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梁磊  董业才  高嵛飞  张玲  徐桃 《地质论评》2021,67(1):67020021-67020021
关于稀有金属花岗岩的成矿流体来源及与岩浆演化的成因关系长期存疑。现以华南稀有金属花岗岩的典型代表广西栗木花岗岩为例,通过对成矿地质体花岗岩垂向分带的岩相学特征及矿床地质特征的深入研究,分析岩浆—热液的形成演化路径与成矿过程。研究表明,岩浆演化除了结晶作用外,还有大规模的气—液分离,岩浆—热液的形成主要与其中的气—液分离有关,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岩浆残液。不同成因类型矿床的成矿流体均来自第二次气—液分离形成的二级残余富气流体相构成的岩浆—热液,岩浆—热液系统由三个不同空间分布的分支系统组成,每个分支系统在不同环境下以交代、结晶等不同形式与上部地质体作用,演化形成成矿流体,最后形成岩体接触带及附近的不同成因类型的矿床和以细晶岩为底部边界的成分分带。研究成果还原了岩浆演化形成岩浆—热液的详细路径,构建了成矿模型,对深入认识花岗岩的岩浆演化与成岩成矿作用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梁磊  董业才  高嵛飞  张玲  徐桃 《地质论评》2021,67(3):722-735
关于稀有金属花岗岩的成矿流体来源及与岩浆演化的成因关系长期存疑。现以华南稀有金属花岗岩的典型代表广西栗木花岗岩为例,通过对成矿地质体花岗岩垂向分带的岩相学特征及矿床地质特征的深入研究,分析岩浆—热液的形成演化路径与成矿过程。研究表明,岩浆演化除了结晶作用外,还有大规模的气—液分离,岩浆—热液的形成主要与其中的气—液分离有关,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岩浆残液。不同成因类型矿床的成矿流体均来自第二次气—液分离形成的二级残余富气流体相构成的岩浆—热液,岩浆—热液系统由3个不同空间分布的分支系统组成,每个分支系统在不同环境下以交代、结晶等不同形式与上部地质体作用,演化形成成矿流体,最后形成岩体接触带及附近的不同成因类型的矿床和以细晶岩为底部边界的成分分带。研究成果还原了岩浆演化形成岩浆—热液的详细路径,构建了成矿模型,对深入认识花岗岩的岩浆演化与成岩成矿作用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吉尔吉斯斯坦柯克苏矿田内晚古生代碳酸盐岩地层发育,石炭—二叠纪岩浆活动强烈,以发育矽卡岩型铜金矿为主,次为构造蚀变岩型及热液型。矿体呈脉状、透镜状、似层状等,产于岩体及地层接触带上,受岩体、岩脉、地层及裂隙带共同控制。通过对左岸等5处矿床地质特征、成因类型、成矿规律的总结分析,认为在矿床深部具较好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4.
柴家庄金矿成矿模式及找矿方向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柴家庄金矿位于西秦岭褶皱系北秦岭加里东褶皱带李子园—吊把子金矿带上,赋存于柴家庄二长花岗岩体外接触带的丹凤群地层中,严格受NE向及NNW向断裂控制。矿床形成经历了火山沉积期、区域变质期、构造热液成矿期及岩浆热液成矿期4个阶段,属沉积变质—岩浆期后热液叠加改造的变质热液金矿床。岩体外接触带0~2km范围内的NE向、NNW向断裂构造带是找矿的最佳方向。  相似文献   

5.
西藏仲巴县天公尼勒铜金矿床为一小而富的铜金矿床,矿化体赋存于早白垩世闪长岩体外接触带NE—NNE向断裂及其层间破碎带中,控矿岩体的外接触带发育的NW向韧脆性剪切断裂带控制着矿区断裂系统,已知的铜金矿体特征相似,均产于灰黑色结晶灰岩与灰白色大理岩接触部位的断裂破碎带和层间破碎带中;矿石矿物主要有黄铜矿、蓝铜矿、孔雀石、辉铜矿、黄铁矿、赤铁矿、褐铁矿等,脉石矿物为石英、方解石和绿帘石等;成矿经历了岩浆热液期(包括中高温热液阶段和中温热液阶段)和次生氧化期;早白垩世石英闪长岩的侵入、NW—NNE向断裂和层间破碎带是成矿的主要控制因素;矿床的成因类型为岩浆热液交代充填型矿床,其工业类型为构造破碎带蚀变岩型矿床。  相似文献   

