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粘滑位移的直接测量和剪切破裂能的修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施行觉  王其允 《地震学报》1989,11(2):153-160
从滑动弱化模型剪切破裂能G的计算公式出发,对三轴实验中常用位移测量方法作简要分析,认为改用弹簧应变片式位移计直接测量断层位移比用位移传感器在容器外部测量更能真实地反映粘滑的动态过程.作如此技术上的改进以后,当频率响应和采样速率比粘滑动态过程高得多时,就能直接得到(u)积分曲线而无需进行弹性修正.对同一粘滑事件,分别用弹簧应变片式位移计和位移传感器在高压容器的内外同时进行位移测量,在各种条件下,前者得出的G值总比后者高得多,约为3——10倍.初步的分析表明,后者偏低的主要原因在于容器外的位移计不能及时地反映粘滑时的位移变化,而新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这一缺点,因而更接近于用地震学方法所得到的G值.   相似文献   

2.
阵列式位移计(SAA)是一种基于微电子机械系统测试原理测试加速度和位移的传感器,具有精度高、可重复利用、自动实时采集等特点。该仪器装置可满足静态下岩土工程的变形测试要求,如边坡滑移、隧道、路基沉降、桥梁挠度等变形监测,也适用于动态下的加速度、位移、温度的测试。国内首次将阵列位移计(SAA)应用在大型振动台试验中,对桩基和刚性复合地基以及地基土在地震动作用下加速度和位移等动力响应进行研究。表明加速度动力系数在砂层中放大,软土中减小。随着输入地震动峰值的增大,地基土中不同深度测点的峰值加速度动力系数均有所降低,说明在累加地震作用下土体传递地震波的能力减弱。  相似文献   

3.
针对地震时基于计算机视觉的隔震支座位移测量特点,即相机在地震时位置不固定,且难以追踪相机各时刻的运动位姿,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视觉的隔震支座动态位移测量方法,该方法无需额外追踪相机位姿,沿建筑轴线两个正交方向分别设置相机,在隔震支座上下连接板处设置双标靶,相机光轴与标靶平面相互垂直,对每帧图像用比例因子法确定物象关系,则各时刻两标靶的相对位移就是隔震支座位移。用一个LRB500隔震支座的基本力学性能试验对提出的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无论相机运动还是固定,该方法得到的隔震支座水平位移时程与位移计得到的结果几乎完全一致;相机运动比相机固定的测量误差要大,但与位移计测量的结果相比,水平和竖向位移峰值的绝对误差均小于1 mm,说明提出的方法可进行隔震支座长期荷载及地震作用下的位移监测。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一个地质灾害多发的国家,特别是滑坡发生的次数比较多、危害性比较大。因此对滑坡的位移进行监控预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滑坡位移变化的非线性问题,可以利用支持向量机在回归分析中的方法——ε-支持向量回归机(ε-SVR)进行预测,该方法基于统计学理论,在处理小样本、非线性、高维数等问题上有一定的优势。以福建八尺门滑坡的监测数据为例,将前面的17个位移数据作为学习样本,后面的6个位移数据作为预测样本,采用不同的核函数分别进行位移预测来与原始监测值进行对比,比较其预测精度。结果显示,该方法产生的预测值与原始监测值之间的误差比较小,其位移变化趋势与原始数据的变化趋势也基本一致,这说明该方法预测精度高,实用性强。  相似文献   

5.
当前振动台模型试验大型、高耸结构的顶端位移测量较为困难,针对该问题提出采用无人机摄影技术对结构顶端大位移进行非接触测量。研究以光流特征值法为理论基础的视频位移识别技术,利用静止点对该方法计算结构位移过程中产生的无人机悬停飘移进行补偿,借助Python编写一套高精度位移响应程序,进行高耸结构模型振动台试验。通过输入不同幅值的地震波,对无人机拍摄的模型顶端位移视频进行程序分析,将输出结果与传统拉线位移计测量结果对比。针对拉线位移计算结果及视频位移识别结果之间的误差,通过FFT高通滤波、基线校正等方法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形成了一套面向无人机摄影测量的处理标准。研究工作可有效地利用无人机代替传统接触式位移传感器,在大量程下实现对结构的顶端位移测量。  相似文献   

6.
921型超低频有源伺服式速度,位移计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介绍一种在很小体积的往复式摆上采用有源伺服技术实现超低频大幅值测量用的速度计、位移计,它可在多个频带测量速度和位移。最低频率可达0.04Hz,最大可测位移为±15m。它可用于海浪浪高、抽油机行程、高柔结构的超低频大位移测量。该仪器于1992年获得国家专利,并获得中国专利博览会银奖。  相似文献   

