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发展地理学视角下中国区域均衡发展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区域差异大、发展不平衡是中国的基本国情,研究区域均衡发展问题是发展地理学领域的重大课题.本文首先回顾了中国的区域均衡发展历程,总结了各时期区域均衡发展的特征,研究指出,中国区域间发展呈现出均衡发展与非均衡发展演替的状态,每次演进使得社会的发展质量迈进新的台阶,逐渐走向高质量发展与区域均衡发展的状态.其次,本文探讨了当前...  相似文献   

2.
沙产业的发展历程和前景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中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1984年提出了发展沙产业的理论构想后,沙产业历经多年的探索实践和发展。分析了沙产业概念,论述了发展沙产业的重要意义,总结了沙产业理论体系构建过程和实践进程。沙产业理论的发展经历了农业型沙产业理论、生态型沙产业理论、生态经济型沙产业理论和知识密集型沙产业理论4个阶段,沙产业的实践经历了启蒙萌芽、探索实践和快速发展3个阶段;指出了沙产业的发展前景,沙漠拥有丰富的资源,发展沙产业是沙漠地区开发的战略抉择,发展沙产业为人类开辟了新的生存空间,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沙产业的发展开拓出了一条治理与开发结合、治沙与治贫兼顾、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旅游产业组织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河南省旅游产业正经历由量的发展到质的跨越的重要时期。文章就河南省旅游产业未来进一步发展所面临的若干重要课题,如发展优势、发展重点、发展步骤以及发展思路等进行了反思,并就此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4.
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地理学贡献与责任使命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城镇化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中国城镇化不仅决定着中国的未来,而且决定着世界城镇化的进程。近35 a来中国地理学家对中国城镇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主要表现在:首次提出了城镇化的概念,推动城镇化上升为国家战略;率先将Northam提出的城镇化发展三阶段论修正为四阶段论;提出了中国城镇化发展合理进程并被《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采用;研制了中国新型城镇化综合区划,构建了中国新型城镇化合理格局;率先研制了城镇化发展质量定量测度方法与系统,为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提供了技术支撑;较早发布了《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报告》,提出了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通用模式和差异模式;首次提出了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圈理论与技术图谱。中国地理学家在城镇化这一多学科研究的重大领域中经常扮演着组织者角色,并担当重任,主要是:综合分析城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国际经验,探索城镇化发展的驱动机制与基本规律,辨析城镇化发展的空间格局和差异模式,揭示城镇化发展与资源环境的耦合关系,模拟预警城镇化发展的多种情景与风险,选择城镇化发展质量提升的可持续之路。今后一段时间内,创新国家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理论,优化“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城镇化发展的空间格局,揭示中国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机理及规律,研制中国城镇化发展的智能决策支持系统与引导政策,是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地理学使命。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被各国普遍所接受,社区发展又成了中外学术界的一个热门课题。本文阐述了社区发展的历史背景、内涵、原则和模式,探讨了社区地理学在社区发展研究中的作用。希望有益于社区发展和社区地理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黄山市旅游与城市互动发展关系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全面梳理黄山市旅游发展的历程以及城市发展的阶段,对黄山市旅游和城市的发展关系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发展的关系模式进行了预测。研究认为,黄山市旅游业与城市的关系主要是旅游作为一种城市化机制促进城市的发展。同时,黄山市旅游业在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以后,旅游产业自身的促进机制发挥已经趋于饱和状态,需要依托城市的发展提供外来动力机制,黄山市旅游与城市发展的关系进入了"城市作为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推动城市旅游发展"的新阶段,黄山市的城市发展应该充分考虑旅游产业发展的新要求,在更高层次上实现旅游与城市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沙产业理论在甘肃的实践与发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刘世增  李银科  吴春荣 《中国沙漠》2011,31(6):1393-1397
值钱学森院士诞辰100周年之际,对他提出的沙产业理论进行了阐述。在沙产业理论的指导下,甘肃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实践,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回顾沙产业理论在甘肃的实践与发展,分析沙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对甘肃今后沙产业的发展进行了展望,为推动甘肃沙产业的健康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有利于促进甘肃沙区生态、社会、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云南省小城镇发展现状和动力机制及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小城镇、大战略",发展小城镇是突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等重要途径.通过对云南省小城镇发展现状资料的收集和调研,指出其小城镇发展的地域差异大、发展水平低、特色不明显等方面的不足,同时对其小城镇发展的动力机制进行了剖析,揭示了小城镇发展的一般性和特殊性,根据其小城镇发展的动力机制提出了云南小城镇发展的传统集镇型、乡镇企业主导型、城郊型、商贸旅游型4种模式,并结合实例对4种模式的成长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发展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回顾和总结了20世纪以来发展地理学的研究进展,涉及发展地理学内涵和理论、领域和方法及其发展趋势。系统梳理了发展地理学在欠发达国家或地区发展收敛、发达地区或国家生活品质提升过程中的收敛及其路径等研究内容。通过分析国外研究进展,指出了发展地理学在中国的发展条件与学科优势,并着眼于国际学术前沿最新动向与国家宏观战略需求,提出了今后中国发展地理学研究需重点关注的领域。未来发展地理学研究应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引,以提升欠发达地区可持续生计能力与区域绿色发展水平为核心,以构建发展地理学理论和跨学科综合集成研究体系为目标,聚焦区域发展的空间格局、扩散特征与收敛研究,探索出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与产业发展的调控政策与科学路径。  相似文献   

