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风靡全球的世纪大明星────哈雷彗星彗星是浪迹太阳系的漂泊者,有的穿梭于行星之间,以极短的周期围绕太阳运动,有的则从行星领域的最远处直奔太阳而来,随即扬长而去。谈到彗星,历史上大概没有比哈雷彗星更引人注目了。76年才出现一次的哈雷彗星,由于外观壮丽、...  相似文献   

2.
① 1986年哈雷彗星回归时我国发行的特种邮票与首日封② 1986年中国科学院赴西沙哈雷彗星观测队制作的印章③ 美国洛杉矶Griffith天文台/馆1997年观测海尔-波曾彗星纪念章④、⑤、⑥匈牙利发行的哈雷彗星纪念邮票(1986年)⑦ 老挝发行的乔托号探测哈雷彗星邮票(1986年)⑧、⑨台北天文台1986年哈雷彗星教育季铜质纪念品(正反面)⑩ 北京天文馆制作的1986年观测哈雷彗星宣传图片之一  相似文献   

3.
天文景观动人新弦──各地群众观测日食、彗星纪实之二▲我拍摄了海尔─波普(1+B)彗星我上初中二年级的时候,就很喜欢在夜空中看星星。当时已能认识五十多个星座,用上海产20倍简易天文镜看天体。可惜一年后中断了,连著名的哈雷彗星也没见到,非常遗憾。直到去年...  相似文献   

4.
哈雷彗星1984年9月到1986年4月的观测期,对彗星科学研究来说是一次极好的机会。在此期间,人类第一次用现代科学技术记录下彗发形成和消失的整个过程。 在哈雷彗星接近太阳和地球时,天文学家观测  相似文献   

5.
根据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的安排,全国哈雷彗星观测协调工作会议1985年5月25日至29日在云南天文台召开。出席会议的有紫金山天文台、北京天文台、上海天文台、云南天文台和青岛海洋研究所的代表共19人。会议由全国哈雷彗星协调组组长、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龚树模主持。 与会代表就各自为迎接哈雷彗星回归而安排的观测、研究课题进行了认真的学术论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国际哈雷彗星联测组织收集并整理发行的25张哈雷彗星光盘资料库。着重说明了它的内容、资料库结构以及资料的查询和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7.
哈雷彗星的轨道演变的趋势和它的古代历史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讨论了哈雷彗星三千多年中轨道演变的趋势。所根据的资料是利用TQ-6型电子计算机,计及大行星摄动而求得的在这三千多年中的运动轨道。本文的中心内容是将我国历史上各次可能是哈雷彗星的纪录,加以分析考证,以断定其是否果属哈雷彗星。对于几个有关年代学的问题,也提供了解决的线索。  相似文献   

8.
为了对哈雷彗星1986年的这次回归进行观测,在世界范围内组织了一个国际性的专业天文学家与业余天文爱好者的观测网,名为国际哈雷彗星联测IHW,其领导中心分设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帕萨迪纳的喷气推进实验室(JPL)与西德班贝格的Erlan-  相似文献   

9.
1986年3月8日哈雷彗星发生一次Ⅰ型彗尾断尾事件,新主尾与老主尾的风差角不同。本文对我们所摄哈雷彗星大尺度底片,用光度测量方法定出主尾轴的视风差角;并且用导出的公式,算出相应的真风差角。最后,对所得结果进行一些讨论。  相似文献   

10.
本介绍了一种先进的图像数据压缩方法。它的压缩率可达50%,并且原理简洁明了,易于实现。此方法已首次成功地应用在国际哈雷彗星联测(IHW)光盘数据库的建立中。  相似文献   

11.
5月6日室瓶座η流星雨极盛宝瓶座η流星雨是与哈雷彗星有关的流星雨。哈雷彗星在运行到太阳附近时在其运行轨道上撒落大量流星体粒子。宝瓶座η流星群是哈雷彗星的流星群中的一个,每年4月下旬到5月下旬期间,宝瓶座流星群粒子进入地球大气  相似文献   