7.
文中以某一实际工程为例,讨论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中加速度反应谱规准化对工程场地地震位移时程所带来的影响。数值结果表明,根据规准化加速度反应谱得出的位移时程存在很大的误差。建议在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中,不宜进行加速度反应谱的标定工作。  相似文献   

8.
用三种不同的位移测量仪器,两套独立的记录装置,证明了目前人们对粘滑瞬态过程的认识是值得重新考虑的。如果用安装在容器外部的电感位移传感器来测量粘滑时的裂纹位移,则粘滑瞬态过程的应力—位移曲线呈“L”型,与人们的认识相一致。但如用安装在容器内部的应变片位移计来测量裂纹位移,则瞬态过程的应力—位移曲线呈斜直线下降。作者认为后者更能反映粘滑过程的本质。造成不同图形的主要原因是不稳定性开始时,应力和位移是否同时变化,以前实验中记录到的“不同时”是测量位移的仪器时间滞后所造成的,而滞后的原因又是传感器的原理和安放的位置不同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9.
辽宁数字遥测地震台网全部采用速度记录。我们将地动速度转换为地动位移,并统计出相应的最大振幅、周期,根据短周期地震仪近震震级公式ML=lgAμ+R(△)+S对各遥测台站对不同震级所能控制的距离进行了计算,得到台网监测范围。台网基本上能够控制我省中部ML≥2.0以上地震和全省及邻近海域ML≥3.0以上地震。  相似文献   

10.
安徽省地震台网监测能力和监控范围估算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安徽省“十五”数字地震台网由21个子台组成。我们根据测试记录的数据,将地动速度转换为地动位移,根据短周期地震仪近震震级公式ML=lgAμ+R(△)+C,对各台站不同震级所能控制的距离进行了计算,得到台网监测范围。台网基本上能够控制安徽省中部ML≥2.0地震和全省ML≥2.5地震。  相似文献   

11.
在照相记录地磁倾斜仪中,时号灯一般采用弹簧片触点做电源开关,其工作时间的长短,通过机械钟带动凸轮控制弹簧片触点的闭合时间来实现。由于弹簧片间隙大小的调整掌握起来比较困难,即使经验丰富的观测人员,经过数次乃至数十次调整,时号灯的工作时间也很难做到如愿;另外,由于弹簧片本身所具有的疲劳特性和触点氧化现象的存在,时号灯使用一段时间后,往往会出现触点闭合时间变化和接触不良等故障,影响资料质量。为解决上述问题,笔者设计了一款无触点时号灯电源控制电路。该电路具有机械触点、电脉冲触发,时号灯亮度、时号灯工作时间可调等多种…  相似文献   

12.
土石坝的安全监测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关于应力的监测,主要是孔隙水压力的监测;二是变形的监测,包括地表沉降、地基深层分层沉降、坝肩水平位移等.实际工程表明,土石坝在填筑施工中出现安全问题时,超孔隙水压力与坝肩水平位移会明显偏大,结合地表沉降与坝基深层位移监测结果能够对坝体施工安全有效预警.为研究土石坝坝体与软弱地基的沉降、...  相似文献   

13.
测震系统标定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对常用的通过测中肯电阻标定测震系统的方法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以期提高标定工作的精度和速度。主要有,第一用自制的高精度周期仪代替人工读秒表的测周期方法;第二用空气阻尼监测仪快速地监测空气阻尼以落实拾震器的装配状况;第二对衰减振动的记录图提出了数据修正以提高测量程度。  相似文献   

14.
边坡振动台模型实验动位移的加速度时程积分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受数据采集条件限制,振动台模型实验的速度和动位移时程一般由实测加速度时程信号进行积分得到。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实测数据计算,认为动位移的频域积分法误差来源是低频截止频率的选取,特别当低频频率接近零时,传统二阶频域积分可产生较大的动位移低频振荡和峰值误差。提出利用时域与频域混合的方法,即频域一时域混合积分法,来克服积分过程带来的误差,其在对加速度两次积分中,分别进行一次频域积分和一次时域积分。地震模拟振动实验的台面实测加速度数据积分与台面动位移计实测数据的对比表明,较之传统的二阶频域积分,采用频域一时域混合积分时误差可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15.
2020年2月18日17时7分在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发生M4.1地震,山东省地震局出动现场流动监测队迅速在震中附近架设4个流动台站,与周边固定地震监测台组网监测震中区域余震活动.本文介绍了流动台的组建,监测流动台的运行情况,展现出流动台在余震监测中的重要作用,并通过计算流动台地震计的正弦标定、脉冲标定测试结果,验证了流动...  相似文献   

