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超高压变质岩的全球分布与地球演化节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压、超高压变质作用不是一个局部的孤立的地质现象,而是一个时空跨度大、范围广、影响构造观的重要科学问题。文中讨论了世界上三类(13个)典型超高压变质地区的地质学岩石学特点,从全球构造的角度研讨了超高压变质的时空分布,从而得到下列认识:(1)所有高压、超高压变质岩均分布于全球活动带及其次级褶皱带内,超高压变质岩常常保存于多期变质和变形的基底片麻岩块体中,与深位壳型剪切带关系密切。(2)现有的年代学资料说明大部分超高压变质带出现于显生宙不同时代的褶皱带(造山带)内。(3)超高压变质演化的多阶段性,说明了地球从收缩到膨胀的节律现象。(4)从欧亚大陆范围看来,从北而南,从陆到洋超高压变质有逐渐变新的趋势,可能说明欧亚大陆从中生代以来,有从大陆向大洋方向增生的总趋势。  相似文献   

2.
3.
侏罗—白垩纪地球圈层演化节律及相互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章根据国内外近年多学科研究新成果,结合东亚燕山构造阶段经典地区陆相地层特征,特点评述了全球中侏罗至早白垩切地质年代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与国际海相分阶,二级层序地层界面,磁性地层和较合理的同位素年龄值协调的陆相地层划分对比方案。  相似文献   

4.
地球演化中表现出的最大两级节律为10×108a和2×108a。每2个相邻节律可合并为一个周期,因而地球演化的最大两级周期为20×108a和4×108a。岩石学、地层学和构造地质学方面诸多证据都说明这种划分的合理性。对于地球演化中的这类大型节律及周期性的成因机制,用笔者已提出的“地球多级驻波脉动理论模型”可以得到较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5.
邓清禄  杨巍然 《地学前缘》1997,4(4):191-196
地球化学成分和其他地质现象一样,在地球发展过程中也表现出节律。文中选择大气中的CO2,海水中的δ^34S和^87Sr/^86Sr,地壳中的K/Na为代表,介绍了地球历史发展中的地球化学节律,同时人出了区域构造演化中的地球化学演化节律的研究实例。  相似文献   

6.
在藏北丁固地区,变质岩广泛分布,主要为区域变质岩,少量接触变质岩、混合岩化变质岩及动力变质岩。变质类型、变质岩相及变质岩石组合的空间分布等,受地层时代、原岩性质、地质构造及中酸性侵入岩体等多重因素控制。本文初步建立其综合模式。  相似文献   

7.
马晓min 《贵州地质》1989,6(3):261-267
全地幔对流因地球自转而具十二个规律性分布的旋涡单元,全球岩石圈因此表现出明显的旋涡构造特征。地球的演化与太阳系在银河系中的运动规律有关,周期性的银河天体撞击使规律性的全球旋涡构造受到银河年周期的撞击破坏。地球的构造发展表现为:旋涡运动—撞击破坏—旋涡恢复,周而复始,逐步演进。运用这个新假说,本文将全球海沟划分为五种成因四种类型,将全球大陆地台的活化也分成了五种成因类型。  相似文献   

8.
地球的节律与大陆动力学的思考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地球的节律可能是地质作用在地球发展中普遍存在的规律,即有不同的类别,即有不同的类别,又有时限不同的级别。节律具有突发性和旋回性或周期性,总的构成不同的发展阶段。地球节街可能最终受到天文因素背景的控制。  相似文献   

9.
杨学祥  王成金 《地学前缘》1997,4(3):101-107
地球节律主要受地球内部能量间歇性的释放所控制。旋转系统有不同于非旋转系统的位能,热能和旋转能的相互转换方式。在重力分异和热对流过程中,地核不仅有巨量热能,而且有巨量的旋转能和放射性蜕变能。  相似文献   

