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刘建磊  马蒙  李林杰  柯在田  高岩 《岩土力学》2015,36(Z2):571-576
提出了适用于批量评估分析的、基于实测动刚度的桥桩承载能力评估方法。结合某公路特大桥大批量桥墩基础评估加固工程,利用瞬态机械阻抗法对680根桥桩进行动测。通过基桩低应变完整性辅助测试及动刚度统计分析,推算了桥桩承载能力并给出加固建议。研究表明,对于桩身完整的桥桩,动刚度与承载能力在统计上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对于承受相近设计荷载的桥桩,测桩样本较大时动刚度值对桥桩完整性评估具有较好可信度。通过抽样取芯分析,验证了提出的桥桩承载能力评估方法具备较好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马蒙  刘建磊  孙宁  柯在田  李林杰 《岩土力学》2015,36(7):1939-1944
动刚度是桩基动测分析中一个重要指标,研究动刚度的影响因素有着现实的工程意义。为了分析完整桩和缺陷桩单桩动刚度的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推导并求解了竖向简谐荷载作用下考虑两个变截面桩的导纳响应解析解。利用测试数据验证了该模型能有效计算导纳共振频率值和动刚度值。同时,对513根相同型式桥桩进行机械阻抗法测试,并对其动刚度进行统计分析。研究表明:(1)桩端支撑刚度和桩长对动刚度影响较大,端承桩动刚度随桩长增加而降低,纯摩擦桩情况与之相反。摩擦桩在桩长较长时其动刚度可能大于端承桩。(2)桩身缺陷体积改变量与动刚度变化成正相关。(3)动刚度对桩身缩颈缺陷敏感度较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用于判断桩身完整性和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3.
在对桩基动测方法理论探讨及现场施工测试方法的分析基础上,简述测试资料解释中的判别标准和尺度,通过具体实例的应用,说明动测技术对桩基施工质量检测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沈建文  刘力 《岩土力学》2015,36(Z2):709-714
随着城市内地铁盾构区间隧道临近城市道路桥桩工程的增多,急需研究盾构隧道临近桥桩施工对桥桩的变形影响问题。采用有限元数值计算方法,结合盾构隧道穿越桥桩实际工程,建立了盾构隧道施工对临近桥桩影响的数值分析模型,模拟盾构隧道施工,对盾构隧道穿越临近桥桩的桩体沉降、桩体侧移、地表沉降进行了数值分析研究,盾构隧道穿越时及穿越后桩体沉降、桩体侧移、地表沉降控制结果较为理想,桩体处于稳定状态。结合现场监测成果,对数值计算结果和监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表明采用的数值分析计算模型、参数取值对盾构隧道施工对临近桥桩影响的模拟是可靠的,可以运用文中的数值计算方法预测后续盾构隧道施工引起临近桥桩沉降、桩体侧移和地表沉降结果。  相似文献   

5.
陈锡宗 《物探与化探》1994,18(5):392-393
频率法动测基桩承载力初探陈锡宗(江西地矿局物化探大队,向塘330201)频率法动测基极承载力属小应变验桩范筹。它的最大优点是设备轻便灵活,检测快速准确,费用低廉,是一种符合国情民意的基柱质量普查的好方法。在一定条件下,这种方法不仅适用于测定由土层提供...  相似文献   

6.
高密度电法结合钻探在采空区勘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楼前中桥位于万年县湖云乡楼前村。在桥梁拟建地段,采用高密度电法,布设测线,进行数据收集和处理,确定采空区分布范围及深度。在此基础上对采空区影响最严重的桩位钻孔,验证了高密度电法成果,并提供采空区深度准确判定。最后根据勘查成果,提出桥桩工程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某住宅楼工程静压管桩基础静载和动测检验出的质量问题,并对该工程桩基质量事故的原因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针对苏南某地铁高架线路邻近的基坑工程,根据国内外取值经验及土工试验结果,初步拟定各典型土层的HS-Small本构模型参数,基于基坑的地表沉降和围护结构水平变形的实测数据,采用有限元方法对开挖过程进行位移反分析,以此对HS-Small模型参数进一步优化和校准。在该基础上建立了基坑近接地铁桥梁桩基开挖有限元模型,对桥桩变形的影响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当桥桩与基坑间距小于0.6倍基坑深度时,桩基沉降并未随间距增加产生明显减小趋势。当桥桩与基坑间距大于0.6倍基坑深度时,桩基沉降随间距增加而迅速收敛,桥桩水平位移也呈现处相似的分段变化规律,其临界点位于1.0倍坑深处;(2)近接开挖施工对桩基水平位移相较于竖向沉降更易超限,桥桩与基坑间距大于1.37倍基坑深度时,桩基变形不超过规范限值。桥桩与基坑间距大于1.90倍基坑深度时,桩基变形不超过警戒值(极限值的60%);(3)将桥桩变形的影响范围划分为A、B、C三级分区,并提出了相应的工程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9.
本文阐述了当前国内外桩基动测的技术方法,以及动测仪器发展的现状与展望。  相似文献   

