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日,依托地质调查评价工作项目"河南登封—新密地区中低品位铝土矿地质调查及可利用性研究",郑州综合所项目组在天津地质调查中心专家指导下,相继在河南省禹州、郏县、宝丰和鲁山县一带发现堆积型铝土矿,且具有一定地质储量,开发前景广阔,该类型铝土矿在华北地区尚属首次发现,进一步勘查工作正在进行中。该所新发现的堆积型铝土矿含矿层为一套呈褐红、灰紫色含铝土矿砾石、碎屑的第四系松散堆积物,主要由  相似文献   

2.
郑州地区的西部和北部分布着大面积的黄土。其范围包括市郊西部,荥阳、巩县的全部,新郑、密县、登封的局部地区。属于黄土高原的东部边缘部分。本文所研究的综合治理区范围主要指这个黄土分布区,面积约占郑州地区总面积的三分之一,近2300平方公里,而重点治理的是丘陵地区,面积约1500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3.
李功爱 《地理教学》2010,(23):19-19
2010年上海市高中地理水平考试试卷的第八大题由三部分组成:一段关于登封观星台的文字描述、两幅图(观星台布局图和地球公转示意图)、四个关于地球运动的小问题,共10分。该题取材视角宽阔,将历史、天文、地理结合了起来,使学生在做试题的同时又接受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考试结束后,许多学生对此题议论纷纷,互相讨论本题的思考过程和答案,  相似文献   

4.
河南,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最早发达的中心地区之一.夏代的文天台.迄今已有四千年左右的历史,商代的甲骨文展示了可列入世界最早国家之列的天文学成就:相当完善的干支表.世界上较早的日月食记录、新星或超新星记录以及较为完善的历法和天文观测制度,东汉时期的灵台,是大科学家张衡工作过和安放过浑象和候风地动仪的地方,唐代伟大的天文学家张遂(一行)设计了世界上最早的自动计时器,发现了岁差现象,并推断出恒星自行现象,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子午线长度的实测工作,得出了地球子午线一度长度的结果,回答了地球的大小问题.北宋时期(公元1054年)的超新星记录.至今尚对当代天文学产生巨大的影响,元代伟大的天文学家郭守敬在登封告成镇创制的四十尺高表遗迹(登封观星台),至今尚留在登封县告成镇上。从文中可以看出从夏商周始.以迄明清.河南古代天文学的辉煌成就和中原人民对祖国和世界文明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境内的诸多名山当中,中岳嵩山以其丰富而深厚的文化内涵闻名于世。一代女皇武则天,不仅曾多次游历嵩山,并且在她70多岁高龄之时,在嵩山举行了盛大的封禅大典。她以这种方式将她改唐为周的“壮举”向昊天上帝作了汇报,并得到天帝的认可,从而回击了封建正统思想对她君临天下这一行为的非难。今天嵩山地区的登封、告成两地的地名均为武则天所赐。  相似文献   

6.
沈烨 《地理教学》2010,(23):23-23,12
我对在教学中进一步培养学生地理基本能力有以下几点想法:1.提高学生从图表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面对着文字材料和图示材料呈现的丰富信息,学生如果基本知识不扎实,概念模糊,根本不能获取有效信息,也不可能做出正确的判断。比如以“综合分析题”中的第八大题第三问为例,通过审题可以知道题目是要求比较登封地方时正午和北京时间12:00的早晚。  相似文献   

7.
正一个微风拂面的春日上午,我陪同几位作家赴洧川古城采风,怀揣沉甸甸的心思徘徊于洧水河畔,去追寻渐行渐远的旧迹。曾经哺育过中华始祖黄帝的洧水,自豫西登封嵩山涌汇而出,如蛟龙摆尾一般腾越豫东平原,《诗经》中便有了"溱与洧,方涣涣兮"之佳句,洧川古城缘此而得名。据史料记载,古城原址在洧水南岸的宋楼镇,隋唐时期称洧州,金代设立洧川县,距今已近800年历史。后因洧水暴涨,县城屡遭冲淹,遂于明洪武二年搬迁至北岸高地。新城在建造  相似文献   

8.
回马岭位于泰山登山中路的中段,壶天阁之上,中天门之下,海拔800米,现有石坊一座,额刻"回马岭"三字。关于这"回马岭"之名的来历,历来众说纷纭,至今仍是一个难解之谜。归纳起来,主要的有4种说法。1.光武帝刘秀回马说。东汉光武帝刘秀于建武中元元年(公元56年)登封泰山时,在此回马,遗名"回马岭"。2.宋真宗赵恒回马说。与乾隆皇帝在乾隆十三年(1748年)登泰山时在此赋诗题刻有关:"瞳日照紫芙蕖,石登盘行路转徐,传是真宗回马处,当年来为奠天书。"至  相似文献   

