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冰期以来中国季风温冰川对全球变暖的响应   总被引:42,自引:23,他引:19  
苏珍  施雅风 《冰川冻土》2000,22(3):223-229
中国的季风温冰川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东南部、冰川覆盖面积为 13 203.2 km2,占我国冰川 总面积的22.2%.由于这类冰川的特性、对气候变暖极为敏感自小冰期最盛时(17世纪)以来,温冰 川区平均升温0.8℃,冰川面积减小相当现代面积的30%,为3921.2km2.预估中国季风湿冰川区 2100年的升温值2.1℃,届时冰川面积将减少75%,达9900 km2左右,考虑到降水增加趋势等因 素,实际冰川退缩比例不大于80%,但这已足以说明温冰川的大规模衰退.其后果将对当地水资源 和环境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中亚天山冰川资源及其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刘潮海 《冰川冻土》1995,17(3):193-203
中亚天山分布有冰川15953条,面积15416.4km^2,估计冰储量1048.247km^3。冰川以高大山峰为中心呈辐射状分布为其主要类型。冰川在各大山区和各大水系中,分别以中央天山和塔里木盆地水系为最多,纬向对冰川发育和雪线高度的影响大于经向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青藏高原末次冰期最盛时的冰川与环境   总被引:40,自引:12,他引:40  
施雅风  郑本兴 《冰川冻土》1997,19(2):97-113
在16-32kaBp的末次冰期最盛时,青藏高原较现代降温7℃左右,降水为现代的03-70%。极地型冰川广泛分布,高原内部平衡线较下降值减至500-300m以内,高原东部,南缘及西缘可能以亚极地型冰川为主,并有小部分温冰川,平衡线下降800m以至100-1200m。初步统计,包括周围高山在内冰川面积在35×10^4km^2左右,为现代冰川的7.5倍,冰储量相当于全海平面变化24.2cm。其时,多年冻  相似文献   

4.
曹真堂 《冰川冻土》1993,15(4):582-589
郭扎冰川作用区冰川融水径流域年径流量的80%。纯冰川融水径流模数为17.7L/s·km^2,冰川融水径流深为200.2mm,冰川消融深是目前我国有实测资料冰川中的最低值。冰川融水径流年内分配很不均匀,夏季(6-8月)占80%,最大肖融期为7-9月,占86.3%。  相似文献   

5.
赵钧  王佑安 《矿井地质》1996,(2):65-68,77
鹤岗矿区面积252km^2,有效井田面积为100.21km^2,含煤地层厚800~1000m,共含煤40层,含煤系数为4.3~9.3%,大于3.5m的煤层占75%,中厚煤层占19.2%,其中可采煤层和局部可采煤层计36层,总厚度为38.6~85.8m,赋存深度均在1200m以内,煤炭资源量2565Mt,资源量密度为10.18Mt/km^2,煤层瓦斯含量为9.4~15.5m^2/t,平均为13m^3  相似文献   

6.
中国冰川资源及其分布特征:中国冰川目录编制完成   总被引:35,自引:17,他引:18  
依据国际冰川编目完成的中国冰川目录11卷21册的统计,中国境内共发育冰川46298条,总面积59406km^2,冰储量约5590km^3,是中低纬度山地冰川是发育的国家,按山系和水系两种体系分别进行冰川编目,获得了中国西部及其各区域的冰川条数、面积和储量等多项指标的确切数量,发现了中国冰川及其雪线分布的若干新特征,这对于西部山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冰雪灾害的防治等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贡嘎山地区的冰川水文特征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曹真堂 《冰川冻土》1995,17(1):73-83
贡嘎山地区气候温和,降水量充沛,冰川消融强烈。冰川融水径流模数为100-145L/(s.km^2),冰川融水径流深高达2000-4500mm.冰川融水径流的年内分配比较均匀,冰川强烈消融期的5-9月,冰川融水径流占冰川区年总径流的80%左右;径流量集中的6-8月,占60%左右,冰川融水径流的年内变化气温的年内变化基本相一致,最大值出现在7月或8月。  相似文献   