6.
浦城银坑铅锌矿产于早元古代麻源(岩)群南山(岩)组、大金山(岩)组变质岩与花岗岩体的外接触带内,矿体明显受北东向断裂构造控制,呈脉状分布,北东向断裂为区内主要控矿构造,矿体总体沿北东向断裂两侧分布,而北东向断裂具有多期次活动特征,成矿物质来自早元古代含矿地层和燕山晚期岩浆热液,通过对矿区地质特征及成矿条件,认为矿床成因类型为硅化破碎带蚀变岩型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7.
武夷山坜头铜多金属矿床位于浙中—武夷山隆起成矿带遂昌—建阳成矿亚带,通过对铜多金属矿床成矿地质条件、矿床地质特征的系统分析,认为矿床铜多金属矿体呈脉状、透镜状断续产于北东向、北北西向的构造破碎带中,矿化与燕山晚期的构造(岩浆)热液活动密切相关,成矿时代可能是早白垩世晚期,矿床成因类型属中-低温热液充填交代型脉状矿床。  相似文献   

8.
浦城黎处萤石矿体贮存于北东向断裂中,严格受断裂控制,呈透镜状、脉状分布,空间上与燕山晚期晚白垩世正长(斑)岩密切相关。通过对矿区成矿地质条件、矿床地质特征的系统分析,综合研究认为该矿床为岩浆期后中低温热液充填交代型脉状萤石矿床。  相似文献   

9.
火成岩断裂带中金,银矿床的火成改造成矿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产于火成岩(侵入岩、火山-次火山岩)断裂带中的脉状金、银矿床的地质特征表明,矿床的形成明显滞后于火成岩的成岩时代,属后成矿床,成矿多发生在地下500 ̄3000m处,断裂构造使其与地表导通,形成开放半开放体系;地球化学资料表明至少有一部分矿床成矿元素主要来自已固结成岩的火成岩;成矿流体有大气降水成分及与主岩不同期的岩浆热液成分;成矿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岩脉侵入带来的热液使早期的岩体遭受蚀变,蚀变过  相似文献   

10.
甘肃枣子沟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枣子沟金矿为近年发现的大型金矿。矿床产于秦岭造山带三叠系浅变质细碎屑岩中,为一受岩脉、断裂、蚀变带控制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矿体严格受断裂破碎带控制。矿床地质和地球化学研究表明,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岩浆期后中—低温热液。岩浆活动为成矿提供热动力和物质来源。  相似文献   

11.
衡山县马迹钠长石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大涛 《湖南地质》1989,8(1):29-34
马迹钠长石矿床产于衡山县白石峰花岗岩岩体西侧的混合岩带中,矿带走向北东—南西向,全长28km,其中马迹一带最为集中,矿床规模巨大。矿体呈透镜状、巨厚的板状及复杂的树枝状。矿石含Na_2O平均在9%以上。矿床与区内岩浆活动有密切关系,并且受控于北东向及北西向断裂中。岩浆期后的热液活动促使构造带附近围岩广泛钠化,形成良好的钠长石矿,钠质岩石在后期的风化作用下形成规模巨大的高岭土矿床。  相似文献   

12.
刘炯 《山西地质》2011,(3):22-23,30
通过收集地质资料和馆藏资料,综合分析了内蒙毛登锡铜矿的矿床地质特征、矿化富集特点、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得出了毛登锡铜矿为岩浆期后中—高温热液型矿床,矿床的富集在空间和成因上与花岗斑岩体密切相关;岩体为该矿床成矿物质的主要来源,含矿热液沿北西向断裂及其派生的节理裂隙多次运移充填成矿。  相似文献   

