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金牛厂矿区属于扬子地台西南缘滇东北铅锌成矿带,具有很好的找矿前景。铅锌矿体赋存于滇东北新发现含矿层位筇竹寺组NW、NE向断裂中,具有很好的层控性和构造控矿特点。为了找到新的隐伏矿体,在该区开展了1:5000大比例尺岩石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找矿工作。通过后期的平硐等工程查证,目前发现矿体1处,物化探异常浓集中心与地下隐伏矿体吻合度较高。此方法不仅节约了勘探费用,缩短了勘探周期,且对金牛厂邻区寻找同类铅锌矿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对维西-普洱成矿带中主要铅锌矿床的特征进归纳对比,从控矿因素、物质来源、矿化特征、含矿层位等方面探寻成矿规律。结合矿带的地质特征,重点讨论了矿带的成矿地质条件,提出以研究矿带的区域构造以及碳酸盐岩的分布等为思路来指导找矿。  相似文献   

3.
滇东北富铅锌成矿带是川滇黔铅锌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该成矿带不断取得新的找矿进展。通过深部找矿勘查,毛坪铅锌矿新发现了富厚的隐伏矿体,成为滇东北成矿带又一大(-超大)型铅锌矿床。然而,前人对毛坪铅锌矿的关注度甚低,少量的研究也仅限于矿床地质(周高明等,2005)、矿田构造(胡彬等,2003;邹海俊等,2004)和流体包裹体(Han et al,2007)的研究。作为热液蚀变型多金属矿床广泛发育的蚀  相似文献   

4.
会泽县娜姑镇银厂铅锌矿成矿条件及找矿方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泽娜姑镇银厂铅锌矿床是赋存于下寒武统筇竹寺组地层中的裂隙脉状铅锌矿床。本文从地层、岩相古地理、地质构造、岩浆作用等方面分析了该矿床的成矿条件,指出了该区具有在下寒武统筇竹寺组地层中寻找构造控制的沉积—改造—后成矿床的找矿方向,对该区铅锌矿找矿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大关悦乐铅锌矿床是在滇东北铅锌多金属成矿带内新近勘查发现的。矿区位于扬子准地台西南缘滇东北台褶带中北部、康滇地轴的东侧,地处镇雄—昭通凹褶束勾准向斜东翼南东段,属于川滇黔多金属成矿域之滇东北铅锌多金属成矿带的北段。本次经过较为详细的地质调查、矿床地质研究工作,初步查明区内构造与铅锌成矿的关系,可指导矿区及区域找矿勘查工作的部  相似文献   

6.
柳淼 《矿产与地质》1990,4(1):31-38
本文在研究厂坝—油漏洞铅锌成矿带构造形态特征的基础上,确立向斜构造,建立了地层层序,查明主要含矿层位的分布及沉积环境的控矿作用,提出成矿带内找矿的有望地段,并已取得初步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7.
大瑶山及其西侧铅锌成矿带是广西境内主要的铅锌产地,区内的铅锌矿床按其成因主要划分为沉积-热卤水改造型和接触交代(夕卡岩)两类,产出铅锌矿床较多.文章通过对研究区内铅锌矿床的含矿建造和构造控矿因素分析,详述了研究区内铅锌矿床在控矿层位、控矿岩性、控矿岩相以及断裂构造控矿和褶皱构造控矿的特点,进而为研究区内下一步找矿指出方向,并总结出该区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8.
云南毛坪铅锌矿床是滇东北铅锌成矿带中重要的矿床之一,以毛坪铅锌矿床Ⅰ号矿体为例,在深入研究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将其赋存地层——宰格组中第二段(D3zg^2)NE向断裂构造岩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划分为四类,讨论了其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提出了稀土元素地球化学找矿标志,为隐伏矿预测提供了重要的地球化学信息。  相似文献   

