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满足工程研究的需要,而现有的地震记录在数量上又不满足要求,这就要求人们根据地震动的特性来模拟合成地震动。合成地震动的研究经过几十年的探索也取得了长足进步,综合考虑到震源物理过程,传播过程以及场地条件的模拟,结合工程实际进行目标反应谱的拟和。介绍了一些合成地震动的方法,对当今以及今后合成地震动的研究方向给出一个综述。  相似文献   

2.
场地动力特性对地震造成的破坏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对场地进行动力特性分析,对于地震的监测预报、地震预警、工程抗震设防、地震勘探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结合福建地区现有地震观测台网,利用地脉动记录,采用较为简便的谱比方法(Nakamura方法)对福建地区观测台网中台站响应情况进行计算和分析。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地脉动的原理、测试方法及其影响因素,通过工程实例,阐述了场地卓越周期的测定及其在场地及场地土判定与评价中的应用,分析了不同场地条件对地脉动频谱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地脉动测试确定场地卓越周期的效果较为理想,其在场地及场地土判定与评价中的结果与利用剪切波速和覆盖层厚度划分结果基本一致;场地岩土层结构直接影响地脉动的频谱特性,二者的变化相对应.  相似文献   

4.
基于多尺度分析方法的近断层地震动特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断层长周期地震动是一类较特殊的破坏性地震动.为了深入探讨近断层地震动的低频分量组成及其脉冲特性,基于小波理论中的多尺度分析方法提出了一种地震动分量分解方法,据此可将一条地震动分解成频率各不相同的多条分量.首先从频域、时域以及动态响应三个方面阐述了该分解方法的有效性和精确性.进而采用这种方法对近期12次大地震中的53条典型近断层地震动进行了分解,共获得266条地震动分量.分析了近断层地震动中的长周期分量随场地、断层距等影响因素的变化特征;再以卓越分量作为最大脉冲的简化模型,探讨了速度幅值和脉冲周期随震级、断层距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近断层长周期地震动主要由周期为0.2~2 s的分量组成;近断层土层场地地震动中的长周期分量比岩石场地多;在0~15 km的近断层区域,随断层距的增加,地震动中长周期分量的比重明显减小;卓越分量的速度幅值PGVp约为原始地震动速度幅值PGV的0.6倍,且两者之间具有明显的线性关系;PGVp随断层距的增大而减小,随震级的增大而增大;卓越分量周期Tp随震级的增大呈对数线性增大趋势.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间接边界元法,建立层状饱和场地中三维土-基础动力相互作用模型,研究了孔隙中流体的存在、场地动力特性和圆柱形基础的高度对基础阻抗函数的影响。数值结果表明,孔隙中流体的存在对基础阻抗函数有明显的影响,尤其是水平和竖向分量;场地动力特性也对基础阻抗函数有明显的影响,层状饱和场地中阻抗函数围绕相应均匀半空间结果振荡,且基岩与土层刚度比越大或土层厚度越小,振荡的幅度越大,土层厚度越小,振荡的周期越小;另外,基础高度也对阻抗函数有明显的影响,随基础高度增大,阻抗函数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6.
地温对冻土动力特性及其场地地震动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地温是影响冻土力学性质的重要参数之一。本文基于对2001年11月14日昆仑山口西8.1级大震在多年冻土区所造成的地表变形与地震破坏特征的定量调查结果,通过冻土的振动三轴实验,研究了地温对冻土动本构关系、动弹性模量、阻尼比、动强度等动力特性参数的定量影响规律;进而利用青藏铁路沿线4个冻土剖面和该区50年超越概率分别为63%、10%和2%的场地基岩地震动时程,分析计算了不同地温下冻土场地地震动参数的特征,研究了地温对冻土地面地震位移、速度、加速度和反应谱等的定量影响,为冻土区工程地基、路基以及地下工程震害防御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王海岗  封胜利 《地震地质》1994,16(3):238-242
以场地工程地震环境评价为基础,通过南通市区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研究和场地土动力特性的测试分析,查明了市区工程地质条件的空间分布规律和场地土的抗震性能;通过场地土动力特性研究和上层地震反应分析,编制了城市场地综合区划。为工程建设选址和工程地质勘察提供了地质基础资料,并给出工程抗震结构设计动参数,该研究成果可作为工程结构抗震设防的依  相似文献   

8.
为了了解9度设防区场地的动力特征,应用脉动法对四川省西昌市(9度设防)25处典型场地进行了脉动测试,并采用Nakamura方法对实测数据进行了处理,获得了该地区场地卓越周期的分布规律以及地基处理、断裂带、湖泊对场地动力特性的影响,为反应谱理论在9度设防区的应用提供了试验依据.测试结果表明:西昌市场地的卓越周期主要分布在...  相似文献   

9.
翟永梅  李文艺  蒋通 《地震研究》2004,27(3):277-282
主要介绍了利用地脉动观测点地表处水平和竖向分量频谱幅值比(H/V)来估算场地卓越周期的方法,以及地脉动观测在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中的应用,并给出了上海市浦东及浦西多个测点的实测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0.
采用弹塑性动力有限元分析方法和Drucker-Prager屈服准则,将基于现行抗震设计规范中的Ⅰ、Ⅲ类场地标准反应谱曲线拟合而成的地震动时程作为地震输入,选取黄土地区典型滑坡类型进行分析计算。通过对不同峰值加速度、频谱、持续时间作用下黄土斜坡的变形破坏特征的分析,展示了土体在地震作用下的动态响应和变化规律,揭示了地震动的工程特性对黄土斜坡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