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根据数字展宽云图和常规资料分析得到,1991年梅雨期江淮地区大—暴雨大多是由中尺度云团产生的。它主要是:低涡暖切云团和冷切(冷锋)云团。它们的大多数是中—β尺度云团,平均维持时间为5—6小时,平均最低云顶温度为–69℃左右。低涡暖切云团产生于低涡中心东侧,低空急流轴的左前方。而冷切云团产生于梅雨锋云系的尾部与西南季风交汇处。另外,分析了云团云顶温度与降水的关系,发现产生≥5 mm/h降水的云团,其中75%的云团云顶温度小于或等于–64℃。 相似文献
3.
梅雨锋云系的结构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总被引:7,自引:9,他引:7
利用逐时卫星遥感观测资料和地面测站的降水资料,分析了江淮流域2003年6月22~26日暴雨过程中梅雨锋云系的演变、结构特征和形成原因。结果表明,梅雨锋云系为一条TBB的低值带,稳定少动,其上分布着中尺度对流系统(MCS),而中尺度对流系统是由不同尺度、不同强度.的对流单体(包括中β和中γ尺度对流单体)组成的,从而使得梅雨锋云系产生不均匀的降水分布(包括时间上和空间上)。在该暴雨过程中,梅雨锋云系充分体现了中尺度对流系统中所包括的3类组织结构形式。梅雨锋云系与中高纬度云系或热带辐合带云系之间的相互作用与暴雨过程关系密切,梅雨锋云系的维持和发展与强大的黄淮气旋云系直接相关,它是江淮流域上空冷暖气流交汇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典型梅雨暴雨系统的云系及其相互作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利用GOES-9红外云图和NCEP/NCAR 1°×1°再分析资料,分析了2003年6月29日~7月12日长江中下游一次典型梅雨期间暴雨系统的云系成员及其相互作用.结果表明:(1)梅雨暴雨系统的云系成员主要有四个,它们是梅雨锋云系、西风带短波槽云系、青藏高原东移扰动云系和季风云涌.这些云系成员都可以影响到梅雨锋云系的形状和强度,对梅雨锋云系的建立或重建都起到重要的作用.(2)梅雨云系成员是相应的天气系统相互作用的产物,副热带高压决定梅雨锋云系的位置,因此也决定了暴雨发生的区域.适当强度的高空槽可以诱生梅雨气旋,产生锋面气旋暴雨.高原东移扰动云系如果受高原槽的引导可以移出高原,同时也诱生西南低涡并移出四川盆地,高空槽和低涡共同作用造成了沿途暴雨.季风云涌在副高东退的情况下,就有可能北上和梅雨锋云系连在一起.不同的云系成员和梅雨锋云系相互作用的结果形成不同的云系分布. 相似文献
5.
6.
7.
根据中尺度地面站网、多普勒雷达和卫星云图资料,对一次云系分裂现象的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条雨带之间的弱降水是由于云系分裂所导致的;组合反射率因子反映出北支云系以层状云为主,南支云系以对流云为主;北支云系移向是ENE,南支云系移向是E,使得两支云系逐渐分离;通过低层气压梯度力的估算,北侧为西北风,南侧为东偏南风,大体代表云系底部的移向,结合雷达得到的高低层明显的移向差异,故引起南支云系和北支云系的逐步分开;受气压梯度力和地形阻挡的作用,使得南北云系分开,成为分别独立的云系。 相似文献
8.
前言 飞机的机动性和灵活性使我们能够在大尺度云系移经我国时进行云的微物理观测。对风暴连续几天的飞行观测,可以得出粒子尺度的分布以及含水量是如何随时间和空间变化的。美国空军地球物理实验室使用MC-130E飞机对大尺度风暴系统进行了探测,先后对从美国中南部移到东海岸的三个风暴系统进行了观测,飞机飞进风暴测量了粒子尺度和类型、体积直径中位数、含水量以及温 相似文献
9.
10.
王跃祖 《沙漠与绿洲气象(新疆气象)》1989,(10)
气象台站目测云状一般从云的外形着眼,即按云的外形特征、结构和云底高度来判断。但由于云的外形变化多端,某些云如As 与St、Cb 与Ns 在外形上又有相似之处,如不仔细辨认往往导致观测记录的差错。为了提高云状目测水平,交流云天观测经验,现根据本人实际工作中的体会,对季节性降水云系的观测及其云状目测提出一些看法,供同志们参考。一、不同季节降水云系观测中应注意的问题1.一般来说,各地不同季 相似文献
11.