10.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岩石动力学专业委员会于1989年3月28日—4月7日在广东三水举办了首次RSM系列桩基信号检测仪桩基动测培训班,来自全国十七个省市自治区、三十个单位近四十名学员参加了学习。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副理事长王武林教授及多年从事桩基动测的同志参加了讲学。培训班既安排讲授桩基动测原理,又安排学员利用RSM系列桩基信号检测仪对桩基进行实地动测,并对动测法结果实地作了分析。学员普遍反映学习效果较  相似文献   

11.
应用动测和钻芯等无损检测技术,综合诊断分析出某桩基工程的重大质量隐患,发现了桩身空洞缺陷或桩底沉渣等质量问题,并采用灌浆技术进行了加固处理.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桩基无损检测方法在我国已获得了广泛采用和较大的发展。由于桩基动测法与静压试验相比,具有快速、简便、经济等优越性,因此,国内外都加强了桩基动测法的理论研究。本文对桩基动测法的理论机制作某些探讨,目的是为开展该领域  相似文献   

13.
在珠海大桥桥桩孔的成孔施工实践中采用了滚刀钻头、泵吸反循环工艺,施工2.0m和2.2m大口径桥桩孔,对施工工艺参数、水上平台作业对大口径施工机械设备的技术要求、事故处理以及滚刀钻头在软土地层中钻进的可行性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动船测流是用测船横渡断面施测流量的方法,具有测验设备简单,测验历时短,能连续施测和流动勘测等特点。IHZ-1型动船测流仪首创以惯性陀螺为测角指示方向,能在测流过程中自动测出合成速度V_v(水流速度V与测船沿横断面速度V_b的向量和)与横断面的夹角α,并将机械角通过转换器转换成电信号,解决了动船测流中联动自动的技术关键,实现了测速、测角、测深数字显示和联动打印。  相似文献   

15.
蒋万里  朱国甫  张杰 《岩土力学》2020,41(10):3500-3508
应用高应变动测法确定基桩的承载力非常依赖测试人员的经验且存在多解性问题。为克服这种现象,介绍了一种新的直接动测法,并以一灌注桩的现场静载试验为对象,建立了详细的基桩有限元静力、动力分析模型。静力模拟比较分析表明,该有限元模型能准确地模拟文献的结果。在此基础上,通过有限元动力分析,得到锤击下桩的应力场、位移场、速度场和加速度场。根据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了直接动测法的有效性。直接动测法确定的承载力和静载法一致。该直接动测法消除了现有高应变法存在的多解性问题,故可以得到单桩承载力的客观性结果。  相似文献   

16.
依托地铁盾构侧穿既有铁路桥梁的工程实例,对盾构施工对铁路桥梁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介绍了不同规程、规范对铁路桥梁沉降的管理规定,采用三维有限元计算了在有无复合锚杆桩加固条件下盾构穿越铁路桥梁的沉降情况,并提出了控制沉降的技术措施:首先对铁路桥桩周围土体设置复合锚杆桩加固,以加强铁路桥桩周围土体的整体性,并对桥桩起到隔离保护作用;其次在盾构隧道设计上采用加强性管片,并增加施工预留注浆孔;最后应优化施工参数,加强监测和采用科学合理的信息化施工。  相似文献   

17.
1985年春,咸阳市秦都区钓台乡在距渭河约6km处,即古渭河道内发现陶鼎、青铜制鱼等珍贵文物。同年夏天,又挖出一些木桩,长约2—3.5m,直径0.67—1.23m。木桩周围填土密实,为典型的木架桥桩。个别地方还有横木连结。 1986年8—11月我室对T_(104)号即第四桥  相似文献   

18.
液动冲击回转钻在生产中广泛应用的结果说明,液动冲击回转钻可以提高钻进效率及钻孔质量,特别是突破坚硬岩层和“打滑”地层的一种有效的钻进手段。理论研究和实践表明,诸多因素都会影响井下冲击器工作频率。因此,从研究冲击回转钻井底过程的需要来看,迫切需要了解冲击器在井底工作的有关规律,这是液动冲击回转钻理论研究、改进冲击器结构、在生产中指导和控制钻进操作等,所迫切需要的。做为冲击器的生产调试及产品的台架试验也需要有一个简便实用的测频仪表。FM—3型测频仪正是根据这些要求而研制的。  相似文献   

19.
刘辉战 《中国岩溶》1993,12(2):167-172
本文简述了动测法对桩基质量进行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测试,解释方法。列举了几种不同地层上的桩底应力波反射特征,根据其反射系数(R)值的改变和振动频率(f_n)的大小变化进行分析、判断桩底的胶结质量以及沉渣厚度等。   相似文献   

20.
杨武  黄阳 《岩土工程师》1996,8(1):34-36
深层搅拌桩能否采用动测法检测桩身完整性,这是目前检测单位正在探索的问题,本文通过工程实例,说明机械阻抗法法检测深层搅拌桩的桩身质量是可行的,且钻探取芯证实检测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