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在世界海战史上,德国海军曾进行过两次大规模自沉舰船的行动。由于它们都以“彩虹”作为沉船的暗语,因此人们将其称为“彩虹行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海军为了与英国海军一决雌雄,倾尽全力建立了一支拥有战列舰40艘、超级战列舰4艘、巡洋舰7艘、驱逐舰及鱼雷艇144艘、潜艇28艘的庞大海军。其中,重型水面舰艇被德国海军骄傲地称为“大洋舰队”,是德国海军的主力。这支舰队在“日德兰海战”中共击沉  相似文献   

2.
被誉为“舰艇心脏”的舰艇动力装置,下一个世纪将会是个什么样子呢?据权威专家分析估计和初步预测:21世纪的大多数水面舰艇将采用耗油少而功率大的热循环船用燃气轮机,以取代目前简单循环的燃气轮机。与此同时,将有部分舰艇采用电力推进系统。常规潜艇将陆续采用各种不需空气的动力系统,包括斯特林型、TNSW 型和燃料电池型;那种潜艇水下航行单纯依靠蓄电池提供动力的时代将告结束。舰用超导电力推进和舰用电磁刀推进的应用研究,美国最先起步;日本则后来居上。自从1911年荷兰物理学家昂尼斯在试验室里首次发现超导现象至今80多年的  相似文献   

3.
正你也许不知道的词威廉·巴伦支巴伦支生于1550年,他所处的时代正是"海上马车夫"荷兰称霸海上的时期,作为一个荷兰人,他得到了阿姆斯特丹商会的大力支持,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探索北冰洋和开拓通过北冰洋的欧亚东北航道。从1594年到1596年,巴伦支连续三次率船队向北冰洋远征,先后发现了新地岛、熊岛、斯匹茨卑尔根群岛等陆地。在第三次探险时,巴伦支所在的船只与另  相似文献   

4.
在战斗中,水面舰艇如果遭到对方的攻击,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一是水面舰艇的舰体水线以下部位被敌方武器命中后,引起舰体破损进水。大量海水涌入破损舱室内,使舱室内的机械设备失去效用,人员生命受到威胁并造成舰艇浮力减少,舰艇倾斜,严重的会使舰艇沉没。二是水面舰艇被敌方武器命中后产生的高温、爆炸引起舰艇火灾。由于舰艇上储存有大量的燃料和弹药,舰艇火灾很可能引起燃料和弹药的爆炸,如不及时扑灭,火灾将会使舰艇遭到严重的损害,甚至连锁爆炸,造成舰艇毁灭。“创可贴”种类繁多为了消除和减少舰艇在日常训练和战斗中出现的舰艇破损和火灾后果,在水面舰艇的各类装备器材中,专门配备了一种关系到舰艇安全的至关重要的器材———损害管制器材,也称损管器材,它是舰艇用于抗沉、灭火、修复管线和消除其它损害的制式器材的统称,主要用于防备、限制和消除火灾及舰艇破损引起的损害,保障舰艇的生存力以及舰员的生命和武器装备的安全。按舰艇损害管制的种类,损管器材分为两类:堵漏排水器材和灭火设备及器材。堵漏排水器材舰艇堵漏排水器材是根据舰艇可能的破损情况而设置的。舰艇破损一般有如下几种情况。一是破洞。破洞分为小型破洞、中型破洞和大型破洞。小型破洞通常是由于弹片...  相似文献   

5.
1985年人民海军第一次派舰艇走出国门,至今已先后29次派出舰艇出国访问,航迹遍布五大洲四大洋。 2007年11月28日,成立58年的人民海军。再一次派出军舰驶出国门,第一次将缆绳抛上近邻日本的土地,对其进行4天友好访问,揭开了人民海军对外交往史上崭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6.
蕴灵 《海洋世界》2014,(11):36-39
海军战史上的光辉一役侵入我领海的南越舰艇"怒涛"号,悍然将悬挂五星红旗在西沙群岛海域作业的中国渔船撞沉,年轻的渔民于化龙一家三口落水遇险,漂流海上的于化龙被中国海军救起,他怀着满腔仇恨参军入伍,立誓要成为一名英勇抗敌的海军战士。在人民军队的大熔炉锻炼下,于化龙逐渐克服了自己一心只想报私仇的狭隘思想,最终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海军舰长。而面对再次侵入我领海、破坏中国渔民正常生产的南越舰艇"怒涛"号,  相似文献   

