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景德镇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素有“江南雄镇”之称,历史上与广东佛山、湖北汉口、河南朱仙镇并称全国四大名镇,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和国家甲类对外开放城市。面积5256平方公里,人口152万,其中市区人口50万。景德镇被称为瓷都,具有渊远的文化历史。在春秋战国以前,因地处昌江东南,所以古称昌南镇。这时的镇民大多是“耕且陶焉”,所以又名陶阳镇。东晋元康元年(公元291年),荆州刺史陶侃为维护王朝统治,曾“擒江东寇于昌南,遂改昌南为新平”。意思是新近平定的地方。所以景德镇的镇名在宋代以前,有昌南、陶阳、新平三个称…  相似文献   

2.
宗教空间的变化能反映出宗教文化景观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所彰显的社会文化空间意涵.通过文献分析,对清代佛山镇“万真观”向“城隍庙”空间变化的现象进行研究,并揭示其变化所意涵的城市发展和社会文化意义.研究表明,从清代佛山镇万真观到城隍庙的宗教空间变化,折射了佛山镇由“乡村”到“城市”空间意义的转变,这种变化不仅是城市经济繁荣、人口激增的推动,更与行政治所诉求和“城市”身份的认同有密切关系,而且佛山城隍庙的“草根性”还凸显了清代佛山镇的政权、族权和神权的社会特征.  相似文献   

3.
中国城镇人口“镇化”发展的时空分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盛和  王雪芹  戚伟 《地理研究》2019,38(1):85-101
将中国人口城镇化细分为城镇人口“镇化”与“城化”,采用“镇化水平”和“镇化贡献率”两个指标,从不同空间尺度及主体功能区视角,系统分析1982-2015年中国城镇人口镇化发展的时空分异及影响因素。主要结论包括:① 中国的城镇人口“镇化水平”和“镇化贡献率”在不断提升。2015年镇化水平为41.8%,2010-2015年期间镇化贡献率为55.1%。② 中国城镇人口镇化呈现显著的时空分异特征。镇化主导型县市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占全国国土面积的70%以上;城化主导型县市主要集中分布在沿海城市群地区,在全国国土面积中所占比例较小。③ 展望未来,中国城镇人口的镇化贡献率和镇化水平将稳中趋缓,应加强探索出基于主体功能区域分异的差异化小城镇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4.
黄雅静 《热带地理》2007,27(3):259-263
“汉三角”位于湖北、湖南、江西3省交界处的精华地带,属于中部发展中地区,具有区位与交通条件优越、自然资源丰富、旅游资源品种多样、人文气息浓厚等多种优势,是珠三角、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前沿地区。同时伴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提出,在中部地区营造汉三角经济增长极,通过发挥其巨大潜力,不仅将完善我国区域经济空间布局,而且对促进中部崛起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文中对汉三角地区经济发展进行了详尽分析,并提出汉三角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5.
王村是秦汉时期酉阳城旧址,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位于酉水之滨,为湘西著名古镇。古镇因得酉水交通之便,上通川黔,下达洞庭,素有“楚蜀通津”之称。古镇更享有酉阳雄镇、湘西“四大名镇”、“小南京”之美誉。著名电影《芙蓉镇》曾在这里拍摄,古镇也因此得名"芙蓉镇"。  相似文献   

6.
贵州省黄平县旧州镇,位于县城西北25公里的(氵舞)阳河畔,旧州镇人口约5万人,为苗、汉、侗等民族共同生息发展之宝地。是贵州境内9个历史文化名镇之一。而新州今仍为黄平县治所(政府驻地)。旧州与新州——这是古府(州)官衙治所迁移带来地名变迁的典型例子。旧州在春秋战国时已有文献记载,古名黄平,苗族语音为“往尖”,意即黄平。南宋宝祜六年(1258年)为镇远州治所。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  相似文献   