8.
山东省侵入岩岩石谱系单位划分序列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张成基  王世进 《山东地质》1996,12(2):92-106
近十几年来,山东省先后开展并基硒完成了新一轮1:20万区调修测工作,至“八.五”末累计完填图面积11306km^2,1:5区调填面积为4906km^2,覆盖面积已达可填图区57%左右。本文依据这些新成果,编制山东省侵侵入岩岩石系单位划分序列,作为侵入岩研究的一个方面的初步总结。  相似文献   

9.
江苏沿海大陆岸线长953.9km,海岸带面积约3.5万km^3,滩涂面积5000km^2,而且每年向外海新增土地两万多亩,还拥有举世瞩目的辐射状海底沙脊群,海平面以上部分就有400km^2,是江苏省宝贵的后备国土资源。沿海地区是江苏新的经济增长点。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加之地表水体的污染逐年严重,对优质地下淡水的开采逐年增加,原有的地质环境受到破坏,出现了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淡水资源减少  相似文献   

10.
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物质平衡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研究   总被引:42,自引:23,他引:19  
刘时银 《冰川冻土》1998,20(1):9-13
应用度日物质平衡模式对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物质平衡及平衡线高度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位于大陆性气候区且具有暖季补给特征的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物质平衡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要小于海洋性冰川,升温1℃或增加20%的降水可引起平衡线上升81m或下降31m.此外,气温与降水在物质平衡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同的,气温引起物质平衡剖面以旋转方式变化,而降水可导致其平移方式的响应.若未来升温2℃时,即使降水增加30%,1号冰川向负平衡变化仍然不能得到遏制.  相似文献   

11.
中国大陆岩石圈的化学元素丰度   总被引:32,自引:3,他引:32  
中国大陆岩石圈模型的面积960万km^2,平均厚度110km,体积10.6亿km^3,岩石平均密度3.064g/cm^3、总质量3.245×10^18t。在中国大陆地壳元素丰度的基础上,作者首次求出中国大陆岩石圈的元素丰度值。其质量丰度,厚子丰度和相对丰度列于表1。此外还按10类(78种)元素分别讨论中国大陆岩石圈的主要化学特征。  相似文献   

12.
曾群柱  叶世强 《冰川冻土》1996,18(3):201-209
调水区多年冻土划分为3个区,冻土面积为11×10^4km^2左右,约占全区面积的72.4%,受全球气候变化及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区内多年冻土处于退化状态。在全球气候持续变暖的情况下,未来50a内,目前厚度小于10m的多年冻土和岛状多年冻土将消融殆尽,多年冻土面积将减少约15%,冻土下界上升150-200m,气候变暖,使得性冻土层变薄,某些地段的多年冻土消失或变为深埋藏多年冻土等,则可降低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13.
梅里雪山明永冰川的特征与变化   总被引:20,自引:12,他引:8  
郑本兴  赵希涛 《冰川冻土》1999,21(2):145-150
梅里雪山主峰卡格薄峰海拔6740m,位于怒江与澜沧江之间,是尚未被人类征服的神秘高峰之一。位于卡格薄峰东坡的明永冰川,长11.7km,冰川末端海拔2660m,是目前横断山区第二条较长的冰川。这是一条横断山区海拔最低的季风海洋性冰川,其冰舌上部运动速度可达533m/a。1971 ̄1982和1998年冰川均处于前进状态。  相似文献   

