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热带砂质海岸,生物碎屑是海滩沉积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分布和变化影响海滩沉积物的粒度特征。采用添加过量盐酸和双氧水的方法对海南高隆湾海滩表层沉积物进行了去生物碎屑前后粒径分布的对比,并结合海滩高程测量分析,结果表明:(1)海滩剖面上沉积物中生物碎屑的含量主要受到海水动力的影响,且生物碎屑颗粒较粗、重量较大,在高潮时由波浪流推上海滩并滞留。(2)海滩沉积物中生物碎屑的分布主要受三方面影响:一是地形及常涌浪向;二是区域中养殖业产生的生物碎屑;三是岸外发育的珊瑚礁坪。(3)海滩沉积物中生物碎屑的含量随季节变化,冬季至春季由海水供给的生物碎屑减少、进一步分解,使得北部海滩生物碎屑含量减少;而珊瑚碎屑的稳定供给和春季较强的波浪动力条件又使研究区南部断面的生物碎屑含量增加。(4)海滩沉积物中粗颗粒所含生物碎屑多于细颗粒中的生物碎屑,生物碎屑粒径主要为-1~2,即粗砂至细砾。沉积物中生物碎屑含量愈大,对粒径参数的影响也愈大。  相似文献   

2.
何耀堂 《福建地质》2014,(2):112-118
泉州湾处于我国东南沿海构造活动带,具有发生地震的地质环境和同震海岸崩塌、海湾下沉的构造地貌条件。通过对泉州湾海滩岩产状、14 C测年、古生物化石及岩石学特征的研究分析,认为其物源为海岸崩塌的志留纪花岗岩和潮滩、河口堆积的陆源碎屑。搬运方向自南向北偏东,形成于泉州湾北部潮间带接近高潮位,在温暖和高蒸发的气候条件下有淡水参与,由钙质胶结发生的快速成岩作用。海滩岩形成的地质时代为全新世晚期,是突发性海洋强动力事件的记录,可能与距今2 000a在泉州湾以南发生的古地震造成深沪湾岩岸大规模崩塌和海湾快速下沉引发的海啸有关。  相似文献   

3.
广西涠洲岛全新世上升海滩沉积及其成岩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涠洲岛是广西北部湾中的一个火山岛,该岛由第四纪喜山期的喷出岩,主要是玄武岩和火山碎屑岩、凝灰质砂岩等所构成。岛的北部、西部和东部沿岸多处发育有珊瑚岸礁,它们是向海岸地带供应大量各种生物骨壳碎屑的物源区。在海滩地带相应地发育了以生物砂、砾屑为主的海滩沉积。所观察的岛北部和西部的全新世海滩沉积(与海南岛类似的沉积岩层比较,推断可能属全新世)由于海平面下降而处于  相似文献   

4.
金秉福  吴波  张云吉  于健  韩旭娇  哈斯额尔敦  苏志珠  孔德庸  李秀彬 《地质论评》2024,70(3):2024030004-2024030004
沙漠中的岩屑是沙源母岩风化的暂时性中间产物, 是判别母岩性质和来源的最可靠最直接的标志。采用沙薄片岩性显微鉴定, 对库姆塔格沙漠北部的堑谷阶地、边缘台地、羽毛状沙丘以及沙漠南部洪积台地、干河床、边缘沙丘和丘间地等地貌单元的岩块和粗碎屑进行了多样品系统性岩石学分析。结果表明:库姆塔格沙漠岩屑岩石类型复杂, 涵盖3大岩类、14种3级岩类、121种5级岩类, 以中酸性喷出岩类和区域变质岩类为主, 常见的岩石为流纹岩、霏细岩、安山岩、粗面岩、石英岩和石英化岩。碎屑岩矿组成与粒度关系密切, 砾石>90%、粗砂50%~90%是岩屑, 粒度1.0 mm左右的沙粒岩石类型最多, 沙粒细则碎屑单矿物含量高, 这种状况使得沙漠不同区域、不同地貌部位沙粒岩性分布存在差异。岩屑具有不同的颜色, 暗色颗粒主要由中酸性喷出岩组成, 而浅色颗粒主要由石英质岩类和长英质矿物组成, 其中部分同类岩屑既有暗色也有浅色。沙漠中岩屑的岩石特征与阿尔金山山区出露的岩性基本一致, 沙漠中不仅含有阿尔金山十分发育的动力变质岩类, 而且还含有红柳沟—拉配泉段特有的蛇绿岩套混杂岩系的各种岩类, 显示出库姆塔格沙漠的碎屑与阿尔金山母岩的渊源关系, 但母岩风化的差异性以及山脉隆起不同历史阶段碎屑物输出的差异, 使得岩屑中各类岩石的含量与山区母岩含量不尽相同, 细晶质及隐晶质且抗风化的岩石成为沙漠岩屑的主要组分。库姆塔格沙漠中粗晶质岩类和碎屑单矿物南多北少、与抗风化岩屑北多南少的分布格局是冲洪积物由南向北运移的结果, 显示了沙漠沙与冲洪积物岩屑特征的相近性和继承性, 揭示了库姆塔格沙漠具有近源就地起沙的物源属性。  相似文献   

