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工程地质学报》2006,14(6):781-781
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分会、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中国建筑学会工程勘察分会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大会于2006年10月28日~11月1日在武汉召开。本次会议主题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研讨岩土工程理论、实践探索、工程  相似文献   

2.
《中国煤炭地质》2008,(12):80-80
煤田测井联合会简介: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工程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煤田测井联合会在北京中地英捷物探仪器研究所的倡导和组织下。在老一辈煤田测井工作者的积极努力下,在广大煤田测井工作者的支持下,于2007年3月1日正式成立。煤田测井联合会是中国地球物理学会领导下的三级组织,是中国从事煤田地球物理测井工作的行业性协会,会员囊括我国境内的煤炭勘探企业、地质矿产勘探企业、核工业勘探企业、水文勘探企业、工程勘探企业、  相似文献   

3.
古王 《地层学杂志》2006,30(4):383-384
“国际古生物学大会”是国际古生物学界的最高组织机构“国际古生物学协会”(IPA)的系列学术年会,每四年举行一次,是世界古生物学科最高级别的大会。本届大会于2006年6月17日至21日在北京大学举行,会议由中国古生物学会主办,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学院承办,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调查局、吉林大学古生物学和地层学研究中心、北京自然博物馆和中国地质博物馆、常州中华恐龙园等多家高校和科研单位等共同协办。  相似文献   

4.
全国环境生态地球化学调查与评价研讨会于2006年5月20~22日在武汉举行。会议由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和中国地质调查局联合举办。会议旨在交流和研讨前一阶段全国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与生态地球化学评价的工作成果,介绍多目标地球化  相似文献   

5.
以1997年工程与环境地球物理国际学术会议的论文及报告为基础,分析了该学科的国内外发展现状,探讨了应予重视的研究方向。电阻率成像、地质雷达、层析成像、核地球物理近年发展较快;环境地球物理仍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近期应重视并加强对电磁成像、面波成像、污染监测调查技术、环境遥感监测技术、矿山地球物理技术和水下探测技术及地球物理场环境效应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探矿工程》2005,32(11):13-13
地质环境信息网消息 2005年10月24~28日,第七届国际地面沉降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市召开,这是国际地面沉降专业学术会议首次在我国举办。国土资源部部长孙文盛对会议召开致信祝贺,国土资源部副部长贠小苏、上海市副市长杨雄出席会议并做重要讲话。国际地科联主席张宏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地面沉降工作组主席A.Ivan Johnson、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司长姜建军、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张洪涛以及中国科学院院士薛禹群、陈吉余等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7.
姚敬金  孙鸿雁 《物探与化探》2005,29(6):I0005-I0006
1会议概况 由中国地质学会勘探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桩基无损检测专业委员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勘探地球物理委员会、福建省地质学会、福建省地质调查研究院与福建省物探工程勘察院联合主办,福建省物探工程勘察院、福建省地质调查研究院与福建省地质学会赞助,福建省物探工程勘察院承办的“勘探地球物理2005学术交流会”暨“全国物探院(队)长座谈会”,于2004年10月31—11月2日在福州召开,与会代表180人,分别来自国土资源、煤炭、水电、铁道、交通、建设、核工业、石油、电子、院校、研究院(所)、仪器厂、  相似文献   

8.
《物探与化探》2011,(5):609
为了迎合环境与工程地球物理学科的飞速发展、满足本专业研究生的教学和实践需要,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士生导师杨进教授编写了《环境与工程地球物理》,该书已由地质出版社出版发行。《环境与工程地球物理》是根据环境与工程地球物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教学大纲编写的,主要内容为地球物理学,同时涉及到部分地质学、地质工程学、环境学及计算机应用技术等。内容编制中不仅考虑了环境与工程的八大问题和检测方法,而且还  相似文献   

9.
《岩土力学》2006,27(12):2276-2276
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承办的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届中国土办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定于2007年11月1日至4日在重庆召开。  相似文献   

