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息瞭望     
<正>中国地调局实现中大比例尺网络在线服务零突破●10月22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在2015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上,最新发布了一批中国地质调查成果地质资料服务信息。贯彻"互联网+"的理念,本次发布后,中国地质调查局实现了中大比例尺网络在线服务零的突破。本次发布的成果地质资料有:1000余幅1∶5万区域地质图、近11万幅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成果省级地质资料服务目录、93幅海洋地质调查最新基  相似文献   

2.
正10月18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云2.0"在2018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上正式上线。"地质云2.0"是云上数据资源和系统功能的全面升级,实现了地调局所属全部29个单位的全覆盖,构建了12类数据库及8大类地质信息产品体系,包括基础地质、区域地质、农业地质、环境地质、物化遥勘查、地质矿产、海洋地质等。"地质云2.0"实现了160多个国家级核心地质数据库的上云共享;新增4905个权威资源环境信息产品(云上累计7287个);实现了全国地质资料馆  相似文献   

3.
国土视野     
正全国重要地质钻孔数据库服务平台开通2014中国国际矿业大会期间,中国地质调查局公开发布一批地质资料,正式开通全国重要地质钻孔数据库服务平台,面向公众发布95万个重要地质钻孔基本信息。此次公开发布的地质资料中,有备受关注的全国重要地质钻孔数据库、1∶5万公开版地质图数据库、全国重要整装勘查区地  相似文献   

4.
山东地质调查信息网络节点建设与示范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山东省地质调查院节点网络采用以太网星型拓扑结构,主干提供百兆带宽,完成了1栋楼4个楼层共70个信息点、1个中心机房的综合布线。部署了服务器、主干交换机、支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UPS等网络设备,以及网络操作系统、网络防病毒系统和网络数据服务系统等软件。该节点网络已通过了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的专家验收,实现了与国家地质骨干网的连接,满足了新形势下地质调查工作的信息传输、存储和共享服务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1月15日,黑龙江省政府和中国地质调查局在哈尔滨市签署合作协议,决定共同开展公益性地质调查及战略性矿产勘查,以提高我省基础地质工作程度,实现地质找矿重大突破,并探索中央和地方公益性地质调查相互协调、有机衔接的工作机制。副省长申立国,国土资源部副部长、中国地调局局长汪民分别在协议书上签字并致辞。  相似文献   

6.
信息博览     
正中国地质调查局创新科普宣传模式4月22日,由中国地质调查局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科普办公室、武汉地质调查中心、沈阳地质调查中心、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共同承办的"李四光地质科普讲坛"在线上开播。李四光地质科普讲坛是地调局地学科普讲座的品牌活动,也是自然资源部第51个世界"地球日"活动周的示范活动。本次讲坛利用地调科普公众号、矿业界直播平台,举办了3期李四光地质科普讲坛。直播以"追寻三叠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地质调查工作迎来了百年庆典,可喜可贺。回顾往昔,地质工作作为国家经济社会的先行,为国家经济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能源、资源保障。在百年的历史长河中,我有幸于2001年10月至2004年8月,在国土资源部副部长任上兼任了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亲身经历了中国地质调查局的健全完善和一步步的成长,并尽心尽力地为锻造国家地调精锐部队做了几件  相似文献   

8.
近日,由河南省地调院承担的“新疆1:5万空贝利幅、霍什别里幅、阔勒阿依尔克幅、木吉幅区域地质调查”等4个项目顺利通过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组织的野外验收,新发现一批矿化点,为进一步查清该地区铜铅锌铁等资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科技成果     
《华北国土资源》2013,(1):33-34
中国地调局总结交流国际合作项目成果2012年12月13日,中国地质调查局首次就国际合作项目召开会议进行成果交流。中国地调局机关及局属29个单位相关人员汇聚广州,围绕推进科技创新、服务地质找矿主题总结了中国地调局建局十多年  相似文献   

10.
大数据时代山西地质信息化发展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数据时代,为了便于政府决策、工作部署及地质研究,国土资源部及中国地质调查局已安排部分省市进行地质大数据工作部署,该文通过介绍中国地质调查局及山西省地质信息数据库发展现状,分析了山西省地质信息化发展方向,既要根据山西省特点全面建设各类数据库,也要紧跟大数据时代发展潮流,建立山西省地质大数据平台,为山西省地质规划与地质研究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11.
 为了充分展示全球油气地质综合研究的数据资料,提供数据库对外信息服务的窗口,基于ArcGIS Server技术、Visual studio.NET 开发平台和ORACLE数据库管理系统,构建了B/S结构的全球油气地质信息共享系统。本系统是WebGIS应用平台,提供了信息发布、地图浏览、图形查询、空间分析、专题制图等功能,以图形、文字、图表等方式展示研究区的基础地理、基础地质、油气地质、资源潜力、投资环境等方面的最新成果,为公众和研究人员提供了高效的信息访问途径,为国家油气资源管理和能源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信息支撑,实现了重要信息社会化共享的目标。文章简单介绍了ArcGIS Server,重点描述系统框架、数据分类和功能模块,旨在探讨ArcGIS Server的网络信息共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相似文献   

