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陈一平 《海洋信息》1998,(12):27-29
金枪鱼是一种名贵经济鱼类,素有“海中鸡肉”之称。日本是世界上金枪鱼生产及消费第一大国。所消费的金枪鱼主要有黄鳍金枪鱼、长鳍金枪鱼、大眼金枪鱼、蓝鳍金枪鱼、南蓝鳍金枪鱼。其中蓝鳍金枪鱼个体最大,体长可达3米,体重差不多500公斤。它的年生长率高,肉味鲜  相似文献   

2.
吴溪 《海洋世界》2008,(4):26-30
参与国际海洋生物普查(Census of Marine Life)的海洋历史学家详细描述了1900—1950年北欧迅猛发展的渔业及其最终导致的结果——北欧周边海域蓝鳍金枪鱼种群数骤减。 遭到打击的不仅是北欧周边海域的蓝鳍金枪鱼,大西洋蓝鳍金枪鱼、太平洋蓝鳍金枪鱼、澳大利亚蓝鳍金枪鱼皆难逃厄运。 蓝鳍金枪鱼已经成为世界上最濒危的物种之一。  相似文献   

3.
津沙 《海洋世界》2012,(2):50-51
每年1月,日本筑地鱼市年度第一条蓝鳍金枪鱼的拍卖价格都列位当年高价。今年的起价尤显突兀,一条重269千克的蓝鳍金枪鱼,竟拍出了5649万日元,即7360美元的高价。高价购买金枪鱼在日本不是什么新鲜事,蓝鳍金枪鱼脂肪含量高,其中腹部脂肪含量最高,在东京的寿司店里,一份可卖24美元。不过,紧密关注蓝鳍金枪鱼居住环境的环保专家表示,火热的拍卖场面向渔民传递着错误的信息,  相似文献   

4.
晓惠 《海洋世界》2012,(3):66-69
金枪鱼被认为是制作寿司的顶级食材,这其中又以蓝鳍金枪鱼为最。酷爱寿司的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金枪鱼消费国,每年约有超过80%的金枪鱼被运往日本市场。可以说,世界上最昂贵的寿司就是蓝鳍金枪鱼寿司,而以其“多脂大腹”制成的寿司更是贵族中的贵族。  相似文献   

5.
南方蓝鳍金枪鱼渔业和生物学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方蓝鳍金枪鱼(Thunnus maccoyii)是金枪鱼渔业的重要经济鱼种,历史上其全球年产量曾达到8万t水平[1]。由于长期的过度开发,近年来资源衰退严重,渔获量不断下降,各国已纷纷提出并实施一些养护措施[2~4]。目前中国正大力开发远洋金枪鱼渔业,而国内对南方蓝鳍金枪鱼的专项研究匮  相似文献   

6.
以蓝鳍金枪鱼为蓝本,进行了仿鱼尾推进小型水下航行器方案设计与模型制作,包括设计主体外形、主体结构及安装形式、传动机构、尾鳍形状等。在水池中开展了自航实验,测定了尾鳍的摆幅、频率、形状及刚度对航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提高尾鳍摆动频率或增大尾鳍摆幅,能提高水下航行器的速度;当采用柔性尾鳍时,航行器的速度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7.
印度洋金枪鱼延绳钓渔业作为我国重要的远洋渔业之一,探究其渔场时空变动及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十分必要。本文根据2016年1—6月收集的印度洋金枪鱼渔业生产数据,并结合卫星遥感获取的环境因子数据,运用ArcGIS和GAM模型分析了印度洋大眼金枪鱼和黄鳍金枪鱼渔场时空变动及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大眼金枪鱼和黄鳍金枪鱼1—6月CPUE均呈现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4月均达最高值,分别为2.45尾/千钩和3.56尾/千钩,各月CPUE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大眼金枪鱼和黄鳍金枪鱼渔场时空变动基本趋于一致,均为先向东北移动,后向西北移动,最后再向东北移动的趋势;GAM模型分析显示,大眼金枪鱼CPUE与模型因子的解释率为32.1%,纬度和250 m水深温度影响最显著,黄鳍金枪鱼CPUE与模型因子的解释率为37.2%,200 m水深温度影响最显著;协同分析表明,1—6月,印度洋金枪鱼延绳钓中心渔场分布于1°S~9.5°N,47°~64°E,且海表温度在29.3~30.8℃的海域。  相似文献   

