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隔河岩水利枢纽是我国“八五”计划重点建设的大型水利工程,它位于湖北省的清江下游。清江是长江出三峡以后第一条大支流,干流全长423公里,流域面积16700平方公里,年均流量为135亿立方米,总落差为1400多米,水力资源十分丰富而且分布集中。据勘测,全流域可开发装机容量为329万千瓦。经系统工程优选,在干流上选择T由下而上兴建高坝洲,隔河岩、水布垭三个水利枢纽的清江梯级开发方案。(附图)  相似文献   

2.
该书是系统研究长江三峡与葛洲坝泥沙及自然环境的著作。在泥沙研究方面,根据地学原理,采用岩矿分析法、磨损法和自然地理因素分析法,分别建立了推移质来量、沿程输沙量和流域产沙量三个计算模式。经多方面的验证表明这三个模式均具有较高的精度。用长江三峡及上游的大量实测资料,计  相似文献   

3.
长江三峡是瞿墉峡、巫峡、西陵峡的总称,但三峡旅游区今泛指三峡为中心,西起忠县石宝寨,东至宜昌葛洲坝,北及大宁河小三峡、包括三个大峡间的大宁河、香溪河两个宽谷区。今三峡工程将正式开工,这片绵延千里的名胜景地越来越引起世人的瞩目。今夏我乘江轮夜停昼航、浏览这闻名国内、饮誉世界的灿烂明珠——长江三峡区。  相似文献   

4.
杨桂山 《地理科学》2001,21(2):123-129
上海城市供水水源地水质除受沿岸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大量污染物排放的影响外,主要受河水盐水入侵的危害,导致严重的水质型缺水问题,正在建设的三峡水利枢纽和拟议中的南水北调工程与全球变暖引起的海平面上升效应相叠架,无疑将影响长江河口段和黄埔江的盐水入侵强度,进而危及上海城市供水水质,着重探讨三峡与南水北调工程建设运营及海平面上升对上海城市供水水源地水质可能产生的综合影响,并提出适应和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5.
郭声波  马强 《地理研究》2003,22(6):809-809
在举世瞩目的三峡水库蓄水工程开始前夕,西南师范大学蓝勇教授主编的《长江三峡历史地理》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可以说是从学人角度为这项伟大的世纪工程献上了一份特殊的厚礼。《长江三峡历史地理》系国家社会科学“九五”规划项目,也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研究三峡地区历史地理的大部头学术著作。通读《长江三峡历史地理》,明显地感到该书体现了以下几个特色:一、浓重的现实关怀和服务意识历史学早有经世致用的传统,历史地理学更是与社会现实、国计民生关系密切。可以说关注现实是区域历史地理学的一个重要理念和功能。当三峡蓄水高度达到175米时,不难想象千年三峡历史风貌势必大有改变,并不可避免地带来许多自然与现  相似文献   

6.
三江平原雁窝岛地区沼泽的成因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又予 《地理研究》1982,1(3):75-80
三江平原位于黑龙江省的最东部,是由黑龙江、松花江、鸟苏里江三条大江堆积形成的沼泽化冲积平原。海拔50-60米,地势和缓。松花江、内外七星河、挠力河、别拉洪河和浓江等在宽阔的平原上漫流,除松花江外,一般均无明显的河槽,为典型的沼泽性河流。沼泽十分发育为三江平原的突出特点。  相似文献   

7.
《中国地名》2009,(11):34-35
三峡是万里长江一段山水壮丽的大峡谷,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它西起重庆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至湖北宜昌市的南津关,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全长193千米。它是长江风光的精华,神州山水的瑰宝,古往今来,闪烁着迷人的光彩。长江三段峡谷中的大宁河、香溪、神农溪的神奇与古朴,使这驰名世界的山水画廊气象万千。  相似文献   

8.
以乌尤山、凌云山、龟城山构成的乐山巨形睡佛景观,隔江望去,酷似一巨大佛像仰卧于三江之上,卧佛直线长1300多米。巨型卧佛的发现,为大佛景区更添魅力。  相似文献   

9.
“在第一时间,你就被它震住——就像一颗子弹打穿你的心脏。”大渡河峡谷最深处为2600米,长江三峡不过1000多米,而被誉为“世界第一峡谷”的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也才2300米。  相似文献   

