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4 毫秒
1.
详细介绍了基于栅格数据的面状地物主骨架线的提取算法。该算法具有较快的处理速度和较强的适应性及内存需求少的优点 ,同时用该算法所提取的主骨架线为最优 (最长 )骨架线 ,可用于面状地物注记的自动配置。  相似文献   

2.
电子地图动态注记自动配置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类实现了数据库中点、线、面状要素名称注记的自动配置,重点实现线状要素和面状要素的注记自动配置,并提出了适合屏幕浏览的动态注记自动配置算法。最终将算法应用于地图自动综合软件GenTools中,旨在提高电子地图动态注记自动配置的自动化程度与注记质量,促使注记自动配置研究成果的实用化。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数据库中点、线、面状要素名称注记的自动配置进行了研究,总结出适合屏幕浏览的动态注记自动配置方法,并以ArcGIS9.3为开发环境,实现了动态注记自动合理配置,提高了电子地图动态注记自动配置的自动化程度和注记质量。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一种基于积分图像的面状图形注记自动配置算法,设计并实现了基于积分图像的面状注记配置的核心算法.实验表明,该算法能快速准确地定位待标记注记的位置,合理而又美观地实现面状图形注记的自动配置.该算法已成功应用于深圳市地籍测绘大队的房产测绘系统中.  相似文献   

5.
从图形学角度探讨了面状要素自动注记的问题,认为对于GIS矢量地图中大量的复杂面状图形可以通过简化后构建其简单多边形,进而获取简单多边形内的最长对角线作为注记配置的基准线,提出了一种简单快速的地图面状地物汉字注记自动配置的新算法。  相似文献   

6.
随着3维地图的发展,2维地图中的一些注记自动配置规则和方法在3维环境下显得并不适用.在分析3维注记视觉变量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对3维地形图中面状要素的注记配置规则进行了研究,提出一种基于约束性Delaunay三角网提取面状要素注记定位线、并结合3维地形图中面状要素的符号特征获取注记定位点的3维面状要素注记自动配置方法,在基于ArcEngine的3维地形图自动绘制系统中得到了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7.
面要素汉字注记自动配置的一种算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图注记的计算机配置是地图自动化生产、电子地图制作与显示以及地理信息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组成模块。文中着重讨论了面状要素汉字注记的原则、特点 ,对现有一些算法进行了改进 ,提出了一种面状要素汉字注记自动配置的新算法  相似文献   

8.
GIS专题数据库中多层注记重叠问题的解决与自动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IS专题数据库中面状对象的注记一般会自动配置在图形的重心位置。当同一个面状对象在多个数据层中被赋予不同的属性定义时,注记符号和文字将会重叠在同一个位置。当使用的GIS建库软件存在这方面的缺陷时,解决多层注记重叠、自动重新配置注记符号这一命题就显得至关重要。本文以张家界市武陵源城镇地籍数据为例,从多边形形状度量入手,给出基于Delaunay三角网法的骨架线提取算法,较好地解决了多数据层注记重叠和注记符号自动配置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9.
面状地物自动注记方法探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详细地介绍了面状地物注记的自动配置算法,应用多边形的形状因子和多边形的长轴对多边形进行度量,在此基础上把多边形分为五咎形式,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配置注记,收到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注记配置直接影响GIS地图制图子系统的显示效果,其中面状注记配置的首要问题是寻找注记配置点.本文认为面状注记配置的实质是2维符号的"降维处理",亦即使用低维符号(O维配置点或1维配置线)表达高维(2维)符号的主要特征.通过基于图形认知的推导,作者认为注记配置位置应使得其与面状符号边界竞争形成的Voronoi图形内部面积最大.由于该原则可由LI&Huang提出的几何信息熵阐明,因此在Li&Huang信息量量测方法集上,引入"熵心"、"双熵心"、"熵线"的概念,提出了基于几何信息熵的面状符号注记配置方案.  相似文献   

11.
针对传统主骨架线提取算法考虑因素单一、计算复杂、运算耗时等不足,综合三角网中目标的走向、分布及位置等面状目标因素定义了分支三角形形状因子,提出顾及多因素的分支三角形形状因子的主骨架线提取算法。文中阐述了该算法的基本思想、关键量论,采用编程语言进行算法的实现,并结合实验结果分析算法的特点及优势。  相似文献   

12.
利用空白区域骨架线网眼匹配多源面状居民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多源大比例尺城市地图中,同名居民地数据间往往存在较大几何位置偏差,从而增加了居民地匹配的难度和不确定性。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空白区域骨架线网眼进行居民地匹配的新方法。首先,提取空白区域骨架线,并建立空白区域骨架线网眼和居民地之间的一一映射关系,将居民地匹配转换为骨架线网眼匹配;然后,根据骨架线网眼之间的相接拓扑关系构建对偶图,计算对偶图中每个节点的各项中心性指标,并利用极化变换和层次分析法建立骨架线网眼匹配模型,获取骨架线网眼匹配结果;最后,将骨架线网眼匹配结果按照映射关系进行传递,从而得到居民地匹配结果。将居民地匹配转换为空白区域骨架线网眼匹配,并对骨架线网眼进行对偶图构建和极化变换,为匹配增加拓扑约束和相对位置约束,从而弥补几何位置的较大偏差对匹配造成的影响。对比试验及分析表明本方法能够有效解决大比例尺城市地图中几何位置偏差较大的面状居民地的匹配问题。  相似文献   

