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地名》2011,(1):21-21
志丹县位于延安市西北部,是“群众领袖、民族英雄”刘志丹将军的故乡,被誉为中国革命的“红都”。  相似文献   

2.
《中国地名》2009,(2):37-37
牛江镇位于广东省恩平市东北部,西北接开平市。牛江镇距开(平)阳GD高速公路沙湖出入口处14千米,距国道325线10千米,省道558线贯穿南北,境内交通道路网络四通八达。  相似文献   

3.
徐春茂 《中国地名》2009,(8):136-137
歌如岁月,岁月如歌。在沈阳乃至全省,凡是下过乡的人,都会哼唱歌曲《沈阳,我的故乡》。  相似文献   

4.
《中国地名》2011,(1):16-17
延安革命纪念馆建成于1950年7月.占地150余亩,位于延安市城西北延河之滨的王家坪。陈列大厅由六个展厅组成呈“回”字形,面积为5500m2,郭沫若题写的“延安革命纪念馆”的匾牌高悬在陈列大厅正中央。  相似文献   

5.
《中国地名》2011,(1):12-13
延安位于陕西省北部、黄土高原中部.是中国革命的圣地。延安东临黄河,与山西相临,西面与甘肃接壤.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相似文献   

6.
数学家华罗庚说:“香,香不过故乡茶;亲,亲不过故乡人。”每个人对于自己的家乡,都有一种复杂的情感,学生是如此,他们对家乡既熟悉又陌生,说熟悉是因为他们每天都与家乡接触,多多少少有所了解,说陌生是因为他们对家乡还不甚了解。因此乡土素材会给地理课堂带来乡土味。在这淡淡的乡土味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浓了,对家乡的情感也深了。那么如何在地理课堂中运用好乡土素材,让地理课堂洋溢着乡土味呢?  相似文献   

7.
《中国地名》2011,(2):19-19
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城市,世界著名的港口。商末,周族的太伯等来到苏南建立勾吴,上海即在吴的东境。吴的第19代主寿梦在今松江县始建华亭,这里成为贵族们狩猎垂钓之所。战国时期,上海属于越国。公元306年越国被楚国所灭,楚国春申君封江东,当时的上海在它的封地之内。由此“申”成了上海市的别称。  相似文献   

8.
《中国地名》2011,(1):14-15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中华民族的地理版图上,没有哪一条河能与延河媲美,巍巍宝塔山下,滚滚延河水伴随着一个政权的辉煌,成就了陕北黄土高原上最为壮美、最令人神往的革命圣地。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出现了同乡同业集聚的现象,新化文印产业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类。对文印人员流出地“故乡”与流入地“他乡”进行考察,运用质性研究方法,探究了在文印产业发展过程中“故乡”与“他乡”所发生变化、承担的功能与相互联系。研究表明:文印产业对“故乡”与“他乡”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影响巨大;“故乡”的功能体现在为文印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为从业人员提供了从业路径,及感情交流与回归的空间;“他乡”促进了产业的技术革新,形成了集聚效应并为从业人员提供了向上社会流动的空间;“故乡”与“他乡”是产业背后推动文印产业发展的虚实两只手,并通过文印产业与从业人员的社会关系及构建的文化紧密相连,形成了产业、空间、人口相互联系、动态循环的新化模式。  相似文献   

10.
如今,在沈阳的大东区珠林路南有一家门口高悬“龙吐天浆”巨匾的酿酒厂:沈阳市老龙口酒厂(现与新加坡一家公司合资成立“沈阳天江老龙口酿造有限公司”,成为全国白酒行业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它是沈阳最早的民族工业之一。  相似文献   

11.
向学禹 《地理教学》2012,(19):10-10
陈尔寿先生是陈毅市长亲自委任的上海市格致中学建国后的首任校长,我是该校的地理老师。1983年,陈先生和一批地理教育专家在市教研员陪同下听我上了一节高中地理新教材的课(自然带),这套书的主编就是陈先生。课后陈先生对学校地理教育的发展前景和我本人都寄予极大的期望。首次见面至今已整整三十年。  相似文献   

12.
提要:距我国中山站以南约400 km的格罗夫山是普里兹造山带向南极内陆的延伸部分,其基底地体由约在920?910 Ma期间侵入的镁铁质-长英质火成岩和少量中元古代的沉积岩构成,这些岩石仅在泛非期(约570?500 Ma)经历了单相变质-构造旋回,因此是一个典型的泛非期变质地体。泛非期高峰变质作用并不象前人所认为的那样仅为中低压麻粒岩相,而是高达770?840?C、1.18?1.40 GPa,并在随后经历了近等温减压(约0.6 GPa)的P-T演化过程。大规模的A型紫苏花岗岩和花岗岩在同造山-后造山阶段侵位,并造成了麻粒岩地体近等压降温的P-T轨迹。这些花岗质岩石是由长期富集地幔的底侵物质(碱性玄武质岩石)经部分溶融而形成的。结合相邻地质体的研究资料,我们认为普里兹造山带可能发育在太古宙-格林维尔期基底地体之上,这些基底地体可能与新元古代(?)盖层卷入到了统一的泛非期造山作用过程。在泛非期造山作用过程中,地壳曾被增厚约达40?50 km,而后又经历了厚约20 km的地壳伸展垮塌和剥蚀。所以,普里兹造山带应代表东冈瓦纳陆块内部由板块缝合作用所形成的一条泛非期碰撞造山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