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厦门和珠江口海域有一种珍贵动物,名叫中华白海豚,它是海洋世界中最聪明的哺乳动物。早在17世纪中叶,瑞典学者奥斯贝在我国珠江口海域首次观察到这种白海豚,并深深被其牛奶般的白色、温柔的举止、灵慧的生活习性所吸引,将其命名为“中华白海豚”。然而台湾海峡两岸的渔民则叫它“姑祖鱼”。每年农历3月23日妈祖诞辰日前后,  相似文献   

2.
厦门至珠江口间沿岸海域中华白海豚分布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厦门海域和珠江口海域是中华白海豚(Sousa chinensis)的2个重要分布区,但对这两地之间沿海白海豚的分布情况还缺乏了解.通过走访厦门至珠江口之间12个渔港码头或渔村的渔民,共获得有效问卷168份,探讨了厦门至珠江口之间沿海历史上和当今中华白海豚的分布情况.结果显示:年龄越大,渔民见过白海豚的比例越高;历史上(20~30a前),东山、汕头、甲子、汕尾和马宫等地沿海曾有较大的中华白海豚种群分布;如今,在东山湾和汕头海域还有中华白海豚的出没.通过进一步的截线抽样法调查,证实了汕头海域还有白海豚的分布,东山湾还有渔民观察到白海豚,但尚待进一步的证实.  相似文献   

3.
欢休 《海洋世界》2014,(6):62-63
正在陆地上,大海雀行走较为缓慢,在一些起伏的地面上,有时也要用翅膀帮忙。大海雀天敌很少,主要是大型的海洋哺乳动物和一些猛禽,而且它们天生不怕人类。大海雀又称大海燕,因外表和企鹅相似而有时又被称作北极大企鹅,是一种不会飞的鸟,曾广泛栖息于大西洋周边的各个岛屿上,但由于人类的大量捕杀而在19世纪灭绝。大海雀为水生鸟,  相似文献   

4.
正乘坐了约20分钟的公务船我们踏上了林木葱郁的火烧屿,来到中华白海豚科普馆。过去,除了国家保护动物外,我对中华白海豚真的一无所知。好奇心的牵引让我的脚步越来越快……踏入了科普馆的大门,四周的墙上贴满了关于白海豚的介绍。我在白海豚的传说前驻足而立,被白海豚救渔女的美丽传说深深感动;很久以前,天神之子因和凡界少女相恋,失去了容身之处。同情之神送给这对恋人一对护身的铜  相似文献   

5.
中华白海豚是我国海洋鲸豚中唯一的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在全球种群数量大约6000多头,我国水域有4000多头。珠江口中华白海豚保护区是我国白海豚种群数最多的海域,大约有2000头,厦门海域不足百头,汕头只有十几头。而研究白海豚的专家也只有几十人。  相似文献   

6.
正2018年底,"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项目《海洋哺乳动物》正式面世。这是一部由海洋出版社引进出版的精品译著,重点关注海洋哺乳动物的进化、解剖学、行为学、生态学和资源养护。该书将海洋哺乳动物的进化史与生物学比较分析相结合,并将系统发育方法整合进对海洋哺乳动物生物多样性的研究。这部译著既体现了鲜明的学术性,也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Gcm(Glial cells missing)是含Gcm-motif的转录因子。在果蝇中,Gcm决定神经元细胞与胶质细胞的分化命运;而在哺乳动物中,Gcm基因有Gcm1和Gcm2两种形式,主要表达于非神经组织,分别参与尿囊绒膜和甲状旁腺的形成。故Gcm在无脊椎动物与脊椎动物中的功能是有差异的,但对其是怎样进化的并不清楚。文昌鱼是在进化中接近脊椎动物的无脊椎动物,是进化研究的良好模式生物。本文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出文昌鱼基因组中存在Gcm2-like基因,并对其进化与表达进行了研究。Gcm2(或Gcm2-like)基因存在于从刺胞动物到哺乳动物的各物种中,而Gcm1基因仅从两栖动物中才开始出现。无脊椎动物的Gcm2-like基因可能代表了脊椎动物Gcm1和Gcm2基因分化前的原始形式,且无脊椎动物的Gcm2-like基因可能与脊椎动物的Gcm2基因直系同源。另外,通过利用RT-PCR和原位杂交技术对文昌鱼Gcm2-like基因的表达进行了检测发现:Gcm2-like基因主要在文昌鱼的鳃、肠和肝盲囊中表达,特别是在鳃中明显高表达,支持哺乳动物甲状旁腺起源于鳃的观点。本研究为进一步揭示Gcm功能的进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海洋世界》2016,(4):3
正目前,科学家最新研究表明,非洲发现的哺乳动物骨骼化石属于一种远古猩猩,暗示着1000万年前早期人类与类人猿出现进化分离。科学家在埃塞俄比亚阿尔法裂谷发现了远古猩猩牙齿化石,其历史可追溯至大约800万年前。研究小组认为,早期人类和类人猿的进化分离至少出现在1000万年前。研究人员指出,这一最新证据表明早期人类源自非洲,而不是许多人所认为的欧亚大陆。这项发现暗示着牙齿化石可能是撒哈拉沙漠发现的最古老的哺乳动物化石,使科学家相信类人猿和早期人类起源于非  相似文献   

