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综合运用GPS定位系统、通讯和网络等技术建立虎门大桥三维实时动态监测系统,采用C/S和B/S相结合的开发模式,实现了桥梁上各监测点三维位移监控、报表分析、频谱分析等功能。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监测精度高,可用于跨海大桥的动态实时位移监测、振动频率测试和安全运营报警。  相似文献   

2.
随着近年来自动化变形监测的发展,测量机器人变形监测的优势越发凸显,但其数据处理目前多数采用极坐标法或交会法直接计算,而没有进行严密平差改正和已知点稳定性检验,其结果的可靠性有时难以得到保证。针对此问题,本文采用VC++.net语言开发了一个顾及基准点与工作基点稳定性检验的可靠、精确的自动化变形监测系统,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该系统在应用中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以运营期内南京地铁二号线某区间的连续监测数据为例,在以TM30测量机器人和RTU数据传输集成单元为主体的自动化监测系统硬件基础上,详细论述了基于Android智能终端的实时地铁变形监测系统的软件需求分析、架构设计和功能模块划分,分析了BLE应用程序开发过程中所使用的关键技术和解决的重难点问题,开发了一款方便实用的Android应用程序软件,使得Android智能终端与自动化监测系统能够协同工作。实践证明变形信息传输时效性大为增强,以期在类似工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目前我国的地铁营运线路长度已近300 km,如何实时监测地铁结构的稳定性,保障地铁营运安全,受到各地政府的高度重视。本文基于高精度全站仪构建开发了地铁隧道结构安全自动化监测系统,利用VT检验法对基准点进行了稳定性判定,实现了远程无线控制全站仪对地铁结构进行自动化监测,通过三维一体化、高精度系统快速对地铁隧道进行了水平位移、垂直位移、隧道直径收敛等诸多变形量的监测,并通过试验对该系统的稳定性和监测成果精度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满足地铁结构监测毫米级的精度要求,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王健 《地理空间信息》2010,8(5):144-145
详细讲述如何将Excel、写字板等数据文件在MapGIS中转换为报表文件的方法,即转化为报表文件(*.bb)的步骤,介绍了如何再将报表文件生成MapGIS可编辑的点线文件。  相似文献   

6.
王晓龙 《北京测绘》2020,(5):724-727
在外业数据采集过程中,拍摄现势性照片作为内业判读依据或者成果样本。在ArcGIS中通过超链接工具将空间矢量数据与超链接文件进行关联。而在实际情况中,内业根据作业和质量要求需要删除部分照片和照片空间矢量数据,通常两者是不对应的。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Python的空间矢量数据与超链接文件一致性的检查和自动化处理算法,以及生成统计信息报表,实现空间矢量要素点与关联文件数量和属性信息的统一,大大提高了筛查的效率,消除手工筛选的工作量。在北京市核心区室外公共空间无障碍设施采集、录入项目中得以验证,并可广泛应用于地理国情普查与监测、国土调查等普查类工作。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房产开发的基本流程,对房产成果报表自动化处理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基于ActiveX Automation技术和对AutoCAD进行二次开发的方法进行解决,同时给出了程序实现方法。该方法能够灵活处理房产成果报表格式不统一的问题,切实提高房产测绘工作的效率。  相似文献   

8.
煤炭开采地表移动变形自动化监测系统集成了GNSS CORS技术、GIS技术、网络传输、现代数据处理等技术。该系统实现了从数据采集到处理分析完全自动化。根据实际开采情况,得出自动化监测精度完全达到矿区开采沉陷的监测要求。该技术提高了煤矿开采地表移动变形监测领域的监测水平,打破了现阶段该领域监测手段落后的局面。  相似文献   

9.
<正>一、引言地铁保护区因其特殊性,通常人工测量在测量精度、监测频率等方面无法满足地铁隧道实时监测的要求。高精度的测量机器人可实现24 h的自动化监测,受地铁运营影响较小,在地铁隧道保护区监测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以杭州地铁1号线某隧道保护区监测为例,介绍了由Leica TM30全站仪组成的自动化监测系统,对该系统的精度及可靠性进行了探讨。二、自动化监测系统为实时监控临近基坑对地铁隧道的影响,本工程  相似文献   

10.
将GNSS天线阵列技术与无线传感器技术结合起来应用于变形监测,不仅实现了无人值守和自动化监测,还解决了系统传输距离受限、运行成本过高的问题。探讨了GNSS天线阵列接收机与无线传感器网络在变形监测数据采集中的集成方法,建立两者集成的物理模型,开发了一种变形分析与预报系统,并利用实测数据对该系统进行测试。  相似文献   