8.
掌握海洋环境因子对长鳍金枪鱼(Thunnus alalunga)资源密度分布的影响有利于该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根据2013年9-12月在库克群岛海域利用延绳钓调查所获得的共计56个站点的长鳍金枪鱼渔获率数据,以及测得的温度、叶绿素a浓度、水平海流及垂直海流等环境因子数据,采用支持向量机方法分析了各水层(40.0~239.9 m,每40 m为一层)及整个水体中各个环境因子与长鳍金枪鱼渔获率的关系并建立了长鳍金枪鱼栖息环境综合指数(IHI)模型,并利用验证站点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1)预测渔获率与其对应的名义渔获率无显著性差异;(2)IHI模型的预测能力较好,能有效预测长鳍金枪鱼的分布;(3)不同水层影响长鳍金枪鱼分布的主要因素不同,在40.0~79.9 m、80.0~119.9 m、120.0~159.9 m、160.0~199.9 m和200.0~239.9m水层其分布分别主要受叶绿素a浓度、水温、垂直海流、叶绿素a浓度和温度的影响。整个水体影响长鳍金枪鱼分布的主要因素为温度;(4)长鳍金枪鱼分布密度较高的水层为120.0~199.9 m;(5)长鳍金枪鱼IHI指数分布较高的3个区域分别为9°00′S-12°20′S,159°00′W-164°00′W、13°30′S-14°30′S,159°00′W-161°00′W和10°30′S-12°30′S,167°00′W-168°00′W,建议在上述海域作业时,应使钓具沉降到120~199.9 m水层,以减少其它物种的兼捕率并提高长鳍金枪鱼的渔获率。  相似文献   

9.
瓦努阿图周边海域长鳍金枪鱼渔场分布及其与表温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海表温(SST)是影响渔场的重要环境因子.根据2008年我国冰鲜金枪鱼延绳钓船在瓦努阿图周边海域的生产统计数据,结合卫星遥感获得的SST资料,分析了长鳍金枪鱼各月渔场时空分布及其与SST的关系.K-S检验表明,长鳍金枪鱼渔场形成与SST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0.
《海洋世界》2012,(2):44-47
我们看到一大群野生蓝鳍金枪鱼,像一片洪流滚滚而来,无边无际;这些庞然大物背部深蓝,有着钢铁般的侧翼和锋利的鳍。它们正在迁徙,数以千计,浩浩荡荡。它们身体状如鱼雷,游动时与水浑然一体;它们的游动符合流体动力学,自然流畅,一气呵成;它们气势如虹,任何漩涡、激流都无法阻挡。每条鱼都把头紧贴在前面一条鱼的新月形鳍下,整齐划一,汇成了一个令人目眩的流动漩涡:一致的黄色鳍线,一样的炭灰色双眼,简直令人叹为观止!这些硕大的金枪鱼根本没理睬我们。  相似文献   

11.
黄鳍金枪鱼(Thunnus albacares)是全球远洋渔业的重要目标鱼种,要实现有效的管理,对其进行科学的资源评估是必不可少的.本文以大西洋黄鳍金枪鱼为研究对象,根据国际大西洋金枪鱼养护委员会的渔获量和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数据,使用贝叶斯状态空间模型进行资源评估,并探讨不同剩余产量函数和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数据对评...  相似文献   

12.
世界南方蓝鳍金枪鱼渔业的资源状况与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金枪鱼类属于鲭科,为高度洄游性鱼类,遍及温带到热带的沿岸及大洋,几乎世界所有海洋都有金枪鱼类分布。国际社会大规模地开发利用金枪鱼类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1]。由于金枪鱼渔业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且直接关系着一个国家和地区所享有的公海权益,因而世界许多远洋渔业国家和地区都非常重视发展金枪鱼渔业。南方蓝鳍金枪鱼又称为南方黑鲔(Southernbluefintuna),学名为马苏金枪鱼(Thunnusmaccoyii),为金枪鱼类的一种,其肉质鲜美,非常适合制作高品质的生鱼片和寿司,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由于长期的过度开发,20世纪80年代…  相似文献   

