学生命学院的教授约翰·麦克唐纳正在研究的课题。麦克唐纳发现,与人类相比,黑猩猩罹患癌症的几率较低。于是,他的研究团队对比了人类和黑猩猩的5个组织(大脑、睾丸、肝、肾、心脏)的基因表达方式,发现了二者在细胞的程序化死亡(或称细胞凋亡)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从海参肠道中分离得到了一株海洋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HS-A38, 将其发酵上清液经盐酸沉淀、有机溶剂萃取得到具有广谱抗菌活性的代谢物质。采用薄层层析和茚三酮显色检测到4 种物质, 分别命名为化合物1、2、3 和4; 应用层析板覆盖指示菌的生物自显影技术对其抗菌活性成分进行追踪、检测, 结果发现化合物1 和2 具有显著抑制弧菌的作用。进一步检测分析表明, 化合物1、2和4 具有很强的热稳定性, 初步推断它们属于直链的脂肽类化合物, 并且这4 种物质出现在不同的发酵代谢时期, 这将为研究群体效应提供基础检测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了人类活动与铁锰结核的成矿关系.作者发现在铁锰结核内核中的金属质核及其铁质、钢质和铜质金属质核三个亚类型.不仅为结核提供了成矿的五元核心物质之一.而且也提供了成矿金属元素来源的一个方面,还优化了积成铁锰结核的成矿环境.并且得出铁锰结核的生长速率在大洋底浅水富氧地带是相当快的,为1-1.5mm/50a;还提出了在5—50a或者稍长一点时间人类对铁锰结核再造的设想.  相似文献   

9.
《海洋世界》2008,(7):7-7
最近,美国乔治敦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者们发现,一种人工合成的可可衍生物能够减缓人类肿瘤细胞的生长.加快摧毁肿瘤细胞的速度。这种化合物与可可豆中的一种天然物质有相似的结构,而它发挥作用的有效浓度与人的日常摄入量差不多。这一研究的带头人说:“我们都听说过吃巧克力对身体有好处,此研究正好提供了一项证据。”研究者表示,实验中获得的数据十分有说服力,相关动物试验正在进行中。  相似文献   

10.
甜菜碱是一种氨基酸或亚氨基酸的衍生物。1984年Blunden等用生物检测法测定海藻中细胞激动素的水平时,偶然发现了甜菜碱这类和细胞激动素有类似活性的化合物。目前已在两百多种海藻中发现了18种甜菜碱及3类甜菜碱脂。海藻中甜菜碱的分布十分广泛且结构多样。由于甜菜碱对植物的生长有明显的生理响应,所以被看作是海藻中的一类活性物质。 我国具有丰富的海藻资源,但对海藻中甜菜碱及其类似物的研究还未开展过,本研究旨在对我国的一些大型经济海藻中的甜菜碱含量进行测定,为含量较高的海藻资源开发提供依据。同时还对海藻中这类生物活性物质的提取建立基本的方法,以便为其作为药物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开发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1.
《海洋世界》2009,(2):8-8
面对全球气候的变化,人类还能做些什么呢?专家说.人类需要种植合适的农作物。与自然界的野生植物相比,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可以反射更多的太阳光,因此起到了为地球降温的作用。另外,相同植物的不同品种之间对太阳光有不同的反射率。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的研究者发现.如果选择种植那些对阳光反射率较大的农作物品种,那么在夏季的生长期内,  相似文献   

12.
海洋肽类活性物质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现代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始于60年代 ,迄今为止已经发现具有重要生理及药理活性的化合物达2000多种。近10多年来 ,我国的海洋药物研究与开发也取得很大的进展。据初步统计 ,我国近海已发现具有药用价值的海洋生物达700多种。许多具有免疫、抗炎、抗肿瘤、抗病毒以及作用于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的活性物质先后被分离提纯 ,并且对其中结构特殊、作用强烈的物质进行了人工合成或结构改造 ,以求开发可供临床应用的新药。从海洋生物中得到的生物活性物质种类繁多,包括有多肽类、萜类、生物碱类、大环聚酯类、聚醚类等化合物。其中…  相似文献   

13.
常可 《海洋世界》2005,(1):10-11
越来越多的人认为,鲨鱼的软骨提取物能够抵抗癌细胞。而近日,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生物学家在《癌症研究》杂志上撰文指出,这一说法并非理性和科学的,而是市场运作和伪科学的胜利,这对于鲨鱼和人类来说,都不能不是一个悲剧。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生物和比较医学系的Ostrander教授说:“自从提出鲨鱼的软骨可以治愈癌症以来,统计数字不断显示鲨鱼的数量在呈现下降的趋势,但是同时,很多癌症患者却也没有得到行之有效的治疗。”在这篇题为“鲨鱼软骨、癌症和逐渐  相似文献   

14.
刺参俗名海参,是宴席上不可缺少的高蛋白的美味海珍品,营养价值高,在医学上有固精补肾、生血、壮阳、润燥、调经、养胎、利产等功效,对肺结核、再生障碍性贫血、糖尿病等也有一定疗效。据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海参体壁真皮结缔组织,体腔膜和真皮内腺管含有多种酸性粘多糖,对人体生长、愈创、抗炎、成骨和预防组织老化,动脉硬化等有着特殊功能。粘多糖又是一种抗瘤谱较广的药物,对淋巴内瘤及乳腺癌均有显著的抑瘤作用和具有较强的抗转移作用。其药用价值极高。我国海参动物种类有70余种,多分布于南海及西沙群岛。可供食用的品种有20余种,其中食用海参中品质最优的是黄渤海产的刺参。  相似文献   