11.
The Global Geodetic Observing System (GGOS) requires sub-mm accuracy, automated and continual determinations of the so-called local tie vectors at co-location stations. Co-location stations host instrumentation for several space geodetic techniques and the local tie surveys involve the relative geometry of the reference points of these instruments. Thus, these reference points need to be determined in a common coordinate system, which is a particular challenge for rotating equipment like radio telescopes for geodetic Very Long Baseline Interferometry. In this work we describe a concept to achieve automated and continual determinations of radio telescope reference points with sub-mm accuracy. We developed a monitoring system, including Java-based sensor communication for automated surveys, network adjustment and further data analysis. This monitoring system was tested during a monitoring campaign performed at the Onsala Space Observatory in the summer of 2012. The results obtained in this campaign show that it is possible to perform automated determination of a radio telescope reference point during normal operations of the telescope. Accuracies on the sub-mm level can be achieved, and continual determinations can be realized by repeated determinations and recursive estimation methods.  相似文献   

12.
针对大坝变形监测中传统水准测量的不足之处,提出了升级改造现有设备达到自动化监测目的的想法,简述了数字水准仪自动化监测系统的工作原理以及工作流程。以改造后的数字水准仪自动化监测系统用于湖北白莲河水库垂直位移自动化监测为例,对其自动化监测过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初禹  侯建国  周向斌 《测绘工程》2014,(5):71-74,77
哈尔滨地区的地面沉降在中国东北地区具有典型性。目前,已采用精密水准监测、自动化测控、GPS监测、InSAR监测等技术方法,建立覆盖全市第四纪地层的地面沉降监测体系。为了更好地对监测数据进行有效管理,基于GIS技术建立地面沉降监测管理系统,实现地面沉降信息自动查询、分析等功能,为城市规划建设及灾害预警提供有效支持。  相似文献   

14.
随着自动化仪器越来越普及,工程现场应用的智能化安全头盔,已经为国内外用户所重视. 为加快一体化智能安全头盔的商业化生产步伐,本文作者设计了一套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一体化智能安全头盔的操作人员工作环境监测与安全评估系统. 通过获取一氧化碳(CO)浓度、温度、湿度等所处环境的实际情况,实现操作人员工作状况的目标定位和监测数据传输,实现控制台对操作人员工作环境实时安全评估、轨迹追踪及灾害预警功能.   相似文献   

15.
方成龙 《东北测绘》2014,(1):219-220
当今,我国地铁发展迅速,许多城市地铁线路已逐步形成网状结构,这样有利于换乘,节省空间,但在新建隧道下穿既有隧道时,施工对既有隧道的安全会造成一定影响。为了在不影响既有线路运营的情况下确保安全,自动化监测成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文主要阐述测量机器人在隧道自动化监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of a system for decimetre-scale monitoring of land-surface and land-cover in urban and peri-urban environments. We describe our methodology that comprises the application of highly automated processing and analysis methods to digital aerial photography. The approach described in this paper addresses a monitoring need by providing the ability to generate change information at a spatial resolution suitable for urban, peri-urban and coastal areas, where an increasing percentage of the worlds’ population dwells. These areas are dynamic, with many environmental issues associated with planning, service provision, resource management and allocation, as well as monitoring regulatory compliance. We present a system based on standardised data and methods, which is able to track and communicate changes in features of interest in a way that has not been previously possible. We describe the methodology and then demonstrate its feasibility by applying it to geographic areas of planning and policy relevant size (the order of tens of thousands of square kilometres). We demonstrate the approach by applying it to the problem of urban forest assessment.  相似文献   

17.
Excel是大家很熟悉的办公软件,我们在工作中经常会用到.Excel本身提供了强大的二次开发功能:VBA具有强大的编程功能.主要介绍了如何利用Excel VBA建立一个完整的变形监测系统,实现监测工作的简捷、快速、准确、自动化.  相似文献   

18.
地铁运营阶段对隧道结构的变形监测保证了地铁运行的安全。现阶段我国地铁隧道监测主要采用传统的全站仪等设备进行人工测量,该方法布设的变形监测点有限,且监测过程缓慢,难以全面反映隧道结构的整体变形特征。本文将移动式三维激光技术引入地铁隧道监测,采用推行式扫描方法快速获取隧道完整结构信息,自动化后处理软件全面监测隧道结构变形信息。该方法在满足监测精度要求的情况下,实现了地铁隧道快速、全面、可靠的结构监测结果。  相似文献   

19.
水电站安全监测部位众多,监测难度大,它要求在恶劣的环境持续稳定地检测出水电站微小的物理变化.本文提出采用智能测量机器人、GNSS天线阵列技术、测斜仪以及温度传感器等,设计多传感器集成的水电站一体化自动安全监测系统,并通过数据库实现监测数据的管理查询.  相似文献   

20.
随着卫星遥感技术在海洋监测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为了加快地方海洋监测能力建设,构建省级卫星遥感海洋应用平台十分必要。介绍了河北省卫星遥感海洋应用平台的总体设计思路、总体架构、系统建设和应用情况。该平台将国家遥感数据分发单位、地方业务化监测单位、现场观测单位有机联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卫星遥感数据与现场观测数据的收集、数据处理、产品生产、数据管理、成果发布至精度评价的全业务闭环流程,实现了海洋环境常规监测业务系统后台全自动化运行,极大程度地提升了河北省海洋遥感监测能力和服务能力,为地方海洋遥感监测平台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