13.
长鳍金枪鱼作为高度洄游的大洋性鱼类,因其经济价值高、资源量丰富而成为世界海洋渔业的主要捕捞对象之一。本研究根据中西太平洋金枪鱼渔业委员会(WCPFC)提供的南太平洋延绳钓长鳍金枪鱼渔业2000~2012年13年的渔业生产统计资料,结合卫星遥感获得的海洋环境资料,利用广义线性模型(GLM)和广义可加模型(GAM)对其资源密度进行CPUE标准化。GLM模型结果表明,月、纬度、表温、表温梯度、盐度、海面高度、涡动能、100米溶解氧以及交互项年与纬度、月与纬度、月与经度对CPUE影响较大。根据AIC准则,选择最优的GAM模型,其对CPUE的最大解释偏差为58.9%,模型自变量对因变量的最高相关系数达58.4%。GLM模型和GAM模型标准化后的CPUE变化趋势相同,除2011年外均明显低于或接近名义CPUE。2000~2012年资源密度年间和月间变化较大,资源密度最高的年份为2001年,资源密度最高的月份为6~8月,GLM模型和GAM模型标准化后的平均CPUE分别为11.48尾/千钩、12.41尾/千钩和13.54尾/千钩、18.63尾/千钩。本研究中,GAM模型较GLM模型更合适。  相似文献   

14.
根据2013年7月至2014年1月和2014年3月至9月我国金枪鱼科学观察员在南太平洋采集的延绳钓钩位深度数据和长鳍金枪鱼钓获钩位数据,分析了延绳钓各钩位的上浮率,估算了热带和温带海域长鳍金枪鱼钓获深度范围、最适栖息水层,比较了两个海域长鳍金枪鱼最适栖息深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时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调查海域的长鳍金枪鱼CPUE较高;热带海域钓钩上浮率为14.39%,温带海域为13.60%;热带海域长鳍金枪鱼最适栖息深度范围为190~220 m,温带海域较热带海域浅,为160~190 m;长鳍金枪鱼栖息深度均值在不同季节差异极显著(P0.01),第2季度平均钓获深度最大,为218.0 m,第1季度最浅,为197.0 m(95%的置信区间)。在实际作业时,应充分考虑垂直栖息深度的变化,合理配置延绳钓钓具,减少兼捕率和误捕率,维护生态系统平衡。  相似文献   

15.
杨吝 《海洋信息》1996,(2):26-27
1 金枪鱼资源分布金枪鱼及其近缘鱼种属于亚目鲭鱼,包括金枪鱼、颌针鱼、箭鱼和其他有关的鱼种。这些鱼种生活于热带区和温带区。由于世界鱼糜和罐头业的需要,捕捞者已把长鳍金枪鱼、肥壮金枪鱼、青干金枪鱼、马苏金枪鱼、黄鳍金枪鱼和鲣鱼全都当作主要的商品金枪鱼鱼种。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对有效信息较少的渔业资源进行资源评估面临很大的挑战,而贝叶斯方法在数据数量较少、质量较差的情况下能利用其它种群高质量的数据或已知的先验信息提高资源评估结果的可靠性。由于印度洋长鳍金枪鱼的数据质量较差而数据量有限,长鳍金枪鱼的资源评估结果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为此,本文以印度洋长鳍金枪鱼的资源评估为例,以调查贝叶斯方法在有效信息较少的资源评估中的优势。本文根据不同的先验假设与捕捞数据系列,共构建了8个贝叶斯动态产量模型,以评估长鳍金枪鱼资源。结果表明:(1)分析参数的后验分布能提高捕捞数据系列选择与参数假设的合理性; (2) 利用种群统计学方法为内禀增长率(r)构建有信息先验,能提高资源评估结果的可靠性。与传统方法相比,当基于贝叶斯框架时,能将已知的知识表示为先验信息并能分析参数的后验分布,从而在数据较少或数据质量较差的情况下,能利用各种信息提高参数估计的合理性与资源评估的可靠性。因此,对数据量较少或数据质量较差情况下的渔业资源评估而言,贝叶斯方法非常有效,如本文所示的印度洋长鳍金枪鱼的资源评估。  相似文献   

17.
长鳍金枪鱼(Thunnus alalunga)是金枪鱼延绳钓的主要捕捞对象之一,而库克群岛海域则是重要的长鳍金枪鱼渔场。探究长鳍金枪鱼资源量的时空分布与海洋环境的关系,有利于提高长鳍金枪鱼渔场预报的精确性。根据2017年1月1日至2021年5月31日中国远洋渔业企业的船舶监测系统(Vessel Monitor Systems,VMS)数据,将长鳍金枪鱼渔获尾数和延绳钓放钓钩数匹配到1°×1°的网格中,得出名义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atch Per Unit Effort,CPUE)。对CPUE作正态性检验,以天为时间分辨率,选取月份、经纬度、叶绿素a浓度、海表面高度,以及0~300 m水层的温度、盐度、溶解氧浓度等26个时空与环境因子作为变量,对CPUE与时空环境因子作相关性分析,对环境变量进行多重共线性诊断,按照季度分析长鳍金枪鱼渔场的分布变化,利用GAM评价各因子对长鳍金枪鱼CPUE的影响。结果显示:(1)第二季度12°S以南渔场的CPUE明显高于以北的区域,第三季度渔场分散且CPUE值不高,第四季度CPUE为年中最高。(2) GAM结果显示,对长鳍金枪鱼CPUE影响最显著的为海...  相似文献   

