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葛咏  王劲峰  梁怡  王贞松 《遥感学报》2003,7(4):285-291
由于SAR遥感的独特优势,使它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此,对SAR图像的不确定性研究也越来越必要和迫切了。针对数据分析方法的不足,该文着重从机理的角度探讨SAR原始像元的不确定性。相位误差、位置误差和灰度误差三者关系、各种误差分类和综合以及这些误差对SAR原始像元不确定性作用等问题往往是困扰从机理角度对SAR图像不确定性研究的主要障碍,该文重点讨论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2.
污染误差模型下的测量数据处理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建军  曾卓乔 《测绘学报》1999,28(3):215-220
本文首先研究了污染误差模型的各种具体的误差表示形式,然后研究了误差服从污染误差模型时的平差准则。指出,当误差服从污染误差模型时选择均方差作为估计准则是合理的,并且符合传统的测量误差处理的观念。最后,推导了误差服从污染误差模型时,均方误差准则下的最佳估计,从而建立以均方误差准则为基础的污染误差模型下的测量数据处理理论。  相似文献   

3.
针对在一些行业性地理信息处理中,基于各种坐标系的数据混用现象普遍存在,而椭球变换误差常被忽略,造成椭球变换对数据产生的影响缺乏科学评价的问题,文章以观测误差传播定律为基本研究工具,推导出椭球变换误差在大地坐标转换误差、地图投影误差、平面距离计算误差中的传播模型,最后以椭球变换误差对空间插值影响为例,对以上模型进行实践应用,研究结果表明,论文推导出的椭球变换误差模型能够成为行业空间信息处理中的椭球变换误差影响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4.
葛咏  王劲峰  梁怡  王贞松 《遥感学报》2003,7(3):285-291
由于SAR遥感的独特优势,使它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此,对SAR图像的不确定性研究也越来越必要和迫切了。针对数据分析方法的不足,该文着重从机理的角度探讨SAR原始像元的不确定性。相位误差、位置误差和灰度误差三者关系、各种误差分类和综合以及这些误差对SAR原始像元不确定性作用等问题往往是困扰从机理角度对SAR图像不确定性研究的主要障碍,该文重点讨论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5.
由于线元上任一点坐标的误差不仅受端点误差的影响,还会受到长度误差的影响,故不确定性模型要考虑各种影响位置精度的参数误差,对3维空间直线不确定性模型作了进一步研究.不但考虑了端点误差的影响,还顾及了长度误差的影响,使模型在理论上更为严密.理论和实验研究表明,长度误差影响了直线方向的精度.  相似文献   

6.
贯通横向误差处理新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贯通横向误差与地面各种控制网的关系,重点探讨贯通横向误差分配原则和地面控制网观测精度的推算;充分发挥地面控制测量的现代测量技术,打破了传统的贯通横向误差预计的方法,提出自己的一些粗浅的见解。  相似文献   

7.
关于“新的点位误差度量”的讨论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多维点位误差度量应该反映点的位置的不确定度,它可以是方差或方差的某种函数.实践中,有多种点位误差的表示形式,不同的表示形式有不同的几何意义或概率意义.文献[1]提出采用坐标分量方差的均值作为点位误差的度量.为了将其与现有点位误差度量进行比较,本文列出4种点住误差度量表达式,并讨论了它们的几何意义.强调指出,点位误差度量的具体数值应大于等于最大可能的误差,以保证用户使用数据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随着三维GIS的兴起和蓬勃发展,三维位置数据的不确定性可视化显得非常重要。误差椭圆和误差曲线在平面上能用直观的二维图形对抽象的点位质量具体化、可视化,延伸到三维空间,则是误差椭球和误差曲面的可视化。本文首先推导出三维随机点的误差椭球和误差曲面方程,推证其在图形上的相互关系,并对其原理上的差异性进行讨论,认为误差椭球和误差曲面在实用上各有千秋,有着相互补充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由无线电探空数据计算可降水份中逼近误差和观测误差的影响 ,利用香港的无线电探空资料计算出逼近误差和观测误差的影响分别为 0 .5mm和 1 .2mm ,两者的综合影响为 1 .3mm。  相似文献   

10.
误差传播定律反映了直接观测量的中误差对间接观测量中误差的影响,通过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获取点云数据,点云数据本身的精度和后续处理的精度与可靠性对各种工程具有全局性的意义。基于此,将误差理论和误差传播定律应用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上,分析了点云数据的误差来源及传播规律。采用点云数据实例演示了提高点云数据处理精度的过程,通过实例实验进行高压塔数据的配准,验证了ICP算法的可行性以及误差范围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11.
提出最近距离法和基于知识规则的模糊分类法相结合的混合分类法,针对IKONOS遥感影像,分别用最近距离法、基于知识规则的模糊分类法以及混合分类法对影像进行信息提取。结果表明:混合分类法的信息提取精度最高,总体精度提高到95.60%,Kappa系数提高到0.944,其为面向对象的高分辨率影像信息提供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普通测设方法(极坐标法、直角坐标法等)的分析引出了测边后方交会的方法,并简要介绍了测边后方交会法的基本原理,推导了测边后方交会法的计算公式,评定了该方法的精度,论证了该方法在精密工程中的可行性,弥补了极坐标、直角坐标等普通测设方法在精密工程中的缺陷。  相似文献   

