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对海滩冲流带内的流与泥沙输运的计算机模拟表明,一个将局部流加速与沿岸水面梯度结合的模型足以形成均匀间距的滩角。模拟的滩角特征以及其形成的条件与观测的自然滩角状况吻合良好。模型中的自组织机制与一个巳被接受的孤立波模型不同,在孤立波模型中沿岸孤立波产生规则的淤积模式从而形成滩角。由于这两个模型给出类似的预测,目前所具有的观测数据不足以将它们分开。  相似文献   

2.
对海滩冲流带内的流与泥沙输运的计算机模拟表明,一个将局部流加速与沿岸水面梯度结合的模型足以形成均匀间距的滩角。模拟的滩角特征及其形成的条件与观测的自然滩角状况吻合良好。模型中的自组织机制与一个已被接受的孤立波模型不同,在孤立波模型中沿岸孤立波产生规则的侵蚀和淤积模式从而形成滩角。由于这两个模型给出类似的预测,目前所具有的观测数据不足以将它们区分开。  相似文献   

3.
滩角是海滩上很有意思的一种地形,引起了众多研究者的关注。现在关于滩角的争论还很多,笔者主要对滩角成因和地形动力特征以及滩角与海滩状态的研究新进展进行了归纳总结,以期对滩角这一特殊海滩地形的研究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一般认为滩角是近岸带泥沙、水动力和地形耦合作用的产物,对近岸带特别是碎波带和冲流带的动力变化响应迅速,还可以反映海滩状态,但具体的成因一直得不到很好的解释.首先详细介绍了关于滩角成因的争论以及自组织机制理论,其中驻立边缘波假说和自组织机制假说是最为认同的两种滩角成因假说.基于WERNER(1993)提出的滩角形成的自组织机制假说,建立包含冲流动力、泥沙输运和地形演变的滩角形成和发育的元胞自动机模型.模型中修正了以前研究中的坡度参数表达式和水动力输入方式.经过200个冲流循环的数值模拟,原来平直的滩面上形成了明显的滩角形态,滩角间距约为5.5~6.0 m,520个循环周期后,滩角形态基本上达到稳定状态.对模拟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模拟得到的滩角形态比先前的研究结果更接近天然状态下的滩角;(2)随机的水质点冲流运动使海滩地形呈无规律变化,但通过动力、泥沙、地形之间的反馈过程逐渐形成了滩角地形;(3)滩角形成过程中,海滩基本上处于堆积过程中.开始堆积速度较快,当滩角形态达到准平衡状态时(大约300个循环后),海滩体积增速变慢,并逐渐地达到稳定状态,海滩体积变化呈现小的波动调整;(4)模拟得到的有效冲流距离(S)和滩角间距(λ),满足滩角自组织机制假说的基本关系.因此,可以认为滩角是在海滩泥沙、地形与波、流的自组织过程中形成的,是一种堆积地形.自组织理论为从不同的侧面认识和研究海岸带现象与过程提供一扇窗口,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滩角是海滩上由波浪作用形成的一种变化极为复杂的韵律地形,与海滩状态有显著的关系。通过对滩角地形的详细观测,研究了滩角在常浪条件下的调整和变动过程。通过对地形动力要素和滩角地形变化过程的详细分析,认为Masselink等提出的碎波相似参数ξ和用ε(S/λ)2建立的滩角地形模式能较好的反映常浪条件下滩角的调整变动过程。通过对比,初步认为二者之间有较强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利用涌浪和处于陡滩面、滩面下陡坎和深槽海滩地形条件下的海滩碎波带压力波和滩面地形资料,对碎波带中的入射总波能、长重力波能及两者比值随潮位涨落的变化关系,碎波带动力因子与滩面地形之间的作用关系及典型相关和多维偏交叉谱关系等作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碎波带中的入射总波能与潮位涨落呈现出一致的变化规律;而碎波带中的长重力波能变化与潮位涨落变化趋势相反;碎波带各动力因子、滩面潜水位和碎波带波浪、潮位及滩面地形引起的滩面陡坎处破波点位置变动等因素的耦合作用,对滩面向海发育和滩面地形变化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镉和汞两种重金属离子对四角蛤蜊的急性毒性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王晓宇  王清  杨红生 《海洋科学》2009,33(12):24-29
采用毒理学实验方法,比较研究了Cd~(2+)和Hg~(2+)对四角蛤蜊(Mactra veneriformis Reeve)急性毒性效应的差异,以期为进一步评价重金属离子对四角蛤蜊的毒性效应和作用机理等提供理论依据.死亡概率单位和实验液浓度对数的线性回归分析表明,Cd~(2+)对四角蛤蜊在24、48和96 h的半致死浓度(LC_(50))分别为15.961、5.149和2.383 mg/L,Hg~(2+)的LC_(50)分别为3.714、0.607和0.207 mg/L;Cd~(2+) 和Hg~(2+) 对四角蛤蜊的安全质量浓度分别为0.023 8 mg/L和0.002 1 mg/L,分别是我国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限定量的4.76倍和4.02倍.  相似文献   