18.
成器 《海洋信息》2002,(3):30-31
在国际市场上,名贵金枪鱼畅销,价格昂贵,其售价已由前段时期的每吨400美元左右回升至800美元左右,回升将近1倍.但据专家预测,如果生产情况不变,金枪鱼特别是黄鳍金枪鱼的价格还会上涨.因此,开发金枪鱼养殖生产和加工出口极具市场前景,目前在国外已有多个国家掀起养殖热潮.  相似文献   

19.
黄鳍金枪鱼索饵水层影响延绳钓捕捞效率,而黄鳍金枪鱼索饵水层分布受水温垂直结构的影响,因此本文采用GAM模型分析次表层环境变量对延绳钓黄鳍金枪鱼渔获率的影响,评估黄鳍金枪鱼垂直水层分布对中西太平洋黄鳍金枪鱼延绳钓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atch Per Unite Effort, CPUE)的作用。模型结果表明,环境因子对热带中西太平洋延绳钓黄鳍金枪鱼渔获率空间分布影响明显。黄鳍金枪鱼延绳钓CPUE在2012年之后快速增多,高渔获率月份出现在北半球夏季,空间上在10°S,140°E附近区域。温跃层上界温度和深度、温跃层下界深度、18℃等温线深度、△8℃等温线深度及其和温跃层下界深度的深度差对延绳钓渔获率影响较大,是影响热带中西太平洋黄鳍金枪鱼延绳钓渔获率的关键环境因子。随着温跃层上界温度和深度值变大,延绳钓CPUE逐渐递增,对延绳钓CPUE影响密切的温度和深度分别为27~28℃和70~90 m。温跃层下界深度对延绳钓CPUE影响在250~280 m时最大;之后随着下界深度的变大,CPUE快速下降。18℃等温线深度对延绳钓CPUE影响呈现先震荡后递增的趋势,影响密切的区域在230 m深度上下。△8℃等温线深度与温跃层下界深度的差值对热带中西太平洋黄鳍金枪鱼延绳钓CPUE影响呈现先快速递减后缓慢增加的趋势,在深度差为70 m上下时影响最密切。研究结果揭示,在黄鳍金枪鱼活动水层受限或栖息水层和延绳钓作业深度相吻合时,延绳钓渔获率最高。依据黄鳍金枪鱼垂直活动水层调整延绳钓投钩,可以提高渔获率。因此,采用延绳钓CPUE进行渔场和资源评估时要考虑金枪鱼适宜垂直活动空间。  相似文献   

20.
长鳍金枪鱼(Thunnusalalunga)是主要的经济性金枪鱼鱼种之一,其空间分布与环境因子存在着密切联系。利用2012—2019年印度洋长鳍金枪鱼生产数据和海洋环境数据,包括海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叶绿素浓度(chlorophyll a, chl a)和海表面盐度(sea surface salinity, SSS)构建印度洋长鳍金枪鱼时空分布神经网络模型。以空间(经度,纬度)、环境因子(SST, chl a, SSS)为解释变量,局部渔获量为因变量,变化隐含层节点数,构建了18个BP空间分布模型,并采用10×10交叉验证模型稳定性,以均方误差(meansquareerror,MSE)、平均相对方差(averagerelativevariance,ARV)以及拟合优度(R~2)作为不同模型精度与稳定性的评判标准,最终选取5-18-1(隐含层节点18)模型为最佳模型,其平均MSE值为0.02232,平均ARV值为0.511。利用最优模型预测结果与同期实际捕捞产量进行叠加对比发现两者具有一致性。环境因子敏感性分析表明海表温度显著影响印度洋长鳍金枪鱼渔场分布,其贡献率达到0.2。印度洋长鳍金枪鱼高精度BP神经网络时空分布模型为其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动态管理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