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多数人认为,海底世界一定是非常安静平和的。其实,这是一个误解。目前海洋噪音对海洋生物的影响这一问题已引起科学界的极大关注。声波在水里传播的速度是在空气中传播的6倍,面且传播的距离也长得多。因此,当一艘巨型油轮在海上行驶时,螺旋桨的声音尽管音频很低,但对海豚和鲸来说,其噪音危害可以说是大极了。哈佛大学医学院耳鼻喉科教授达琳·凯藤说,一般而言,动  相似文献   

2.
海豚的表情     
梁晓宙 《海洋科学》2001,25(3):33-33
大脑发达的海豚在心理与生理方面都有着强大的能力。它们在水中能够多方面地利用声纳和声信号出色地识别方位 ,还能很快地学会一些把戏 ,为观众带来精彩的表演。但是没有语言交流 ,人类怎样与这种神奇的动物沟通呢?表情在这一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里所说的表情不应仅局限于面部表情 ,而应包括一切可以感受到的肢体语言 ,一种内在感情的外在显露。海豚有着丰富的表情 ,它能够清楚地表现出愉快与痛苦、温柔与怨恨、满意与失望、骇怕与狂怒等情绪。达尔文早在19世纪就对人和动物的表情做过细致的描述 :应当把面部的各种表情动作看做…  相似文献   

3.
针对利用侧扫声纳检测海底管道时因其检测声影图像模糊而导致管道悬空高度检测误差过大的问题,提出了侧扫声纳声波掠射角优化设计的思路及方法。阐述了利用侧扫声纳对海底管道进行检测的工作原理,并利用海底管道和海底底质反向散射强度的计算公式探讨了声波在海底的反向散射强度、侧扫声纳声影图像的质量以及声波掠射角的取值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对海底管道悬空高度h计算精度的影响,从理论上确定声波掠射角最佳取值范围的存在。通过工程实例的现场检测与比对试验,获得了在本试验所处海域环境中利用侧扫声纳检测海底管道时声波掠射角的最佳取值范围,对于类似的海底管道检测工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海洋声学技术在无缆水下机器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概述 电磁波在水中衰减严重,传播距离较短。声波可以在海洋中传播很远的距离,声波是海洋中的主要信息载体。海洋声学技术在海洋中用于探测、通信、导航和定位,它是海洋遥感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获得迅速发展。 海洋声学技术主要包括三大类声纳,即探测声纳、导航声纳和水声通信机,详见附表Ⅰ。  相似文献   

5.
《海洋世界》2007,(9):7-7
据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最新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随着人类对海洋资源的开发,海军舰只上的声呐、货船运输以及石油、天然气勘探等活动使海洋中的噪声水平日益增高,这使得海洋中的海豚和鲸受到极大的威胁。因为这些动物主要依赖声音信号进行求偶、觅食和逃避天敌攻击。海洋噪声的增加不仅使海洋生物的行为发生长期的改变。而且还会使海洋生物完全失去听力,从而导致一些奇怪现象的发生。[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江豚(Neophocaena phocaenoides G. Cuvier)俗称江猪,属鲸目(Cetacea),齿鯨亚目(Odontoceti),鼠海豚科,是海豚类中最小型的一种,也是我国沿海最常见的一种近岸小型无鰭鼠海豚。一般体长不超过2米,体重约30-80公斤,如图1照片所示。 江豚与其他海洋哺乳动物一祥,能发出多变的声信号,而且每一种声信号都受其生态行为的支配。发声系统是它们赖以生存的重要官能。海豚用其发射的声信号测定水下目标的距离、方位和大小,以至判断其形状,因而能有效的绕过障碍,避开或驱逐来犯之敌。依靠其声信号能更有效的捕获足够的食物,营养自身,抚育后代。声信号是海洋哺乳类动物在自然界进行生存斗争的有利武器。声信号又是海洋哺乳动物的语言,借以进行“社会”联络和通讯,甚至教育它们的后代。为此。人们把它们的这种功能称作“第六官能”(sixth sense)。 观察海兽类的声学行为,测试分析其声信号的结构和物理特性,是揭示它们的回声定位系统的机制,破译其“语言”奥密所必不可少的一步。从而将为驯养它们成为人类的水下得力“助手”提供可靠的实验方案,也将为仿生学等新的学科研究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 本实验是为了把江豚驯养成“水下警犬”使其在海湾、河口进行人工放养鱼群的放牧,以及协助人类进行水下作业等目的而进行的基础工作,也是研究海洋哺乳动物回声定位的发射与接收机制的探索。实验工作是在一定的半自然条件下,对江豚某些生态行为下的声信号作了较详细的记录与分析。  相似文献   