5.
通过野外调查、薄片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技术、14C年龄测试、微区微量元素分析等,对海南岛南部海岸线上分布的三亚地区海滩岩的表面性质和胶结物特征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海滩岩形成机制及形成的沉积古环境。三亚地区海滩岩由与现在海岸线平行的向海倾斜的低角度岩层构成,岩性为以浅褐色—灰黄色钙质胶结的含砾粗中粒长石(石英)砂岩和以灰黄色钙质胶结的含生物屑砂质砾岩为主,其胶结物主要是钙质,主要由亚稳态碳酸盐相、高镁方解石以及文石组成,从扫描电镜和薄片来看,主要形态是针状、泥晶,是典型的海相潜水沉淀。海滩岩中贝壳AMS 14C年龄结果为(4570±30) a BP,表明海滩岩形成于全新世中期。胶结物的稀土元素总量较低,总体表现呈微弱的左倾轻稀土亏损型曲线,轻、重稀土分异不强,具有弱的Eu正异常,轻微的Ce负异常及弱的La正异常,Sr/Ba、Th/U、V/Cr、V/(V+Ni)及Sr/Cu比值特征指示了海滩岩形成于海洋环境和干旱气候条件。  相似文献   

6.
对海南岛西南部东方地区的潮间带海滩岩以及新发现的高排村埋藏海滩岩进行了微区稀土元素与碳、氧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高排村海滩岩亮晶胶结物ΣREE值以及LREE/HREE比值在几种不同类型胶结物中是最低的,但与文石、微晶高镁方解石等胶结物相比,其差值并不明显,说明陆地渗流环境对胶结物的REE影响有限。不同类型胶结物具有类似的配分特征,表现为轻稀土亏损,重稀土曲线平缓,具有铈负异常特征,并且与二叠纪海水和现代东太平洋海水配分模式基本一致。根据胶结物碳、氧同位素计算的出的古盐度Z均值为130,古海水平均温度为27℃,显示为热带海洋环境,与海南岛西南部气候吻合,指示海滩岩胶结物可作为记录古气候的良好载体。  相似文献   

7.
沈浩杰  王先兰 《沉积学报》1999,17(12):782-788
海洋地质调查中,在东海陆架南缘,现今水深115m采到了大块完整的江板状岩石样品。经分析研究其岩石学特征和生物碎屑,生态环境多为潮间、河口或潮下带,与现今水深、生态环境明显不符。由此笔认为,此处的岩石应为海滩不至于立物,属于被淹没的古海滩岩。由海滩岩的化学成分、形成环境及时代、产出地段可知,在晚更新世未次冰期低海面阶段,东海陆架南缘出现过河口滨岸和潮间环境。  相似文献   