8.
利用彗星电泳技术,研究了不同胁迫浓度和胁迫时间下,Cd2+和Hg2+对四角蛤蜊(Mactra veneriformis)血细胞DNA损伤的情况.研究结果显示,50、100和200μg/L Cd2+胁迫14天不能造成四角蛤蜊血细胞DNA损伤.10、20和40μg/L Hg2+胁迫均能明显损伤血细胞DNA,并且DNA损伤程...  相似文献   

9.
两种东风螺的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方斑东风螺和波部东风螺自身营养成分进行分析,测定其中的含肉率和腹足肌含有的基本营养成分,分析氨基酸种类及组成和脂肪酸种类及组成,对方斑东风螺和波部东风螺的营养价值进行综合评定以及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方斑东风螺和波部东风螺含肉率分别为48.94%±2.01%和45.12%±2.29%,腹足肌中都含有高达70%左右的蛋白含量和5%左右低含量的脂肪,糖类含量接近10%,氨基酸种类齐全,必需氨基酸相对含量高,必需氨基酸指数在43以上,肉味鲜美,方斑东风螺的EPA和DHA相对含量总和为7.1%,波部东风螺为10.5%,方斑东风螺和波部东风螺的n-3系列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分别高达6.4%和7.5%,n-6系列分别为13.4%和15.0%,属名贵滋补的海产品.  相似文献   

10.
珊瑚藻是一类在细胞间沉积碳酸钙的底栖红藻,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广泛分布。然而,在当前全球变暖、海洋酸化等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下,珊瑚藻的物种多样性已出现逐渐降低的趋势,因此,迫切需要开展对珊瑚藻的种类鉴定工作。本文选用两种在中国南海广泛分布的无节珊瑚藻,通过形态解剖学观察,发现两种藻均具有一组织性构造,髓部藻丝共轴,相邻藻丝间通过细胞融合相连。两种藻均具有单孔的锥形生殖窝,生殖窝明显地突出于体表,其中,藻种SCSIO C004的生殖窝直径为830~1 000μm,且数量较少,藻种SCSIO C005的生殖窝的直径为350~450μm,且数量较多。这些形态学和解剖学特征表明这两种藻均为宽珊藻亚科的种类。基于SSU r DNA和psb A基因序列对两种藻的系统发育关系进一步分析,确定了SCSIO C004为新角石藻(Neogoniolithon brassica-florida (Harvey)),SCSIO C005为圆锥呼叶藻(Pneophyllum conicum (Dawson) Keats),并明确了它们的分类地位。本实验研究结果可为深入探究珊瑚藻的生态功能和生物资源的保护、利用工作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刘勇  孙耀  唐启升 《海洋学报》2006,28(6):139-143
在实验室大型玻璃钢水槽中,流水条件下投喂两种不同颗粒大小的卤虫,采用Eggers模型比较了黄海、渤海主要中上层小型鱼类玉筋鱼的摄食、生长和生态转换效率等生态能量学特征.结果表明:投喂颗粒小的幼体卤虫的排空率比投喂颗粒大的成体卤虫的大,分别为0.2136,0.1887.摄食小颗粒幼体卤虫的玉筋鱼的摄食率、生长率和生态转换效率分别为22.53g/(100g·d)(湿质量)或60.14kJ/(100g·d),3.63g/(100g·d)(湿质量)或14.86kJ/(100g·d),16.12%(以湿质量计)或24.70%(以能量计);而摄食大颗粒成体卤虫的玉筋鱼的摄食率、生长率和生态转换效率分别为27.54g/(100g·d)(湿质量)或51.69kJ/(100g·d),4.77g/(100g·d)(湿质量)或19.50(kJ/100g·d),17.31%(以湿质量计)或37.69%(以能量计).摄食成体卤虫的湿重比摄食幼体卤虫的多,而摄食幼体卤虫所含能量比成体卤虫的高;从玉筋鱼的生长情况来看,成体卤虫投喂的效果明显优于幼体卤虫,不管是用湿重还是用能含量来表示,摄食成体卤虫的生长都比摄食幼体的快,摄食成体的生态转化效率也都比摄食幼体的要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