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了更好地开展人工地震测深工作,研制了携带式多道数字化观测系统,由拾震器、前置放大滤波器、对时装置和多道数字化数据采集记录器SCJ-8等组成。主要性能是:有1—8个输入通道;带宽为2—30Hz;动态范围约110db;A/D和D/A皆为12位;非线性失真约0.5%;串音约—90db;等待功耗约2W;记录功耗约6W;能同时输出数字和模拟数据,可直接与计算机接口;时间服务用晶控数字钟;有多种控制与监测功能。实验观测表明,该系统性能好,功能全,工作基本可靠,已达到原设计要求,为人工地震测深增添了新的观测记录仪器。 文中对系统的主机SCJ—8作了较详细地介绍,给出了系统在野外试验观测时记录到的地震波形。  相似文献   

2.
HS1海底数字地震仪是为探测海洋地壳深部构造而研制的,由主机数字化测震系统及附属的投放和回收装置组成。经微机测试,主要性能指标为:输入端噪声电压0.1μV·rms;动态范围119dB;A/D和,D/A12位;通频带0.2-25Hz;线性优于1%;谐波失真<%;串音<-119dB;时间服务准确到0.01s;等待功耗1.1W;记录功耗3.3W。能同时输出模拟和数字信号,便于送微机预处理。本文着重介绍该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并给出了海上实验获得的地震剖面图。  相似文献   

3.
HS1海底数字地震仪是为探测海洋地壳深部构造而研制的,由主机数字化测震系统及附属的投放和回收装置组成。经微机测试,主要性能指标为:输入端噪声电压0.1μV·rms;动态范围119dB;A/D和,D/A12位;通频带0.2—25Hz;线性优于1%;谐波失真<%;串音<-119dB;时间服务准确到0.01s;等待功耗1.1W;记录功耗3.3W。能同时输出模拟和数字信号,便于送微机预处理。本文着重介绍该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并给出了海上实验获得的地震剖面图。  相似文献   

4.
1983年5月1日至5月4日中国科学院在杭州召开了人工地震测深多道数字地震仪技术鉴定会,全国有关28个单位的40名代表应邀参加了会议。 人工地震测深多道数字地震仪是根据中国科学院地学方面的重点课题《地壳上地幔》研究规划的需要,为开展人工地震测深,探测研究地壳深部构造而研制的数字化观测记录仪器。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  相似文献   

5.
辽宁省工程地震勘测研究院1992年秋冬承担的满洲里—绥芬河地学断面西段满洲里—林甸人工深地震测深剖面野外施工设计;野外施工提取原始地震记录;室内A/D转换进行原始数据采集、处理等工作,已通过项目主持单位长春地质学院的验收。在此基础上,1993  相似文献   

6.
地震测深数据处理系统的建立是为了利用现代技术,实现从野外观测到剖面解释的自动化处理。本研究中,模拟磁带记录通过相应的解调系统,使时间讯号与地震讯号分别送入计算机进行模数转换,其数字化的PS格式磁带又经过解编与拼装形成标准化的CGG格式磁带,各记录道的参数和观测数据分别被记入带头与数据块中。这种标准化的磁带格式便于进行国内外资料交流和调用产业部门的应用软件。该系统采用相关迭加技术使正点时刻的确定精度提高到5—10ms。利用Robbins公式高精度地测定了方位角和炮检距。绘制时间剖面图的程序具有简便通用和功能较全的特点。本研究结果已经用于实际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根据地震预报的需要,我们研制了一种高频地震记录仪。采用熏烟或墨水记录。仪器频带2~120Hz(-3db);总功耗约0.4瓦,重量24公斤。滚筒速度分二档:240mm/分、360mm/分(或120mm/分,240mm/分),在240mm/分速度时,仪器可连续记录12小时。 本仪器在云南省剑川、云龙和鹤庆等地,以及贵州六枝地区做过流动观测,并在昆明、昭通、易门和海口做过半年至一年以上的长期试用性观测。流动观测期间,记到不少零级以下的地震。有的地震卓越频率大于40周,震级<-1.7;根据估算,在频率100Hz时,可以观测到-3级左右的地震。长期流动和固定观测证明了仪器的稳定性、可靠性都是良好的。 试验观测表明:这种仪器对监测极微震活动、地声观测和研究断层的现代活动性都是一种有用的仪器。因为采取了可见记录,观测结果更直观,维修管理方便,适于流动观测。如果与慢速磁带机相结合,可使高频地震观测更为有效和完善。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多道中心式记录强震仪的工作原理,性能及技术指标,给出了仪器的设计方法、理论分析和具体电气功能控制、时间服务系统等结构框图。文中还介绍了强震仪在地震现场观测获取的很有价值的地震记录。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我国大规模开展地震测深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地震测深数据文件系统,其目的在于在测深资料解释中引进数字处理技术,增加地震记录可用的信息量,建立地震测深数据库,从而促进我国深部研究工作中资料的相互交流. 在IBM-PC/XT微型计算机上,与本文的数据文件系统相应的数据采集、文件组织、绘制地震记录截面图以及对数字记录进行预处理等方面软件设计已经完成,从而建立了较完善的地震测深数据处理软件包.这个软件包在野外的使用表明,它具有效率高、使用方便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介绍深地震测深模拟磁带资料在CROMEMCO型微机上实现A/D转换的方法及其效果。在实现A/D转换研究中,进行了时标信号采集方式、六响信号处理、模拟回放电路改进等方法的试验,从而提高了A/D转换精度与效果。经对海城震区实际资料分析可知:该系统A/D转换精度达到了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1.
为了进行西藏高原地区的爆炸地震研究,研制了一套模拟磁带记录系统。每台仪器包括三个两周的拾震器(LS-1型)、三个相应的低噪声线性放大器(DDF-5型)、三个调制器、一台低频磁带记录器(DCJ-1型)、石英钟、对时器和收音机。仪器频率范围是2周—20周(对速度),时间误差小于0.1秒。采用抖动补偿和频率滤波的办法,使系统的信噪比提高到50分贝。系统的幅度误差小于10%。经过野外实地观测和资料整理分析,证明其性能和指标能够满足地壳与上地幔爆炸地震研究的需要。通过模/数转换器,把模拟磁带转录成数字磁带,可以在电子计算机上进行各种数字处理。  相似文献   

