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海洋世界》2008,(4):8-8
在能源危机步步紧逼的今天,生物燃料成了“救命稻草”——比起传统能源,生物燃料清洁无污染,十分符合环保者的要求;但生物燃料的生产也因其“昂贵的代价”、“大肆挥霍粮食作物和水资源”而遭到诟病。最近,生物燃料的“罪状”又多了一个:持续扩大墨西哥湾的死亡地带。长期以来,大量含氮的农业化肥副产物从农田中流出,沿着密西西比河流入墨西哥湾。它们促进了藻类的过度生长,而这些藻类死亡后被分解的过程又消耗了水中的氧。缺氧、无氧的海域使众多海洋生物或窒息而死,或纷纷逃逸。这些没有生物的海域因此成为“死亡地带”。  相似文献   

2.
吴溪 《海洋世界》2008,(6):37-41
生物燃料:一切以“拯救”之名生物燃料(biofuel)来自于生物质,可以以固、液、气三态存在。用来生产生物燃料的最重要的原料是植物。最常见的生物燃料是用玉米生产的生物乙醇(bioethanol),以及用玉米、棕榈油等作物生产的生物柴油(biodieset);  相似文献   

3.
《海洋地质译丛》2011,(3):100-100
据Pike研究咨询公司的最新研究报告显示,在下一代可再生燃料中,藻类生物燃料发展潜力最为巨大。报告显示,来自航空和军队消费需求的强劲增长,藻类石油在生产、种植和提取环节技术的突破以及大规模系统的开发预示着藻类生物燃料市场将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4.
苏光陆 《海洋世界》2008,(11):57-61
全球变暖从一个抽象的气候名词.逐渐变或影响我们生活健康的幽灵。它的狰狞面目越发地清晰可见了,因为所有的地球生物无一能逃脱环境温室的影响.些许的变化足以引发兴亡的后果,但是,让人类始料不及的是.首先受害的竟是平静的大海。  相似文献   

5.
张英伟  刘炜 《海洋科学》2012,36(1):132-138
近年来,随着石油资源日趋枯竭、全球性能源短缺及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开发绿色、清洁的生物燃料代替传统石化燃料,已成为国际研究热点。在生物燃料的众多原料中,微藻具有光合作用效率高、含油量高、生长周期短、油脂面积产率高等特点,被认为是最有潜力替代石油的生物质资源[1]。  相似文献   

6.
《海洋地质译丛》2011,(3):35-35
研究人员日前表示,海藻能够避免与农作物争夺耕地和淡水资源,有望成为未来理想的生物燃料。到目前为止,海藻生物燃料尚不具备经济性,但随着石油价格的不断上涨,以及海藻可以提取出高附加值产品,这种情况可能会有所改变。  相似文献   

7.
海底生物燃料电池作为电源驱动小型电子器件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底沉积物生物燃料电池(简称海底生物燃料电池)是一种新型的海洋能源材料电池,它的发电机理主要是利用海底沉积层内细菌代谢产生电子,通过人工放置的改性阳极收集电子,产生电能,可用于驱动水下监测仪器的长期连续运行.本研究首先设计海底生物燃料电池实验室装置,利用电池串联升压的方式,实现其驱动小型电子装置和监测仪器的连续运行.在此基础上,设计并安装了实际海况电池实验装置,利用并联设计和特殊升压装置,在胶州湾浅海成功驱动小型电子装置的运行.本研究初步验证了海底生物燃料电池作为电源驱动仪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脂肪酸标志水生生态系统营养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亮  吴莹  张经 《海洋科学》2009,33(3):93-96
类脂化合物是生物的三大重要能源物质之一,是机体代谢所需燃料的储存形式,其所连接的脂肪酸具有独特的生理作用,直接影响生物的代谢过程.  相似文献   

9.
全球变暖作为一个重要的环境问题,自上世纪80年代初就已引起学者的广泛关注。它不仅对海洋生态环境及生物圈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主要从浮游动物角度出发综述了全球变暖对其生理活动、生态分布及生物气候学的影响。运用不同温度条件下浮游动物生理学上的变化来说明全球变暖对浮游动物的生理影响;通过分析浮游动物生物多样性、生物量,丰度和生物地理分布等指标来阐述其对全球变暖的生态响应;通过讨论浮游动物的最高丰度时间和繁殖时间这2个重要物候学指标来说明其对全球变暖的响应。最后,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即调查更广泛的生物功能群、关注处于热带海洋中的浮游动物以及在浮游动物个体水平上开展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0.
《海洋世界》2008,(8):6-6
一项最新研究显示,0.93亿年前的海底火山活动引发了海洋生命大量灭绝,并在海底掩埋了一层厚厚的有机物质。美国艾伯特大学科学家们认为,海下火山喷发和物种灭绝期间,大量的海底营养物质被释放出来,供给和促进了植物和动物的生长。此外,当有机生物死亡后,它们分解并落在海底,导致氧气损耗,形成了全球海洋缺氧现象。缺氧事件在二氧化碳增多和气候非常温暖的时期是非常罕见的。  相似文献   