15.
珊瑚礁岩的磁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沙群南永1井珊瑚礁岩的磁性测量结果表明,珊瑚礁岩的磁化率为负值,属抗磁性物质,但它有较稳定的剩余磁化强度,而且它的NRM近似对数正态分布,其值大部分分布在(0.8-1.6)×10^-4A.m^-1区间内。进一步研究发现珊瑚在生长过程中,富铁细菌及水介质等可以在珊瑚礁孔隙中留下铁磁性物质;另一方面,珊瑚在生长时也可能吸收铁离子,变成珊瑚礁骨骼的一部分。因此,珊瑚礁岩具有铁磁性,在古地磁场作用下,产  相似文献   

16.
《海洋世界》2009,(6):9-9
1928年,弗莱明发现了青霉素。从此,人类加快了药物开发的步伐,希望能在自然界中找到更多可以用来制药的物质。到了20世纪70年代,科学家们意识到,陆地上的微生物已经被利用得差不多了,于是他们开始把目光投向海洋。一些海洋生物有特殊的化学特性,而这些特性是陆地生物所不具备的。比如,生活在极端海洋环境的生物有其独特的生存策略——一些微生物可以产生独特的化合物来控制其种群数量。  相似文献   

17.
关于高等动物消化酶对食物组成的适应,很多学者己做了不少研究工作,如Ben Abdeljlil等对哺乳动物,川合真一郎等对鱼类的研究。但在甲壳动物方面,以往研究得较少。对虾具有消化蛋白质和淀粉的酶类,因此可在对虾饵料中加进含蛋白质和淀粉丰富的物质。如果饵料中这两种物质的含量增加,对虾肝胰脏蛋白酶和淀粉酶的分泌量也随着增加,即谓有适应,饵料中的蛋白质和淀粉便可被很好地消化、吸收和利用;相反,如果没有适应或适应程度低,在饵料中加进过多的蛋白质或淀粉将造成浪费。本文对中国对虾Penaeus orientalis的蛋白酶和淀粉酶对饵料中蛋白质和淀粉含量的适应及其适应程度和速度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8.
国际上海洋药物研究的热潮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20世纪70-80年代开展了大规模筛选,迄今为止发现具有抗肿瘤、抗病毒、抗心血管疾病、增强免疫系统等活性的海洋生物活性物质5000余种。海洋天然产物的药理活性侧重于抗肿瘤方面,从海藻中发现的抗肿瘤活性物质占有重要的地位,因为海藻具有较好的生物多样性,而且其多变的生态环境和原始的进化地位使其拥有许多结构独特的活性物质,其研究始于巨大鞘丝藻的脂溶性提取物抗白血病活性的发现。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和日本的科学家开始系统地筛选海藻的抗肿瘤活性物质,发现了许多新的化合物,如从松香藻中分离的Halomon,Scytophycin B目前已进入临床前药理评估阶段。 海洋药物的发展首先应着重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面的研究,而海藻是一种取之不尽的药源物质,随着现代化生物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基本上解决了药源藻类的养殖问题,为海藻抗肿瘤物质的研究提供了充足的材料和可行性,迄今海藻抗肿瘤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已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本文根据有关文献着重就海藻中抗肿瘤活性物质的筛选,以及相应的活性化合物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以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为试验对象,设计两种饲料:鱼粉组和无鱼粉组,在池塘网箱中投喂70 d,研究其生长性能和肝胰脏转录组表达的差异。同鱼粉组相比,无鱼粉组黄颡鱼特定生长率下降了30.25%(P0.05),饲料系数显著增加了83.94%(P0.05),全鱼脂肪含量显著下降(P0.05),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显著下降(P0.05),血清转氨酶活力显著增加(P0.05)。肝胰脏转录组结果显示,总计有12 020个基因差异表达,其中差异表达上调的基因有5 020个、差异表达下调的基因有7 000个。同鱼粉组相比,无鱼粉组分别有1 013个基因表达显著上调、2749基因表达显著下调(P0.05)。将组间具有差异表达的基因进行GO Term、KEGG pathway分类,结果显示:无鱼粉组的肝胰脏细胞组成、细胞生物过程、细胞分子功能等绝大多数基因差异表达下调,提示肝胰脏的细胞组织结构和功能受到很大的影响;KEGG通路富集到15个显著差异代谢通路。本研究结果表明,日粮中鱼粉可能含有某些生理活性物质,这些物质以神经分泌、激素调控、代谢信号通路等为作用靶点,通过对这些代谢信号通路的调节,对鱼的整体生理代谢强度、细胞结构与功能、生理健康状态等产生明显积极促进影响。缺乏这些物质则会造成黄颡鱼生长性能下降、部分器官组织细胞(肝细胞、神经轴突)受到损伤、鱼体抗应激能力和免疫防御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20.
雨生红球藻的信号物质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以单细胞雨生红球藻为材料,在室内通气培养条件下,研究了经该藻处理过的培养液内是否存在对细胞生长或转化产生影响的信号物质。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处理过的旧液明显不利于红球藻游动细胞生长,但有利于不动细胞增加。预显着旧液中可能存在着降低游动细胞生长、同时还促使游动细胞向不动细胞转化的信号物质。旧液中该信号物质的多少与原来处理旧液的藻细胞密度有密切关系,密度越大信号物质越多,对细胞生长和转化的作用也越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