9.
中国耕地资源开发强度及其演化阶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地域资源禀赋差异及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决定了耕地资源开发强度理应存在结构演化的阶段性。基于粮食生产角度提出了涵盖开发广度、开发深度、开发频度的耕地资源开发强度评价方法。据此,通过评价分析全国及区域开发强度演化特征,论证了耕地资源开发强度阶段性结构演化假设。结果表明:耕地资源开发强度评价能准确判断耕地资源开发状态;中国耕地资源开发已基本完成以提高开发广度为主要特点的外延式开发历程,当前正值以提高开发深度为主要特点,同时面临开发频度降低问题的内涵式开发阶段;2004年,中国耕地资源开发强度为25.064%,区域开发强度及其结构演化差异显著。最后,在明确耕地资源管理政策转型基本导向的基础上,探讨了区域差别化的开发强度管控政策。  相似文献   

10.
农业区域开发是现代农业开发的重要环节。它的主要特点是整体性、商品性、综合性和科学性.其开发内容比以往农业开发有相当的扩展。以农业商品市场开发,农副产品加工业开发为主要内容,并辅以种养业开发,农业生产条件开发,农业服务体系建立、农业科技开发等。商品经济原则是农业区域开发的首要原则,其次才是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协调原则,从区情出发原则,分层实施原则和系列开发原则等.在农业区域开发规划和示范方面,则强调规划的科学性和示范的思路等。  相似文献   

11.
市域开发空间区划方法与应用——以南京市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祁豫玮  顾朝林 《地理研究》2010,29(11):2035-2044
主体功能区是近年来各级政府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热点。论文以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理念和原则为指导,将主体功能区划的方法延伸到市域空间尺度,提出城市区域开发空间分区方法及应用模式,将市域发展区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等四大类。在相关理论及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城市开发空间区划的理论模型与方法路径进行探讨。通过空间开发约束、空间开发引导和空间开发强度三方面要素的对空间功能区域综合分析,采用两次两维矩阵的判别方法,并将空间开发引导和空间开发约束先构建二维判别矩阵,得出空间开发的适宜性分类,将空间开发的适宜性结果与现状空间开发强度进行组合判别,从而确定空间开发的功能类型。根据不同类型的功能区域,确定空间未来的利用。同时选取南京为实证研究对象,对理论模型与技术方法的实际应用进行验证,对南京市域进行数据分析,提出南京开发空间分区方案,并依此引导城市空间战略的调整,力求对南京空间秩序的开发、空间方向的拓展、产业布局的调整等具有一定的指引作用。  相似文献   

12.
清代东北地区土地开发及其动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述了清代东北地区土地开发过程、特点和趋动因子。指出封禁时期土地开发主要集中于辽河流域及辽西地区,吉、黑两地只有零星开发,总的呈现一派大荒景象。开禁后,先后在奉天、吉林、黑龙江进行了大面积的放垦。大规模的移民和高速度的土地开发世所少见。最后分析了影响东北地区土地开发的主要趋动因子,指出巨大的人口压力、连年的大灾荒以及清朝政府的土地开发政策是造成清代晚期东北地区大规模移民和高速度土地开发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南海周边海岸带开发利用空间分异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基于不透水面提取技术、分段分带法和不平等度指数,分析了2010年南海周边海岸带开发利用格局的岸段分异性和沿岸地带性特征及其与海岸地貌、地理区位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1南海周边海岸带开发利用空间分异明显,新加坡、中国开发强度较高,柬埔寨、印度尼西亚开发强度较低。2南海周边海岸带土地开发强度呈现空间聚集状态,形成了以中国珠江三角洲、泰国湄南河三角洲、马六甲海峡、文莱、菲律宾马尼拉湾为中心的高聚集地区。3海岸带土地开发强度因海岸区位、海岸地貌差异呈现地带性特征,近岸带开发强度高于远岸带,河口岸开发强度高于其他岸段。  相似文献   

14.
定量评估水资源开发潜力对掌握区域水资源开发现状、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选取水资源利用率、灌溉率、地表水控制率、人均占有水量、重复利用率、生活用水定额、供水量模数、生态环境用水率等8个重要指标,借助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中亚五国水资源开发潜力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中亚地区整体水资源开发利用处于中级阶段,开发潜力综合评分值为0.502 7,表明开发潜力较大。其中,哈萨克斯坦水资源综合评分值最高,为0.712 4,有很大的开发潜力,但要注意摒弃不合理的水资源利用方式;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综合评分值分别为0.591 1、0.488 7,有较大的开发潜力,但应注意由广度开发逐渐向深度开发转变。下游国家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处于开发利用的高级阶段,综合评分值分别为0.352 6、0.315 0,水资源开发潜力较小。今后应注意发展节水型经济,注重水资源综合管理。  相似文献   