9.
云南省待补镇—德泽镇地区位于曲靖—石林(褶冲带)Au-Pb-Zn-Cu-Fe-P-重晶石—煤—煤层气矿带,是西南地区重要磷、铅锌聚集区。笔者通过对待补—德泽镇地区1∶5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工作,对不同时代地层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对比与分析,查明了区域元素富集贫化规律及组合特征。重点对小米戛磷钼铅锌HS-23-甲_1异常和藤子洼—热水村铅锌金HS-24-甲_1异常进行了系统研究,查明前者P、Mo、Pb、Zn异常由灯影组三段、寒武系筇竹寺2个含矿层位引起,并圈定2个磷矿体,异常区找矿前景较高;后者Pb、Zn异常由铅锌矿细脉引起,Au异常由地表次生富集引起,找矿潜力较低,在此基础之上,总结了区内磷矿和铅锌矿找矿标志,为下一步区域找矿工作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10.
承德市位于华北地台北缘金银多金属成矿带东段,是河北省重要的金属矿产基地,目前探明的铜铅锌矿床达20余处,尤其近十年来,通过地质大调查项目的实施,相继发现了黑山铁矿、小寺沟含矿岩体外围的金银矿及云雾沟银多金属矿床等.文章在综合分析研究前人科研资料和找矿成果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铜铅锌成矿地质条件和找矿标志,认为本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化集中区有利部位物化探异常清晰,找矿标志明显,显示出铜铅锌矿产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1.
白石崖铁多金属矿田位于东昆仑东段,距青海省都兰县城西20多公里,矿田内的矿床大多赋存于下石炭统大干沟组碳酸盐岩与中酸性火山岩或酸性侵入体接触带矽卡岩带中。白石崖地区成矿特征显示,本区具有寻找铁铜铅锌钨锡的地质条件。以M20矿床为突破口,采用磁法、EH4连续电导率剖面测量及钻探查证等技术,开展了以铁多金属为主的找矿工作,发现并探明了一批有一定储量的多金属矿体,并于深部岩体附近发现钨矿体,实现了近年来白石崖地区找矿的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2.
甘肃西秦岭地区代家庄铅锌矿床的发现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代家庄铅锌矿是西秦岭泥盆系铅锌矿带近年来新发现的矿床,矿床类型是以白铅矿、菱锌矿为主的碳酸盐型,是区内有别于硫化物型的一种新类型,野外难以识别.代家庄铅锌矿床的发现,反映了该区成矿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说明泥盆系铅锌矿带继续向西延伸,含矿层位向西也有逐渐抬高的趋势,并且出现了新的成矿类型.因此,要用新的找矿思路重新认识区内成矿环境,用新的我矿模型指导地质勘查,以取得找矿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13.
河南栾川杨树凹-百炉沟MVT铅锌矿带地质特征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河南栾川地区马圈-百炉沟铅锌矿带位于华北陆块南缘中-新元古代被动大陆边缘中的浅海台地相碳酸盐岩环境,矿化以铅锌(银)为主,矿床赋存于官道口群中的三个古含水层系统(基本上是由下部含(透)水的碎屑岩(砂岩)与上覆相对不透水的碳酸盐岩组成)中,矿体形态比较简单,富矿段多赋存于多组构造交汇部位,硅化、角砾岩化、白云岩化、滑石化是矿区最主要的围岩蚀变。矿床地质特征可与北美Missouri地区的MVT矿床对比,成因属密西西比河谷型(MVT)。研究表明,位于龙家园组、冯家湾组中的含水层是最重要的找矿层位,角砾岩化、白云岩化、滑石化等是主要的找矿标志,沿马圈~竹园沟一百炉沟推覆断层北侧(官道口群)地区是寻找MVT型铅锌银矿床最主要的远景区。  相似文献   

14.
禾尚田钨多金属矿床位于南岭东西向构造带中段,粤北“山字型”构造瑶山脊柱西翼和南端。其中钨锡矿床产于上泥盆统天子岭组碳酸盐岩中,矿体呈脉状。成矿元素以钨、锡为主,伴生银、铜、铅、锌、铍等。禾尚田矿区钨矿体规模较大、矿体数目较多、走向和倾向上延续性好,目前已有工程控制的钨锡资源储量30万吨。根据地物化综合分析研究,在钨锡矿床外围根据成矿温度条件规律分布有很大找矿潜力的铅、锌、锑、银、金等矿床。  相似文献   