8.
华南海岸沙丘岩的特征及其与海滩岩的区别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建华 《沉积学报》1997,15(1):104-111
沙丘岩是热带亚热带的一种特殊的岩石类型,尽管外貌相似,但它们成因和特征上有别于海滩岩。作者通过对西沙石岛、海南岛文昌和临高、广东阳江青洲岛、汕头广澳等处具一定代表性的沙丘岩的研究,总结了沙丘岩的沉积学、岩石学特征及其与海滩岩的区别。华南沙丘岩由岛屿上的灰砂和含生物碎屑的海岸风成沙丘物质胶结而成。分布高程可达+60m以上,岩石中发育板状交错层理、大型槽状交错层理、上凸层理、似水平层理以及根管构造;其物质来源与海滩砂具继承关系,兼具风成砂的特点,部分沙丘岩还混有坡积物及陆生生物壳体。沙丘岩的颗粒多为中砂粒径,普遍分选好,(SK1)偏度变化比较大,KG峰度较小,Y1值为负值,与海滩砂、海滩岩差别较大。沙丘岩中发育各种淡水渗流环境中特有的胶结物和胶结组构。虽然沙丘岩与现代海滩岩相比,其Ca、Mg、Sr元素的含量及比例不同,但可以完全与上升海滩岩相似。本文作者认为:辨别沙丘岩主要从产状、沉积构造、粒度分析、胶结物及组构诸方面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
蔚远江  胡素云  何登发 《地质学报》2020,94(5):1347-1366
紧邻西准噶尔造山带的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多年勘探钻揭了二叠系-下侏罗统砂砾岩地层,这为源-汇系统研究提供了较齐全的沉积记录。笔者基于砂砾岩43个岩心和37个薄片样品,采用岩心观察与镜下碎屑骨架成分统计、多类型碎屑及端元成分分析、典型物源区碎屑组合模式及特征参数分析等多种方法,对其物源类型与构造背景演化开展了全层系示踪。其砂砾岩骨架碎屑组成较为复杂,砾石成分有岩浆岩砾石(30%~80%)、沉积岩砾石(10%~40%)、变质岩砾石(0%~30%)三类;岩屑成分均以凝灰质、安山质、霏细岩类岩浆岩岩屑和砂泥岩、粉砂质粘土岩、燧石类沉积岩屑为主,仅见少量石英岩、片岩岩屑,表明本区物源主要来自岩浆岩分布区,也有遭剥蚀再沉积的物源供应。其沉积物源主要来自西准噶尔造山带(扎依尔山、哈拉阿拉特山和德仑山),沉积记录反映了物源区母岩类型、组合特征及其隆升剥蚀过程。由二叠系至下侏罗统,砾岩碎屑组分和含量变化呈现"两个组骤变、三段式增减"的特点,砂岩碎屑成分和含量也有变化,表明源-汇系统经历了多次构造抬升与沉降、深部岩石被多次暴露剥蚀与沉积的幕式演化。划分出P1j-P1...  相似文献   

10.
最近我们在浙江省海岸带调查时,于海滩上发现一种生物、沙砾被碳酸盐胶结、坚硬如石的沉积物——海滩岩。以往认为海难岩是热带、亚热带气候条件下形成特有的一种岩石。我国海南岛、福建均有报导,东海发现海滩岩还是首次。东海海滩岩主要见于象山县、岱山县、嵊泗县等处,出露部位均为小海湾。室内经染色试验、薄片鉴定,辅以X射线衍射、电镜扫描、红外光谱等分析,证实确属海滩岩。所见海滩岩胶结物均系碳酸盐(CaCO_3)。主要成  相似文献   

11.
The present study describes the petrographic and petro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ree stratigraphically asynchronous beachrocks (A, B, and C) along the Red Sea coast at Al-Shoaiba area, Saudi Arabia, to identify the compositional, depositional, and diagenetic controls on beachrock formation and their petrophysical properties. The beachrocks at the three locations consist basically of calcareous skeletal remains of different types and grain size reflecting the composition of adjacent beach sediments and the depositional conditions. They were cemented by aragonite and high-Mg calcite (HMC) in intertidal zone. The cement exhibits three major fabrics: (1) micritic coatings, (2) isopachous to asymmetric aragonite rim, and (3) cryptocrystalline pore-fillings HMC. In addition, some intergranular and intragranular pores were partially filled with infiltrated silt-sized carbonate and siliciclastic sediments. The cementation was accomplished by the combination of inorganic and organic processes, and the former was dominant through evaporation of pore-filling seawater under hot and dry climatic conditions. Cementation in the present beachrocks is selective; carbonate grains are cemented, whereas siliciclastic grains are cement free. The cement nucleation on carbonate grains was easier than on siliciclastic grains which do not provide good "seed crystals" for carbonate cement growth. The petrophysical measurements are in agreement with petrographic studies. The degree of cementation is the major control on petro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where the lowest and highest 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 values were obtained from the least cemented beachrocks of location A and the highest cemented beachrocks of location B, respectively. The thickness of cement seems to be controlled by cement precipitation rate, grain size, and size and shape of pore spaces. The coarse sediments of beachrocks at location B were deposited under higher depositional energy than those at locations A and C, and therefore, their primary pore spaces were large enough to be filled with seawaters. Under hot and dry climate, cement precipitation increases leading to partial to complete occlusion of pore spaces.  相似文献   

