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石油污染是海洋环境污染中数量多、范围广、危害深的一种污染.因此,如何有效地监测和控制海洋石油污染已成为当前十分迫切的研究课题.目前,监测海洋石油污染的方法主要是定点监测和航空监测.用常规的定点测量方法,很难实现迅速地大面积地完成对海洋石油污染的监测,只有用航空方法才能实现.本文就当前世界上正在使用的航空遥感海洋石油污染监测方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李荣 《海洋科学》1986,10(5):71-71
流漏的石油严重地污染海面。英国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制剂,它能清除海面上的石油。该制剂由一种能溶解石油的化学物和粘性物质组成。借助于喷嘴将这种制剂喷撒在已受石油污染的海面上,制剂同石油混合后,能形成一种  相似文献   

3.
青岛港黄岛油区建成投产后,在扩大石油进出口量的同时,也使事故溢油污染概率增大,对胶州湾海水环境造成了威胁。从已经发生的油污染事件看,溢油多数是由于油船海损,其次是港口机具或储油设备损坏造成的。由于溢油多数是突然发生,在短时间内将大量石油泄漏海中,造成大面积海面或海滩油污染。溢油污染不但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而且油污染较长时间内难以清除干净,对海洋生态环境、沿岸旅游环境和社会环境都产生恶劣的影响,因此溢油污染危害早已引起青岛市有关部门的重视,先后开展了油污染监测和预报工作。本文根据胶州湾及邻近海域事故溢油污染预警、预报的需要,给出预报模型和典型天气下黄岛油区溢油行为和污染范围的预测,对有效地预防溢油污染和制定抢救、回收措拖及方案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海洋石油污染事故的频发对世界各国造成了不可估量的环境危害及经济损失.通过添加营养剂来提高石油的生物降解速率,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清污措施.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科研人员对营养剂在清除海洋石油污染中的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对该项技术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本文阐述了我国海洋石油监测技术,以及各介质中石油分析方法,使用仪器。我国海上常规定期定站位监测;应急油污染事故监测;海上溢油源监测;海洋沉积物油污染监测;海洋生物中油污染残毒监测;潮间带沥青球污染监测等。提出了目前我国海洋油污染监测技术管理中几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海洋石油污染监测样品分析中选择标准油问题;石油污染物的成分分析;建立适用倾废、疏浚物、钻井泥浆、海滩沥青的石油监测标准方法;深入开展消油剂研制、性能考查和再污染问题等。同时还提出了加强管理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海底石油污染可导致长期的生态灾难。一般海洋石油污染防治技术无法用于海底环境。文章描述了一种绿色的海底石油污染生态原位修复新技术,利用沉积层生物燃料电池电催化加速降解效应,即利用海底沉积层(海泥)中的多种细菌以石油污染物为营养物,代谢产生的电子被电池正极和负载消耗掉,反过来促进细菌加速降解污染物。该技术既可在海底加速石油污染物降解速率,又可原位产生电能驱动监测仪器工作,还可用于原位监测生态修复进展,故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1991年2月28日,历时42天的海湾战争刚刚鸣金收兵,一场清除海面溢油污染的大战便拉开了帷幕。其中最先驶向海湾的是“瓦西特”号去污船。它一到位,首先用泵把污染海水吸入油槽,再利用分离系统将海水和石油分开,把清洁的水放回大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经济贝类污染物残留量调查结果,对辽宁沿岸海域贻贝、菲律宾蛤仔作为重金属、石油污染的生物指示种的可能性进行了初步研究和评价。应用POLYDIV统计技术对采自辽宁沿岸海域14个站点样品中的重金属、石油含量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辽宁沿岸海域各站点的贻贝、菲律宾蛤仔受Cu,Zn,Cd,Hg和石油污染与石油污染程度的分布和沿岸排放工业废水的分布及表层沉积物中的含量相一致。据此,贻贝和菲律宾蛤仔可作为监测Cu,m,Cd,Hg和石油污染的生物指示种;可否作为Pb的生物指示种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论述风暴潮、海啸、海冰、海雾以及海洋石油污染等灾害性海况的危害;探讨对这些灾害性海况的预测预报技术;提出减轻海洋灾害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0.
小清河的浮游动物与水质污染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清河是山东省一条重要的排水防洪、交通航运、农业灌溉、生活饮用等多功能河道。五十年代初,河水清澈,鱼、虾、蟹产量颇高,并以盛产银鱼闻名。到五十年代末,由于济南、淄博两市工业迅速发展,每日约有近百万吨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直接或间接排入河内,致使该河受到严重污染。污水中含有酚、氰化物、石油类、硫化物、铬、锌、铅、苯类和醛类等多种有害物质,给农、牧、渔业造成一定危害,并影响到沿河两岸群众身体健康。为监测和评价小清河污染,我站自1975年就对该河进行了水生生物监测污染工作;1980年5月—1981年5月,进行了周年按月连续监测工作;1981—1982年5、8、10月份又作了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施加营养修复石油污染海滩的3个典型实例。Exxon Valdez溢油生物修复的研究中发现,以藿烷为内标,施加营养的生物降解速率比石油的自然清除速率快将近5倍。美国特拉华州的现场研究结果表明,孔隙水中维持初始N浓度为1~2 mg/L可以使降解率接近最大值;海滩上N的背景浓度很高时,即使不添加任何肥料,石油烃的生物降解也可接近最大值。英国对细颗粒沉积物的生物修复试验结果显示:在被石油污染的区块上施加营养物质使石油降解菌的数量增加了10倍,石油烃相对于藿烷的比值在施加肥料组和控制组中有显著的不同。此外,还对海滩石油污染生物修复过程中孔隙水中的最佳营养浓度、营养的施加频率及方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随着石油工业的快速发展,近几年来溢油事故频有发生,海洋石油污染日趋严重。陆源石油污染在海洋石油污染中占很大的比重。在中国,陆源石油污染占海洋石油污染的80%以上。湿地有着生态和环境的双重价值,目前很多研究表明其具有净化石油污染的功能。滨海新区北塘河口是天津重要的渔港,也是主要的排污口。近年来,随着陆源石油污染的增加,北塘河口海水水质日趋恶化。北塘河口生长着大片的互花米草,形成了互花米草湿地,它可以有效地去除石油污染。通过对码头、入海航道和近岸海域的海水和沉积物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北塘河口水质属于劣四类海水水质,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石油烃是主要的污染物。芦苇、互花米草和碱蓬是北塘河口主要的植物物种,在这三种植物体内均有石油烃检出,表明了北塘河口已受到石油烃污染,并且三种植物具有吸收石油烃的能力。无论是表层海水还是沉积物,石油烃含量的空间分布规律均为码头﹥航道﹥近岸海域。互花米草的根、茎和叶可以拦截陆源石油污染。互花米草在吸收石油烃的同时,还为微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境,加速了石油烃的微生物降解,互花米草湿地可以有效地减少陆源石油污染。  相似文献   