9.
RNA干扰(RNA interfering,RNAi)是广泛存在于动植物等生物中的一种高度保守、序列特异的RNA降解机制。Argonaute蛋白是RNAi途径的关键组成部分,其结构、功能和进化模式在无脊椎动物中已得到广泛研究,但在脊椎动物特别是硬骨鱼中的报道还十分有限。本研究从已测序物种的基因组中鉴定了12种哺乳动物和15种硬骨鱼的Argonaute家族基因。通过拷贝数、系统发生和共线性分析,本文验证了在脊椎动物中存在两个保守的Argonaute亚家族,即miRNA/siRNA介导的AGO亚家族和piRNA介导的PIWI亚家族。硬骨鱼类多样的繁殖发育方式是其生殖能力最大化的适应机制。为比较硬骨鱼中piRNA途径和miRNA/siRNA途径的功能和进化差异,本文对硬骨鱼(包括花鲈)和哺乳动物中的piRNA途径基因进行了全面的分子进化分析,并将这些基因与miRNA/siRNA途径中的Ago基因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硬骨鱼类的piRNA途径具有快速进化的特征,这可能适应了硬骨鱼基因组转座子数量大、种类多的特点。通过转录组分析,我们进一步证实了piRNA途径基因在四种硬骨鱼中的生殖特异性表达,预示其可能在配子发生过程中发挥作用。本研究为进一步解析硬骨鱼中piRNA途径基因的进化模式及其在鱼类生殖发育中的调控作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2006年厦门市海洋与渔业局继续实施“人工增殖放流,恢复海洋生物多样性”战略,先后于2月15日、17日和20日在东部海域的五缘湾处投放规格为3cm、数量为67.3274万尾的黄鳍鲷苗,旨在增加该海域的鱼类种群数量和渔业资源量,达到恢复海域生物多样性的目的,同时为吸引白海豚在五缘湾“安家落户”,提供更多美味的“诱饵”,为在五缘湾实施圈养白海豚项目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不久前,美国国会一个调查小组在一份报告中指出:每年因为吞下塑料制品废料和由于被塑料废物缠绕而死亡的海洋哺乳动物多达数十万。由于塑料普遍地被作为纸和金属的代用品。因此,塑料废物与日俱增,被冲到大海去的数量更是有增无减。据美国国会报告表明,每年被投在大海中的塑料和捕鱼的塑料装置重达17.6万吨,每天有69万个塑料容器被船抛向海洋;而海滩上嘻戏消夏  相似文献   

12.
<正>难以想象,社会生活的"勾心斗角"竟会使人类更加聪明。牛津科学家研究称,宠物狗比猫咪更聪明。科学家表示,狗进化出了更大的大脑,这是因为这种友好、爱社交的哺乳动物,比喜欢独来独往的猫咪需要更大的灰质。这项研究通过对500多种活的或变成化石的哺乳动物的脑容量进行对比,得出了上述结论。牛津大  相似文献   

