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黑龙江尚志黑龙宫铜矿点氧同位素勘查找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黑龙江黑龙宫地区地表43个不同性质蚀变石δ^18O值从-2.2%到11.5%,勾画出一个中心高^18O带和周围低^18O带。结合该地区地质特征以及已知氧同位素勘查模型,推断黑龙宫地区具一层圈^18O带多中心水-岩交换的成矿地区,隐伏矿体可能位于中心高^18O带。  相似文献   

2.
韩国中生代花岗质岩,根据其时代、产状、岩石化学特征,分为早侏罗-早白垩世的大宝花岗岩和晚白垩-早第三的佛国侍花岗岩。大宝花岗岩的δ^18O值为+5.0-+10.0‰(平均值为8.2‰),佛国寺花岗岩的δ^18O值为+2.4-49.1‰(平均值为+7.0‰)。δ^18O值的大范围变化,表明了在岩浆期后蚀变作用过程中,花岗岩中进入了^18O亏损的天水。可用石英δ^18O、SiO2、TiO2和Sr的含量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下庄铀矿田成矿地质背景的基础上,根据包体水氢、氧同位素组成和水-岩相互作用原理对该矿田成矿热液的水源进行了详细探讨。其结果表明,下庄铀成矿热液的氢、氧同位素组成δ^18O=+6.90‰-9.80‰(SMOW)、δO=-30-85‰(SMOW)位于已发生氧漂移的大气降水同位素组成范围。水-岩同位素交换后,岩石的δ^18O值明显降低,显著出与岩石相互作用的古地下水具有相当低的δ^18O值。不同水  相似文献   

4.
埃滕德卡(纳米比亚)和巴拉那(南美洲)白垩溢流玄武岩区硅质火山岩中辉石斑晶的氧同位素比值,被认为可反映原始岩浆岩浆的δ^18O值。据我们识别,这两个地区的南部石为高δ^18O型(δ^18O辉石~-+10‰),北部岩石为低δ^18O辉石~+6.5‰)。这两个流纹岩类型的其它差别,包括低δ^18O型岩石中不相容元素的含量高、初始87Sr/^86Sr比值低。我们认为,流纹岩类型的区域分布反映了源区组分的  相似文献   

5.
降水中δ^18O值的大小不仅受凝结温度的影响,而且受水汽源地初始状态,水汽输送方式,云中饱和状态和云中液态水含量的影响,本文以与全球δ^18O实测值相吻合的参数为标准状况参数,模拟不同条件下的δ^18O值怀标准状况下δ^18O值的差异,并且将影响将水δ^18O值的作用分解成Δδ^18O值的作用分解成Δδ1和Δδ2两部分、它们分别代表取样点温度变化引起的δ^18O的变化第二类因素变化引起的δ^18O  相似文献   

6.
研究区的碳氧同位素组成表明,矿化灰岩和细晶灰岩的δ^13C为正值,其δ^18O值变化于-6.4‰~-21‰之间;而绝大多数矿石中碳酸盐矿物的δ^13C为负值,只有少数为正值,与其对应的δ^18O值为-12.3‰~-12.5‰。根据δ^13C-δ^18O图解分析,区分出了3种不同类型的碳同位素:(1)三叠纪海洋生物碳;(2)海相碳酸盐的碳与热卤水中碳的过渡类型;(3)深部热卤水中CO2的碳。研究发现  相似文献   

7.
焦家式金矿位于胶东半岛西北部,矿体赋存于花岗片麻岩-花岗闪长岩类岩石断裂带内,呈破碎黄铁绢英岩化浸染状矿石。矿体中均伴有富含金的成矿前、后中基性脉岩。成矿作用包括乳白色块状黄铁矿石英和(或)伟晶石英脉阶段、含金硫化物石英阶段和方解石石英阶段。三个阶段石英δ^18O值平均为12.4‰、13.2‰、和14.4‰。计算的石英δ^18OH2o值平均分别为4.7‰、3.5‰和3.5‰。三个阶段石英流体包裹体  相似文献   

