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汤懋苍 《中国沙漠》2002,22(2):F003-F003
风雪流(又称风吹雪,简称吹雪)为空气挟带着雪粒运行的非典型的两相流,也就是常说的雪粒被风卷着随风运行的一种天气现象。风雪流包括低吹雪、高吹雪和暴风雪三种,它对自然积雪有重新分配的作用二世界上风雪流分布较广,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影响较大,风雪流不仅是形成极地冰盖、高山冰川、雪崩等的物质来源之一,诱发并加重冰雪洪  相似文献   

2.
艾肯达坂风雪流形成机制及其治理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王中隆  李长治 《中国沙漠》1995,15(2):105-108
根据天山艾肯达坂地区的野外观测和风洞模拟实验,导出山区风雪流输送量与风速随高度分布方程,指出贴地气层分离是形成道路雪阻的主要原因。首次提出利用透风式下导风清除道路积雪的理论与方法,在风雪流灾害防治工程的实施中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利用天山胜利达坂地区2014—2016年Landsat系列卫星的57景ETM+或OLI遥感影像,基于SNOMAP算法提取研究区积雪面积,并结合DEM数据研究了海拔高度、坡向和坡度对研究区积雪空间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海拔的增加,积雪覆盖率持续增加;阴坡积雪覆盖率约是阳坡的2~3倍。进一步的一般线性模型(GLM)分析表明:海拔、坡向和坡度均显著影响积雪的空间分布,但各地形因子的影响程度在不同季节有所差异。在冬季(12~2月),坡向是影响积雪覆盖率空间变异的主要地形因子,贡献了积雪覆盖率总变异的57%,约是海拔的2倍,坡度的4.5倍。对其他季节而言,海拔是主要影响因子,其次是坡向,坡度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4.
中天山泥流舌和泥流阶地运动特征及其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诚  崔之久 《地理科学》1992,12(4):349-356
  相似文献   

5.
风雪流形成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雪流是风裹胁着雪粒(包括雪微团)运行的一种天气现象。强盛的风雪流属于灾害性天气。对风雪流的形成、运行及沉积规律的研究,对交通运输和人民生活都有一定的实际意义。风雪流的形成及运行规律受风速、积雪的物理力学性质(雪型、粒径、密度、粘滞系数等)和地形条件及天气条件的制约。从天气条件来看,又可分为降雪天气下的风雪流和非降雪条件下的风雪流。本文仅对非降雪天气下风雪流的形成做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主要基于Landsat TM/ETM+影像等数据,分析1990-2010 年来天山地区冰湖变化特征及其对冰川融水径流的影响。近20 年来,天山冰湖面积平均以0.689 km2a-1 或0.8% a-1的速度扩张,其中一半以上是由东天山(0.352 km2 a-1) 贡献的,其次为北天山,面积年均增率为0.165km2 a-1,西天山和中央天山的面积年均增率最小,分别为0.089 km2 a-1和0.083 km2 a-1。除在相对较低海拔(< 2900 m) 和高海拔(> 4100 m) 范围内冰湖面积出现减少的现象,其他各高度带的冰湖面积均在扩张,其中增率最快的在3500~3900 m之间,平均增速达1.6% a-1。冰湖扩张是本区气候变暖和冰川普遍退缩共同作用的结果,以中小规模的冰湖(< 0.6 km2) 对冰川退缩响应最为敏感。冰湖扩张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缓因气候变暖而导致的区域冰川水资源的亏损,每年大约有0.006 Gt 的冰川融水滞留在冰湖中,约占天山冰川年消融量的2‰,但也将加剧本区冰湖溃决洪水/泥石流灾害的频次和强度。  相似文献   

7.
路堑和隧道风雪流的风洞模拟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总结了风雪流模拟实验应遵循的相似准则,以及在属于自模区风洞中的实验结果。给出了各种风向以及路堑、隧道两头路基型式和长短不同等条件下,它们的积雪与流场结构特征,附面层分离和雪粒堆积的关系,找出了相应防治雪害的措施,为今后研究路堑、隧道积雪机理及其防治提供必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泥石流的运动流型与流态是研究泥石流运动力学的重要内容。以云南东川蒋家沟泥石流运动观测为例,对阵流型、连续型、复合型三种流型及相应的流量过程特征进行了分析;借鉴水力学的流态理论,对天然沟遭中泥石流的流动状态(即层动流、波动流现象)进行了探讨分析,指出在一阵流动过程中也会出现几种不同流态特征。  相似文献   

