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肃南地震台形变观测资料干扰识别与排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收集整理甘肃省地震局肃南地震台形变数字化观测资料,对降雨、大风、人员进出、仪器调零、断电或者电压不稳定,以及其他仪器故障等因素造成的干扰进行分析;为数字化资料的利用、各种干扰的识别以及捕捉地震短临异常,提供可借鉴的实例.  相似文献   

2.
以青海玉树钻孔应变资料为基础,对观测数据变化特征进行分析,认为降雨所造成钻孔水位的变化不是影响钻孔应变数据变化的主要因素,降雨造成周围环境地表水的变化影响了数据的趋势变化。总结归纳降雨对观测数据变化的影响,有效识别地震前兆异常和降雨干扰因素。  相似文献   

3.
在对CR-2-69型Z分量磁力仪的相对观测资料进行分析时,除应考虑外空变化场的影响及背景场的长期变化影响外,如何正确识别由于温度变化所造成的形态年变化,进而消除这种温度影响,对提高观测资料的使用价值是十分重要的。本文以徐州地震台几年来的连续观测资料为基础,结合省内同类仪器一定时间段的观测资料,讨论如何使用观测资料来确定CR-2-69型磁力仪的温度影响。  相似文献   

4.
地壳温度测量在地球物理学及地震预报研究中都具有重要意义。在钻孔中进行温度梯度测量并与岩石热导率的测定相结合,可取得大地热流数据,以此可全面表征地表热场并展示地球内部热状态。在地震预报研究中,地温观测既可作为一种地震前兆观测手段,也可作为一种辅助观测项目,以便从其它观测手段中排除环境温度变化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以南昌地震台2008年以来的地电场观测资料为研究对象,在对比分析观测数据质量的基础上,阐明影响地电场观测的主要干扰因素,并分析了造成观测资料质量不高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观测场地不平,6个电极所处的埋设环境存在较大差异引起的。  相似文献   

6.
定点形变观测是地震前兆监测重要手段,为深入分析不同形变观测仪器受气象因素干扰的影响,对五指山形变台硐室倾斜和应变观测资料与温度、气压及降雨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三套形变仪器的观测数据与气压的相关性均较弱,倾斜仪观测数据与温度均存在较强的相关性,且垂直摆倾斜仪较水管倾斜仪相关系数更高;垂直摆倾斜仪受降雨影响最大,水管倾斜仪北南分量与伸缩仪北南分量次之,上述仪器东西分量均不受降雨影响。  相似文献   

7.
包头地震台形变干扰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整理包头地震台伸缩仪、水管倾斜仪和水平摆倾斜仪观测资料,依据干扰类型分析发现,风扰、雷电降雨、温度与气压、标定与地震,仪器故障与停电是影响3台仪器观测的主要因素,干扰特征主要表现为缺记断记、数据突跳、尖脉冲、高频干扰、台阶、毛刺,大幅度变化、曲线加粗和趋势性变化等。不同类型观测仪器对干扰的响应不同,识别并剔除干扰,有利于地震观测数据应用,对地震异常判定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温度对宽频地震计观测资料影响的研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蕾  谷国梁  薛兵  朱小毅 《地震》2018,38(3):170-180
本文以具有力平衡反馈结构的甚宽频地震计BBVS-120为分析对象, 通过台站观测实验和实验室温控实验的相关分析, 得到了温度对输出信号影响的频带范围和水平, 定义了温度灵敏度参数, 从定量的角度分析了温度对地震计观测资料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甘孜地震台地电阻率观测数据的分析,发现观测数据会受观测环境、漏电、雷电和降雨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对地电阻率观测到的各类干扰数据变化特征进行总结,有助于排除前兆信息中的干扰因素,提高地电阻率观测资料的使用价值,夯实用地电阻率观测资料预测地震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利用地震数据反演海水温盐结构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地震剖面获取海水层温度、盐度、密度等物理参数成为地震海洋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提出了以CTD(Conductivity-Temperature-Depth)温盐深剖面仪观测资料为约束的波阻抗、温-盐结构反演方法.该方法包括两个步骤:首先把少量的CTD作为"约束井"进行地震数据的波阻抗反演;然后利用从CTD资料获得的研究海区的温-盐关系式,结合波阻抗数据反演得到温度和盐度剖面.通过合成数据的试算表明,基于少量的CTD资料控制,利用地震数据可以反演得到高分辨率的二维温度、盐度结构.基于地震数据的温-盐结构反演方法有望弥补传统物理海洋学观测方法的不足,为海洋学研究提供大量的基础数据,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选取2008-2016年德令哈地震台水温观测数据,总结长期及短期变化特征,对影响数据变化的观测技术系统、观测环境及人为因素等干扰源进行分析。分析认为,观测技术系统故障干扰因素有供电故障、仪器故障、雷电影响等,该类干扰具有发生时间随机、持续时段较长,突变、异常变化幅度较大等特点;观测环境干扰有人工湖、黑石山水库、灌溉水渠等,该类干扰数据不稳定,具有突升、突降、突跳等特点;人为干扰有前兆仪器现场检修、仪器安装、施工改造等,具有持续时间短、突变、异常变化幅度较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以湖北万山井水温观测资料为研究对象,探究井内深度215 m和241.58 m处的水温动态特征及其主要干扰因素和映震能力。通过水温梯度分析和水温正常动态对比研究,认为:在井深215 m处,水温动态为稳定型;在井深241.58 m处,水温长期动态为升温漂移型,月动态为上升-阶变型,日动态为随机起伏型,升温漂移是仪器自身的零漂现象,随机起伏反映了仪器自身噪音或者对应井水温的随机变化。对水温主要干扰因素的分析表明,井深241.58 m处的水温异常主要来自人为干扰引起的井水震荡和探头线扰动,异常形态均表现为单个台阶或突跳。在2018年9月8日湖北襄阳襄城ML 3.2地震前后,该深度处水温均呈高频V型阶变异常,此为地震发生前后区域应力积累与释放对井水温的作用所致。  相似文献   

