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李胜 《岩石矿物学杂志》2002,21(Z1):154-156
20世纪20年代来发展起来的波谱分析技术已被广泛地应用于矿物学研究,其中红外光谱为物质分子振动的分子光谱,反映分子振动的能级变化及分子内部的结构信息,由无机化合物组成的矿物质具备各自不同特征的红外光谱;而拉曼光谱为分子振动的散射光谱,物质振动的频率及强度由物质内部分子的结构和组成决定,拉曼光谱反映出不同物质的组成和分子内部的结构信息.近几十年来,红外、拉曼光谱技术已经成为矿物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时以德国布鲁克光谱仪器公司为首的光谱仪器制造厂家不断推出红外反射光谱、红外显微镜、拉曼显微镜、探针等新的测试技术,对矿物学和矿床地球化学的研究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近年来随着宝玉石行业的蓬勃发展,红外、拉曼光谱作为非破坏、快速鉴定的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矿物学研究分析的许多方法及仪器也在宝玉石鉴定中被广泛认可和使用.下面就德国布鲁克光谱仪器公司的红外、拉曼光谱仪器在宝玉石鉴定方面的应用方法做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2.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联用技术在化石燃料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志农  牛菲 《岩矿测试》1998,17(1):58-63
对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联用技术在化石燃料分析中的应用进行了较全面的总结评述,重点介绍了气相色谱/红外光谱联机、高压液相色谱/红外光谱联机、薄层色谱/红外光谱联机、超临界流体色谱/红外光谱联机、裂解色谱/红外光谱联机、热重分析/红外光谱联机、气相色谱/红外光谱/质谱三机联用技术等在化石燃料的结构组分分析、成因机理研究及其勘探等诸方面的重要应用,尤其是在芳香族化合物和几何异构体的分离鉴定方面发挥出的突出功效。引用文献59篇。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红外光谱技术因其可以绿色、快速、无损、精确探测矿物和提高勘查效率而备受关注.攀西超大型太和钒钛磁铁矿床位于镁铁质-超镁铁质层状岩体中,该矿床的典型矿物的红外光谱特征研究相对缺乏,制约了勘查效率的提高.本文应用便携式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四川太和钒钛磁铁矿床钻孔ZK1307岩心开展热红外光谱测试工作,并辅以便携式...  相似文献   

4.
宝石的红外反射光谱及红外光谱鉴定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外透过光谱技术是当前鉴别翡翠是否有聚合物充填的最好方法,而红外反射光谱技术是一种快速、无损伤的测试方法,主要提供矿物的基频振动光谱信息,在宝石学研究方面特别是鉴定宝石种属方面显示出新的应用可能性。本文介绍红外反射光谱技术的宝石学应用和包含318个光谱的数据库以及检索、鉴定程序的宝石红外光谱鉴定系统。  相似文献   

5.
石膏及其热转变产物的红外光谱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给出了石膏及其热转变产物--烧石膏和硬石膏的红外光谱。在晶体结构资料基础上,对石膏和硬石膏分别进行了因子群分析和位置群分析,其结果清楚地表明,理论预测的光谱与实测光谱相当一致。根据烧石膏的红外光谱和位置群分析的结果可以肯定。SO4^2-离子的位置对称性不可能是D 2,只能为C2或C1。热转变产物的红外光谱表明,石膏--烧石膏和烧石膏-硬石膏之间的热转变温度分别为80-100℃和350-400℃。  相似文献   

6.
不同石英脉型金银矿床中含矿石英脉的红外光谱对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讨红外光谱方法评价石英脉型金银矿床的有效性,选择内蒙、吉林、山东等地的石英脉型金银矿床,对其含矿石英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根据石英包体片中H2O和CO2的吸光度值A1和A2与石英中Au、Ag的含量关系得出:在同一矿床中A1和A2与Au、Ag的含量呈正相关关系;但不同矿床的石英A1、A2与Au、Ag含量总体上无相关性.利用红外光谱方法评价石英脉含矿性的优越性在于避免了直接测金,而消除了金的测不准性对评价结果的影响.同时,该方法有其局限性,即不同矿床不能采用同一评价标准,只适用于就矿找矿.  相似文献   