10.
该文分析三峡工程对长江三峡旅游资源、旅游交通和旅游线路变化的影响 ,指出三峡工程是促进长江三峡旅游空间格局演变的主导因素 ,预测长江三峡旅游空间格局演变趋势 ,针对即将产生的长江三峡旅游空间新格局 ,提出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三峡工程对长江三峡旅游空间格局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该文分析三峡工程对长江三峡旅游资源、资源交通和旅游线路变化的影响,指出三峡理促进长江三峡旅游空间格局演变的主导因素,预测长江三峡旅游空间格局演变趋势,针对即将产生的长江三峡旅游空间新格局,提出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正>2014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谋划区域发展新棋局,由东向西、由沿海向内地,沿大江大河和陆路交通干线推进梯度发展。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同年9月,国务院先后发布《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和《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规划(2014-2020)》。同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长江经济带与"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一起上升为三大国家战略。在最近闭幕的十八届五中全会  相似文献   

13.
《地理教学》2010,(8):29-31
本期的“长江之窗”栏目将带领大家探访长江上游的三江并流奇观,并推荐长江水学校在三江并流腹地的香格里拉地区开展的一个新行动——建成“长江水学校”纳帕海社区学习中心。  相似文献   

14.
长江三峡阶地的成因机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根据对长江三峡阶地堆积物进行的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发现三峡阶地的成因具有以下特点:构成阶地上部的河漫滩相堆积、中部的冲积砾石层与作为阶地基座的基岩平台是在不同时期形成的;阶地上部河漫滩相堆积是在中全新世气候温暖、长江三峡高水位条件下形成的.因此,长江三峡阶地是在构造上升的基础上由于气候及长江三峡流量及水位变化而形成的,并非一定是间歇性构造上升的标志.  相似文献   

15.
利用1978特枯年、2000~2006年长江中下游宜昌、汉口、大通、城陵矶及湖口等水文实测资料,对2006年长江中下游出现特大枯水水情条件下的径流变化和江、湖与水库的调节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江中下游径流变化出现洪季不洪、枯季不枯特征,洪季来水量不到平常年的60%~70%,枯季基本维持平常年的来水量;其中长江上游来水量急剧减少是造成长江中下游洪季不洪的主要因素,三峡在枯水期间的调蓄对维持长江中下游干流的水量有一定的贡献,洞庭湖与鄱阳湖两大湖泊在枯季因干流水位显著降低形成的胁迫效应是长江中下游枯季不枯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滇西北石鼓附近,金沙江流向从南南东急转为北北东,在急转弯附近大江南岸并存着一条走向北北东—南南西的纵谷,从金沙江右谷坡起,向南直抵澜沧江支流黑漶江。解放前的研究者几一致认为此大弯曲为一袭夺湾,纵谷为古金沙江南流时塑造的古谷,如P.米  相似文献   

17.
郑书  刘迎曦  黄莺 《地理教学》2010,(22):33-35
在重庆市渝中区朝天门码头,嘉陵江在纳细流、汇小川、纵流1119千米后,于此注入长江。碧绿的嘉陵江水与褐黄色的长江水激流撞击,漩涡滚滚,清浊分明,其势如野马分鬃,十分壮观。长江融嘉陵江水后,声势益发浩荡,穿三峡,通江汉,一泻千里,成为长江上游的“黄金水段”。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个区域内公民的素质与这个区域的水土是密切联系的,区域内的自然环境和历史积淀孕育着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  相似文献   

18.
三峡水利枢纽是开发治理长江、兴利除害、举世瞩目的宏伟工程。它既有发电、防洪、航运等巨大的综合效益,同时由于工程之巨,投资之大.移民之多冲击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许多方面,因此面临很大风险。为了确保三峡工程顺利进行,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必须将三峡工程与区域开发结合起来,将工程技术与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看作一个地域整体,在更高层次上,作为一个统一的大系统协调优化、降低风险、增大效益。  相似文献   

19.
长江干流自四川宜宾以下全长5800公理。可终年通航千吨级轮驳船队。长江自南京以下,江面更加宽阔,主航道水深都在-10米以下,可全年通航万吨级货轮,乘潮位可通航2.5万吨级货轮。南京长江大桥至入海口全长413公里河道,已从一九六五年辟为海轮航道。“六五”期间,国家在这里新建了一批海轮深水泊位:南京新生圩港、镇江大港、张家港和南通狼山港等,宛如一串明珠镶嵌在大江两岸,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的关注。  相似文献   

20.
三江并流形成时代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滇西北三江并流区是世界上独特的纵向岭谷地貌区、世界自然遗产地。金沙江、怒江、澜沧江3条大江的阶地、河谷主要沉积物均为中更新世以来所形成,说明三江并流这-独特地貌-水文现象形成于中更新世及以后的时间。中更新世昆黄运动是西南纵向岭谷乃至中国的地貌-河流发育重要转型事件,奠定了西南纵向岭谷区的自然地理格局,影响了三江并流区的现代地表过程和生态环境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