13.
屈曼  侯晓真  马栋  陈建国  高晨 《山西地震》2019,(3):17-20,50
在分析研究地倾斜观测资料时,为反映观测曲线的真实变化,需要剔除干扰因素的影响。该文通过整理分析河北省水平摆、垂直摆、水管仪等地倾斜观测资料,将河北省地倾斜干扰因素主要分为观测系统类干扰、观测环境类干扰以及气象因素类干扰。其干扰形态主要表现为变化趋势转折、变化速率改变、固体潮畸变、台阶、毛刺和突跳变化。  相似文献   

14.
胡小静  毕青  付虹 《地震》2017,37(2):157-166
针对云南省地电场观测中常见的路灯漏电、 雷电及降雨3种典型干扰因素, 分别讨论了干扰变化的形态特征、 功率谱分析结果、 干扰产生的过程和机理以及地电场地架设时的注意事项, 最后阐述了干扰识别的原理和依据, 得到以下认识: 路灯漏电引起的干扰变化以阶跃型周期变化为主要形态, 变化幅度主要受漏电产生的入地电流强度和土壤介质导电性能的影响; 雷电引起的干扰变化以典型的大幅畸变为主要形态, 主要与放电场强和雷区距离有关; 降雨引起的干扰变化以大幅上升或下降为主要形态, 持续过程与降雨量和电极自身性能有较大关系。  相似文献   

15.
分析嘉山地震台自2007年运行以来的大地电场观测资料,并对数据的变化特征进行研究,总结分析部分干扰引起的电场变化的曲线特征,给出不同影响因素导致的曲线异常变化情况,为大地电场干扰排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对甘肃地区数字化流体观测资料的干扰因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通过对观测资料的分析,发现影响因素大部分是仪器故障引起的,人为因素很少。水位、水温主要有仪器故障及性能影响、电压瞬间不稳(或遭雷击)干扰、无效数据、人为干扰、多个测项影响、数采器故障、传输、原因不明、观测环境干扰等。气氡(气汞)脱气一集气装置的好坏,对数字化气体观测起决定性作用,此外,闪烁室被污染、气路堵塞、漏气等可能引起显著的干扰,还有仪器性能不稳、电压不稳、人为因素等;另外,汞灯或光电倍增管老化、补汞管老化、抽气泵老化、抽气不稳定、泵膜老化、轴套磨损、室内有污染或仪器内气路被污染、抽取饱和蒸汽体积不标准都可能引起观测值的不正常变化。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是对江苏省4个地电场台站2015—2019年地电场观测数据受全国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干扰情况进行分析总结,重点分析锡泰线、晋南线、锦苏线和昌宣线等几条线路对其影响特点及数据干扰幅度,得到以下结论:(1)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干扰对地电场观测数据的干扰是一个远场干扰源,表现为受同一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干扰时,同一台站同一方向的长短极距观测数据变化幅度之比接近1。(2)各台站受高压直流线路干扰产生的数据变化形态、变化方向和变化幅度不尽相同,这与台站位置、高压线路换流站位置、接地极相对位置以及地下传播介质有关。该研究结果可以为地电场观测受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干扰判别提供参考,服务于地电场观测数据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徐州地震台YRY-4分量钻孔应变仪观测资料进行整理,对干扰因素进行简要分类并描述其主要特征,分析应变仪在干扰环境下自检相关系数K的变化,讨论K值发生明显变化(即数据自洽性遭到破坏)的原因,论证是否由地震台站附近地震成核过程中震源区地层介质连续性遭到破坏所致。  相似文献   

19.
利用乌什地震台数字大地电场分钟值资料,分析了各方向、各测道的日变形态及特征,对干扰大地电场数据变化的一些因素进行分析。在数据未受到干扰时,电场数据会出现双峰双谷日变化,能够清晰地记录到电磁暴。受雷电的影响,电场数据会出现尖锐的突跳。电极坑周围渗水会影响数据质量,造成向下和向上交替突跳,形成方波状干扰。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2011年以来天祝台阵景泰芦阳台水温观测资料,芦阳井水温具有较规律性的年变化动态趋势。排除仪器故障、人为干扰及降雨等因素后,认为2014年11月15日甘肃景泰MS4.7地震前芦阳水温出现了前兆异常。排除干扰方法、过程及排除干扰后的观测资料应用,能为观测资料跟踪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