10.
某些环境问题可大大地改变近地表层的物理性质。对比,地球物理探测方法可在钻控或取样这前用于勘测地下污染和掩埋的废料的分布。例如由酸、碱、盐或金属离子造成的无机污染可用测量地下电导率的仪器探测;又如掩埋的铁桶、管道等金属体可用磁测定位;矿山的放射性尾矿可用放射性探测圈定,地球物理探测还可用于表征现场地质情况。如果在地区开发之前进行地球物理探测,就能够帮助查明高、低渗透性地段和天然污染源。这些方法还可用  相似文献   

11.
第一届全国防灾减灾工程学术会议于2011年10月22~23日在南京河海大学隆重召开。本次会议是由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科学部、江苏省地震局、《防灾减灾工程学报》编辑部联合主办,河海大学与南京工业大学联合承办的一次高水平的学术会议。来自全国各地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及企事业单位等从事防灾减灾工程研究和  相似文献   

12.
《岩土力学》2006,27(11):2060-2060
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承办的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届中国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定于2007年11月1~4日在重庆召开。会议期间将举行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成立50周年庆典等活动。“第三届中日岩土工程学术研讨会”将同时举行。岩土工程界的老前辈和中外著名专家学者将出席会议,这是岩土工程界的又一次学术盛会。  相似文献   

13.
2007年9月10日至9月12日,工程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煤田测井联合会第一届第二次理事会会议于上海召开,工程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赵永贵主任、理事会顾问段铁梁先生及理事会成员二十余人出席会议,会议由秘书长孙少平先生主持。  相似文献   

14.
《中国勘察设计》2011,(11):86-87
近日,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和武汉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国际城市与区域规划师协会(简称“ISOCARP”)第47脂国际规划大会在武汉召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发来贺信。全国政协常委、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民建中央副主席王少阶,湖北省副省长张通,武汉市市长唐良智在开幕式上致辞。在为期4天的会议中,与会代表围绕“宜居城市:世界城市化,应对新挑战”这一主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5.
《煤田地质与勘探》2006,34(6):18-18,26
由中国煤炭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煤炭资源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技术委员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工程专业委员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勘探地球物理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煤田地质专业委员会及中国煤炭学会煤田地质专业委员会共同举办的“煤矿安全与地球物理”学术与实用新技术研讨会于11月20-26日在广西北海召开。会议主题为:煤矿灾害源探测、灾害机理、灾害防治理论、技术与方法。来自各大学、科研院所、企业以及生产一线的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中国煤炭学会常务副理事长胡省三到会并致词。  相似文献   

16.
《地球科学进展》2007,22(2):F0003-F0003
2006年9月3-12日,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共同支持,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共同承办的“第一届青藏高原能量和水循环国际研讨会”在西藏拉萨市成功举行。  相似文献   

17.
18.
《水科学进展》2006,17(4):489-489
第二届国际应力-水流-热-化学耦合学术大会于2006年5月22-25日在河海大学召开。水利部副部长胡四一、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副总经理曹广晶任组织委员会名誉主席,河海大学校长张长宽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欢迎辞。  相似文献   

19.
张霆 《岩土力学》2004,25(4):543-543
2004年月18日,中荷环境岩土工程合作研究中心成立仪式暨第二届河海环境岩土工程学术论坛在河海大学举行。出席仪式的有荷兰代尔夫特岩土工程研究所所长J.Wentink先生率领的荷方代表团和河海大学校领导、学者及有关院校的代表。河海大学校长张长宽教授和J.Wentink先生先后致辞并共同为合作研究中心揭牌。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环境岩土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河海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所长刘汉龙教授主持仪式并与J.Wentink先生分别出任合作研究中心中方主任和荷方主任。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大规模的工程建设提出了许多涉及岩土力学…  相似文献   

20.
2011年11月25日-27日,由中国地质学会数学地质与地学信息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等承办的"第十届全国数学地质与地学信息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召开.中国地质学会数学地质与地学信息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赵平副所长致开幕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王焰新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赵鹏大教授等分别向大会致辞。来自国内地质系统、大专院校和地质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150多人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