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有色金属伴生银矿床中若干银矿物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艺  覃朝科 《矿物学报》1999,19(4):426-434
有色金属矿床伴生银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在中国则构成为银资源的主体,在各种类型的伴生银矿床中,银主要作用独立银矿物产出,并形成种类繁多的银矿物。中国主要有色金属伴生银太床中已初步发现银矿物50多种。本文对其中若干种国内首次发现或 少见的银矿物的产出特征作了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2.
大兴安岭地区银矿床中银矿物的矿物学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兴安岭地区是我国北方重要的银成矿区,在所发现的十多个银矿床中,银主要呈独立银矿物形式产出。大兴安岭地区银矿床中已发现近40种独立银矿物和几种未定名的银矿物,这些银矿物在大兴安岭地区不同成因类型,不同物质组分、不同温压条件的银矿床中均表现为低温后期成矿的特点,温度是控制银矿物沉淀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3.
王静纯  陈民扬 《地质论评》1999,45(7):167-173
我国与火山作用有关的银矿床占大、中型银矿床总数的33.5 %。燕山旋回是我国与火山岩和潜火山岩有关的银矿最重要的成矿期。这类银矿几乎都产于深大断裂边缘或次级构造交汇部位、 地槽区海相火山活动地带及地台活化区陆相火山活动地带。硅化和钠化与银矿化最为密切。矿液中的Au、Pb、Sc、Mn、Cd对银的成矿作用有积极影响。银在矿石中的分布特点显示,矿石中95%以上的银呈独立银矿物存在,方铅矿、闪锌矿和黄铜矿是银的最重要载体矿物,这为银的充分回收利用提供了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4.
石景冲银矿床的热液成矿作用可分为三个阶段:①硫化物成矿前的石英—碳酸盐阶段;②石英、毒砂、黄铁矿阶段;③银铅锌多金属硫化物阶段。银主要以银矿物的形式产于第三阶段,与铅锌流化物密切共生,研究确定了四种银矿物:银黝铜矿、螺状硫银矿、深红银矿和自然银。据估算,银黝铜矿中的银占整个银矿床含银量的81.3%,其余以类质同像替代的形式存在于方铅矿为主的硫化物中。  相似文献   

5.
几个独立银矿床矿物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独立银矿床是近十多年来新发现的矿床类型,因而对银的赋存状态、银的矿物学方面的研究相对较为薄弱。而这方面的研究对独立银矿床的开发利用是至关重要的。对内蒙古额仁陶勒盖、吉林山门和江西虎家尖三个矿床的研究发现,独立银矿床中的银主要以银独立矿物形式存在,三个矿床银矿物的种类占自然界已发现银矿物的20%,主要包括银的复杂硫盐。硫化物、自然元素、金属互化物、硒化物及卤化物、矿物组合表现出了低成矿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何贵  胡夕鹏 《四川地质学报》2009,29(4):409-411,417
四川省甘孜州喀勒隆银铅锌矿床,有工业价值的矿脉多达11条,共伴生元素多。通过电子探针、化学分析、显微镜鉴定及野外观察等方法,对银矿物物理性质、化学成分及银的赋存状态进行了研究。初步查明含银矿物主要有银黝铜矿、锑银矿、深红银矿、辉银锑铅矿。银主要存在于方铅矿、银黝铜矿中。了解其特征,为银矿物的利用提供了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7.
贵州银厂坡银矿床银矿物特征及其赋存状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电子探针、化学分析、显微镜鉴定及野外观察等方法,对贵州威宁银厂坡银矿床的银矿物物理性质、化民分特征及银的赋存状态进行了研究。初步查明,银矿物主要有三种:自然银、螺硫银矿、银黝铜矿。在银黝铜矿中,Ag的摩尔数与Sb、Zn的摩尔数呈明显正相关。银主要呈独立银矿物的形式赋存于Pb-Zn-Ag和Pb-Cu-Ab两类矿石中。  相似文献   

8.
官地银矿床银主要以独立矿物(银的硫盐盐矿物和矿化物)形式存在;载体矿物中以方铅矿银含量最高;但金属矿物银的配分率不高,而综合脉石中银的配分率地较高;部分银矿物则以单独解离形式存在;矿石中银的配分随着标高变化呈递变现象。  相似文献   

