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每年的6月25日是全国"土地日"。今天,我们在最美县城桐庐,纪念第27个全国"土地日"。今年土地日活动的主题是:土地与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群众福祉,与我们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生活在蓝天下、青山间、绿水旁,是我们共同的美好追求和向往。土地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重要载体和基本要素,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不可替  相似文献   

2.
正"土地财政"是指政府通过经营城市、出让土地获取的收入。"土地财政"实质是地方政府伴随城市化进程和土地资本化过程进行的大规模融资现象,对缓解地方财力不足、公共设施建设融资难,创造就业机会和提升城市化水平,促进地方发展等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土地财政"的确功不可没;但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土地财政也带来  相似文献   

3.
日前,江苏省金坛市历时3年创建的"土地管理示范村"活动已覆盖全市。"土地管理示范村"建设使得当地的信访、违法用地案件大幅下降。金坛市国土资源局把创建"土地执法模范县(市、区)"和"土地执法模范镇"活动向基层延伸,开展了创建"土地管理示范村"活动,大力  相似文献   

4.
正6月25日是第24个全国"土地日"。今年"土地日"活动主题是:"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转变土地利用方式"。在6月23日~27日宣传活动周期间,国土资源部部长、党组书记、国家土地总督察姜大明发表了全国"土地日"寄语,国土资源部也与中央电视台合作录制"节约集约用地"专题节目。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中央主流媒体也在活动周期间连续刊播公益广告。此外,在北京地铁、部分公  相似文献   

5.
《国土资源》2014,(4):32-33
正马年春节刚过,国家土地总督察办公室就印发了《2014年国家土地督察工作要点》,标志着今年土地督察工作"路线图"已经划定。一同印发的还有《2014年省级政府土地利用和管理情况督察工作计划》。两个文件围绕国土资源部部长、党组书记、国家土地总督察姜大明在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国土资源工作定位:"尽职尽责保护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尽心尽力维护群众权益",提出了土地督察"严守耕地红线、督导节约集约、维护合法权益、提高督察效能"的总要求,从工作定位、业务统筹、基础支撑、队伍建设四方面,对今年土地督  相似文献   

6.
<正>鹤壁市自开展"双保行动"以来,全市上下联动,推进土地利用方式转变,使耕地质量逐步得到提高,土地节约集约程度大幅度提升,初步实现了保护耕地与保障发展的双赢。该市2009年被国土资源部授予"全国双保行动成效显著单位"。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嘉善县牢固树立和深入践行"两山"理念,紧扣乡村振兴战略,围绕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加快全域土地整治步伐,以"土地整治+"模式唤醒更多沉睡土地,努力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切实找准了开启乡村振兴的"金钥匙"。截至今年3月底,该县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共立项20个、面积达14.9万亩,其中9个获批省级项目,西塘镇新  相似文献   

8.
《国土资源》2016,(4):16
正"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以粮食等大宗农产品主产区为重点,大规模推进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并将高标准农田建设列为"农业现代化重大工程"的头号工程。国家战略层面再次强调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要性,为深入推进这两项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期邀请有关专家围绕加快土地整治转型升级、构建生态土地整治模式、土地整治惠民利民等内容进  相似文献   

9.
正"聚土地"的成功,根源于其将农村与城市的生产和消费需求对接,为农村闲置土地找到了一条出路。安徽绩溪的数百亩土地通过聚划算出租使用权,让农民和消费者实现共赢的模式被称为"绩溪模式"。在参与县域经济峰会的全国百余县长一起见证下,聚土地在农业电商领域的创新成为土地活用标杆。"绩溪模式"实为阿里巴巴旗下聚划算今年3月推出的全国首例私人定制农场的项目——聚土地一期。上线几日就被3500多人认购土地,集中在苏浙沪、京广等一线城市;总计认购土地  相似文献   