13.
抗菌肽和抗菌肽基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动物在生存过程中,不停地同快速繁殖的病原微生物作斗争。高等哺乳动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巧妙而又复杂的免疫系统,它包括参与免疫应答的各种细胞,组织和器官。对于种类繁多的无脊椎动物,其免疫系统远没有哺乳动物的复杂,它们的免疫机制还不甚清楚。近十几年的研究表明,抗菌肽在无脊椎动物的免疫系统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无脊椎动物没有B或T淋巴细胞,体液因子中也没有免疫球蛋白存在,在消灭入侵的细菌时,抗菌肽是绝对重要的,溶菌酶只是起清扫的作用[1]。目前,在从昆虫到哺乳动物中发现了多类在起源上无关的抗菌肽,…  相似文献   

14.
鲸是哺乳动物,但科学家们对鲸目动物的起源远远没有搞清楚。这样一种独特的猛兽究竟是采取什么样的形式进化的?这样一种庞然大物又是怎样幸存下来的呢?1883年,弗劳尔提出鲸是从一些众所周知的有  相似文献   

15.
正走进七月人们仿佛才真正到了炎热的夏季,骄阳似火,让人难熬。就在这个烈日炎炎的七月里,我来到了厦门参加全国海洋知识夏令营,在这里我收获颇深。在这次的夏令营期间我们举行了许多有意义而又难忘的活动,比如:去参观白海豚基地;去海边捡垃圾;举行绘画大赛等等。而最让我难忘的是绘画大赛。  相似文献   

16.
鲸是海洋中的巨大哺乳动物,是兽不是鱼。据一些著名学者的意见,鲸是由几百万年前一种类似古代狗的陆生动物进化而来的。鲸用肺呼吸,用奶汁哺养幼鲸,其奶汁的营养价值很高,脂肪含量占50%,比牛奶还要高出10%~20%。科学家在300年前才明确鲸不是鱼而是哺乳动物。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公元前384~322年)曾说过,鲸用奶汁哺育幼鲸。但是在整个中世纪时期,人们仍然把鲸列入鱼类,直到16世纪中叶,英国科学家约·列伊才证明,鲸确系兽类不是鱼类,从此,鲸  相似文献   

17.
人类与海豚这一似鱼非鱼、用肺呼吸的海洋哺乳动物的交往历史源远流长。澳洲、非洲和美洲发现的一些岩石雕画表明,在古代,我们的祖先就在大海上同海豚有过亲密的交往。令人极感兴趣的是,海豚能够拯救落水的人。这样的趣事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不止一次地发生过。我国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就对海豚和它救人的趣事作过描述。现在,科学家们已基本上搞清,海豚救人并不是它有意识  相似文献   

18.
人类眷恋大海人人皆憧憬大海,尤其是陷入失恋或工作疲劳时,越发激起了这种眷恋之情。通常,只要在海边景色好的地方小憩一会儿,不知为何就心旷神怡。那么,为什么人类本能地眷恋大海呢?对此,有的回答是我们的祖先曾经生长在大海的缘故,我们的身体或精神的潜意识部分怀念遥远过去美好的时代。  相似文献   

19.
采用RT-PCR技术和RACE技术成功克隆淡水鱼类斑鳢sGST基因cDNA全序列,推测得到氨基酸序列,初步分析其结构功能域及系统进化关系。结果表明,斑鳢sGST基因cDNA序列全长为898bp,编码225个氨基酸。斑鳢sGST与真鲷、金头鲷、鲽、黑头鲦、川鲽、大口黑鲈等最新定名为ρ型的sGST氨基酸同源性较高,ρ型sGST为水生生物所特有并共同占据进化树上独立的分枝;与大鼠、小鼠、人等哺乳动物sGST现有所有类型同源性均很低,并且在进化树上距离也较远,表明本研究成功克隆的sGST基因应属于ρ型,可能在鱼类等水生生物对水栖环境的适应上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海洋世界》2013,(6):70-71
听说,大海是个美丽的地方听说,大海是个美丽的地方,那里海天一色,一望无际,我好想和爸爸、妈妈一起去那个传说中的地方。听说,我们居住的地方新疆,是一个离大海最远的城市,这让我对大海更加好奇了。蓝色的大海,蓝色的天空,蓝色的风,每天都在我的梦中出现,我多想现在就到海边去,享受那灿烂的阳光,金色的沙滩,蔚蓝的海水,看看大海到底有多么的宽广,听听海水咆哮的声音。我多么想和爸爸、妈妈手牵着手,肩并着肩,光着脚丫在沙滩上留下我们一家三口幸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