9.
河北平山县刘家坪富银矿矿物组合及选冶研究徐海江,范书魁,徐国志,毛骞(河北地质学院,石家庄050031)关键词银矿,选冶工艺,河北1矿石矿物共生组合及银矿物特征平山县刘家坪银矿是国内外少见的富银矿。矿床成因类型特殊,有待进一步探索。矿石矿物种类较多,...  相似文献   

10.
湖南郴州南风坳银矿床银的赋存状态及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南风坳银矿是产于震旦系浅变质碎屑岩中受北北东—北东向断裂控制的热液充填交代型矿床。矿床中银主要以银矿物存在,次为类质同像。银的载体矿物主要为方铅矿,次为铁闪锌矿、黄铜矿、黄铁矿、毒砂等。已查明的银矿物15种,常见的10种,主要的银矿物为银黝铜矿和黝锑银矿,它们多呈显微包体分布在载银矿物中。银在矿区中部(03-17线)980m~1036m标高范围内富集。银与铅关系密切,银在富铅矿体中富集。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双尖子山铅锌银矿床银的赋存状态及其指示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双尖子山铅锌银矿床位于大兴安岭中南段,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以银为主的超大型矿床。根据野外穿插关系和矿相学研究,成矿过程分为4个阶段:(Ⅰ)石英闪锌矿阶段;(Ⅱ)方铅矿闪锌矿银矿物阶段;(Ⅲ)石英银矿物阶段;(Ⅳ)黄铁碳酸盐阶段。除第Ⅳ阶段以外,其余3个成矿阶段均发育银矿化,以第Ⅱ、Ⅲ阶段为主。第Ⅰ、Ⅱ阶段银矿化与方铅矿密切共生,主要以珠滴状或不规则状赋存于方铅矿内部和边部,少量呈类质同象形式存在于方铅矿中。而第Ⅲ阶段的银矿化则截然不同,绝大部分银矿物充填于石英颗粒之间,抑或被石英颗粒所包裹。银矿物种类主要包括硫锑铜银矿、硫银锡矿、辉硒银矿、深红银矿、黝锑银矿、辉银矿、金银矿和自然银。纵观整个矿化过程,银矿物具有由早期复杂硫盐类矿物演化至晚期简单硫化物、自然银的趋势。其中第Ⅲ阶段银矿物粒度细小且包裹在石英颗粒内部或颗粒裂隙间,平均粒径小于30 μm,即使在磨矿细度200目以下占90%的条件下也难使银矿物单体完全解离,成为制约提高银回收率的最主要因素。建议矿山采用浮选氰化联合工艺,既提高了银的回收率,又顺带回收矿石中少量的金矿物。同时,在研究银的赋存状态和银矿物学特征的基础上,还对银铅共生关系的原因和机制开展了简单的讨论。  相似文献   

12.
那更康切尔沟银矿床位于东昆仑造山带东段昆中断裂北侧,是青海省近年来首次发现的主要受北西向断层控制的大型独立热液脉型银矿床。文章首次对其银矿物和成矿元素沉淀机制进行了研究,通过矿相学显微观察、电子探针和扫描电镜能谱分析以及石英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等手段初步查明:赋存于金水口岩群地层中的银矿物种类简单,主要为自然银和辉银矿,并且与毒砂、闪锌矿、黝锡矿在空间分布上关系较密切,不含碘元素;赋存于鄂拉山组地层中的银矿物种类复杂,包括自然银、螺硫银矿、淡红银矿、火硫锑银矿、辉锑银矿、银黝铜矿、黝锑银矿、硫锑铅银矿、辉锑铅银矿、捷辉锑银铅矿等,并且普遍含碘元素;金水口岩群中矿石石英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主要集中于275~295℃,鄂拉山组中则主要集中于155~215℃;而两者流体盐度差异性较小,前者主要集中于4.5%~6.5%,后者主要集中于5.5%~6.5%。金水口岩群和鄂拉山组地层中围岩蚀变特征、银矿物种类、化学成分特征、成矿流体温度表明两者成矿元素沉淀机制具有显著差异性,这对金水口岩群和鄂拉山组地层中的矿产勘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方代干 《广西地质》1998,11(3):17-20
海洋山-老厂铅锌矿床中伴生银含量较高,但含银矿物颗粒细小,文章通过野外采样,测试分析和镜下观察,对在铅锌矿床中部发现的深红银矿,银锑黝铜矿等主要含银矿物的赋存状态及其特征进行了描述,对该区铅矿石中银的综合回收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李正勤 《矿物学报》1991,11(2):148-154
湖南几个大型银矿床的特征是:银在矿石中主要以银的硫化矿及其类似化合物形式存在;银矿物的主要载体是方铅矿、闪锌矿和硫铁矿;银矿物主要是Cu、Sb、As的银黝铜矿系复硫盐类,粒度极细微。  相似文献   