7.
《中国地名》2011,(6):20-20
井冈山不仅风景秀丽,而且历史厚重,民风纯朴。据史料记载,井冈山早在东汉以前就有人类活动。现市内居住的人口:一是唐宋时期由山东、河南等省迁徙此地居住的,后来称之为“土籍”。二是明清时期由广东、福建等省迁徙此地居住的,称之为“客籍”。  相似文献   

8.
复合型双核结构是一种特殊的双核结构。通过对湖北省空间结构的分析,将双核结构引入湖北,发现了这种复合型双核结构的空间现象。湖北省是一个以襄樊-武汉、宜昌-武汉区域连动为特征的复合型双核地域空间结构。湖北省这一复合型双核结构的形成有着深厚的历史演变基础,同属于流域性双核结构,有着紧密的空间和经济联系。这一复合型双核空间结构串起了湖北的汉十汽车工业走廊和沿江经济带,是湖北“金三角”地带的核心区域,是带动湖北省经济发展的“引擎”。  相似文献   

9.
清季实行城镇乡制时,镇属于城镇型建制,即在县以下行政区划中,城和镇是“点”,乡是“面”。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废除公社制度、重新确立乡镇建制时,镇却从城镇型建制转化为广域型建制,变成了人口较多、经济实力较强的“大乡”、“强乡”。下面简单回顾一下镇的历史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0.
2005年11月15日。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县和顺迎来了“中国十大魅力名镇”的牌匾。由中国主流媒体中央电视台历时8个月的展示,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中国魅力名镇”大型评选活动,经过层层筛选,和顺以其钟灵毓秀的田园风光、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厚重浓郁的人文气息,从全国两万多个乡镇中脱颖而出,一路过关斩将,继荣膺“中国十大魅力名镇”称号之后,  相似文献   

11.
正广东省新会县的外海镇(今属江门市江海区),是驰名远近的历史文化名镇。近代以来,珠江三角洲流传着"外海不认新"的说法,这句话的意思是:虽然外海只是新会县管辖下的一个小镇,但是这个小镇的知名度足以和新会县并驾齐驱。事实也的确是这样,外海镇陈姓先祖元朝年间来外海创业开基,至今700多年,明清以降,外海陈姓子弟功名鼎盛冠甲一方,考中秀才、举人、进士的陈姓弟子多达数百人。外海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是广东著名的文化之乡、华侨之乡、鱼米之乡。外海是个好地方。  相似文献   

12.
根据历史文献和实地调查,指出岭南历史名镇渊源久远,早期随军事和政区建置而兴起,主要是宋代随商品经济发展而较多地出现,成为城乡物质交流中心,明清达到鼎盛时期,近代则大量出现,同为聚落和工商产业所在.岭南历史名镇按其功能大致可分为交通、产业、市场、名人、艺术文化等类型,具有选址科学、布局合理、建筑风格独特、生态良好和美学价值高等特点,应在保护前提下,积极开发利用,为当地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文武人才的地理分布与南北差异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人才的空间分布规律体现着人才与经济、历史及地理环境之间的关联性。本文选取17000多名教授和1600多名将军作文武人才的地理分析。教授工作地集中的地区依次为北京、上海、四川、湖北、辽宁、江苏、陕西、广东、吉林、天津,籍贯集中的地区依次为江苏、浙江、四川、辽宁、广东、湖南、山东、河北、天津,主要流入地区为北京、上海、陕西、吉林、黑龙江、天津,主要流出地区为浙江、江苏、河北、河南、福建、广东、山东。将军籍贯分布集中程度比教授更为突出,主要集中在江西、湖北、湖南、安徽、河南、四川、山东、福建、河北、陕西。如以县计,则集中在江西的兴国、永新、吉安,湖北的红安、大梧,安徽的金寨、六安,河南的新县,前面三县属中央苏区,后面五县属鄂豫皖苏区。工作在南方和北方教授数基本平衡,但籍贯在南方的约为北方的两倍,籍贯在南方的将军数为北方的两倍多。这种格局反映了文化大革命前的人才流向。近十年,人才流向和人才格局发生变化,不仅国内毕业生,而且国外留学人员也被吸引到南方沿海开放地区,为此,需要新的办法和政策。  相似文献   