8.
报道了狮子山等若干夕卡岩型矿床和一个规模较大的无矿化夕卡岩脉中夕卡岩的O、Sr同位素研究结果。绝大多数夕卡岩的δ18O值介于5.0和8.5之间,低于本区闪长岩类岩石及沉积碳酸盐岩的δ18O值;夕卡岩的(87Sr/86Sr)值在0.706至0.709之间变化,与闪长岩类岩石及沉积碳酸盐岩的相近。研究区内的夕卡岩可能是火成成因而不是交代成因,极可能是在俯冲带环境产生的岩浆的分异产物。  相似文献   

9.
大别山苏家河地区榴辉岩和大理岩的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傅斌  张四清 《地质学报》1998,72(4):323-339
对大别山西段苏家河地区熊店和杨冲低温榴辉岩及胡家湾榴闪岩进行了详细的氢、氧和锶、钕同位素以及稀土元素和矿物化学分析。熊店榴辉岩和胡家湾榴闪岩的全岩δ^18O值较高(8.8‰ ̄11.2‰),而杨冲榴辉岩的全岩δ^18O值较低(4.3‰),它们的全岩δD值为-55‰ ̄75‰。结合锶、钕同位素和稀土元素组成特征,推测苏家河榴辉岩(榴闪岩)的原岩可能为岛弧玄武岩,变质前曾与海水在不同温度下进行过氢、氧同位  相似文献   

10.
杨晓勇  陶士振 《岩石学报》2000,16(4):473-481
应用阶段段加热技术,对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中的橄榄岩包体和大别造山带超高压榴辉岩进行了裹体CO2的碳同位素组成测定,结果表明,榄岩的δ^13C值变化较大,从-22.8%到+0.7‰到+4.6‰,同样明显不同于前人报道的低δ^13C值(-30‰20~-20‰)特征,大别造山带榴辉岩的δ^13C变化从-18.5‰到+4.6‰,同样明显不同于前人报道的低δ^13C值(-30‰~-20‰)特征。榴辉;岩的  相似文献   

11.
一个巨大水晶中流体包裹体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在对荡坪钨热液矿床晶洞水晶作温压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对该水晶第1和第6切块的核部与其边缘环带氧及其原生流体中碳、氢、氧同位素组成进行系统研究。研究表明,晶体核部富集^18O(δ^18Q值12.1‰~12.9‰)→边缘环带相对贫^18O(δQ值7.6‰~8.2‰);核部的流体为岩浆水(δ^18OH2O值+4.7‰~+6.2‰)→边缘环带为大气降水(δ^18OH2值-6.1‰~-8.4‰);水晶  相似文献   

12.
胶东金成矿区岩石氧氢同位素地球化学背景初探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对胶东区域与金矿有关的各主要地质体氧氢同位素组成背景进行研究,给出了燕山早期“玲珑”中粗粒二长花岗岩(滦家河型花岗岩)氧氢同位素背景值为δ18O=7.8%,δD=-110‰;燕山晚期郭家岭(型)斑状花岗闪长岩背景值为δ18)=10.0‰;昆嵛山复式岩基背景值为δ18O=8.5‰,δD=-90‰。胶东群变质岩各岩性段δ18O=5.1-11.3‰,δD=-81--96‰,表明其源岩既有幔源中基性组  相似文献   

13.
蒙阴县埠洼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埠洼金矿产于泰山(岩)群TTG岩系中,赋存于中浅层次韧性、韧-脆性剪切带内,矿体呈右行侧列式透镜体分布,成矿物质及热液主要来源于泰山(岩)群绿岩地层,其δ^18O值为5.4‰ ̄8.98‰,δ^34S值为2.05‰ ̄4.06‰,该矿床的成矿作用与韧性剪切变形变质导致的动力分异作用密切相关,赋矿空间为韧-脆性剪切作用形成的扩容带。  相似文献   