15.
红岭(浩布高)铅锌多金属矿床位于我国大兴安岭南段主峰黄岗-甘珠尔庙成矿带的东北端。该地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是我国重点矿产勘查区之一。前人对红岭铅锌矿的矿床成因、成矿规律做了大量研究,但对基础地质特征研究不够深入,特别是对矿区主要赋矿围岩的岩石类型、矿区蚀变-矿化的类型及空间分布规律等方面的研究相对薄弱,制约了研究区矿床成因研究及勘察找矿的进展。本文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观察、室内岩矿相鉴定及扫描电镜/能谱(SEM/EDS)研究发现,矿区内出露的二叠纪地层除大理岩外,其余均为火山岩和火山碎屑岩,未见正常碎屑岩,与已有勘查资料认识不同,且在片理化二叠系晶屑凝灰岩中发现了由黄铜矿和闪锌矿组成的压力影,表明该区二叠系中可能发育同生的铜、锌矿化。矿区内除矽卡岩型矿化外还存在角砾岩型、热液脉型、碳酸盐交代型等多种矿化类型,为该区找矿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吉林金银别地区位于华北地台北缘东段,夹皮沟金矿带的南东延长部分,清茶馆—白水滩断裂构造带与北东向溜河构造带交汇处。区内金矿床、金矿点多分布于太古宙、古生宙表壳岩中,矿体分布主要受NE、NW向断裂构造控制。文章通过对金矿地质特征和控矿因素的总结分析,指出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7.
北大巴山震旦寒武系中铜锌矿特征及找矿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银杰 《地质与勘探》2013,49(1):113-122
北大巴山属南秦岭造山带,在震旦-寒武纪形成一套以深水滞流盆地相为主的硅质炭质碎屑岩夹碳酸盐岩沉积.自开展地质大调查工作以来,该区域发现大量的铜锌矿点.根据矿体赋存位置、成因及矿石类型,铜锌矿可分为韧性剪切带型、石英脉型及岩浆岩接触变质型三种类型.通过对区内铜锌矿成矿规律的总结及成矿条件的分析,认为北大巴山具有良好的矿源层、完善的输导系统、丰富的储矿空间,因而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指出深大断裂带附近的庄子沟组中碳酸盐岩为有利的赋矿部位.  相似文献   

18.
镇康地区位于西南"三江"成矿带南段,是云南省重要的铅锌铁铜多金属矿矿集区之一。区内以铅锌矿为主,次为铁、锡,伴生铜、银;已发现超大型铅锌矿1个,中型铅锌矿3个,小型锡矿1个。文章认为区内的寒武系沙河厂组、核桃坪组及保山组碳酸盐岩地层和奥陶系是本区重要的赋矿层位,铅锌多金属矿床受构造控制明显,多分布在区域褶皱核部断裂带上,往往与夕卡岩型铁矿及夕卡岩体相伴,且产于花岗岩体与围岩接触带上。因此,区内的磁异常及区域低重力场中的次级重力高异常是寻找铅锌多金属矿的主要标志,而铅、锌、铜、银等元素的化探异常及重砂异常范围可指示铅锌矿的存在区域。  相似文献   

19.
刘凯 《地质与勘探》2014,50(6):1096-1108
柞水-山阳矿集区为秦岭造山带内一晚古生代构造-裂陷沉降带和热水沉积盆地,是秦岭造山带内重要的矿集区之一。盆地内燕山期中酸性小岩体较为发育,且围绕小岩体的铜矿化作用较强。以往的找矿工作中,由于找矿思路等方面的束缚,对区内小岩体的深入工作较少。近年来,对区内一些小岩体的野外地质特征、成矿特点等方面进行了勘查、评价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池沟地区和冷水沟地区均发现了厚大铜矿体,矿体多赋存于斑岩体与围岩的接触带附近,蚀变强烈,主要发育钾硅酸盐化、青磐岩化、绢英岩化,其中钾硅酸盐化与青磐岩化叠加部位铜矿化尤为强烈,具有典型的斑岩型矿化特征,认为区内铜矿化作用与燕山期小岩体关系密切。本文在分析区内现有斑岩型铜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的基础上,总结成矿规律,提出找矿方向,认为围绕燕山期斑岩体寻找斑岩型铜矿可作为本区寻找铜矿的一个突破口。  相似文献   

20.
东大山磁铁矿地处阿拉善隆起Cu-Ni-Pt-Fe-REE-P-石墨-芒硝-盐类成矿带西缘,属于产在前长城系龙首山群一套变质岩中的沉积变质型磁铁矿床,分析其航磁异常特征及找矿标志对同类型矿床勘查具有借鉴意义。通过收集矿区地质资料,基于在矿区及周边开展的1∶5万航磁测量及异常查证情况,分析了矿区地质、地球物理和遥感影像特征,提出了沉积变质型铁矿的找矿标志,并圈定了找矿远景区1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