7.
正海豚通过制造速射声波流能够探测到198米之外的猎物,然后在水中快速游动进行捕获。日前,科学家发现海豚使用回波定位导航和捕猎的秘密——鼻涕黏液。之前研究表明,海豚迫使空气穿过气孔之下鼻道制造出声波,鼻腔通道内部的是背侧黏液囊,气流在里面碰撞和震动,制造出独特的"滴答"、"啾啾"和汽笛声,但是之前科学家仍不清楚鼻道内部存在何种状况。  相似文献   

8.
宽吻海豚属(Tursiops)包括宽吻海豚(T.trunca-tus)和北太平洋宽吻海豚(T.gille)两种,现在世界各国大型水族馆均有饲养,已成为主要表演动物。为了便于简便地了解海豚的大致年龄,本文将对有关的实践经验予以小结。众所周知,要想知道海豚的确切年龄,必须是在人工繁殖饲养条件下,或者是动物死后根据牙齿上存在着的层状结构将牙齿纵剖或横切、酸蚀、染色观察切面上“年轮”而定,这就为海豚的年龄鉴定带来了难度。因此,对于捕来的海豚生前的确切年龄是不知道的。为解决这一问题,笔者根据实践经验,总结了下列方法对海豚进行年龄鉴定。刚生下来的…  相似文献   

9.
一、相干声纳系统的特点 人们对回声测深仪、侧扫声纳、多波束测深仪都比较熟悉了,近年来又出现一种可对海底地貌高密度、高精度测量的相干声纳系统。什么是相干声纳(interferometric seabed inspectric sonar)呢?它是一种利用多声板接收回波的振幅、时间和相位差来对海底各点准确定位,并快速采集和处理大量的数据的系统。相干声纳(缩写ISIS)集水深探测技术和成像技术于一体,不仅可以测量水深,而且可以同时给出海底三维立体图、等深图、侧扫声图。  相似文献   

10.
早在50年代, Kellogg, Scheyil1l, Evans和Norris等人分别记录和研究了海豚的声信号, Schevill和 Lawrence通过实验有力地证实了海豚具有很好的回声定位能力。60年代以来,各国对海豚动物声呐进行了广泛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多年来,不少国外学者在实验工作的基础上对海豚的声发射与接收机制提出了一些近似的物理模型,不同程度地解释了一些海豚声呐系统中的现象,但与仿生学的综合研究的目标还相距甚远。对海豚水下声信号进行深入的定量测量与分析,仍是海豚仿生学中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它对进一步研究、改进水下声学探测设备和强背景噪声下弱信号的识別与检测都有着实际指导意义。目前在大约五十余种海豚中,除对胆鼻海豚(Tursiops truncates)国外有过较多的研究外,对其他海豚的研究则很少。 江豚属齿鲸亚目,是体型最小的一种海豚。它主要分布在日本海和中国及东南亚各国沿岸海域,在中国长江口分布最为集中。每年3,4月份江豚到长江口一带生殖,有时沿江深入甚远。日本学者 Kazuhiro Mizue等(1968)和英国的Purves(1983)都对江豚的水下声信号作过记录与测量,但Kazuhiro Mizue等只记录到4kHz, Purves也只记录了30Hz-35kHz的信号;遗憾的是,由于信噪比太低,他们都没有进行详细的频谱分析。本实验所记录到的江豚声信号,由于记录器频带范围的限制,频率范围仅是40Hz-70kHz,其中包括了几种不同波形的较高频和低频脉冲信号,本实验对其频谱和周期作了较为详细的分析测量。  相似文献   

11.
一、引言为了适应海洋探测的需要,对声纳系统的性能要求大大提高,它要求声纳系统要具有更远的探测距离。目前,供实战使用的舰艇声纳,主动式声纳的最大探测距离可达30余海里。被动式声纳的最大探测距离可达60余海里(被动式试验鉴定最大探测距离可达120余海里)。水下声波定向密码通讯的最大距离已达170余海里。由于近代声纳追求远距离目标的探测,另一方面,由于换能器的近场声学特性相当复杂。因此,对在海洋探测中充当“耳目”作用的换能器的远场特性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广泛的应用。而对于其近场的  相似文献   

12.
主编手记     
屠强 《海洋世界》2009,(8):10-10
日本近年来因捕鲸行为的“不厚道”而饱受环境和动物保护组织的“围攻”。在捕鲸的问题上,日本一贯借“文化和饮食传统”说事儿,但并没有得到大家的信任和宽恕。鲸类作为大型的海洋哺乳动物,最被我们所熟知的种类莫过于海豚了。在一部美国环保人士拍摄的纪录片当中,日本渔民将海豚这种极具灵性的动物撵进海湾,然后拉起围网,再大肆屠杀,鲜血染红了整片海域,让观者唏嘘不已。海豚是一种喜好群体结伴活动的动物,  相似文献   