9.
中天山石冰川特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朱诚  崔之久 《地理学报》1992,47(3):233-241,T002
中天山研究区内石冰川有数百条之多,在86°E以西地区以阿尔卑斯型为主,东部则以科罗拉多型为主。前者具有规模大、活动性强的特点,后者正相反。东部叶状石冰川在结构上分为三层,具有“一冻到底”的特点。作者认为本区石冰川东西间分布差异主要是因西部更冷湿所致,地形、岩性、冰川和灾害地貌过程等因素促进了这种差异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新疆天山山地自然灾害垂直带谱及其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熊黑钢  刘耕年 《地理科学》1998,18(3):227-233
分析天山山地由气候原因引起的自然灾害分布的垂直带谱,主要灾害类型有12种,可分为3个带:(1)基带(暴雨-塌方带):主要是由中、低山突发性的降雨引起的各种灾害。此带灾害频发时期与最大降水期是同步的。(2)中带(融水-冰冻带):其灾害大多同温度的变化有密切的关系。(3)上带(风吹雪-雪崩带):由积雪运动造成的灾害多集中在这里。山地坡向和高度对自然灾害垂直带谱的组成和灾害出现的频率影响很大。由于温度和  相似文献   

11.
盐池地区沙尘暴期间风沙运动若干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鹏祥  孙兰东  岳平  牛生杰 《中国沙漠》2007,27(6):1077-1079
通过沙尘暴期间的实际观测资料,对宁夏盐池地区沙尘暴期间风蚀起沙的几个相关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地10 m高度的临界起沙速度为5.0 m·s-1,临界摩擦速度为0.32 m·s-1;采用凌裕泉提出的“最大可能输沙量”计算方法,得出盐池地区沙尘暴期间的输沙量为12.42 kg·m-1;当地沙尘气溶胶粒子传输距离为1.4×105~1.4×106 km。  相似文献   

12.
天山北麓流域面积高度积分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取了天山北麓河流水系流域的常规地貌计量指标(盆地大小、面积和高差)以及面积高度积分,通过对流域面积高度积分曲线形态特征、面积高度积分值的分析,结合区域地质构造活动,探讨了面积高度积分对板内再生造山带新构造活动的指示意义以及天山北麓流域的地貌发育过程。研究表明,北天山流域的次集水盆地面积高度积分与次集水盆地的面积和高差都没有相关性,堆积作用和轻微构造抬升作用都会影响冲积扇区次集水盆地,使其面积高度积分值偏高。河流面积高度积分曲线形态和面积高度积分值在空间分布上的差异,反映了天山北麓3排逆断裂褶皱带的不同的构造活动特征。面积高度积分曲线的循环形态特征,揭示了强烈构造运动与河流剥蚀作用影响面积高度曲线形态发育的动态演绎过程。  相似文献   

13.
利用2011年8月在哈密榆树沟冰川采集的5个冰样,通过石蜡切片技术、16SrRNA系统发育分析及无机颗粒粒度分析方法,结合野外考察,对榆树沟冰川冰尘(cryoconite)的结构特征及形成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榆树沟冰川冰尘粒径为0.22~2.9mm,由有机部分(蓝藻、有机质)与无机部分(无机矿物颗粒)结合形成球状聚合体,它的生长具有季节性并且具有生长、裂解交替循环的生命周期;通过核糖体DNA扩增片段限制性内切酶分析(Amplifed Ribosomal DNA Restriction Analysis,ARDRA),将蓝藻16SrRNA基因文库中的214个阳性克隆分为9个不同的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es,OTUs)。经过基因测序、BLAST比对及系统发育分析将9个OTUs归为:颤藻目,色球藻目和未定类群,其中颤藻目为冰尘中蓝藻的绝对优势类群;冰尘中无机矿物颗粒(d3.5μm)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体积分布的粒径众数值为14μm,较其它冰川而言,粒径众数较大。经估算,冰尘中有机部分所占比例明显大于无机颗粒,故影响冰川消融区表面反照率的主要因素为冰尘中的有机部分。  相似文献   

