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宇晓 《海洋测绘》2020,40(5):78-82
基于北极航道的自然条件、地缘政治因素及当前通航情况,从航海图书、航标导航、海上通信等方面系统阐述了北极航海保障现状,分析了我国开展北极航海保障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我国在加强北极航海保障能力方面应采取的策略和措施建议,为构建和完善我国北极航海保障服务体系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世界近代航海史上,有不少著名航海家、探险家曾经在航海探险和地理发现上作出了卓越贡献,然而在对待土著人方面却留下了恶名,以致成为他们航海活动的污点。他们常常把土著人当作下等人、野蛮人,加以杀戮、抢掠,哥伦布因发现新大陆而驰名,然而他的船员却胡作非为,激起印第安人的  相似文献   

3.
世界最大的海是哪个海?它的名称因 何而得?世界著名的洋中之海叫什么海?世界上哪个海最古老?中国周围有哪几个海?黄海与东海、东海与南海的分界线在 哪里?“中国海”指哪些海?正确的称谓应该 怎样表达?什么是盖奥特2是谁发现和命名的?它是怎样形成的?什么叫海洋沉积物?什么是海底火山?分哪几类?什么是古海洋学?我国的红树林海岸分布在哪里?它有 什么作用?什么是地理大发现?马可.波罗对航海大发现有什么贡献?不参与航海的航海家是谁?大航海时代的开拓者是谁?好望角是谁最先发现的?美洲是用哪个航海家的名字命名的?东方航线的开拓者是谁?航海…  相似文献   

4.
影响我国近海航海的水文气象要素气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平  杨燕军 《海洋预报》1997,14(2):7-16
本文分析了影响航海活动的我国沿海水文气象要素风、浪、能见度、台风的时空分布及以这些要素为指标所作的近海航海气候区划。得到了我国沿海不同海区航海条件的特征和近海各个航海气候区航海条件的差异及对其的评价,这些结果对近海航海活动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5.
1.中国第二次北极科学考察创造了我国航海史上( )的记录;2.中国第二次北极科学考察是10年来国际上规模最大、科学最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美、英、日、俄等国外航海资料信息保障情况,分析了当前我国航海资料信息军地协作保障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从体系建设、保障内容、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论述了对军地航海资料信息一体化保障的建议及对策,对建立军地航海资料信息保障一体化体系,提高其保障效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深入分析了我国航海通告生产流程及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子备考图的航海通告数字化生产新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利用C/S模式实现了基础数据的存储与共享,解决了电子备考图的自动改正更新和航海通告的自动排版输出等技术难题。实际应用表明,提出的航海通告数字化生产新方法是先进、可行的,它实现了航海通告生产方式从手工编辑制作到计算机辅助生产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8.
还在中国元朝时,一个叫马可·波罗的意大利人从中国返回本国写了一本书《马可·波罗游记》。正是这本书把人类居住的这个蓝色星球上原本寂寞冷清的浩瀚海洋搅动得躁动不安,也为欧洲编织了寻找东方"黄金之国"的梦想。在马可·波罗的影响下,世界大航海时代悄无声息地拉开了序幕,葡萄牙、西班牙、英、法、俄、荷兰等欧洲国家纷纷登场各逞英豪,要在地理大发现中分一杯羹。这些航海探险  相似文献   

9.
2003年9月26日,历时74天,安全航行12600海里,航时1010小时,创造了我国航海史上最北记录的中国第二次北极科学考察队载誉归来。难忘那74个风雨日夜,让我们再度回首——  相似文献   

10.
时讯     
《海洋世界》2005,(6):1-2
中国“航海日”诞生2005年5月24日,庆祝中国设立“航海日”座谈会在京召开,中国交通部部长张春贤在会上指出,自2005年起,每年的7月11日为中国“航海日”,同时也作为“世界海事日”在中国的实施日期。他称,中国是航海大国、海洋大国、造船大国,航海及海洋事业在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达1.28万亿元人民币,增加值为5268亿元。目前,中国有九成以上的进出口贸易通过海洋运输实现。  相似文献   