7.
英美法意俄称霸海上新计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即将迈入21世纪的今日,英、美、法、意、俄、日等世界海军强国,根据各自制定的21世纪海军战略,纷纷提出各自的造舰新计划,这其中有独立研制的,也有联合设计的,但无论那种形式,其所建造的舰艇的设计思想和技术水平都代表着当今世界海军舰艇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8.
舰艇消磁是有效防护舰艇遭受水雷攻击的重要手段之一,高效精准的测磁技术是舰艇消磁的前提。针对舰艇首次消磁工作中使用手提式测磁仪与大平面测磁阵列之间的测量点位置差异问题,提出基于磁偶极子阵列的舰艇水下磁场换算方法,引入舰艇几何模型标准化数据库,计算出舰艇水下标准测量点处的磁场,解决了测量点位置差异导致无法发挥消磁站自动化大平面测磁的实际难题,该方法可推广适用于大部分舰艇消磁站。  相似文献   

9.
2009年是达尔文诞辰200周年,同时也是《物种起源》出版150周年。1859年,《物种起源》横空出世,震动了全世界。其实,就在《物种起源》出版前6个月,即1859年5月,爱尔兰物理学家约翰·廷德耳通过实验证明了一些气体对热辐射的显著吸收能力,为“温室效应”奠定了理论基础。当时,廷德耳的实验仅在学术界“激起几朵浪花”,并未引起更多的关注。今天,“温室效应”和“全球变暖”已成为世界性的话题,甚至被抬上了政治高度。在阐述进化论的理论之前,达尔文环游了世界,思考了20年;而廷德耳为了证明某些气体的“温室效应”,把自己关在伦敦的一间没有窗户的地下室,做了几个礼拜的实验。  相似文献   

10.
连鲁军  胡传辉 《海洋世界》2005,(5):22-23,26,27
最近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公开了正在研制的“鲨鱼”隐身高速快艇的独特设计——造型奇特.双体船型,隐身设计.折叠结构.强大武备.多种用途。“鳖鱼”隐身高速快艇在外形和武器配备等方面借鉴了武装直升机和快艇的一些特点.被称为是武装直升机与快艇的“混血儿”。该设计可以称得上是应用高新科技成果进行舰艇跨越式创新发展的典范,在舰艇界引起很大的反响。  相似文献   

11.
从美国轰炸伊拉克和南联盟等地区性战争中,人们深切体会到军事海洋学在未来局部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因为降落在伊拉克和南联盟的导弹中,就有从军用舰艇上发射的巡航导弹。国外有报道称,美国轰炸中国驻南使馆的导弹是美国舰艇发射的战斧巡航导弹。海洋学知识告诉人们,舰艇导弹命中率的高低与军事海洋学研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关于海军的热门话题,除航空母舰外,就是潜艇了。纳粹德国在二战中进行的潜艇战着实震惊了世界,导致一些国家在战后大力发展潜艇,如前苏联和美国。大多数人认为,德国潜艇战之所以得逞,是因德国海军将领对潜艇的远见卓识和深谋远虑,促成了德国潜艇的大发展,值得后人借鉴仿效。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败北,凡尔赛条约限制德国发展海军。1935年3月16日德国废除凡尔赛条约,但受德英海军协定的限制,它规定德国海军舰艇的数量只  相似文献   

13.
秦始皇平定六国后,于始皇帝二十七年(公元前220年,即统一六国的第二年)开始了他的规模浩大的全国巡游。从二十七年出巡至最后一次的三十七年,共巡游了四次半,为什么出来个半次?因为最后的巡游没有走完他就死在途中了。秦始皇三十七年十月的出巡是规模最大的一次,也是他的最后一次巡游,这是没有句号的出行。始皇于十一月到达南方的云梦大泽,接着南行至九疑山祭祀虞舜。回头顺长江而下,到了东南沿海。先是今镇江一带,然后从海路进入钱塘江。“临浙江,大波恶,乃西百二十里从狭中渡。”可能是赶上了钱塘大潮,接着会稽。祭祀大禹王。“望于南海,而立石刻颂秦德。”这“望于南海”极有意思,看来秦始皇是有继续前行直至南海的想法,但是没能成行。这个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人,当时一定有许多感慨。  相似文献   

14.
诺曼底登陆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一次登陆战役,它为开辟欧洲第二战场、解放整个欧洲奠定了基础。此次战役是二战中欧洲战场最为惨烈的战役之一。在这次战役中,德军损失40多万人,其中被俘一半。盟军损失20多万人,其中阵亡3.6万多人。作战中,盟军有800艘舰艇被狂风抛上海岸,数十艘舰艇葬身海底。然而,诺曼底战役以盟军的胜利告终。诺曼底战役最初是在1943年1月的美英最高级军事会议上提出的。发动此次战役的目的是:盟军从英吉利海峡渡海登陆作战,在法国西北沿岸夺取战略登陆场,然后向德国西部发动进攻。但实际上,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美英两国除组成了联合参谋部从事战役计划的制订外,并未采取积极行动。主要原因是:当时德国还  相似文献   

