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宪斌  朱琳  李海明 《地学前缘》2005,12(2):178-178
天津海岸带位于华北平原的东北部,渤海湾西岸,是海陆相互作用十分强烈的地区,以堆积地貌为主,沉积物组成以粘土质粉砂、粉砂质粘土和极细砂等组成,在海岸类型划分上属于沉降平原粉砂淤泥质海岸(天津市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报告,1987)。本文主要对上古林古贝壳堤、驴驹河古贝壳堤和宁河命俵口村进行了现场实地考察和研究,结合前人对古贝壳堤的研究成果(蔡爱智,1981;王宏等,2000;徐家声,1994;  相似文献   

2.
河北白洋淀全新统沉积特征与地层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河北白洋淀老河头剖面全新世沉积物岩性特征、地层层序、粒度组成及微体古生物组合等进行综合研究,重建了白洋淀全新世以来的环境演变过程。全新世以来白洋淀沉积特征所反映的气候环境特征表现为早期开始出现湖沼相沉积,气候寒冷偏湿;中期湖泊沉积发育,气候温暖湿润;晚期湖泊退缩,以河流-沼泽相沉积为主,气候向凉干转变。综合沉积特征、环境演变阶段与加速器质谱(AMS)14C测年资料对白洋淀全新统沉积序列进行系统分析,并将全新统划分为三段:下全新统(11000—8500 a)以灰黄色粉砂质粘土、粉砂为主,夹黑色粘土,冲积-湖沼相沉积发育;中全新统(8500—3200 a)为灰黑色粘土夹粘土质粉砂,湖沼相沉积发育;上全新统(3200 a~)以黄色、褐黄色粉细砂、粘土质粉砂为主,冲积-沼泽相沉积发育。白洋淀全新统中段含有黑色粘土沉积和大量微体与腹足、双壳类等古生物化石,为华北地区全新世地层的划分及区域对比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上海市杭州湾岸带全新世沉积层的岩性、岩相,不但在埋深自深而浅的纵剖面方向上存在着明显的分带性、而且在东西向的横剖面方向上,也存在着明显的分带性,且更具特色,概述如下:(一)全新世早期沉积物(埋深18~30米)东部沉积物为颗粒组份较细的滨海相灰色软粘土。向西海水渐浅,沉积物颗粒组份增粗。其下部以滨海~浅滩相灰色软亚粘土夹粉砂层为主。其上部沉积物以滨海沼泽相褐灰色  相似文献   

4.
里下河地区浅部沉积物多为全新世中、晚期堆积,多数地区缺失全新世早期沉积。沉积物以淤泥质亚粘土、亚粘土、亚砂土,粉砂质淤泥、淤泥质粉砂、淤泥及泥炭为特征。沉积前的古地貌为四周高、中间低的碟形盆地。古气候经历了温湿—暖湿—温湿—温干的变化过程。区内曾有两次海侵,第一次海侵发生在全新世早中期,范围几乎遍及全区;第二次海侵发生在全新世晚期,规模小、范围窄、时间短,为海水沿江河倒灌、回溯形起。该区古环境自全新世以来经历了浅水海湾—古泻湖—湖沼地及平原的演变过程,最终形成现今河湖稠密的低凹平原。  相似文献   