15.
杨睿娜  纵瑞  杨东潮 《矿床地质》2020,39(3):486-500
董家埝银矿床位于豫西小秦岭地区小河岩体的南缘,矿体赋存于中元古代小河岩体与太古界太华群、中元古界官道口群、早古生界寒武系及新生界第四系地层的接触部位。文章通过矿相学研究、电子探针定量分析、能谱半定量分析及电子探针面扫描分析等手段对该矿床矿石中银的赋存状态展开研究。结果表明,董家埝银矿床银矿物主要为自然银、辉银矿、硫锑铜银矿、金银矿、银金矿,载银矿物主要为黝铜矿、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其中黝铜矿是银的主要载体矿物。银主要以可见银及不可见银赋存,可见银包括独立银矿物、显微包体银;不可见银包括晶格银、次显微包体银。赋存形式以独立银矿物、显微包体银及晶格银为主。  相似文献   

16.
我国银矿研究现状王静纯(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北京矿产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12)关键词银矿床,单银矿床,银-多金属矿床80年代以来,我国银矿地质研究有了长足的进展。大量的银矿勘查实践,推动了银矿成矿理论研究,深化了银矿地质规律的认识,取得了较好的...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主要伴(共)生银矿床银的赋存状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卫宁 《矿产与地质》1994,8(4):233-244
通过20多个伴(共)生银矿床银的矿物及组合、银矿物的工艺性质、银的载休矿物及银在矿石中的平衡配分等方面的系统研究,表明中国伴(共)生银矿床中银的重要工业矿物为银锑黝铜矿(黝锑银矿)、深红银矿、螺状硫银矿.不同的矿床其银矿物组合有所变化,反映其成矿的物理-化学条件的差异。银矿物粒度细小,多小于0.074mm,主要以包裹银产在载体矿物中。银的主要载体矿物为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黄铁矿,视其伴生的主金属矿种不同而变化,因而银在不同矿床中的平衡配分结果也有较大差异。中国现行生产矿山银的选矿回收率与其理想回收率有一定的差距,说明提高银的选矿回收率尚有一定的潜力。  相似文献   

18.
青海东昆仑那更康切尔银矿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海省那更康切尔银矿是近年来在青海东昆仑成矿带首次发现的独立中低温构造热液型银矿床,运用地、物、化综合手段评价,发现了3条银矿化带、7条银矿体。通过对那更康切尔银矿地质特征、控矿因素及找矿标志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认为该矿床具大型银矿的成矿潜力,以指导区内该类矿床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9.
运用综合方法对四平山门银矿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查明了矿石的物质成分,矿物种类,银矿物的嵌布特征以及银在各类矿物中的分配,并在此基础上,阐明了影响选矿工艺的矿物学因素,为选矿流程结构的确立,产品方案的选择以及精矿品位的提高和有害杂质砷对质量影响程度的估计都起到了有效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江西万年虎家尖银金矿床主要银矿物特征及其形成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磊明  何全泊 《矿物学报》1993,13(3):254-262
虎家尖银金矿床的主要银矿物有银黝铜矿-黝锑银矿、深红银矿、辉银矿-螺状硫银矿、脆银矿、辉锑银矿、硫锑铅银矿、辉锑铅银矿、捷辉锑银铅矿等;矿化包括石英-碳酸盐阶段、石英-硫化物阶段、碳酸盐阶段和银硫盐阶段;成矿流体为低盐度(约7%重量NaCl)、中低温(254~175℃)热液;成矿体系压力约150MPa,lgfs_2变化于-18.5~-10.0;lgfo_2变化于-41.6~-32.0间,f_(co_2)高于(6.03~0.32)×10~5Pa,温度下降、人_(S2)降低导致银、金的硫氢配合物分解,银、金矿物沉淀析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