12.
1986年3—4月间,哈雷彗星的日心距为1和1.5 A.U.附近。我们使用云南天文台1米RCC望远镜和卡焦摄谱仪,取得了7张长狭缝光谱。这是我国唯一的一组哈雷彗星长狭缝光谱。光谱色散度为165(?)/mm,分辨率不小于7(?)。本文主要给出6张Kodak 103_a-O底片上3000—5100(?)波段的谱线证认结果。光谱片上主要出现了CN、C_2、C_3、CH、NH、OH等分子发射线,还可能存在NH_2、CH~+、N、H_2CO等发射线。光谱中连续辐射、吸收线较强,离子谱线少而弱,表明哈雷彗星是富尘的。OH(3090)发射线的出现既证实了卫星观测结果,又说明云南天文台的紫外观测条件是优越的。  相似文献   

13.
本文简单介绍了使用新近附设于我国云南天文台一米望远镜卡塞格林焦点的1号CCD系统观测哈雷彗星的情况。我们首先在1984年10月24日观测到这颗彗星,并于1984年11月5日成功地获得清晰的彗星CCD照片。  相似文献   

14.
如何开展青少年天文普及活动为了推动青少年天文普及活动的开展,我们以1985年观测哈雷彗星为契机,在洛阳市科协下属组织中建立了“青少年天文爱好者协会”。现将十年来活动情况简要总结介绍如下:定期举办天文讲座使会员们从中了解星空概貌、简易天文仪器的使用以及...  相似文献   

15.
当哈雷彗星本次回归,第一次过近地点时,利用十米射电望远镜并在其终端配接YEE8100微机构成数据采集系统,分别于1985年11月25日、27日和12月9日对哈雷彗星进行21厘米射电连续辐射的试观测。由于其射电信号微弱,系统灵敏度低,未能探测到。仅给出其辐射强度的上限为22.7Jy(3σ)。 而当哈雷彗星第二次过近地点时期,利用M24微机数据采集系统,对该彗星进行追踪观测。得到在此期间哈雷彗星21厘米射电连续辐射强度的上限为2.22Jy(5σ)。  相似文献   

16.
一九八五年十一月十三日和十六日在国际哈雷彗星射电联测时段内,由加州大学贝克利分校I.D.Pater、芝加哥大学P.Palmer、伊利诺斯州立大学L.E.Snyder组成的观测小组,用设在新墨西哥州的美国国家射电天文台(NRAO)甚大阵(VLA)观测哈雷彗星的羟基(OH)谱线发射,得到了羟基最低能态(2II_3/2,J_5/3)F=2→2跃迁谱线(频率为  相似文献   

17.
梦里星空     
自哈雷彗星1986年回归到现在,时间过去已近三十年了。从当初懵懂少年自制望远镜,对照课本插页寻找亮星,到今天天文已经成为自己生活中的一部分,变化可以算是巨大了。当初的梦想在今天看起来没有什么了不起,但回首看看,一步步走来也是充满了曲折和乐趣。  相似文献   

18.
云南天文台哈雷彗星彗尾的大尺度活动现象的观测自1986年4月3日到18日在思茅设临时观测点进行。本文叙述在云南南部的思茅和西双版纳选址的过程和结果。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给出云台一号CCD系统加GG13滤光片V星等归化系数的初步估计,A_3=-0.388和A_4=3.734(按露光时间1秒计算),并利用观测资料得出1984年11月5日哈雷彗星的V星等为21.22等。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理论上失利的哈雷彗星OH脉泽谱线的平均流量密度公式,计算了一组结果与观测值进行比较,彼此互相符合较好,表明OH脉泽谱线理论模型是比较好的。并且根据哈雷存在星在OH脉泽谱线形态的初步分析,表明它在形态上与晚型星系统内OH源的非标准双峰脉泽谱线存在着某些定性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