5.
孙巧银  李成柱  方磊 《中国地质》2019,46(S1):32-38
本数据集是作者2017年在银川盆地平罗站幅施工的14个工程地质钻孔岩心中采集的234个岩土样品,经过测试分析后所得的共2 602组测试数据。这些数据主要体现了土体的抗剪强度、压缩模量、颗粒成分等。图幅内第四系分布广泛,厚度大,为区内主要的工程地质岩组,且成因多样,从西到东主要包括:上更新统洪积层,岩性主要为砾石、砂砾石;全新统灵武组细砂土;全新统湖沼积层,岩性主要为淤泥、砂质粘土及粉砂;全新统风积层,岩性主要为土黄色中-细砂、粉砂。其中,全新统灵武组占据了图幅大部分区域,岩性主要为细砂、粉砂、砂质粘土等。钻孔揭示,银川平原区地层纵向上以河湖相细砂、粉砂为主,夹粉质粘土,局部钻孔含卵砾石层。样品测试数据分析显示,图幅区内碎石土、冲积砂土、粘性土具较高的抗剪强度,工程地质条件较好;而图幅西北部砂岩、泥岩由于中等到强风化程度,且有软弱夹层,工程地质条件较差。湖沼积成因的淤泥、砂质粘土及粉砂工程地质性质亦较差。本次图幅区内的工程地质钻探工作施工规范,测试分析均由具备国家资质的实验室承担,得到的数据质量可靠,真实反映了该区域内地层信息及岩土物理力学性质。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该区域各段地层岩性分析表明,区内表层以粉质粘土、粉土为主,夹少量粉砂,加少量粘性土,表层粉质黏土夹粉土,中高压缩性,渗透系数1.00×10~(-5)cm/s,为弱透水性,天然含水量25.00%~38%;锤击数为3.0~9.0,密实度较差,呈流塑~可塑状态,属于软土,易发生冲刷变形。下部以粉砂粉土为主,中低压缩性,渗透系数1.00×10~(-3)cm/s,为中等透水性,天然含水量20.00%~28%;锤击数为10~30,密实度相对较好,且埋藏在较厚的粘性土以下,不易发生渗透变形。  相似文献   

7.
一、本地区冲积层地质概况:我队宿东、宿南、宿西等地区,冲积层厚度180~250米左右。岩性有粘土、砂质粘土、流砂(粉砂、细砂、中砂)、钙质粘土、泥灰岩、粘土夹砾石和砾石。流砂层主要分布在150米以上层位。最厚流砂层达15~20米左右,层数达15层以上。砾石层不同地区,  相似文献   

8.
我国东部广阔的滨海平原中存在着浅埋的硬塑状态的粘性土层即浅部硬土层,是淤泥质软土地区的良好的地区性持力层。本人曾对其区域特征作过讨论(见1980年第二期“上海地质”),在上海地区其基本特征有三: 1.上部以暗绿色为主,故有“暗绿色硬土层”之称。下部变黄。总厚约十米。上细下粗,由亚粘土渐变为亚砂土或粉砂; 2.多呈硬塑状态,土的固结程度和强度指标较好。如上海港集装箱码头:  相似文献   

9.
一、成井水文地质条件我省东部平原浅层淡水,埋藏于第四系全新统、以冲积为主的松散沉积地层中,位于下部咸水层之上,为平原第一含水组,属于潜水。这种浅层淡水体多呈薄层带条状不连续的片状分布。浅层淡水底界面深度大于10米的地区约18600平方公里。其中以粉砂、裂隙粘土及亚砂土组成的弱含水层,不但淡水层厚度极薄,富水性也很差。按管径300——400毫米的浅井计,水位下降3——4米时,  相似文献   

10.
浙江省白垩系由下而上新建立三个岩石地层单位:(1)小平田组以中酸性火山碎屑岩为主,夹中、酸性熔岩及紫红色砂岩,厚度370~1100m,测得Rb-Sr等时线年龄108Ma,时代为早白垩中晚期)(2)两头塘组以紫红色泥宕、粉砂宕为主,局部夹砾岩及流纹质玻屑凝灰岩,厚度175~690m,与上、下地层均为整合关系,产有恐龙蛋及甲龙等化石,时代属于晚白垩世;(3)赤城山组主要为紫红色砾岩、粉砂岩,偶夹凝灰岩层,厚度600~1000m,整合于两头塘组之上,顶部出露不全,产恐龙蛋化石,时代为晚白垩世。第四系镇海组,据清水浦41号钻孔资料,其岩性由灰黄一深灰色亚粘土、深灰一灰黑色亚砂土组成,出露厚度40m左右,含有孔虫、贝类等化石,并平行不整合于宁波组之上。其时代应为全新世。  相似文献   

11.
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洲前缘,表土层以下的浅层土中,低塑性土(轻亚粘土,亚砂土)分布广泛。由于低塑性土都具有以粉土颗粒(粒径0.05—0.005毫米)为主,粉砂粒(粒径0.1—0.05毫米)为次,粘土粒(粒径小于0.005毫米)含量少的颗粒组成特征,故分别采用塑性指数(IP)和颗粒组成资料作为土的定名判别标准,对上海低塑性土进行分类定名时,往往会出现定名不一致的矛盾。且由于定名的不当,也曾给工程设计和施工方面带来一些困难和损失。  相似文献   