16.
对原GNSS变形监测终端进行改造升级,研发了多星多频GNSS高精度变形监测终端,研究了GNSS本地解算技术,结合4G全网通、短距离通信技术和北斗短报文等多模通信融合技术,解决野外复杂环境下现场监测终端不能稳定解算及北斗GN S S原始数据无法完整传输至服务器等问题,并将阵列式位移计应用于清远市阳山县太平镇太平村滑坡隐患...  相似文献   

17.
组合式应变观测仪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两种新型钻孔应变仪的设计,其结构与现有的径向位移式多分量应变仪有所差别。这两种结构的优点为:计算(ε1 ε2)面应变时只涉及一个面应变灵敏系数A,计算(ε1-ε2)、θ时只涉及两个剪应变灵敏系数B1、B2,两者问互不影响,计算结果较为可靠。以应变结构,提出了两个新的工作方案,它们都取消了探头内的机械运动,有助于井下部件力学状态的稳定。新方案采用电法位移标定,用电法调零取代机械调零。  相似文献   

18.
现行的基于数十至百m长的跨断层短基线的测量方法精度较高,但往往不能有效跨越大型活动断裂带进行观测;而GNSS目前受站点密度及观测精度所限,对断层近场尤其是运动速率偏低的断层开展形变观测的分辨率较差。基于上述现状,在川滇块体东边界构造带新布设2个实验场地,分别跨越则木河断裂大箐梁子段和昭通断裂的龙树分支进行测量。实验利用km尺度跨距的基线测量活动断裂带的近场运动与变形,获得3a的实验观测数据。文中首先介绍了场地选建、监测断裂、基线测量方法以及实验观测结果,然后利用测量资料,基于刚体、弹性和组合模型3种假设条件计算分析这2个场地的断层近场位移和应变。则木河断裂大箐梁子段在刚体模型下2盘近场平行断裂走向的位移分量在±3mm内波动,无明显趋势变化;垂直断裂走向的位移分量在2015—2016年持续下降,反映断裂呈横向水平压缩,累计降幅达6mm,但2017年出现近2mm的横向水平拉张;弹性模型下该断裂段的横向水平应变分量εy以挤压为主,年变化幅度接近1×10-5,另外2个应变分量均为10-6量级。昭通断裂龙树分支2盘近场的相对位移虽然变化较小,但表现出与该断裂地质活动一致的右旋走滑特征,位移速率约0.7mm/a;沿该分支断层走向的应变分量εx为挤压状态,量值不超过2×10-6;垂直断层走向的应变分量εy则以拉张为主。文中还讨论了应用组合模型的效果与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地电阻率变化与孕震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志贤  彭远黔 《地震》1996,16(4):396-402
在分析唐山7.8级地震前后地电阻率异常变化特征的基础上,研究地电阻率异常量△ρ/ρ0与应变的关系,给出了地电阻率异常量△ρs/ρ0对应变ε的转换关系式;分析和研究地电阻率异常发展,演变特征与地震孕震,发生过程的联系及其前兆异常标志。  相似文献   

20.
陈培善 《地震学报》2012,34(1):125-126
本目录中的地震参数来自"中国地震台站观测报告"(简称"月报").其中,国内及邻区给出M≥4.7的事件,全球给出M≥6.0的事件、"月报"由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按月做出.本目录中的发震时刻采用协调世界时(UTC);为了方便中国读者,也给出北京时(BTC).震中位置除给出经纬度外,还给出参考地区名,它仅用作查阅参考,不包含任何政治意义;还给出测定震源位置的台数(n)和标准偏差(SD).面波震级Ms是对中周期宽频带SK地震仪记录,采用北京台1965年面波震级公式Ms=lg(AH/T)+1.66 lg(△) +3.5(1°<△<130°)求得.AH是两水平分向最大面波位移的矢量合成位移.Ms7是对763长周期地震仪记录,采用国际上推荐的面波震级公式Ms7 =lg(Av/T)+1.66 lg(△)+3.3(20°<△<160°)求得.Av是垂直向面波最大地动位移.mb是短周期体波震级,ML是近震震级.为避免混乱,震级之间一律不换算.为方便读者,还给出美国NEIC定出的面波震级Msz和短周期体波震级m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