12.
为确保中国地质调查局与省政府签署的开展黑龙江省公益性地质调查及战略性矿产勘查合作协议顺利展开,5月18日,来自中国地调局、沈阳地调中心、省国土资源厅及省地调院的有关领导、专家,共同对我省起草的合作开展黑龙江省公益性地质调查及战略性矿产勘查实施方案进行了研讨。  相似文献   

13.
重要地质钻孔数据库建设是"十二五"时期一项重要任务。山东省历时3年建立了重要地质钻孔基本信息数据库,将山东省内不同时代、不同单位、不同专业的各类地质钻孔资料进行统一的规范化、数字化、信息化管理。该数据库包含49107个地质钻孔的基本信息,通过"三图一表"的形式表达,其中工程布置图5510张,勘探线剖面图20686张,钻孔柱状图75711张,样品分析结果表116323张。部分钻孔数据在全国重要地质钻孔数据库服务平台面向公众开放。该文在已经取得的钻孔数据库成果的基础上,按照行业部门、工作程度、矿种、钻孔类型和钻孔深度5个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以及在数据库的资料汇交、信息化建设、资源共享和城市地质工作方面的应用性进行了浅析。以期通过扩大汇交范围、采用新的技术手段、补充属性数据等方法,实现数据库二次开发利用,提高山东省地质资料数字化、信息化水平和服务功能,也为城市地质调查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4.
<正>3月16日,地调局2017年地调工作辽宁需求对接调研座谈会在辽宁省国土资源厅召开。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王昆、沈阳地调中心主任李志忠、辽宁省国土资源厅厅长王桂芬等相关负责人出席座谈会。会议由辽宁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江晓波主持。为切实提高国家基础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的支撑服务能力建设,更好地满足辽宁省经济和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正9月24日,2016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中国地质调查新进展论坛上,来自中国地质调查局的7位专家,介绍了过去一年来在基础地质、能源资源和水工环地质调查取得的主要进展,同时展示了整装勘查区找矿取得的重大突破、南海地质地球物理编图成果的应用情况,并发布了一批地质调查成果资料。本版撷取专家们的精彩报告,带大家一起分享中国地质调查工作的新成果、新进展。  相似文献   

16.
高慧丽 《国土资源》2016,(10):12-16
9月24日,2016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中国地质调查新进展论坛上,来自中国地质调查局的7位专家,介绍了过去一年来在基础地质、能源资源和水工环地质调查取得的主要进展,同时展示了整装勘查区找矿取得的重大突破、南海地质地球物理编图成果的应用情况,并发布了一批地质调查成果资料.本版撷取专家们的精彩报告,带大家一起分享中国地质调查工作的新成果、新进展.  相似文献   

17.
<正>自2015年起,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与浙江省人民政府开展省部地质调查合作,统筹规划部署,共同组织实施浙江省内的土地质量地质调查、深部地质找矿、海岸带地质调查、城市地质调查、灾害地质调查等工作,促进地质调查成果转换应用,支撑服务浙江省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建设。四年的省部地质调查合作,  相似文献   

18.
地质调查信息网格平台是基于网格GIS技术,空间数据库具有开放性、集成性,可以对地质调查信息化成果进行多样式、海量数据的组织集成与分布、网络共享服务。结点是平台系统中实现数据资源无缝集成与共享的中间件,是其核心部分。该文叙述地质调查信息网格平台山东结点建设中应用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9.
河南省基础地学数据库建设是国家“数字国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础地学数据库是实现地质调查信息化的基础,也是提高已有地质工作成果资料利用率的重要途径,是国家地质工作社会服务功能的重要体现。国家基础地学数据库以全国性基础与专业地学空间为基础,采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大型数据库管理技术、大型地理信息系统和多源一体化信息整合技术,按照不同的应用目标,  相似文献   

20.
正政府需要地质工作,但地质工作取得的众多成果,却因种种原因,不能广为人知、广被利用。如前些年在全国开展的农业地质调查,是现代地质工作主动服务于现代农业的创新之举,也是地质调查与科学研究有机结合的一次成功尝试。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的多目标地球化学填图,分析了土壤中54种元素及有关表征土壤的其他指标。这些海量基础数据的获得,为农业地质的发展提供了战略基点,虽然对当地的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