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地下变电站建筑施工都需要开挖深基坑,并且进行基坑支护。因此,必须进行基坑监测,监测基坑支护桩、地下水位之水平及垂直位移情况以及地下潜水水位之高度,确保施工安全。本文主要结合龙潭湖220kv变电站基坑监测,从基坑之监测内容、方法、精度、数据处理等几方面介绍深基坑监测之监测方案。  相似文献   

2.
依托实际工程简要介绍微震监测技术基本原理及微震监测系统的组成和现场监测点布设情况,运用微震监测系统对边坡开挖过程中的微震活动性进行实时监测,研究微震事件随着边坡开挖在时空上的分布规律,实现对边坡开挖过程的有效监控。并对土质边坡和土石过渡部位增加传统测斜监测,与微震监测数据相互补充分析,实现对边坡施工过程的全覆盖监测,可以对公路高边坡失稳进行有效预测,为边坡提前加固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基于全站仪非接触自动监测巷道围岩变形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全站仪结合计算机组成巷道围岩变形,自动量测及分析系统的原理、功能及其开发应用,提出全站仪自由设站3维坐标非接触量测、单站独立坐标测线等围岩变形量测的理论和方法,并建立相应的数学平差模型,使围岩变形非接触监测具有更好的可靠性和精度。通过对全站仪观测数据后处理软件的设计和开发,在机载软件控制下,无需进行对中、量仪高,全站仪可自动完成对目标点的监测,由计算机进行所有的数据处理、回归分析和预报,为巷道施工提供及时的信息反馈。  相似文献   

4.
由于地铁工程大部分在地下施工,可能造成周围建筑或者土地出现不均匀沉降问题。为了确保地铁施工安全,地铁施工过程中要对地面沉降现象进行检测,从而及时了解地面沉降情况。本文通过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地铁施工沉降情况进行监测,及时掌握地铁工程以及周围建筑物的沉降量和沉降速度,对沉降情况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评价,并采用合理的方法进行预测,更好地掌握地铁施工沉降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确保地铁施工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叙述了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治理效果监测和灾害预警监测所采用的主要方法。包括技术设计之前的准备工作,滑坡地面形变、地下形变监测技术方案设计要点,变形数据处理的要求和监测周期的确定。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趋严重,地铁作为优化利用城市地下空间的轨道交通形式,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线路规划的自由性,减少城市交通的压力,是当前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重要方式。天津市地铁6号线是天津地铁的主干道,实时监测系统在徐庄子站工程中的应用,有效地提升了监测主体对施工影响信息掌握的全面性和实时性,切实提高了工程监测的效果。本文将立足于天津市地铁6号线徐庄子站监测的实际情况,从实时监测方式、监测技术等角度对实时监测系统在地铁隧道施工中的应用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7.
本文结合厦门测区的实际情况,详细介绍了地下管线数据处理的流程,基于C#和Access数据库设计并实现了管线数据处理程序。  相似文献   

8.
以工程实例为依托,介绍以徕卡TCA1800型全站仪为基础组成的自动化变形监测系统,在广州市天誉四期基坑相邻地铁隧道结构监测项目中的应用,利用自动化监测技术,在深基坑开挖施工过程中对毗邻运营地铁隧道的结构变形情况进行监测,通过对各变形监测点的变形量与预警值的比较和综合分析,提出预警预测,确保在项目施工期间地铁隧道的结构安...  相似文献   

9.
数字地质编录中的产状量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地质编录系统中地质产状量测的基本原理及方法 ,并以矩形洞室为例 ,给出了立体像对量测法和正射影像量测法的具体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10.
针对我国地质灾害频发的现象,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现状出发,提出利用北斗系统进行变形监测的方法,并分析了在北斗数据处理过程中所须考虑的各个技术环节,对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应用推广以及变形监测技术的发展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西安民生百货大楼一期工程沉降监测技术方案、监测数据处理、得出了一期工程沉降变化规律,并对产生沉降变形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本文对民生二期工程施工组织具有指导意义,也可供其他建筑物沉降监测时参考。  相似文献   

12.
隧道监控量测是隧道施工安全控制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监测技术和信息化管理技术直接关系到隧道施工安全和质量。基于Access数据库技术和GTS测量技术,研究开发了隧道监控量测自动预警管理系统,实现了隧道监控量测数据信息化管理和预警预报。工程实践表明,系统可以快速、方便、实时地进行监测数据处理和分析,实现自动预警预报,为隧道工程信息化施工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城市地铁施工通常采用联系测量将平面位置、高程引入地下,常用一井定向与两井定向,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在一井定向过程中采用连接三角形方法进行平面坐标系的传递,一方面在内业数据处理方中采用闭合导线约束平差的思想及方法进行处理,从而提高定向点点位精度;另一方面利用陀螺全站仪来加测地下导线边方位角的方法来提高井下定向边的定向精度.本文采用提高地下定向点点位精度与定向边的定向精度相结合的方式来确保地下隧道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对地下空间的利用需求急剧增长,引发的深基坑工程事故也随之增加。因此,对施工过程进行全方位的监测和变形预测分析,及时、准确地反馈基坑变形动态,对工程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叙述了变形监测灰色GM模型预测方法,并以重庆越洋广场监测项目为例,分析基于小波变换前后的预测效果和精度水平。结果表明,灰色模型能够达到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5.
城市地铁建设会对邻域造成地质环境损伤,甚至发生灾变。传统基于点位测量的方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野外作业周期长、受天气影响及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等缺点。因此,本文基于城市地下轨道交通安全施工中的应用需求,以天津市地铁五号线为例,利用27景TerraSAR数据和PS-InSAR时序监测方法,对地下轨道交通地铁站和隧道施工影响进行了监测和评估。结果表明,PS-InSAR能在施工期间监测到地铁线及周边的形变,有利于城市轨道交通全生命健康监测。  相似文献   

16.
变形监测理论与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论述变形监测在工程建设、管理中的目的与意义,以及变形监测的内涵变迁;详细论述并讨论监测系统的设计理论、监测技术和监测数据处理理论的发展进展;总结变形监测理论和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结合地下、地面施工对现有的大型道路设施、高层建筑物造成损害的具体实例详细叙述了在地下施工时如何组织对地面大型立交桥进行监测,说明监测的方法和监测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及采取的措施,对观测结果进行精度和变化分析,提出了在地下工程施工时监测应考虑的一些问题和监测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8.
马琴 《测绘技术装备》2014,(2):25-26,13
由于GPS可以向全球任何用户全天候地连续提供高精度的三维坐标、三维速度和时间信息等技术参数,目前在各类变形监测中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简要介绍了GPS变形监测技术的概况,详细总结了GPS技术应用于变形监测的监测方案设计,监测网的数据处理方法以及变形分析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根据广深港客专福田站超深超宽基坑施工监控量测的需要,应用远程数据通讯技术、数据库技术和GIS技术设计并建立了工程监控量测信息管理管理系统,统计和分析功能提高了监控量测信息的反馈效率,解决了监控量测与施工配合的问题,工程实践表明系统提高了监控量测信息的反馈效率,达到了福田站基坑监控量测信息化管理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用地面摄影测量法监测地下开采中支架、支护和矿柱的变形,叙述了摄影标志的设计和摄影、像片量测、数据处理等相关内容。通过对山西北峰铁矿巷道支架、支护和矿柱的变形监测,结果表明,这种方法作业安全,速度快,测定数据可靠,值得在实际工程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