13.
地形图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地形图是地球科学研究中的基础资料。本文阐述了地形图上等高线、线性要素、面积要素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即除非比例尺为1∶1,否则等高线并不真正具有“等高线上点的高度相等”的意义,这一不确定性特征,这种不确定性随着比例尺、地貌类型等的变化而变化。线性要素、面积要素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问题与之类似。  相似文献   

14.
刘闯  钱海忠  王骁  何海威  谢丽敏  王成舜 《测绘学报》2016,45(12):1485-1494
同名道路或者居民地数据间由于数据一致性程度不高,往往存在较大的几何位置偏差,当对道路或者居民地单独进行匹配时,不利于提高匹配正确率和效率。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城市骨架线网的道路和居民地联动匹配方法。联动匹配即模仿人在读图时通过特征地物和空间关联寻找目标地物的思维过程,将匹配看作是一种特征目标寻找、信息关联传递的推理过程。首先,利用约束Delaunay三角网对地图构建城市骨架线网。然后,通过道路、骨架线、骨架线网眼和居民地之间的拓扑关系建立道路和居民地之间的匹配传递模型。最后,根据该传递模型实现通过道路匹配带动居民地匹配或者通过居民地匹配带动道路匹配的联动匹配。该方法优势在于只要有一种要素的数据一致性比较好,就能带动另一种要素取得很好的匹配效果,同时符合人类进行匹配时的认知过程。  相似文献   

15.
文中分析了地图空间信息的基本特征,探讨了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管理属性信息,专门的管理软件管理定位信息的技术和方法,提出了扩充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建立地图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具体实施方案,并且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实践;最后对系统的用户界面和数据库保护作了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16.
长江中下游丘陵地带地块细小破碎、种植结构复杂,导致作物遥感光谱特征相互纠缠,信息精确提取困难等。本文基于Sentinel-2A数据提出了多特征组合优化的丘陵地带农作物种植结构精确识别方法。首先获取研究区内主要农作物的关键物候特征信息;然后计算其光谱特征、纹理特征、地形特征值,构建原始特征集;最后采用随机森林方法对特征进行重要性排序,对原始特征集进行特征变量优化,并选择优化后的组合特征进行监督分类提取出研究区农作物信息。试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单变量特征,通过多特征优化组合分类总体精度和Kappa系数分别从80.4%和0.748提高到96.3%和0.954,有效地提高了南方丘陵地带农作物分类精度,算法稳定性较强。在南方丘陵地带农作物的识别过程中,进行特征变量优化后的地形特征与纹理特征能显著提高分类精度。  相似文献   

17.
山脊线和山谷线自动提取的一种新方法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针对当前山脊线和山谷线的提取都是从其几何特征或物理特征的单一方面进行研究和设计,不能够利用隐含在数字化资料中的山脊线和山谷线的有效信息的弊端;本文利用几何分析方法Douglas-Peuker提取山脊线和山谷线的特征点,并结合提取区域内地形概略的分水线和汇水线,用概略的分水线和汇水线对特征点进行识别、归类、顺序提取各条山脊线和山谷线,把山脊线的几何特性与物理特性结合起来,克服了各自的弊端。实践表明提取的山脊线和山谷线与实际基本符合。  相似文献   

18.
基于特征的等高线数据聚类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卢林  吴纪桃  柳重堪 《测绘学报》2005,34(2):138-141
针对地理线要素具有的分形特征,将小波分解算法和数值统计算法结合起来,提出并证明等高线小波分解后各层细节分量与复杂度之间具有对数线性的关系,从而计算出等高线的复杂度.再结合等高线自身的位置关系,给出等高线的分类标准,将等高线进行聚类,从而降低图形处理时等高线图形的密度和所需要的等高线的数据量,减少等高线相交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
DEM数据辅助的山脊线和山谷线提取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从数字化地形资料中自动提取山脊线和山谷线的技术在测绘、工程设计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对现有的山脊线和山谷线自动提取的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后 ,指出充分利用数据中所含有的地形信息是正确提取山脊线和山谷线的有效途径 ,那种试图仅依靠二维等高线形态分析的方法很难得到理想的结果。依照该思想本文设计出了一种基于DEM数据辅助的山脊线和山谷线提取方法。该方法先利用等高线数据建立区域地形概略DEM ,然后借助三维地形分析的技术辅助进行山脊线和山谷线的提取。文后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它所提取的山脊线和山谷线与实际地形相符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