12.
上海地区“暗绿色硬土层”基本特征有三: 1.上部呈暗绿色,故有现称。下部渐变为黄色。上细(亚粘土为主),下粗(轻亚粘土、亚砂土等)渐变过度。总厚5—10米。 2.土的固结程度较高,多呈硬塑状态,物理力学指标较好。 3.在市区,正常分布时,顶板标高略低于-20米(吴淞标高系统),顶面起伏不大,略向东倾斜。  相似文献   

13.
根据最新的光释光测试结果及产出化石的年代,乌尔吉组的年代应为中更新世.乌尔吉组岩性以灰黄色砂、亚砂土为主,孔隙及柱状节理发育,夹不规则姜块状钙质结核,主要分布于内蒙古通辽白音花和辽宁阜新旧庙地区.上更新统风积物以土黄色细粉砂、深灰色粉砂为主,弱固结,柱状节理发育,不夹姜块状钙质结核,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库伦旗以北、科尔沁左翼后旗等地区.  相似文献   

14.
天津市潮间带表层沉积物的类型及其分布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根据在天津市潮间带地区采集的108个底质样品的粒度分析结果,划分了潮间带表层沉积物的类型,并探讨了潮间带的粒度分布特征和沉积作用。结果表明,天津潮间带可分为3个岩性区,分别以海河口、独流减河口为界,海河口以北至涧河口为片状粘土质粉砂分布区,海河口以南至独流减河口为多岩性、条带状的砂-粉砂分布区,独流减河口至歧口为片状粘土质粉砂分布区。海河口以北的潮间带是以低能潮汐作用为主的泥质粉砂潮滩沉积环境,海河口以南的潮间带是以河口沉积为主体,后经潮汐改造的潮滩环境,驴驹河-独流减河河口岸段潮间带早期水动力较强,后受到潮滩环境的改造,歧口岸段潮间带以潮滩沉积环境为主。  相似文献   

15.
晚第三纪地层,在贵州仅见于施秉城东约6公里的翁哨,堆积在北西-南东向的小型盆地中,分布面积约0.2方公里。由灰绿色、亚粘土夹数层厚薄不一的褐煤层组成,厚度99—106米,由盆地中心向边缘逐渐变薄,现将魏家庸同志所测剖面列述如下: 上覆地层:第四系砾石层不整合 24.砖红色、灰绿色亚粘土。 8米 23.灰绿色粘土夹泥灰岩透镜体。 12米 22.褐煤层。 0.3米 21.灰绿色粘土。 4.3米  相似文献   

16.
浙南沿海地区晚更新世顶部(Q_3~3)的陆相地层,岩性以灰黄色粘土质粉砂、粉细砂为主,未见到微体化石,仅含较多的植物碎屑。全新世地层存在两个微体古生物化石层,第二化石层属全新世早期~中期(Q_4~(1 2))的地层。岩性以青灰色粘土为主,微体化石很丰富,为浅海相沉积。第一化石层则属全新世晚期(Q_4~3)地层。岩性以黄灰、黄褐色粉砂质粘土为主,微体化石比较丰富,为海陆过渡相至滨海相沉积。第二化石层比第一化石层海侵程度强,而同一化石层相比,南部又以北部海相性大。  相似文献   