12.
十六国时期夏国都城--统万城位于陕西省靖边 县城北无定河北岸,今天的自然景观属 于沙漠,仅存稀疏的次生灌丛和草本群落。但是,在约1600年以前,当地为温带干草原, 在塬面或山丘上分布有侧柏林,沟谷、河岸边生长喜温湿的乔木,河流、湖泊、沼泽中水生 植物繁盛,在丘间低洼处或盐碱土上分布有灌木和草本植物。当时该地区的年平均温度为7 8℃~9.3℃,最热月平均温度23.0℃~24.9℃,最冷月平均温度-12℃~-5.6℃,年 较差285℃~38.2℃,年 降雨量403.4~550.0 mm,最大月降雨量83.8~123.9 mm,最小月降雨量为4.4~1 2.2 mm。 当时的年平均温度比现在高出0.2℃~0.7℃,年降雨量也高出60~100 mm。如此的历史景 观今天 已经向南迁移,侧柏林或森林草原退缩至延安以南。在此近 1600年的时间里,毛乌素沙漠 分布范围不断扩大,其南部边缘推进了约200 km,推测沙漠扩展的速率达到平均125 m/ a。  相似文献   

13.
Beachrocks occur in present-day intertidal zones of the Arabian Gulf and the Gulf of Aqaba, on the eastern and northwestern coasts, respectively, of Saudi Arabia. The beachrocks occur as linear patches within beach deposits, which have variable grain size and detrital compositions. The Arabian Gulf beachrocks are composed of sand-sized bioclasts and siliciclastic grains, whereas the Gulf of Aqaba beachrocks are composed of sand- to pebble-size grains, which are dominated by igneous rock fragments and small amounts of skeletal carbonate grains. The cement includes micritic high-magnesian calcite and isopachous acicular/bladed aragonite. In addition to cements, intergranular pores are locally filled by a lime–mud matrix. Radiocarbon dating of beachrock samples from the Arabian Gulf yielded ages from ca. 655 to 2185 year bp, whereas the Gulf of Aqaba samples range in age between 2745 and 5075 year bp.  相似文献   

14.
河南濮阳西水坡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瓣鳃类共有33种,其中31种组成了Lamprotula-Cuneopsis-Unio组合,称为西水坡丽蚌动物群,其时代为中全新世早期。据贝壳14C测年资料(6 465±45 a BP)和同层出土的陶器特征, 为仰韶文化早期(7 000~6 000 a BP)。该动物群与长江中,下游流域洞庭湖、鄱阳湖和太湖及其周围水域的现代丽蚌动物群组合特征非常接近,同属东洋界、中印亚界动物地理区, 亚热带湿热气候。根据该动物群反映的生态环境,仰韶文化早期该地区的古环境地处亚热带,气候湿热,雨量充沛,草木茂盛,河流成网,湖泊遍野,水质优良,水生生物丰富,优越的自然环境为先民提供了从事农耕、渔猎的生栖条件。  相似文献   

15.
依据莱州湾南岸A1钻孔孢粉分析,结合14C、热释光测年、沉积物粒度、岩性等资料,对A1钻孔自下而上划分为7个孢粉组合带,并概括它们的主要特征。利用孢粉组合,探讨了120 ka BP 以来莱州湾南岸咸水入侵区的植被发展以及气候的冷暖、干湿交替变化。在85~76 ka BP、50~24 ka BP和10~4 ka BP出现三次暖湿期,分别对应于“羊口海侵”、“广饶海侵”和“垦利海侵”。在三次暖湿期中发生海陆交互相滨岸沼泽或湖泊相沉积,植被类型为落叶阔叶林或针阔叶混交林滨岸草原。在76~50 ka BP和24~10 ka BP两次冷干期为陆相沉积环境,前者出现以针叶林为主的草原植被类型,后者出现干冷的针叶林干旱草原或荒漠草原植被类型,它们分别对应于早大理亚冰期和晚大理亚冰期。孢粉组合所反映的莱州湾南岸晚更新世以来的环境演化同全球性的气候事件及渤海沿岸环境变化具有很好的可比性。  相似文献   

16.
清代《畏斋日记》中天气气候信息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4,自引:8,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众多重建古气候的方法中,历史文献是最重要的数据来源之一,而其中古代日记和私人笔记里蕴藏的丰富的历史气候信息需要更深一步地发掘和研究。本文从18世纪初江西婺源地区的一本古代日记--《畏斋日记》中提取了分辨率到日的晴雨记录、物候记录和其他有关的气候记录,在此基础上初步分析了1700年至1703年江西婺源地区的天气气候概况,发现该时段气候的两个明显特点,降水较现代偏少,干旱程度可能超过现代最干旱的年份;而冬季气温相对高,有明显的暖冬现象。  相似文献   