10.
贺兰山群变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能高  杨家喜 《矿物学报》1995,15(1):104-110
贺兰山变质岩是一套晚太古宙的孔兹岩系,与典型的太古代沉积岩相比,这套变质岩的SiO2、K2O、P2O5、Rb、Zr、Hf、Nb,尤其是K、Rb偏高;而MgO、FeO、Ni、Cr、Cu、Co、V、Sc、Na、Ti、Sr等偏低。在稀土元素方面,有ΣREE高,轻、重稀土分异强,Eu负异常的显著特征。这些特征表明,华化地台西部在晚太古宙就已存在丰富的花岗质源区,比东部有更高的演化,可能是地台基底的陆核。  相似文献   

11.
12.
一种全新的全球演化营力:撞击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撞击作用与地球的形成,撞击与全球环境演化,撞埚与大陆的分裂,撞击与成矿等方面的详细讨论,认为地外营力与地球内部营力一样在全球演化中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加强这一新领域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全面认识地球与地外物质的相互作用及地球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3.
14.
对地质节律与地球动力系统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对地质历史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节律现象进行了分析,并就其可能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初步讨论,认为地球的内部动力作用是地质节律形成的主要学背景。地球内部动力系统的能源主要来源于原始增生热,短寿命放射性核素和长寿命放射性核素衰变产生的辐射能等;能量主要以热传导,热对流的方式由地球内部通过岩石圈向外耗散,并导致岩石圈的板块运动;内部能量的释放是呈指数衰减的,在此背景上叠加着非线性的,脉冲式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地球节律的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球节律主要受地球内部能量间歇性的释放所控制。旋转系统有不同于非旋转系统的位能、热能和旋转能的相互转换方式。在重力分异和热对流过程中,地核不仅有巨量热能,而且有巨量的旋转能和放射性蜕变能。这是地球能量释放的内因。天文因素使地球内核周期性地南北振动,使地球轨道、体积,形状、自转速度、公转速度和差异旋转状态周期性地变化。这是地球能量间歇性释放的外因。对作差异旋转的内核而言,万有引力常数G的变化可以改变太阳辐射量和太阳系体积,影响核幔的角动量交换和地壳地幔容积,造成热幔柱的形成与喷发,控制了核幔边界的能量交换过程。这是天文周期与地质旋回一一对应的原因,也是地球节律产生的根本原因。这使人们可以从天文周期预测地质变动。  相似文献   

16.
侏罗-白垩纪地球圈层演化节律及相互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根据国内外近年多学科研究新成果,结合东亚燕山构造阶段经典地区陆相地层特征,重点评述了全球中侏罗至早白垩世地质年代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与国际海相分阶、二级层序地层界面、磁性地层和较合理的同位素年龄值相协调的陆相地层划分对比方案。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地球岩石圈、水圈、气圈、生物圈以及地外宇宙圈演化节律和耦合关系,指出本阶段中地球各圈层演化节律间的一些差异性和不确定性,显示了地球历史节律中规律性和随机性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7.
地球历史的地球化学节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地球化学成分和其他地质现象一样,在地球发展过程中也表现出节律。文中选择大气中的CO2、海水中的δ34S和87Sr/86Sr、地壳中的K/Na为代表,介绍了地球历史发展中的地球化学节律,同时还给出了区域构造演化中的地球化学演化节律的研究实例。在此基础上,对引起地球化学节律性变化的动力学机制进行了讨论,指出板块构造机制存在着时代的局限性,并提出了用“开”、“合”的思路去认识地球历史的地球化学节律性。  相似文献   

18.
19.
对地质节律与地球动力系统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地质历史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节律现象进行了分析,并就其可能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初步讨论,认为地球的内部动力作用是地质节律形成的主要的动力学背景。地球内部动力系统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原始增生热、短寿命放射性核素和长寿命放射性核素衰变产生的辐射能等;能量主要以热传导、热对流的方式由地球内部通过岩石圈向外耗散,并导致岩石圈的板块运动;内部能量的释放是呈指数衰减的,在此背景上叠加着非线性的、脉冲式的变化。在分析地球动力系统的主要特征基础上,笔者将地球视为一个自组织临界状态的自然系统,提出一个简单地球热动力系统模型,对地质节律现象进行模拟,并对未来地球动力系统模型要考虑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20.
内蒙大青山早前寒武纪变质岩和早期陆壳的演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