14.
试论洞庭湖区近四十年来的水情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雷激  胡冬生 《水文》1998,(3):13-19
洞庭湖位于长江中游荆江以南和湘、资、沅、澧四水控制站以下的原理、湖泊水网区,天然湖泊面积2691km^2,洪道面积1481km^2。由于泥沙淤积、人类活动的影响,使湖区的水情发生了变化。通过对湖区主要水位控制站的水位流量关系的分析,得到了四十年水情变化的一些规律,供有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5.
云南省泥石流灾害危险度分区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本文应用数理统计方法,探讨了云南省泥石流灾害危险度分区评价方法,将云南省38.4万km^2范围划分为903个评价单元,由计算得出泥石流危险极度,重度,中度和轻度四个等级的划分界线,并据此分析划分为11个泥石流灾害危险区域,其中泥石流极危险区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7.42%,重度危险区面积37.76%,中度危险区面积44.85%,轻度危险区面积9.97%,为了进一步分析对比全省各地州市泥石流灾害危险度。  相似文献   

16.
云南玉龙雪山第四纪冰期与冰川演化模式   总被引:28,自引:11,他引:17  
云南玉龙雪山高峰区有现代冰川19条,面积11.61Km^2,冰川融水汇入金沙江。在现代冰川外围有丰富的古冰川遗迹,可划分3次更新世冰期,即大理、丽江和云杉枰冰期。相当于欧洲阿尔卑斯的玉木里斯和民德冰期。其中以丽江冰期冰川规模最大,当时,河水冰期的白水河冰川长2.5Km,冰川 演化模式与梅里雪山、贡嘎山东坡相同,均属藏东南型,而与青藏高原广大高山区以例数第三次冰不川最大规模有别。主要是它们位于青藏高  相似文献   

17.
青藏高原中东部最大冰期时代高度与气候环境探讨   总被引:60,自引:15,他引:60  
施雅风  郑本兴 《冰川冻土》1995,17(2):97-112
本文应用不同来源的各种资料,经逐步综合推导,认为最大冰期出现时间相当于深海氧同位素18-16阶段(0.72-0.52MaBP)。当时青藏高原低于现代1000M左右。高原中,东部唐古拉山,阿尼玛卿山、果洛山与稻城海子山4个山区的冰川面积达40000KM^2,为现代冰川面积的18倍,平衡线高度为3450-4250M,6-8月平均温度为2.3-3.4℃,年降水量为1260-1960MM,是现代平衡线上降  相似文献   

18.
蒙贡—台加山的冰川及其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自楚谢.  ЮП 《冰川冻土》1995,17(2):113-119
俄罗斯图瓦共和国境内的蒙贡-台加山是位于亚洲中心的一个独立的冰种作用中心,现代冰川共36条,总面积27.8KM^2,主要受西风环流及地方性环流的降水补给,具有亚大陆型冰川的特征,小冰期最盛期以来,冰川面积减少49.3%,近150年来,冰川面积和长度继续减少,末端及雪线高度升高,近30年来,冰川退缩速度加快,冰川物质平衡有10年左右的波动变化,目前处于负平衡状态,但1992-1993两条山谷冰川突然  相似文献   

19.
俄罗斯图瓦共和国境内的蒙贡-台加山是位于亚洲中心的一个独立的冰川作用中心。现代冰川共36条,总面积27.8km2,主要受西风环流及地方性环流的降水补给,具有亚大陆型冰川的特征。小冰期最盛期以来,冰川面积减少49.3%。近150年来,冰川面积和长度继续减少,末端及雪线高度升高。近30年来,冰川退缩速度加快,冰川物质平衡有10年左右的波动变化,目前处于负平衡状态。但1992-1993年两条山谷冰川突然前进。对比亚洲中部其它山系,发现本区冰川动态变化独特,说明不同地区冰川对于全球性气候的响应过程比较复杂。  相似文献   

20.
大同市地面沉降特征及地下水开采的环境地质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同市是一个以地下水为主要供水水源的城市。地面沉降始于80年代初,大约在此后的10年中,随着地下水开采逐年增加,地面沉降不断加剧。1988 ̄1993年通过建立控制面积400km^2、网点80个的I等形变水准网,监测到平均沉降速率为17 ̄23mm/a,5年累计最大沉降量达124mm,地面沉降面积达160km^2。从其成因看,它包括了人工抽水土层压密、区域地壳构造下降和相邻区新层活动的牵引作用三者叠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