14.
以流域为单位计算地貌参数有助于分析区域构造活动。该文以北天山山区为研究区,将其划分为805个流域,提取地势起伏度(RA)、分形维数(FD)、河流阶梯指数(SL)、面积-高程积分(HI)、圆度比(Rc)5个参数,并以此为基础构建相对构造活动强度(IRAT),以此分析北天山流域地貌特征及构造活动强度。研究表明北天山不同地貌分区内呈现不同地貌特征,高山区地势起伏度及河流阶梯指数整体较大,河谷区圆度比变化较大。相对构造活动强度空间分布表明,研究区域中间部分构造活动较为活跃,自中部向东西两侧,强度逐渐降低;低山丘陵区中,准噶尔南缘断裂带所在区域构造活动强度更高。以流域地貌指标反映的构造活动强度分布与地壳构造变形位移场所计算结果较为相似。  相似文献   

15.
纬向展布于亚洲中部干旱区的天山山系,山体宏伟高大,以其独特的自然条件与丰富的自然资源著称于世。它不仅为干旱区的自然景观增添了光彩,而且为这一区域的人类活动带来生机。因此,研究天山,合理开发利用天山,具有十分重大的实际意义。一、独特的地位优越的条件天山是一条国际山系,占山体总长度三分之二的我国天山横亘新疆中部,将全疆分为南北两大部分,其本身成为自然地理区域的分界,导致南疆(塔里木盆地)属干旱暖温带,北  相似文献   

16.
和静县某磁铁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静县西北约130公里。区内地形复杂,西天山伊连哈比尔尕山东段天山主峰—博罗霍洛山北坡天山主脊附近,为中高山区。出露的地层有:古元古界那拉提岩群、上泥盆统艾尔肯组灰岩段、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下—中侏罗统水西沟组及第四系。区域内矿化以铜、铁、铅锌、金为主。研究该磁铁矿成矿规律及成矿模式,对于在该区寻找类似矿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黄土问题一向为国内外众多学者所关注。尤其是黄土的成因问题,更是众说纷纭,诸如风成、冰水、洪积、坡积……等成因,至今仍在争论。我们认为对黄土成因不可一概而论,要按具体地域和自然环境而具体分析。对我国新疆境内天山地区的黄土,虽曾有人著文作过记述,对黄土成因也提出了“风成”、“水成”、“风水共成”、“洪积”等不同的看法。但是对这方面的研究仍显不足。我们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根据多年的野外考察和室内分析,提出了一些看法。如有不妥,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8.
基于2008年7月天山托木尔峰地区青冰滩72号冰川雪坑实测资料,探讨其冰川雪坑离子化学特征及环境指示意义。研究发现,Ca2+、Mg2+是青冰滩72号冰川雪坑中主要阳离子;雪坑中阳离子浓度顺序为:Ca2+>Mg2+>Na+>K+>NH4+,其中,Mg2+、K+和Ca2+主要反映长距离沙尘源物质传输情况;Cl-和Na+则一半以上来源于海盐;青冰滩72号冰川NO3-浓度高于天山地区含量平均值。  相似文献   

19.
风雪流是风挟卷雪粒运行的一种灾害性天气现象。风雪流的形成、雪粒的输运及其沉积主要受近地面层内(0.1~5.5米)风的制约。在有季节性积雪的山区,为治理风雪流的危害,保障冬季公路畅通而构建了各类导风工程。这些工程的作用,实质上在于改变山区公路上方近地面层内的风场分布,使路面上雪粒沉积区迁移,从而取得保障交通的效益。因此,研究近地面层内风廓线的规律,对于了解风雪流的形成及其沉积规律有重要作用,对于完善导风工程,提高工程效益也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0.
选择天山北麓地区典型风成黄土钟梁剖面进行常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天山北麓黄土与黄土高原黄土、伊犁黄土具有相似的常量元素组成,但风化程度明显偏低。在化学风化偏弱的内陆干旱表生环境中,黄土剖面Na元素的活动性强于Ca。进一步分析发现,由于研究区碳酸盐的淋溶淀积作用不明显,Rb/Sr等一些在黄土高原地区能较好指示古气候变化的代用指标并不能很好指示天山北麓黄土成壤强度;但不受物源和沉积环境差异影响的化学蚀变指数CIA能够较好的反映天山北麓黄土成壤强度,可作为在西北内陆干旱区古环境重建的气候代用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