14.
苏州A型花岗岩氢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魏春生  郑永飞 《岩石学报》1999,15(2):224-236
对苏州A型花岗岩氢氧同位素组成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其全岩δ18O值为+3.5‰~+9.2‰,全岩δD值在-81‰~-59‰之间变化。主要造岩矿物对保持氧同位素平衡分馏的样品,其D亏损主要受单阶段岩浆去气机理的制约。部分全岩样品表现出不同程度D-18O同步亏损,这种亏损要受岩浆期后固相线下与外来渗透大气降水之间进行同位素交换机理的制约。石英δ18O值基本正常,石英与碱性长石之间氧同位素不平衡分馏特征表明,苏州A型花岗岩整体上起源于亏损18O源区物质通过地球动力学再循环产生低δ18O岩浆的可能性不大。根据氢氧同位素实测值和理论模型计算结果,推测苏州A型花岗岩浆δD和δ18O初始值分别为-50±5‰和7.5±1.0‰,这排除了岩浆起源于曾经历过化学风化循环的地壳上部岩石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秦岭凤-太矿田与柞-山矿田成矿条件及环境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凤-太矿田和柞-山矿田分别位于秦岭泥盆系层奖多金属成矿带的中段和东段。凤-太矿田主要容矿石为硅质岩,其δ^30Si,δ^18O分别为-0.6‰--0.3‰,18.6‰-21.0‰。矿床的δ^34S值大部分位于4.9‰-11.3‰之间。柞-山矿田容矿岩类型复杂,除硅腩岩外尚有钠长石岩,黑云言柱石岩等,Na,Cl含量很高。  相似文献   

16.
相山铀矿田水—岩氢,氧同位素交换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文斌  饶冰 《地质论评》1997,43(3):322-327
为了研究相山铀矿田的水-岩氢、氧稳定同位素交换作用及其对水溶液和岩石氢、氧稳定同位素组成的影响,为探讨矿床成因提供实验依据,笔者进行了相山铀成矿古水热系统中水-岩氢、氧同位素交换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水热系统中水-岩之间可以发重 氧同位素交换作用,致使岩石的δ^18O值下降,水的δ^18O值升高,即发生“氧-18飘移”。热水溶液的δD值相对稳定,但与含有较多含氢矿物(云母等)的岩石作用时,δD值可  相似文献   

17.
王台山地区韧性剪切带型金矿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志宏  王安建 《矿床地质》1997,16(4):350-364
五台山地区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分布地晚太古代碰撞造山带中,与世界许多太古宙绿岩带型金矿具有相似的特征。研究表明:成矿流体的δ^18OH2O=-2.1‰-4.9‰,δD=-69-112‰,蚀谜面对得起盐矿物的δ^13CPDB=-2.0-1.4‰,δ^18OSMOW-10.0-20.0‰,载金黄铁矿的δ^14S=-3.7-5.6‰。成矿前流体具有一高盐度,成矿期流体以富含CO2、近似海水的δ^18O和海相  相似文献   

18.
李儒峰  刘本培 《地球科学》1996,21(3):261-266
结合碳酸盐岩层序地层分析,首次系统测定了马平组碳,氧同位素值,并对其演化规律与层序地层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马平组内δ^13C,δ^18O值变化范围分别是-2.56‰~+3.89‰和-8.16‰~-6.02‰(PDB)准层序为δ^13C值向上逐渐减小,海进体系域(TST)和高水位体系域(HST)内δ^13C值分别呈增加和减小的趋,层序界面处δ^13C,δ^18O值均表现为负异常,控制层序  相似文献   

19.
青藏高原东北地区现代降水中δD与δ^18O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章新平  姚檀栋 《冰川冻土》1996,18(4):360-365
根据对取自青藏高原东北地区部分降水样中氢氧稳定同位素比率的分析,得到沱沱河站的大气水线(MWL)为:δD=8.25δ^18O+9.22‰,与全球平均MWL的差别较小;德令哈、西宁站的MWL分别为:δD=5.86δ^18O-27.28‰和δD=6.96δ^18O-30.19‰,均与全球平均MWL差别较大。这主要归因于水汽源地的非平衡蒸发和凝结物在非饱和大气中降落时的非平衡蒸发。上述地区的过量氘Exd  相似文献   

20.
苏北东海榴辉岩氢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傅斌  郑永飞 《地球化学》1998,27(1):35-48
研究了苏鲁地体西部东海地区超高压变质榴辉岩的氢氧同位素组成,得到绿辉石和石榴子石的δ^18O值变化较大(为-10.4‰-+4.8‰),多硅白云母的δD值变化较小(为-104‰--83‰)不同矿物对之间达到保存了氧同位素平衡,得到了一致的同位素温度(650-750℃),榴辉岩具有低至-10‰和-104‰的异常δ^18O和δD值表明,岩石与极贫^18O和D的大气降水成因流体发生过氢氧同位素交换,同时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