13.
谭元松 《福建地质》2010,29(2):101-106
永泰无岩坑钼矿体贮存于成矿母岩燕山晚期中粗粒含黑云母花岗岩边缘相细晶质花岗岩硅化褪色蚀变带中,储矿构造主要为花岗岩岩体顶部的内接触带即岩凸构造,以及区域性北西向断裂的次级裂隙。矿床成因属岩浆期后热液充填型。  相似文献   

14.
个旧超大型锡铜多金属矿床成矿多样性与深部找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云南个旧超大型锡铜多金属矿床总体表现为以燕山期多次岩浆热液叠加改造为成矿主线, 断裂构造提供导矿通道和储存空间, 岩浆热液作用于个旧组碳酸盐岩、玄武岩, 不同围岩条件以及元素化学性质不同所形成的组合分带造就了成矿多样性, 查明花岗岩体及岩性组合、褶皱与断裂构造、围岩岩性的三维空间分布是找矿预测的关键.高精度重磁结合多功能电法探测揭示岩性界面和赋矿空间, 利用断裂构造原生晕异常特征识别深部隐伏矿床是有效的找矿方法组合, 存在于已系统勘探地区外围的层间氧化矿或脉状矿、岩体与围岩接触带矽卡岩型多金属硫化物矿和岩体内部蚀变岩型锡铜多金属矿是个旧地区今后深部找矿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5.
矿田是强调时间、空间、建造和构造成因上相紧密联系的一组矿床。矿田建造、构造和成矿作用标志及成矿动力学过程相关的综合研究是矿田地质研究的核心。前人对岩浆热力构造、类型划分和深部找矿预测的研究较少。岩浆热应力构造是指受岩浆热力作用影响或控制,与成矿期岩浆侵入或火山喷发活动有时空联系,形成于岩浆岩体中或围岩地层中或远程热力作用影响区的一系列与成矿有关的热力和热应力构造类型。文章在矿田地质学指导下,划分出五类岩浆热力构造类型,力图建立以岩浆热力构造为基础的构造研究、类型划分和深部找矿预测新方法。以近年实际调研工作为基础,选择青海祁漫塔格矿带景忍—虎头崖多金属矿田为例,建立印支期岩浆侵入成矿模式,厘定了岩浆热力构造的识别标志。在矿田建造与构造调研及构造岩相填图基础上,填制了该矿田岩浆热力构造类型分布图,以印支期中酸性侵入岩、花岗斑岩、夕卡岩带、大理岩带、古生代和新元古代碳酸盐岩有利岩性岩相层位和侵入接触带、断裂破碎带叠加热液蚀变带等构造发育地段为标志,圈定了该区成矿富集中心。研究剖析了该区花岗斑岩和夕卡岩型两类矿床特征,认为不同方向断裂控矿特征不同,近东西向和北西西向断裂控矿显著,晚三叠世岩浆侵入作用是该区多金属大规模成矿的主要内因,印支期岩浆侵入作用与各时代碳酸盐岩接触带形成了岩浆热液交代型矿田。目前海拔高度以夕卡岩型和热液型多金属矿床为主。中深部寻找斑岩型多金属矿床的潜力较大。此对该带矿田地质研究与找矿突破有引导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阿西金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条件和矿床成因的研究,认为阿西金矿床产于中三叠统扎尕山组第三、四段的碎屑岩和碳酸盐岩中,赋存于闪长岩体的内、外接触带,受NW向断裂带控制。金矿(化)带的形成与闪长岩体有密切关系,产于岩体外接触带围岩构造破碎带中的金矿体是阿西金矿最重要的矿体。矿体形态为脉状、似层状及透镜状,矿体厚度及品位变化不大,矿化相对均匀。金矿化与硅化、碳酸盐化、黄铜矿化、黄铁矿化关系密切。中酸性岩浆活动与断裂构造是矿床形成的先决条件。其矿床成因为岩浆及(期后)热液改造型矿床。  相似文献   