14.
高铁枢纽是引导城市空间发展的重要要素之一。本文以长江经济带37个高铁设站城市为例,构建高铁枢纽驱动城市重心转移指数模型,分析高铁枢纽驱动下城市空间扩展效应,并运用地理探测器揭示高铁枢纽驱动城市空间扩展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1)高铁枢纽驱动长江经济带城市空间扩展效应分为3个等级,一是驱动城市重心大幅度向高铁枢纽方向扩展,呈现出“有的放矢”现象;二是驱动城市重心中幅度向高铁枢纽方向转移,呈现出“扩展萌芽”状态;三是驱动城市重心向高铁枢纽方向扩展不显著,没有呈现明显的“粘连”关系。(2)高铁枢纽驱动城市空间扩展效应的作用机制主要表现在城市能级、高铁枢纽发育程度、站—城关系和政府政策等4个维度11个因子,其中,城市能级发挥“推动力”作用,城市等级和城市外部可达性变化率两个因子作用明显;高铁枢纽发育程度发挥“牵引力”作用,枢纽等级因子作用明显;站—城关系发挥“催化剂”作用,枢纽可达性因子作用明显;政府政策发挥“指导力”作用。  相似文献   

15.
提起国人的主食——大米,想到最多的就是南方。“湖广熟,天下足”的语句广为人知。长期以来,我国稻米生产一直主要集中在南方。南方是中国人的“米仓”。明清以来,长江流域的芜湖、无锡、九江、长沙是我国著名的四大米市。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国人消费的商品大米绝大多数来自南方的太湖平原、成都平原、洞庭湖平原、江汉平原一带6那时东北的稻谷产量不及全国总产量的8%。  相似文献   

16.
最近一个时期,我国江苏、广东、江西、浙江、广西、四川等地相继出现地表局部塌陷形成坑洞的情况,有网友戏称为“天坑”。而地球的另一端似乎也不平静,南美洲危地马拉也出现了一个直径30米的巨大“天坑”。  相似文献   

17.
《中国地名》2011,(11):9-9
富田是第二次革命战争时期重要的革命根据地、第二次反“围剿”的前沿阵地,也是民族英雄文天祥的故里、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相似文献   

18.
“皎皎秋月八月圆,嫦娥端正桂枝鲜”“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中秋从来不乏美丽的故事,嫦娥奔月就是其中一个。“嫦娥奔月”的传说在我国几乎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几千年来,有关嫦娥的各种传说一直是老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近年来,江西宜春、江苏扬州、山东日照、河南新密、湖北咸宁等地也先后对“嫦娥故乡”提出过归属的争议。在版本不一的嫦娥奔月故事中,  相似文献   

19.
东莞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东北部,北距广州50公里,南距深圳90公里。水路至香港、澳门两地。面积2465平方公里,人口640多万,是岭南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改革开放以来,东莞成为连接广州与香港水陆交通贸易的必经之地,是一座美丽的现代新兴城市。东莞历史源远流长。据史料记载:早在新时器时代,就有原始人群在这里居住生活。夏朝时期,东莞属南交趾,春秋战国时期,属“百粤地”。秦统一中国后,东莞属南海郡番禺县地,此后历经数代东莞人在这里渔猎耕织。因东莞盛产水香(莞草),到宋元时期,东莞香市成为广东“四大名市”之一。莞香经香港远销…  相似文献   

20.
湖心亭,位于浙江省杭州西湖中央,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为“中国四大名亭”之一。湖心亭小于三潭印月,大于阮公墩,合称“蓬莱三岛”——湖心亭为“蓬莱”,三潭印月是“瀛洲”,阮公墩是“方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