13.
根据 2006 年 5 月对东海沿岸 9 个区域贝类的监测结果,探讨分析了调查海域的6种贝类体内石油烃含量的分布特征,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按照海洋生物质量 ( GB 18421 - 2001 ) 评价标准评价了监测海域贝类的石油烃污染状况.结果表明,东海沿岸的9 个海域的 6 种受测贝类体内石油烃含量分布范围1.28 ~ 37.6 mg / kg ( 湿重 ),平均含量10.78 mg / kg,总体上符合<海洋生物质量>一类标准 ( 15.0 mg / kg );6 种贝类体内种间石油烃平均含量分布从大到小依次是:牡蛎>毛蚶>四角蛤蜊>文蛤>贻贝>泥蚶,其中牡蛎平均含量达到 15.62 mg / kg,超出海洋生物质量一类标准.从区域分布看,长江口和江苏如东沿岸海域的牡蛎石油烃的平均污染指数较高,分别为 1.91 和 1.19,受到重度污染.  相似文献   

14.
山东北部近海岸10年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台海洋管区近10年的水质监测资料,分别采用综合评价两种方法对山东北部近岸海域及上个分海区(莱州湾、龙因台、威海)的水质环境2质量进行证人。评价结果表明,证人海域的主要污染为有机污染和石油;主要污染物为无机氮、石油、活性磷。四个分海区中,莱州湾污染最重,威海近岸海域污染最轻。后5年与前5年相比,有机污染有所加重,石油河南省是到一定遏制。  相似文献   

15.
石油污染对梭鱼肝脏混合功能氧化酶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凤  刘发义 《海洋与湖沼》1990,21(2):192-195
海洋的石油污染是世界沿海国家普遍关心的问题,因此,国内外对于石油及其产品对海洋生物的影响,以及海洋石油污染的监测都非常重视,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混合功能氧化酶(Mixed-function oxidase,MFO)是存在于动物肝脏等组织细胞内质网上的多酶系统,它们能够催化羟化、加氧和脱烷基等多种类型的代谢反应,能够代谢芳烃和农药等外源有机物,把这类亲脂性的有毒化合物通过生物转化,变成极性强的易溶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黄海海域生物质量调查及污染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了自山东日照至长江口范围内江苏黄海海域18个站位的野生鱼类和甲壳类经济动物体内的污染物水平,监测项目包括:重金属Cu,Pb,Cr,Cd,Hg,总As和石油烃,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污染负荷评价。从地域分布来看长江口和吕四港的整体污染水平较高,污染负荷指数为0.35;海州湾和东沙污染水平相当,污染负荷指数为0.25;东沙Cd污染较突出。从生物种类来看鱼类和甲壳类的总As含量较高;大部分生物均发现中度石油烃污染;甲壳类生物体内Cd含量濒临超标限;其余各类生物重金属含量均远低于标准值。  相似文献   

17.
海洋石油污染及其生物修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根据海洋油污染的现状,介绍了海洋石油污染的来源、危害、转归以及对污染的生物修复等内容。指出了限制微生物降解的因素以及如何提高降解效率的措施。生物修复对环境和人类影响小,修复速度快且费用较低,在海洋油污染治理中该方法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雷达监测海冰,海浪参数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孙延维 《海洋预报》1999,16(3):57-61
我国渤海是世界上典型的海湾结冰区。在冰区中航行的船只和石油平台以及港口工程等都受到冰的危害。本文将介绍我国应用岸基雷达监测海冰参数系统技术方面的进展,着重介绍岸基雷达测冰系统和这些系统的使用特点及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19.
随着渤海及其沿岸地区工农业生产、港口海运,尤其是石油开发的迅速发展,海洋石油污染事故屡有发生。据报道(刘锦明,1987),仅1980年渤海石油人海量就达21078吨,对渤海主要经济支柱的盐业和水产业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危害。因此,探索渤  相似文献   

20.
海洋环境中的溢油风化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随着石油工业和海上石油开发的迅速发展,水上石油运输日益繁忙,因海损、触礁、机械故障、人为操作不当等导致的石油溢油事故也日益增多,特别是大规模的溢油事故,其污染危害之严重,已为举世瞩目。研究溢油进入海洋环境后的行为,对于确定预警方案和相应治理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