10.
乌镇旅游发展模式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古镇旅游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在开发和经营中遇到了诸多问题,乌镇二期则走出了一条创新发展的路径,实现了古镇旅游的提升和转型.在分析古镇旅游发展模式的基础上,从产权、产品、经营和社区参与度4个维度上系统地解析了乌镇旅游发展模式,并针对目前古镇旅游发展中所产生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和建议,为其他古镇的合理开发、发展模式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区域发展理论: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33,自引:2,他引:31  
区域发展理论是经济地理学和区域科学基础理论的核心。本文首先回顾了传统的区域发展理论, 包括发展阶段理论、均衡增长理论、不均衡增长理论、区域增长的一般理论模式和新马克思主义理论, 然后概述了70 年代以来区域发展理论研究的新进展, 最后前瞻了区域发展理论研究与发展的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12.
根据国内碳汇发展现状,分析了张掖黑河湿地发展碳汇的优势与劣势,提出了发展湿地碳汇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韩非子和《山海经》均指出中国是"山海之国"。改革开放以来来,中国进入了"高铁式快速发展"轨道,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同时也出现了以支撑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环境压力、在区域发展上强调了东部率先发展导致的东西区域发展差距扩大、多重多区域地重点支持发展导致的区域发展不均衡以及与之相关的人地关系矛盾等发展  相似文献   

14.
马鞍山市江心洲湿地保护与利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围绕马鞍山江心洲湿地的发展规划,分析了湿地现状及因港口、城市发展所面临的保护与发展问题。以当今湿地与水资源保护为前提,探讨了江心州湿地开发利用战略与保护措施,提出了湿地保护与发展兼容的若干经验模式。  相似文献   

15.
论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与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述了地理信息系统产生与发展,从分析系统的技术特点入手,揭示了其发展与应用的密切关系,进一步指出了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潜力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了罗山县林业生产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论述了该县林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探讨了林业发展的前景,并提出了该县应从根本上转变对林业的认识等发展林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国内外有机农业发展演化与区域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世界有机农业发展演化进行梳理,将其发展历程分为产生、发展和增长阶段,并介绍了各阶段的主要特点。以大洋洲、北美洲、欧洲和亚洲有机农业发展较好的区域进行典型性对比分析,选取有机农田面积、有机农业从业人员和有机产品销售等标志性指标,综述了世界有机农业的发展动态,并对各地区有机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进行总结。简述我国有机农业的发展演化,从有机产品贸易额、有机农产品产区分布和有机企业空间分布总结了我国有机农业的发展现状,并提出我国未来有机农业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8.
山东省城镇化包容性发展的时空格局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于伟  吕晓  宋金平 《地理研究》2018,37(2):319-332
在中国城镇化发展的战略转型期,将“包容性”理念融入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建设中,从发展机会平等、发展内容全面、发展成果共享三个维度解析了城镇化包容性发展的内涵,并构建测评指标体系,以山东省为案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① 2005-2014年,山东省城镇化包容性发展评价值均小于0.5,处于以排斥性特征为主的过渡时期,不同维度的评价值呈现发展机会平等<发展内容全面<发展成果共享的态势;② 只有青岛市进入了包容性特征为主的过渡时期,济南等10地市处于排斥性特征为主的过渡时期,菏泽等6地市处于排斥性发展阶段;③ 各地市综合评价值与发展机会变量的正相关性最显著,说明发展机会不均等是较多地市城镇化包容性发展综合评价值偏低的主要原因。发展机会、发展内容与发展成果的相关性较弱,说明山东省较多地区的城镇化建设投入和成果还未能有效的惠及城乡。理论上,实现了从起点、过程、结果等内在联系紧密的三个维度刻画城镇化的发展水平,完善了城镇化的质量内涵。实践上,可以从不同层面检视城镇化包容性发展的障碍因素,为城镇化的质量提升提供指引。  相似文献   

19.
樊杰  杨晓光  胡东升 《地理研究》2002,21(6):772-780
本文从中小企业发展在我国西部开发中的作用入手 ,针对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特点及其中小企业发展产生的问题 ,重点分析了中小企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对现行的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的理念进行了全新的思考。明确了促进西部中小企业发展的基本战略 ,并就西部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建立非理性作用的约束 -引导机制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以现代渔港经济区理念看广东惠来县神泉港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春山  罗彦 《热带地理》2005,25(1):33-37
分析了现代渔港经济区的内涵、构建思路与关键问题,指出神泉渔港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发展的优势与发展的契机,并结合现代渔港经济区理念,具体探讨了神泉现代渔港经济区的发展设想、发展策略与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