11.
中国大陆自古东、南均为海,北面也曾有过临海之地。曾以少海、渤海、东海、涨海等名之。只是,由于人类对海洋的认识水平是在不断地深入中,所以,在各方面都有所差异,在命名方面亦是逐渐地规范化的。 在中国古代,对海洋的接触、开发、探究等诸方面,与当时世界其它国家相比较,应该说有其先进的方面,如利用海洋的渔、盐之利.以强国富民;对于海洋中的自然现象──海洋潮汐等,在认识和研探中取得的结果也是较为先进的;在航海活动等方面,也是处于领先地位等等。但是,在对于海与洋的定义方面,似乎是中国人与其他国家的人们不同,也…  相似文献   

12.
环球航海,有苦有乐,若说乐趣,首推钓鱼。由于世界各海域海况不同、气温不同、鱼种不同,所需鱼钩、鱼线、鱼饵自然也就不同。笔者有过20年的远洋航海经历,在世界各地钓过鱼,钓鱼成了我的一大爱好,用天津话说:不为嘛,穷找乐。1988年7月,我轮满  相似文献   

13.
西沙群岛位于我国南海诸岛的西部,它由40多座岛、洲、礁、滩组成,自古就是我国固有的领土。西沙海域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海区。千百年来,西沙海域既留下了航海者的辉煌航迹,同时也成为冒险者的“坟墓”。西沙海域海底埋藏着数不清的文物,打捞这些文物,就是“打捞”西沙的历史。1997年,海南警方发现  相似文献   

14.
从远古时期人类开始涉足海洋至今,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代。回顾人类发现海洋的历史,我们大概可以将其划分为五个时期。 一、远古人类海洋概念的朦胧期 人类早在石器时代就已开始涉足海洋。古人类利用锋利的石器、骨制的鱼钩、独木舟和牛皮筏等航海工具在海边采集鱼、贝类作为食物。以后,又学会了从海水中取盐的方法。在这个时期,人类对海洋的概念是非常朦胧的。随着海上交通工具的发展,一些航海业发展较快的文明古国和地中海沿岸国家,在海洋分布上也  相似文献   

15.
快速和准确地处理多元异构数据文档,是实现电子航海通告信息由互联网获取到生产实际应用的核心环节.基于对航海通告源数据结构与特点的分析,设计了通告预处理数据库模型、系统功能模型及工作流程,利用OCR技术、数据库技术及VS2010编程环境,研发了电子航海通告预处理系统,解决了通告文档内容的拆分与整合、识别与提取、检核与修编等...  相似文献   

16.
孙洁 《海洋世界》2011,(7):30-31
麦哲伦(1480-1521年),全名费迪南德·麦哲伦,是葡萄牙的贵族.他是著名的航海家和探险家,曾先后为葡萄牙和西班牙作航海探险.在麦哲伦开始环球探险的27年前,哥伦布率先发现了美洲新大陆,但是哥伦布至死都认为那是自己梦想中的亚洲大陆.麦哲伦在环球探险之前也完成了数次远航,积累下了丰富的航海知识.  相似文献   

17.
利用现代海底探测技术手段,对东海陆架区域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对多波束和浅地层剖面系统所采集数据资料的处理,分析浅地层剖面探测成果图,发现原在东海海图上标注的三处水下暗礁并不存在,并探讨分析暗礁不存在的原因。此新发现对我国进行海区区域调查和航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航海历史悠久、技术先进,明初的郑和卜两洋在航行距离、船队规模等方面均创造了当时的世界记录。在此条件下,至16世纪,中国海商业已形成自己的东西洋贸易网络体系。因此,在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荷兰人、英国人等渐次来到东方后,中国海商于传统中整合发展,书写海洋贸易传奇。  相似文献   

19.
针对航海雷达图像上常见的同频干扰噪声,提出了一种有效的抑制方法。该方法采用阈值分割技术对噪声进行检测,然后对检测出的噪声点进行插值修复。使用X波段航海雷达图像对该方法进行检验。采用信噪比、偏差指数和相关系数等指标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提出的新方法既能显著地抑制航海雷达图像的同频干扰噪声,又能较好地保持原始图像的信息,具有良好的降噪效果。它的综合性能明显优于传统的均值滤波和中值滤波方法。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以英国、美国和日本为代表的国外航海保障体系的研究,重点从组织结构与人员构成、技术支持与主要产品、质量管理与服务体系几方面分析了的国外航海保障体系的先进性,指出其对我国航海保障体系发展的启示之处,提出了我方的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