17.
豫西地区中元古界蓟县系分布较广泛,剖面完整,是华北地台蓟县系出露最好的地区之一。在研究和分析121个露头剖面的岩性、沉积构造及组合特征等各种定性及定量资料的基础上,采用冯增昭教授倡导的单因素分析多因素综合作图法, 编制出豫西地区中元古代蓟县纪早期、中期和晚期的各类单因素图件和沉积相图。这种定量的沉积相研究方法在豫西地区还是首次应用。在蓟县纪早期,豫西地区主要是无障壁海岸相和浅海相,其中在卢氏-栾川地区主要为障壁海岸相。蓟县纪中期的沉积相与早期相似,但在卢氏-栾川地区由障壁海岸相演变为碳酸盐岩局限台地相。蓟县纪晚期的沉积相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嵩山-箕山地区由古陆演变为河口湾相,确山地区为障壁海岸相,卢氏-栾川地区的碳酸盐岩局限台地相和其他地区的滨海相变化不大。从蓟县纪早期到蓟县纪晚期是一个海域范围逐渐扩大的海侵过程。  相似文献   

18.
洞庭盆地两护村孔孢粉组合及其气候与地层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两护村ZKC1孔位于洞庭盆地安乡凹陷的东南部,孔内第四系(底部跨上新世)厚达294 m,为河流和湖泊沉积,自下而上依次为上新世—早更新世华田组、早更新世汨罗组、中更新世洞庭湖组、晚更新世坡头组以及全新统等。对ZKC1孔第四系进行了详细的孢粉分析,自下而上划分出16个孢粉组合带。ESR年龄和孢粉组合及其反映的气候特征指示华田组下段形成于上新世末。根据孢粉组合特征,结合构造—沉积演化和区域气候背景,重塑洞庭盆地上新世末以来的气候演化过程:上新世末期由孢粉带Ⅰ和Ⅱ指示具暖干气候。早更新世经历了凉干(孢粉带Ⅲ、Ⅳ)→暖湿间凉干(孢粉带Ⅴ~Ⅶ)→冷干间温湿(孢粉带Ⅷ~Ⅹ)→暖较湿(孢粉带Ⅺ,Ⅻ)的气候演变过程。中更新世早期无孢粉样品(洞庭湖组下部砾石层),其沉积环境暗示冷干气候条件;中期由孢粉带ⅩⅢ反映出暖稍湿的气候特征;晚期因构造抬升缺失沉积,同期湿热化事件指示暖湿气候。晚更新世早期缺乏沉积,据区域对比应为寒冷气候;中期由孢粉带ⅩⅣ指示温较湿的气候特征;晚期缺失沉积,系寒冷气候下区域海平面下降所致。全新世经历了暖稍湿(孢粉带ⅩⅤ)→暖稍干(孢粉带ⅩⅥ)的演变。上述气候演变过程与ZKC1孔化学蚀变指数曲线反映的气候演变过程以及中国东部第四纪气候演化基本吻合。以孔深140 m为界,上部孢粉数量显著高于下部,种属也更为丰富。这一变化很可能对应于一次重要的地质事件,其成因有待今后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广西北海现代海岸沉积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讨论了广西北海现代海岸各种环境的自然地理分带、地质营力、沉积物以及生物生态等特征,指出环境能量直接决定了环境类型、沉积物类型以及生物组合类型。海岸环境据其能量划分为高能海滩、低能海湾、中能岩质潮坪和砂质潮坪、低能泥质红树林潮坪以及高能潮上沙丘等6种沉积类型;混合沉积作用主要发育于高能海滩和中能潮坪沉积环境内。涠洲岛现代地壳的上升活动控制着该区海蚀地貌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昌黎海岸风成沙丘砂组构特征及其与海滩砂的比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昌黎海岸沙丘砂进行薄片统计,重砂矿物分析,电镜扫描,粒度分析及与海滩砂的对比研究发现,沙丘砂在物质组成、颗粒形态、石英砂表面结构特征和粒度特征方面均继承了海滩砂特征,不过,海滩砂中也有沙丘砂的某些特征,反映了两者沉积的混合。这是由于向岸风和离岸风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