12.
为了进行西藏高原地区的爆炸地震研究,研制了一套模拟磁带记录系统。每台仪器包括三个两周的拾震器(LS-1型)、三个相应的低噪声线性放大器(DDF-5型)、三个调制器、一台低频磁带记录器(DCJ-1型)、石英钟、对时器和收音机。仪器频率范围是2周-20周(对速度),时间误差小于0.1秒。采用抖动补偿和频率滤波的办法,使系统的信噪比提高到50分贝。系统的幅度误差小于10%。经过野外实地观测和资料整理分析,证明其性能和指标能够满足地壳与上地幔爆炸地震研究的需要。通过模/数转换器,把模拟磁带转录成数字磁带,可以在电子计算机上进行各种数字处理。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STM-PC微机系列上实现的地震测深资料现场收录系统,其中包括对模拟磁带地震记录进行A/D转换、数据采集等。在研究中,对时标信号的采集方式、六响报时信号处理、模拟回放电路的改进与采集速率等方面进行了试验,为高质量地进行A/D转换取得了经验。本文是以海城震区的实际资料为基础,对A/D转换的精度与效果进行了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该收录系统对模拟地震记录的A/D转换精度达到了规范要求。该收录系统与一般微机系列兼容,适用于我国目前使用的几种模拟磁带地震记录仪。  相似文献   

14.
DZSS-1型深层数字地震仪由三分量检波器CDJ-6B、数据采集单元、磁带机、编码钟和回放装置组成。它采用循环浮点放大-A/D转换技术、低噪音运算放大器、CMOS器件,使仪器噪音小于0.3μV(折合到前级放大器输入端,均值),动态范围大于96dB,采用调相制、串码、单轨盒式数字磁带记录。仪器频带范围1-30Hz,浮点72dB。有钟差显示(±1ms)、噪音和误操作显示。仪器主要技术指标(道间一致性、漂移、噪音、串音、误码率、主放台阶精度)可用微机进行检测,能满足地震测深和其它低频数字测量之用。  相似文献   

15.
DZSS-1型深层数字地震仪由三分量检波器CDJ-6B、数据采集单元、磁带机、编码钟和回放装置组成。它采用循环浮点放大—A/D转换技术、低噪音运算放大器、CMOS器件,使仪器噪音小于0.3μV(折合到前级放大器输入端,均值),动态范围大于96dB,采用调相制、串码、单轨盒式数字磁带记录。仪器频带范围1—30Hz,浮点72dB。有钟差显示(±1ms)、噪音和误操作显示。仪器主要技术指标(道间一致性、漂移、噪音、串音、误码率、主放台阶精度)可用微机进行检测,能满足地震测深和其它低频数字测量之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概述了为青藏科考大地电磁测深工作研制的三分量磁饱和式磁力仪的原理、性能、用途和野外使用情况。 仪器的技术指标为:分辨率0.2伽(亻马);灵敏度100毫伏/伽(亻马);温度系数l伽(亻马)/℃;记录频带0-1.0赫兹;耗电量18瓦。 在青藏高原的地球物理考察中,用本仪器先后在藏南、藏北五个点进行了连续数月的野外地磁测量。从工作情况看,仪器工作正常,记录了一次完整的磁暴,为研究青藏高原地壳与上地幔的电性结构提供了一批有意义的资料。  相似文献   

17.
本文概述了为青藏科考大地电磁测深工作研制的三分量磁饱和式磁力仪的原理、性能、用途和野外使用情况。 仪器的技术指标为:分辨率0.2伽(亻马);灵敏度100毫伏/伽(亻马);温度系数l伽(亻马)/℃;记录频带0—1.0赫兹;耗电量18瓦。 在青藏高原的地球物理考察中,用本仪器先后在藏南、藏北五个点进行了连续数月的野外地磁测量。从工作情况看,仪器工作正常,记录了一次完整的磁暴,为研究青藏高原地壳与上地幔的电性结构提供了一批有意义的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