13.
基于贝叶斯理论的线性与非线性模型反演方法(Fukuda-Johnson,F-J)已广泛应用于地球物理模型的线性-非线性参数反演。但F-J方法的反演结果可能受马尔可夫链蒙特卡洛采样(Markov chain Monte Carlo,MCMC)经验参数选择的影响,而反复调试合适的经验参数需耗费大量计算时间。对线性与非线性模型进行线性化后,也可以利用迭代最小二乘方法反演,但该方法难以选择合适的初始值。为提高参数反演计算效率和避免参数初值选择影响,提出了一种以F-J方法模型解为初始值的迭代最小二乘方法。该方法只需计算一次F-J方法模型解和有限次最小二乘迭代,既提高了F-J方法的反演效率,又能获得迭代最小二乘全局最优解。针对模拟数据实验和实际数据算例,分别采用F-J方法、随机生成初始值的迭代最小二乘方法和以F-J方法结果为初值的迭代最小二乘方法进行参数反演。结果表明,直接使用F-J方法时,MCMC采样参数会影响反演结果;直接进行迭代最小二乘反演时,初始值选取不当会导致迭代无法收敛到正确的结果;以F-J方法的结果作为迭代最小二乘方法的初始值进行反演,可以充分发挥F-J方法的全局最优性和迭代最小二乘方法计算量小、稳定性好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非基准方法”及其在区域性地壳形变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非基准方法”是进行区域变形监测网解算的适用方法。本文介绍了“非基准方法”的基本原理和优点 ,应用“非基准方法”和“基准方法”对区域网解算结果进行了比较 ,对当周边区域 GPS基准站坐标含有粗差时的解算结果进行了分析 ,得出了对于区域性地壳形变分析与板块内部运动研究 ,采用“非基准方法”比“基准方法”可以获得更高的相对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15.
SPOT图像的几何纠正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了 3种几何纠正 SPOT图像的方法 :多项式纠正法、数字微分纠正法、直接线性变换法。在精度上 ,数字微分纠正法最高 ,直接线性变换法次之 ,多项式纠正法最低。在数字微分纠正中 ,采用了直接法和间接法两种方案 ,两者在纠正精度上基本一致 ,但后者纠正精度稍优于前者。最后又利用直接线性变换模型简单而严密地纠正了 SPOT图像。  相似文献   

16.
简单多边形顶点凹凸性判断算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单多边形顶点凹凸性判断算法种类繁多,在模式识别及计算机图形学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为了研究不同种类算法的内在联系与区别,以便在实际应用中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算法,分析了目前较为流行的角度法、左右点法、矢量面积法、向量积法、射线法、斜率法和极点顺序法等算法.经过详细的推导论证发现,这些算法都可以使用公式b=p*m来表示,且...  相似文献   

17.
一种新型数据编码方案——简拼编码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作者根据多年野外测图实践经验,在对当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几种主流数据编码方案——全要素编码、块结构编码、简编码和二维编码方案的编码规律及优劣性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全站仪测站式测图及GPS手簿式数据采集的全新数据编码方案——简拼编码法。其编码方式简洁,含义明确、易记,使用上输入方便,野外采集效率较高,是一种新型高效的全数字测图编码方式。  相似文献   

18.
遮蔽检测是真正射影像生成的关键技术。提出一种基于多边形反演成像(polygon based inversion imaging,PBI)的遮蔽检测方法。利用建筑物表面多边形内部互不遮蔽的特点,以多边形为单元将建筑物逆投影到像方,反演成像时的目标状态,获得目标之间、多边形之间的遮蔽关系。为确保算法的稳健性和保真度,提出:①可疑区域增长法,稳健地栅格化复杂3维建筑物模型;②综合滤波模型用于消除多边形边界噪声。最后利用实例比较z-buffer方法,基于射线角度方法和PBI方法的遮蔽检测效果。结果表明,PBI算法的有效性和稳健性较好。  相似文献   

19.
高次差法求解时间序列中趋势项的方法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高次差法求解时间序列中趋势项的基本原理与方法。通过实例对某沉降监测点的观测序列进行分析处理、预报,并与最小二乘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法在建模的精度、抵抗粗差等方面均优于最小二乘法。可应用于时间序列中趋势项的求解与多项式回归分析。  相似文献   

20.
北斗三号卫星位置插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建敏  李特 《测绘通报》2021,(12):50-53
针对北斗精密星历只能提供离散的三维坐标,而无法提供任意时刻卫星位置的问题,本文提出插值法计算任意时刻的卫星位置,即分别采用拉格朗日插值法、多项式拟合法、分段线性插值法及径向基函数拟合法对北斗三号卫星精密星历进行内插。试验结果表明,拉格朗日插值法和多项式拟合法能够较好地内插BDS-3的位置坐标。搭载CZ-3A运载火箭的卫星X方向位置和搭载CZ-3C运载火箭的卫星Z方向位置均采用拉格朗日插值法解算效果最优;其余位置方向采用多项式拟合法解算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