7.
泥炭藓煤热模拟系列二阶导数红外光谱研究彭文世,陈德玉(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510640)关键词泥炭藓煤,热模拟,二阶导数红外光谱许多科学家曾用红外光谱技术研究过煤和干酪根的热演化问题:详细讨论了不同变质程度的煤和沥青的红外光谱[1];利...  相似文献   

8.
本文用振动光谱和电子顺磁共振谱研究了云龙锡矿锡石的谱学特征。根据红外光谱的谱形、吸收频率和吸收峰强度特征,将云龙锡矿锡石的红外光谱划分成两种类型:A型谱和B型谱。红外光谱特征的研究结合宏观地质特征的研究表明:氧化物阶段锡石的红外光谱为A型谱,硫化物阶段锡石的红外光谱为B型谱。随着锡石成分和结构的变化,锡石的拉曼光谱的谱型、振动频率也发生变化,反映了锡石的成矿条件的差异。云龙锡矿锡石的EPR谱研究表明,云龙锡石中含有呈类质同象进入锡石晶格的V~(4+),根据V~(4+)的稳定场研究,云龙锡石主要形成于相对碱性和偏还原的条件下。  相似文献   

9.
ASTER 热红外遥感地表岩石的二氧化硅含量定量反演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杨长保 《地质与勘探》2009,45(6):692-696
岩石的热红外发射率光谱特征与其SiO_2含量具有很强的对应关系,本文选择USGS、JPL和JHU光谱库中的52个火成岩光谱样本为数据源,分析了这些样本的SiO_2含量与热红外发射率光谱的基本关系,建立起SiO_2含量与发射率光谱两个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模型,在此基础上,以内蒙古东乌珠穆沁北部地区为研究区域,对该区域内SiO_2含量进行定量反演,反演结果与地质图和实地考察相符.反演结果可以对区内酸性岩、中性岩、基性岩进行圈定.  相似文献   

10.
石英是原生金银矿物的主要载体矿物。利用红外光谱方法测定石英包裹体中H_2O和CO_2的相对光密度D_1和D_2,统计分析Au、Ag与D_1、D_2之间的相关性,从而得出Au、Ag含量的红外光谱定量评价指标,可作为该地区进一步找矿的红外光谱标志。  相似文献   

11.
热红外高光谱技术在地质找矿中的应用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热红外高光谱技术(6~14μm)是一种新兴的绿色地质找矿技术,它通过分析矿物热红外光谱特征,开展矿物信息提取及填图应用研究,进而指导找矿勘查。比起发展相对成熟的短波红外(1.1~2.5μm)高光谱技术,它对于短波红外波段无法识别的石英、长石、石榴子石、橄榄石、辉石、碳酸盐矿物、黑云母、角闪石、磷灰石等矿物具有更加敏感的探测能力。目前,热红外在地质找矿中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很多科学问题尚待解决。矿物化学成分的变化是引起热红外波谱特征变化的最重要因素,这也是开展矿物识别与提取的理论基础,本文首次系统分析了不同波谱库及文献中的热红外波谱,总结了上述典型矿物的热红外波谱特征,揭示了矿物的诊断性波段与识别标志。而后将热红外高光谱技术分为地面热红外光谱数据分析技术与空中热红外图像处理技术两大方向,其中地面热红外技术主要基于岩芯或地表样品的波谱特征,开展矿物精细填图研究,建立矿床的找矿勘查模型;空中热红外技术基于图像处理与分析,提取区域矿物分布信息,为找矿指明方向。最后本文指出了未来热红外高光谱技术在地质找矿中的技术难点及热点,即高精度热红外高光谱仪器的研发、矿物热红外光谱的快速识别技术、热红外图像信息提取算法的优化。  相似文献   

12.
林文通  顾炳忠 《矿物学报》1989,9(2):181-182
本文介绍了运用红外光谱测定闪锌矿中硫化铁分子摩尔百分含量的新方法。这一方法用样量少、简便、迅速,只要测出闪锌矿的红外光谱特征吸收频率,根据公式FeS(mol%)=-0.126+2.162(x-309),或作图,就能容易地获得闪锌矿中硫化铁分子摩尔百分含量。  相似文献   