利用经验正交函数(EOF)分解方法,对1998~2008年梅雨活跃期共16次过程每3 h间隔的静止卫星云顶亮温(也称相当黑体亮度温度,即Black Body Temperature,以下简称TBB)的距平场进行计算,获得了梅雨锋云系的主要模态。经检验,前7个模态为独立模态,方差贡献分别为7.78%、5.83%、5.20%、4.27%、4.19%、3.62%和3.36%。这7个独立模态反映梅雨期间云系主要的异常特征。各模态相似云图中的云系与气候态相比出现位置偏移与形状变化,表明梅雨锋云系随主导环流系统的演变而发生断裂、减弱、消散、重建的过程。从各模态相应的大气环流配置来看,气候态梅雨锋云系对应的大气环流为三阻型梅雨形势。另外7个主导模态的大气环流基本可以划分为两类,一类为阻塞高压型,中高纬地区存在阻塞高压活动,在第2模态正位相,第4模态负位相,第5模态正位相和第6模态正、负位相以及第7模态正位相对应的500 hPa环流形势上都可以看到这一特点;另一类为槽脊型,中高纬地区阻塞高压活动不明显,等高线为一槽两脊或两槽一脊型分布,与这种环流形势相关的模态有第1模态正、负位相,第2模态负位相,第3模态负位相,第4模态正位相,第5模态负位相和第7模态负位相。 相似文献
12.
四川盆地降水云系飞机云物理观测个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08年10月26日晚至27日凌晨成都上空连续两架次飞机穿云观测资料,分析了探测云系的云物理特征和降水机制,以期了解四川盆地降水形成的云物理过程。结果表明:探测云系为上冷下暖的混合云系,云系深厚,云顶温度在-10℃左右,0℃层较高。云系中暖层厚,约3200 m;过冷层较薄,约1800 m。在过冷层中,从云顶往下,大云粒子谱和降水粒子谱明显拓宽。在暖层中,降水粒子的浓度和尺度减小。冰晶和过冷水的存在使得冷云过程得以发动,配合暖层中的暖云过程,降水现象得以实现。而过冷水不够充沛,形成的降水粒子不多,同时暖层中液态水含量少,供水不充分,使得地面降水强度不大,形成了小雨。 相似文献
13.
在假定空气绝热上升的基础上,本文根据云的凝结率和地面的降水率,推导出层状云系降水效率的计算公式,其优点是可以用常规探空资料和地面雨量求得降水效率。本文还利用1980和1983年梅雨期的南京、阜阳和安庆探空资料估算云中垂直气流速度,得到云的凝结率;对上述两年的地面降水率分别用安徽白湖地区和南京以西滁县地区的加密雨量站网求得平均雨量,进而得到梅雨锋层状云系的降水效率。 相似文献
14.
15.
梅雨锋云系内对流回波与层状回波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本文利用1998年“淮河流域能量与水分循环试验(HUBEX)”所获得的大量雷达资料及遥测雨量计计资料,细致分析了淮河流域梅雨锋云系的结构,根据层状云和对流云在雷达回波图中的不同特征,本文提出用松散系数D(反映云系结构疏松程度)来区分大范围云带中的降水云类型,同529张PPI资料统计表明,若D>0.17则说明该区结构松散,降水属于层状云降水,D≤0.17时,云区是对流性降水,由于梅雨锋水具有明显的不均匀结构特征,其中锋面对流云带和强下挂回波带是造成强降水的主要原因,在用地面雨量资料和雷达资料对地面降水进行短时(3小时以内)校正时,针对不同的降水类型采用不同的Z-R关系比用同一种Z-R关系的校正精度大约提高4%。 相似文献
16.
静止气象卫星的快速区域扫描是监测不同天气过程的有利手段。以获取的风云静止气象卫星快速区域扫描数据为基础,选取2011年台风梅花(1109)及2012年台风海葵(1211)的观测数据,采用Hovm(o|¨)ller分析图、变异系数等参数,研究不同时空分辨率观测数据对台风云系结构特征参数监测的敏感性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可见光通道10 min观测时间间隔配以1.25 km空间分辨率可以很好地反映云系演变特征,在相同观测时间分辨率条件下,降低空间分辨率会对云系结构特征的提取有较大影响;在相同空间分辨率条件下,观测时间分辨率的降低对云系结构及演变特征的分析影响较小;基于变异系数的分析说明云像元特性在60 min的观测时间间隔下发生了较大变化,如果以60 min为观测时间间隔将会失去较多的云像元变化特征。水汽通道不同观测时间的变异系数差值小于红外通道1,说明云像元在红外通道1的特性演变对观测时间的敏感性高于水汽通道,提高观测频率可获取更多的云像元红外通道1的辐射特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德令哈地区云的特点,分别对不同气候特征下,各时段难以区分的云的演变及其伴生物等做了深入的分析,使观测员对本地云的对测项目有进一步的认识,在观测时以减少对云的误测,提高云的观测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1997年江淮梅雨姗姗来迟,汉品以东的长江中、下流地区和江淮流域梅雨量偏少4-5成,对照历史上50年江淮梅雨资料分析:1997年梅雨,属迟梅、旱梅。作者通过对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风带环流特征的分析,认为1997年具有历史上同类迟梅、旱梅的环流特征;并应用40年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总量M值(梅雨旱、涝指数)的非整数波动率谱的分析,1997年梅汛期出现旱是符合M值周期演变规律的,对梅雨期副热带高压的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