11.
南海污损生物生态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勐伶  严涛 《海洋通报》2006,25(1):84-91
污损生物的附着会降低航速增加燃料消耗,增大动力载荷效应,阻塞排水管道,影响水产养殖,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很大危害。本文综合叙述了南海污损生物的调查方法及群落结构特点,并对下一阶段的研究重点进行了探讨,以期为进一步的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2.
吴溪 《海洋世界》2008,(4):35-36
海水正变得越来越“酸”——要是你住在海里面,绝不是什么好事儿。 阳光背后总有乌云。现在,世界范围内的海洋每小时吸收100万吨二氧化碳。无可否认,这个吸收量仅是人类燃烧石化燃料后向大气排放的二氧化碳量的1/3。海洋的这种吸收作用从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全球变暖效应。然而,大气的“福祉”变成了对海洋的“诅咒”——二氧化碳溶解在水中形成碳酸。  相似文献   

13.
《海洋地质译丛》2010,(2):86-86
湖沼中大量的微小藻类是污染水质的潜在威胁,而日本专家却将其变废为宝,开发出可高效、低成本从这些藻类中提取“绿色原油”的新技术。据共同社近日报道,浮游藻类具有很强的吸收二氧化碳并合成有机物的能力,有望作为生物燃料的原料。然而,蒸发浮游藻类所含的大量水分需要消耗大量能源,因此利用浮游藻类生产生物燃料尚缺乏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海洋世界》2009,(3):8-8
几年前,戈尔的纪录片《难以忽视的真相》让许多人认识到:全球变暖正在步步逼近,而人类的未来实在是不容乐观。现在,保护生物学家说,气候变化对海洋物种的影响可能比对陆地物种的影响更大。英国东安格利亚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开发了一种计算机模型,用来计算未来气候变化对全球1000种鱼类和甲壳类生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海洋世界》2011,(1):9-9
全球变暖几乎是一个让人谈虎色变的麻烦事.但是科学家认为情况也不尽然。 美国前副总统戈尔最近这些年一直致力于推动人们关注全球变暖的问题,他有一大批拥趸,追随着他反对全球变暖。对于全球变暖的反对者来说,总是将地球变暖与其导致的恶劣结果联系起来,但事实上,研究人员认为,变暖未必全是坏事。  相似文献   

16.
新书介绍     
“生物能源”一书于1982年由英国萨福克布吉克莱有限公司出版,作者是马尔科姆斯莱塞(Malcolm Slesser)“生物能源”介绍了太阳能的性质及其在光合作用中的规律性。讨论了将这些能转换成可利用能的各种技术。对于直接燃烧获取热量,化学处理产生固、液和气态燃料,微生物处理产生酒精和甲烷等不同系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书还就生物能源  相似文献   

17.
杨娟 《海洋世界》2010,(2):62-63
北极熊与命运的抗争正在进行中。由全球变暖导致的冰盖消融。以及人类活动造成的化学污染正威胁着这种神奇生物的生存。  相似文献   

18.
原生生物指可独立生存的单细胞或群体真核生物,其多样性高、结构功能复杂、分布广泛,是海洋微型浮游生物群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持海洋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早期使用显微镜、流式细胞术等传统方法对原生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具有若干局限性,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测序技术(尤其高通量测序)为深入研究原生生物多样性、群落...  相似文献   

19.
美国今年4月15日出版的最新一期《自然》(《Nature》)杂志上,刊登了我国国家海洋局海洋动力过程与卫星海洋学重点实验室客座研究员陈大可的论文:《厄尔尼诺在过去148年内的可预报性》。他们最新的研究结果将厄尔尼诺的预报时效提前到了两年。这一成果的提出,立即引起了学术界的注目。  相似文献   

20.
李健  王广策 《海洋科学》2011,35(7):122-129
温室气体过度排放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需要共同应对的首要环境问题,其中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被认为是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因素,所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可能是逆转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措施。大规模微藻培养可以在减排二氧化碳的同时处理废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