17.
分布于雷州半岛南部火山湖盆及火山岩洼地内的田洋组,是第四纪中更新世晚期至晚更新世早-中期沉积的一套内陆湖相地层体,以富含硅藻为主要特征.其岩性组合下部由粘土质硅藻土、含粘土硅藻土和硅藻土组成,中部以含硅藻粘土和硅藻质粘土为主,上部为粘土质硅藻土和硅藻土.就单个湖盆而言,其岩性组合变化不大,不同的湖盆,岩性组合略有差异.沉积厚度以湖盆或洼地中心最厚,往边缘逐渐变薄.岩相变化自下而上由深湖亚相→浅湖亚相→滨湖亚相转变.由于田洋组在沉积过程中所具备的特殊地理地质环境,大量硅藻在湖泊富营养的水环境中生存、繁殖和死亡,从而形成了大厚度由硅藻遗骸堆积而成的硅藻土矿,其硅藻含量一般为60%~80%,最高达90%,总储量约215.8×106t,具有良好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滇东南浅水湖泊异龙湖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湖泊不同位置的40个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粒度测试,结合流域自然地理要素和人类活动特征,分析了异龙湖表层沉积物粒度空间分布特征,并探讨了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异龙湖表层沉积物沉积类型主要有粘土质粉砂、粉砂质粘土以及砂-粉砂-粘土3种,其中以粘土质粉砂类型为主,其次为粉砂质粘土。粉砂(4~63μm)为异龙湖表层沉积物优势粒径成分,其含量介于57.08%~82.41%,其次为粘土(小于4μm),介于11.22%~35.58%,砂组分(大于63μm)含量最低,含量介于0.16%~25.80%。异龙湖表层沉积物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布特征,其中粉砂类似同心圆的空间分布特征,其含量由湖区的中间地带分别向西北、西南、东南3个方向递增;而粘土含量则呈现出相反的趋势。由于受断层影响,异龙湖表层沉积物各粒度组分形成了西北、东南两个相对对称的区域;西北湖区沉积物粒度分布特征同时受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影响,沉积物类型主要有粘土质粉砂和粉砂质粘土,其中以粘土质粉砂为主;而东南深水湖区由于受人为干扰因素较弱,可以视为认识自然状态下物质搬运过程、探讨水动力特征以及研究自然湖泊沉积和气候变化的理想场所。  相似文献   

19.
作者首次将怀柔地区第四纪地层,由老至新划分成五个地层单位。中更新统为坡、洪积物,下部浅红色角砾岩与亚粘土互层,上部红、黄红色含角砾亚粘土,厚8m。上更新统下部为洪积砾石层夹亚粘土,厚11.8m,测得热释光年龄7.1±0.36万年,6.6±0.32万年;中上部为冲积亚粘土及细砂层,夹泥炭数层,厚8.9m,含软体化石,并测得热释光年龄2.7±0.14万年,C~(14)年龄1.93、1.72、1.54万年。全新统划分为以下三部分:下全新统为冲积细砂夹砂砾层,厚4.6m。局部为亚砂土及砂土层,厚2m,其泥炭夹层测得C~(14)年龄9291±161年及6750±128年。中全新统为冲积物,上部亚粘土,中部黑色泥炭层,下部细砂及砂砾层,厚5.1m;测得C~(14)年龄为4730—2976年。上全新统为冲积细砂、砂砾层,各地厚度不等,测得C~(14)年龄为804±131年。在1∶5万怀柔幅测区内,除西北隅有少量的低山丘陵外,近百分之九十的面积为第四纪堆积平原。由于该区第四纪以来主要以沉降为主,故地表所出露的第四系主要为更新统中晚期地层。现对其划分和对比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野外剖面观测、钻孔剖面研究和热释光、电子自旋共振测年,讨论了长春地区第四纪沉积物的堆积序列、岩性特征和形成时代。长春地区自中更新世早期开始接受第四纪沉积。中更新统下部荒山组下段岩性主要为粉砂质黏土,普遍含有铁锰结核;中更新统下部荒山组上段岩性主要为粗砂、黏土夹含砾粗砂和细砂。荒山组底界年龄约为(81.5±8.1)×104 a,顶界年龄约为15.0×104 a。中更新统上部东风组为泛滥平原沉积经后期黄土化作用形成的土状堆积,含有铁锰结核,其底界年龄约为13.877×104 a,顶界年龄约为12.955×104 a。上更新统下部的哈尔滨组岩性主要为粉砂质黏土,上部含有锈黄色泥管,其底界年龄15.0×104 a,顶界年龄约7.0×104 a。上更新统上部的顾乡屯组下段岩性主要为含砾粗砂、含砾砂层夹粘土和粉砂,含有锈黄色泥管;上更新统上部的顾乡屯组上段岩性主要为粉砂、粉砂质粘土和粘土,局部含有锈黄色泥管。顾乡屯组底界年龄约为6.224×104 a,顶界年龄约为1.10×104 a。顾乡屯组相当于末次冰期的河流沉积物。全新统温泉河组岩性主要为灰黑色黑土,厚度各地不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