17.
甘肃北山拾金坡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安国堡 《矿床地质》2006,25(4):483-490
拾金坡金矿是甘肃北山南带较为典型的含金硫化物石英脉型金矿床,矿化富集与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拾金坡复式岩体密切相关。矿体产于岩体的内接触带,产出部位明显受近EW向断裂破碎带的控制。矿体主要为大脉状、脉状、透镜状。矿床中发育一套典型的中温热液成因的矿物组合,矿石以强烈的绢云母化、碳酸盐化、硅化和黄铁矿化为特征,矿石的金属矿物组合为自然金_银金矿_黄铁矿_方铅矿_闪锌矿_黄铜矿,矿化属中温热液成因。硫和铅同位素显示成矿金属物质主要来自围岩,即斑状花岗岩;氢和氧同位素组成表明成矿流体来自花岗岩浆水。成矿时代属早—中海西期。因此可推断,拾金坡金矿床属于与构造_岩浆活动有关的中温岩浆热液成因矿床。  相似文献   

18.
西藏拔隆铅锌矿是近几年在冈底斯成矿带西段的找矿新发现,矿床位于冈底斯中段的隆格尔—念青唐古拉复合古岛弧带(冈底斯弧背断隆带)与措勤—申扎火山岩浆弧带两大次级构造单元接触带上。拔隆矿区含矿围岩为下白垩统则弄群火山岩,岩性为一套中酸性火山岩及火山碎屑岩,矿体主要赋存在NW向—近EW向的火山岩内断裂中,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呈脉状、透镜状等,具有后生成矿的特点。成矿与早白垩世火山岩浆活动密切,铅、锌具有相同的来源,均来自于则弄群火山岩,综合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初步认为本矿床成因类型为陆相火山热液型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19.
九嶷山-姑婆山地区铅锌矿成矿环境分析及找矿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九嶷山-姑婆山地区铅锌矿床成矿环境分析,认为加里东运动形成的EW向构造及NE,NW向基底断裂控制着该区的沉积相变化。地层中铅锌物质主要来源于古隆起的蚀源区,中泥盆统棋子桥组为该区铅锌矿最重要的矿源层,加里东期岩体呈面状侵入,印支期岩体呈岩株状侵入,而燕山期岩体一般呈岩株或岩脉状沿NNE向断裂带或构造交汇部位产出,在岩体接触带或距岩体1-2km处形成岩浆热液型铅锌矿,在远离岩体的有利地层(岩性)部位形成沉积改造型铅锌矿。总结了两类铅锌矿的找矿标志,提出了“三带一点”的找矿远景区,强调运用综合方法找矿。  相似文献   

20.
何进忠  朱永新 《矿床地质》2022,41(5):989-1008
文章在全面揭示甘肃中秦岭成矿带23种矿产成矿规律的基础上,圈定找矿远景区。通过成矿地质背景和成矿过程研究,建立主要矿床类型的成矿模式;以主要地质事件和成矿作用为主线,归纳矿床的时空分布规律和矿床成矿系列;通过矿床成矿系列与成矿模式相结合的方法预测找矿远景区。结果表明,浅成中-低温热液型铅锌矿由有地幔流体和岩浆流体参与的变质流体和建造水混合或沸腾形成;岩浆热液型金矿由源于下地壳的岩浆热液与大气水混合和沸腾形成,或由源于中地壳的岩浆热液与变质水混合后再与建造水或大气水混合形成;研究区存在7个矿床成矿系列。结论认为,中秦岭华力西期—印支期含矿流体矿床成矿系列分布区中,夏河-两当弧形断裂与近东西向断裂的交汇部位是该矿床成矿系列的成矿有利部位,中秦岭华力西期—印支期岩浆相关矿床成矿系列分布区中,中酸性岩体与近东西向断裂耦合部位是该成矿系列的成矿有利部位。文章圈定找矿远景区12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