13.
刘振国 《海洋科学》2003,27(4):26-27
海豚是鲸类的一种 ,是用肺呼吸的恒温热血动物 ,它非常聪明。但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海豚的用途也由军事、科研方面转为被人们饲养、训练以提供人们观赏。海豚的捕获地常常离其最终目的地有数百公里或数千公里之遥 ,要将其运到指定地点必须有一套相应的运输技术 ,且须有经过训练的押运人员 ,经常检查动物的呼吸、体温调节、姿势和行为是否有异常 ,以便在早期发现问题并及时予以纠正 ,确保安全地将海豚运到目的地。海豚的整个生活是在水中度过的 ,而水体又将水压平均分配给动物身体的各个部分 ,…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声波对某些海洋生物的影响与作用。实验表明,适当的声波剂量对海洋生物的作用所产生的声学生物效应是积极的,可促使生物体向有利的方向产生变异,而强度过大的声波对海洋生物有效伤甚至致死的效应。  相似文献   

15.
许多年以来,美国海洋生物学家们一直想弄明白海豚在它们交流和航行中是如何发出卡嗒卡嗒和长而尖的叫声。它们的叫声是如此的复杂,以至于只有假设在它们的头部有两套分别独立工作的发声系统才能很容易地解释这一现象。为了证实这一猜想,他们在海豚体内连结两个内窥镜,两鼻翼通道各一,当海豚发出声时,可观察动物鼻翼通道“声音翼”的振动情况。  相似文献   

16.
本文的研究基于文莱湾浅水域的一头野生伊洛瓦底海豚水声定位信号的调查数据。在记录期间,有一艘渔船突然开启发动机,惊扰了其附近的一头伊洛瓦底海豚,接着渔船开始两次连续追逐海豚。这期间海豚回声定位信号的变化情况被记录下来。当伊洛瓦底海豚受惊吓被追逐时,信号的声压级、每分钟嘀嗒声信号串的发生次数、每个嘀嗒声信号串中的脉冲个数和平均脉冲间隔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平均的脉冲间隔在事件发生的瞬间立即增大,并在追逐期间呈现轻微下降趋势。脉冲间隔的增大对应着探测距离的增加,代表着海豚对未知区域的探索能力,制约着它的逃离速度。数据记录结果的分析表明,伊洛瓦底海豚会根据外界干扰对发出的回声定位信号进行调整,改变自己对潜在危险的探查能力。分析结果同时提醒我们需要随海豚生存环境的噪声进行管理,避免突然的发动机操作或者追逐它们。  相似文献   

17.
以海豚、海狮、鲸等为代表的海洋动物具有发达的大脑,具备天生的潜水和超声波定位等卓越本领。利用海洋动物的这些特性及通过训练养成的反射动作,可以完成人类或水下航行器无法完成或难以完成的任务。海洋动物行为控制技术则是实现.上述功能的关键。通过对国外海洋动物部队及海洋动物行为控制技术的研究,从运动行为、条件反射和神经类型等方面分析了海洋动物行为控制技术的基本机理。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操作性条件反射和人工电刺激等两种主要的行为控制方法,提出了海洋动物行为控制技术的未来可能应用方向。研究表明,以正强化为主导的操作性条件反射方法在各国海洋动物控制实践中占据主要地位,而人工电刺激方法的研究则稍显迟滞且成功的应用实例较少。可以预见,海洋动物行为控制技术在未来的海洋争夺中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海洋世界》2012,(3):F0002-F0002
最近,一些科学家、哲学家和动物福利组织组成了“赫尔辛基联盟”,希望保护海豚权益能够在将来的某一天变成法律条文被人们严格遵守。他们表示,海豚是一种高智商动物,应该被当成“非人类人”来对待并被赋予相应的权利。  相似文献   

19.
最新研究表明,在海洋中生活的鲸鱼与陆地上的牛是“血亲”。世界上现存的鲸类可以分作两大类,一类是包括抹香鲸、逆戟鲸、鼠海豚在内的有牙齿的鲸鱼,它们利用声波来寻找海中的食物;另一类则是象蓝鲸那样没有牙齿的鲸鱼,它有独特的鲸须,并以此在海水中捕捉食物,而不是利用声波。  相似文献   

20.
半开放或封闭式海豚饲养系统中的水通常很少彻底更换,故水体因动物代谢和各种水化学变化容易富集大量对海豚健康有害的物质。如何保持水质稳定,加强水质监控和日常管理是保证海豚成功饲养的关键。1海豚饲养池水质标准海豚饲养池水质应以能满足海豚正常活动需要和动物感到舒适为准。天然海水是海豚生存的自然环境,它为我们提供了海豚饲养池水质的参照系。因此,人工饲养条件下,尽可能保持水体各项指标接近自然对海豚健康非常重要。本文介绍有关美国海洋哺乳动物公园和水族馆联合会(AMMPA)最新颁布的海豚饲养他水质标准ti),供国内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