13.
铬铁矿是金伯利岩型金刚石矿床含矿性重要指示矿物之一.通过对山东蒙阴金刚石矿区无矿、贫矿、中等含矿、富矿金伯利岩岩筒中的铬铁矿红外光谱系统采集,寻找不同金伯利岩岩筒中铬铁矿红外谱图参数特征与金伯利岩含矿性的关系,以达到判断金伯利岩体无矿、贫矿还是富矿的目的.不同含矿性金伯利岩岩筒中50个铬铁矿红外光谱参数特征统计显示:铬铁矿红外光谱A峰吸光度与高频峰吸光度平均比值从无矿、贫矿、中等含矿到富矿金伯利岩岩筒,数据依次为0.71、0.73、0.83~0.93、1.09,显示出明显的找矿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傅立叶红外光谱技术在翡翠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吴淑琪  郭立鹤 《岩矿测试》1997,16(4):250-254
基于透射光谱的差异,用傅立叶红外光谱研究翡翠的矿物组成;分析硬玉、霓石、霓辉石和透辉石等主要矿物,以天然翡翠的特征红外光谱为依据,鉴别市售翡翠的真伪和类别(A、B货);利用红外显微镜作微区透射光谱,鉴别通常难以鉴别的有裂缝及裂缝填充物的翡翠(B货),提出了准确的无损鉴别翡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石英是刺猬沟金矿重要的脉石矿物,也是金的主要载体.借助于电子顺磁共振、成矿溶液电导度和红外光谱方法对刺猬沟金矿区石英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电子顺磁共振吸收峰强度、成矿溶液电导度和红外光谱测定的Dco2与石英中Au含量呈正相关关系.成矿溶液电导度>35.7 μS,DCO2>0.2矿化好.上述研究获得的信息,对该区找矿和矿床评价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给出了产于河南和贵州的锂绿泥石红外光谱,以及光谱中各谱带的频率、吸收强度、主要谱带的归属和灼烧样品的红外光谱。这两个矿物的光谱与以前发表的锂绿泥石的光谱有差别,而和白云母、伊利石的光谱相似;文中给出了它们的鉴定特征。根据红外光谱认为,锂绿泥石的结构可能是复杂的,不含有H_2O形式的水;它更接近二八面体型结构。锂绿泥石灼烧到453℃时,OH根全部脱失,结构向非晶态转化,到800℃后,转变成莫来石、非晶态SiO_2和LiO_2。  相似文献   

17.
单个流体包裹体成分无损分析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位无损分析是流体包裹体成分研究的前沿课题,简要总结了单个流体包裹体成分分析方法,评述了原位无损分析方法中微束质子诱发X射线法、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光谱、显微拉曼光谱、显微红外光谱和红外显微镜分析流体包裹体成分的原理、应用范围、存在问题和研究进展.选择研究流体包裹体成分的方法时,需要考虑分析方法的特点、所测组分及其含量的估计范围、所测流体包裹体的大小、距薄片表面的深度、基体矿物的性质和仪器性能.  相似文献   

18.
<正>傅里叶变换显微红外光谱法(FT-IR)可以获得气体分子振-转光谱结构和凝聚态大分子物质的多原子、分子和基团的震动光谱。烃包裹体中可能存在的有机成分(饱和烃类、烯烃类、芳烃类等)和无机成分(H2O、H2S、CO2等)均有自己对应的红外光谱吸收峰。研究烃包裹体的红外光谱可以推断油气成藏、成熟度及运移等一系列信息。由于红外光束非常敏锐,不仅反映光圈内目标包裹体,而且还会反映照射到的其他物质如赋存矿物、胶结物以及目标包裹体上下面的其他包裹体,因此红外样品制作要尽量避免红外吸收介质如  相似文献   

19.
本文描述了花岗岩中榍石的矿物学特征,对其红外光谱与金红石红外光谱对比研究,获得某些谱带的归属,并给出了群论分析;对其穆斯堡尔谱Fe~(3-)的两组对线的归属从结构、成分上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以傅里叶红外光谱与拉曼光谱为代表的宝玉石光谱分析法,虽然广泛应用,但仪器便携性有一定局限,难以对大体积或依附于金属类、纺织品类文物上的宝玉石进行原位无损检测.高光谱技术来源于卫星遥感,在地面实验中可以分为不成像的便携式地物光谱仪和图谱合一的高光谱成像仪.本研究采用便携式地物光谱仪对十余种宝石,包含透闪石、堇青石等无机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