15.
感受新西兰     
新西兰位于太平洋西南部,介于南极洲和赤道之间。西隔塔斯曼海与澳大利亚相望,相距1600千米,北邻汤加和斐济。由南岛、北岛和一些小岛组成。公元1 350年有一批毛利人乘6只独木舟从波利尼西亚来新西兰定居。1 642年荷兰航海家阿贝尔·塔斯曼到达新西兰海岸。他认为此岛很像荷兰北海中的泽兰岛,就把它命名为“新泽兰”。1769年至1777年间,英国航海家詹姆斯·库克先后5次到达新西兰。此后,英国移民增多,海岛的荷兰文的名字“新泽兰”被改成英文“新西兰”。  相似文献   

16.
吴溪 《海洋世界》2009,(6):41-44
2009年是达尔文诞辰200周年,同时也是《物种起源》出版150周年。1859年,《物种起源》横空出世,震动了全世界。其实,就在《物种起源》出版前6个月,即1859年5月,爱尔兰物理学家约翰·廷德耳通过实验证明了一些气体对热辐射的显著吸收能力,为“温室效应”奠定了理论基础。当时,廷德耳的实验仅在学术界“激起几朵浪花”,并未引起更多的关注。今天,“温室效应”和“全球变暖”已成为世界性的话题,甚至被抬上了政治高度。在阐述进化论的理论之前,达尔文环游了世界,思考了20年;而廷德耳为了证明某些气体的“温室效应”,把自己关在伦敦的一间没有窗户的地下室,做了几个礼拜的实验。  相似文献   

17.
1982年英阿马岛战争中,英国舰载“威赛克斯-3型”直升机用MK11深水炸弹攻击阿根廷的“圣菲”号潜艇,成功地击中它,并重创了“圣菲”号潜艇。在当时,深水炸弹又重新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注意。所以马岛海战后,美国和法国就向英国宇航公司订购了大量的MK11深水炸弹。深水炸弹(简称深弹)是一种入水下沉到一定深度爆炸的攻击潜艇的薄壳炸弹。深水炸弹是最早出现的反潜兵器。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它在反潜战中一直是主要的反潜武器。它可以由水面舰艇或飞机携带,以专门发射装置或投放装置发射。水面舰艇使用的深水炸弹,大致有投放式深弹、“刺猬”型深弹和火箭式多联装深弹。水面舰艇使用的深弹武器属舰艇的近程反潜武器,其射程一般为数百米到数千米,以一次齐射数发或数十发的方式射击。在一些封闭和半封闭的海区、港湾进行反潜,舰载深水炸弹仍是很有威力的武器;舰载深弹在近海浅水区反潜仍具有其他武器与之难比的优势;因天气、海况或其他因素影响,交战双方都未能较早地发现对方,水面舰艇与潜艇迫近相遇时,这时深弹无疑是最有效的反潜手段;反潜飞机无论是在深水海区还是浅水海区执行反潜任务时,深弹都是不可缺少的武器;对海军大国而言,拥有飞机携带的不减”,,英国的...  相似文献   

18.
一、沉舟侧畔千帆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轴心国和同盟国都实施了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登陆战,其规模越来越大,航渡距离越来越远,两栖登陆装备也在战火中得到空前的发展。新的两栖装备不断涌现,建造数量大得惊人,从1939年至1945年中期。仅美国就建造了各类专用登陆舰艇46580艘,与英、日等几个国家合计建造了近10万艘登陆舰艇。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共实施了600多次登陆作战,大部分获得成功,其中数十次战役规模的登陆作战成  相似文献   

19.
白令海峡的发现者白令,祖籍丹麦,生于1681年,青年时曾任职于荷兰的阿姆斯特丹海洋学院。他精明、诚实、勇敢,颇富进取心。正当才华横溢、抱负远大的白令为无法施展才能而犯愁之际,前来荷兰招募海军人才的俄国军官给他带来了好运。他向俄国军官提出申请,决心到俄国干一番事业。于是,自令顺利地成为俄国海军的军  相似文献   

20.
严恺     
严恺,水利专家和海洋工程专家,现任华东水利学院院长,交通部、水利部和电力部南京水利科学研究所所长。严恺是福建省闽侯县人,生于一九一二年十月。一九三三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一九三五年考取公费留学、赴荷兰德尔夫特科技大学深造。荷兰是一个低地国家,围海造田工程十分浩大,向以海洋工程技术发达著称于世。严恺在荷兰学习期间,专攻水利工程和海洋工程。他经常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