10.
浅析“农村土地流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土地问题是农民最大的民生问题,涉及农民最核心的利益。土地使用权流转,本质上就是农民土地权利和利益的大调整。当前农村土地流转的主要类型为土地互换、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流转土地要坚持农户自愿的原则,并经过乡级土地管理部门备案,签订流转合同。纵观固始县农村,由于受地理因素影响,北部乡镇参与土地流转的行政村居多,且大部分以"出租"的形式为主,大致价格在每年每亩500~600元。形成土地流转的原因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种:一是劳动力缺乏。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  相似文献   

11.
2009年,桃源县土地开发整理工作致力于真心实意为"三农",全面规范上水平,开创了创历史的"六个最":即开发规模最大、整合资金最多、工程质量最优、建设进度最快、项目管理最民主、人民群众最满意。建成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区已经成为土地开发整理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示范区。  相似文献   

12.
<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三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进行建设,需要使用土地的,必须依法申请使用国有土地;但是,兴办乡镇企业和村民建住宅经依法批准使用本集体经济组织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或者乡(镇)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经依法批准使用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除外.前款所称依法申请使用的国有土地包括国家所有的土地和国家征用的原属于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  相似文献   

13.
<正>洞头县国土资源局"四大保障"推进土地集约有效开发。一是项目用地要素保障。建立全县土地清理数据库,持续盘活存量土地潜力,有重点、分步骤实行"转而未供""供而未用"土地专项清理工作。截至6月份,盘活存量土地288.5亩,完成年度计划的160%,位列全市第一;完成供而未用土地1716亩,完成转而未供土地235亩,有效保障县部分重点工程、民生工程落  相似文献   

14.
1994年我国即已立法开征土地增值税,但一直形同虚设,收效甚微。近期,国税总局频频出台新规,加强对土地增值税的征收监管,土地增值税的"新政"将对楼市产生何种影响成为近期政府、学界、开发商和公众都在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正>6月24日,河南省首个专职审理土地纠纷案件的"土地审判庭"在新乡市中级人民法院挂牌成立。据介绍,成立这样的"土地法庭"在全国尚属第一家。针对土地违法案件和土地纠纷不断上升,土地违法案件疑案多、积案多、处理难、执行难以及处理周期长等问题,为及时有效化解公民之间、公民与政府之间因土地使  相似文献   

16.
崔岩 《国土资源》2013,(6):22-24
"土地财政"的历史并不久远。它是伴随我国财税制度改革、土地使用有偿化改革、住房商品化改革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的推行以及近年来房地产业迅猛发展,而逐步跃入人们视野的。近年来,"土地财政"逐渐成为各方持续关注的焦点,同时也因一些负面效应而有被"妖魔化"的倾向。客观看待"土地财政"问题,研究分析利与弊,提出完善和改进管理的建议,对于防范金融风险,克服过度依赖以及避免短期行为都将会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正>2014年以来,为进一步促进管理服务升级,提高土地登记规范化水平,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国土资源局通过土地登记"三服务",全面优化土地登记流程,为群众办理土地登记搭建更加优质方便的平台。登记受理"一对一"服务。在办理土地登记时,为办事人员提供土地登记办事程序、法律法规等业务咨询服务,在报  相似文献   

18.
通过比较分析"十二五"时期新疆自治区土地利用计划指标、供地结构、供地面积、地均GDP以及土地税费等数据变化,总结归纳出土地开发利用现状呈现的基本特征和问题。最后,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要求,提出"十三五"时期新疆自治区土地开发利用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正4月15日,一份限期整改决定书送达永城市政府。由于违法用地、拖欠征地补偿费用等问题,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向永城市开出"罚单",决定该市土地使用权"冻结"半年。今年3月28日,国家土地督察济南局向我省下达国家土地督察限期整改决定书,并通报永城市违反土地管理法规问题,该市未经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审批违法占用土  相似文献   

20.
土地整治是一项民生工程,也是一项技术工程,开展农村土地整治首先要做好"顶层设计"。近年来,广西国土资源部门对土地整治的管理制度、技术标准、技术规则等一系列内容进行了深入研究,做好土地整治的制度设计,推动土地整治步入系统化、规范化、标准化轨道。"土地整治开展了10年,各种制度出了不少,有好的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