15.
西藏自治区是中国水能资源的战略储备库与未来重点开发区域,然而该区域地质灾害频发,给水能开发带来极大挑战,亟需系统研究。本文综合考虑西藏地区地质地貌、水文气象和植被覆盖等致灾因子,基于最大熵(MaxEnt)模型分析泥石流、崩塌、滑坡等典型地质灾害的易发性,结合水能资源分布禀赋,实现西藏地区水能开发适宜度评价。结果表明,雅鲁藏布江大拐弯羌纳—帮辛段水能开发适宜度最高,可优先开发;雅鲁藏布江上游夏如—拉孜段、怒江中游马利—林卡段、中林卡—察瓦龙段、支流伟曲河田妥—碧土段、澜沧江中游察雅—措瓦段、如美—盐井段、金沙江上段木协—戈波段、喜马拉雅山脉朋曲河流域为高水能开发高风险地区,需谨慎开发;雅鲁藏布江中游仁布—曲水段、易贡藏布忠玉—易贡段、察隅河下察隅以南段、朗钦藏布下游段为中水能开发低风险区,可根据需求局部开发或暂缓开发;其余区域水能开发适宜度较低,不建议开发。本文针对西藏地区提出一种快速有效的水能开发适宜度评价体系,可为该区域水能开发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编者按 :西部开发是我国从地域结构上进行社会经济发展战略调整的重大举措。“西部”不只具有自然 -经济区位意义 ,它更代表了我国三级地貌地势结构的第一级———高海拔高原、山地占绝对优势的地貌域 ,从这个意义上说 ,西部开发也是山地开发。山地的最大特点是环境脆弱 ,对人类开发活动敏感、忍耐力低 ,生态系统易于受损、退化。因此 ,西部开发将面临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退化问题和艰巨的生态恢复、重建任务。无论是制定 宏观的产业结构调整规划 ,还是具体的工程技术措施 ;无论是开发过程还是开发目标 ,西部开发都应持不同于中、东部特别是沿海地区开发的新思路、新途径、新措施、新技术。为此 ,本刊主办单位和本刊编辑部约请有关专家就西部开发战略与山地生态环境建设问题进行笔论 ,现将笔论内容摘要刊发。  相似文献   

17.
随着四川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关于四川旅游资源开发的研究越来越引起学术界的关注。本文从四川旅游资源的调查与评价、四川特色旅游资源开发、四川旅游资源开发问题与对策三个方面对多年来四川旅游资源开发的研究文献进行了简略的综述。从古镇旅游、民族地区旅游、民俗旅游、生态旅游、乡村旅游、红色旅游和地震旅游等7个方面对四川特色旅游资源的开发研究的现状进行了梳理与评估,并针对四川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认为当前四川旅游资源开发研究以应用性研究居多,其广泛性和理论创造的深入性方面有较大欠缺,也较少从市场需求、管理机制的构建与区域协作开发方面展开研究。未来四川旅游资源开发研究应加强旅游地空间竞争理论、RMP分析理论、文化生态理论等相关旅游理论与四川旅游资源开发研究的结合,提高研究的系统性、深入性;从可持续发展、市场需求、管理机制构建、区域协作开发等多个角度展开研究,提高研究成果的针对性和现实性。  相似文献   

18.
论述我国西部开发思路 :由原料基地转向富民兴区 ;由国家推动型外源开发转向自身成长型内源开发 ;由资源依托型开发转向市场导向型开发 ;由培育地区比较优势转向地区竞争优势 ;由掠夺性开发转向可持续发展。西部产业发展应发挥特色农业、能源矿产、旅游资源和现有的电子、生物、航空航天产业优势。空间布局应以中小规模的据点式开发为主 ,积极发展小城镇 ,以交通干线为发展轴。  相似文献   

19.
攀西地区生物资源开发的基础、障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资源开发是加快攀西综合开发的战略决策。攀西生物资源得天独厚,生物资源的开发有良好的现实基础,是现阶段最有可能迅速从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的产业。从思想观念、人才、技术、资金、机制等方面分析攀西生物资源开发的限制因素,提出了营造适合生物资源开发产业发展的环境、提升生物资源开发技术创新能力、建设高素质的人才队伍等对策。  相似文献   

20.
十月革命胜利60年来苏联的伟大变革中,经济开发的宏伟进程占有突出的地位。 广度上的开发和深度上的开发 地区的经济开发应区分为广度上的开发和深度上的开发。广度上的开发是指地区的初次移民,自然财富的最早开发,在一片空地上建立城市,开垦千古沉睡的处女地,等等。 地区在深度上的开发,发生在那些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地区或地方。在中央工业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